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4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docx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分析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

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含义,掌握幼儿园环境的分类和功能,了解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和功能

教学难点:

能理解教育生态环境的概念,树立大环境观。

一、环境与儿童发展

环境:

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二、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1)物质环境

●广义的物质环境:

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

如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和装饰等。

●狭义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合。

如园舍及装饰、设备材料、幼儿园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各种游戏材料和教具等。

(2)精神环境

●广义的精神环境:

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

如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人们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

●狭义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要素的总合。

如幼儿园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文化氛围、师生关系等。

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幼儿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幼儿园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为深远。

【观点辨析】:

许多家长在选择孩子入园时,往往只考虑幼儿园的硬件设备尤其是幼儿的生活条件,如有没有空调设备、有没有电脑室、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否够大、幼儿园的外观是否够美,你认为这些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分析要点:

这些家长的观点不正确。

虽然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园园长、教师的观念和专业知识技能等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为深远。

二、幼儿园环境的功能

(一)环境的功能

【问题讨论】

当人们走进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就不会出现随地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如果置身于一个又脏又乱的环境,就不会注重环境卫生,这是为什么?

分析要点: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这是环境的基本功能。

(二)幼儿园环境的功能

【问题讨论】

幼儿园环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影响幼儿的行为)幼儿园环境是怎样影响幼儿行为的?

归纳小结:

幼儿园环境的基本功能,是影响与控制幼儿的行为,引发幼儿符合教育目的与要求的行为。

这一功能是通过创设符合教育要求的环境来实现的。

如在上述幼儿球类游戏时,经过教师设计的教育环境,是会“说话”的,可以发出特定的信息,影响和指导幼儿的行为。

三、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一)环境的安全性

环境创设上应当做到具有安全性。

3-6岁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又受到家长的过份保护,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判断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具有安全性。

如幼儿园内所提供的大型玩具应定期检修;活动材料不能有尖角;电源开关、插头应安装在幼儿够不着或不容易接触的地方并且要加上防护罩等。

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要时时、处处地把安全放在首位,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寻找寓教于乐又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二)环境的多样性

幼儿园的环境是灵活的、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季节、节日、活动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要不断的补充和调整,使环境永远对幼儿保持新鲜感,保持积极地吸引力。

环境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在不断更新环境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和表现机会。

(三)环境的童趣性

环境创设上应当做到具有趣味性。

幼儿园所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一时期的幼儿好动、好奇、好问,他们容易对外界具体形象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富有幻想和想象。

因此,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具有趣味性。

如:

我们幼儿园就在户外摆放了适合幼儿活动的滑滑梯、独木桥、攀爬梯等组合成的多功能大型玩具;在班上我们创设的小商店都是组织幼儿家长们收集来的废物布置起来的,这让幼儿在活动的时候动口、动手、动脑,同时体验活动的快乐。

其实各种内容的活动角,从材料的收集、分类到游戏,都可让幼儿主动参与。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环境和教育的生态环境;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的所有刺激物的总和;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我们之所以要去研究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因为幼儿园环境也是会说话的,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三位教师。

在创设环境之前,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园环境具有安全性、多样性和童趣性等特点;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在具体的环境创设过程中,还要考虑环境创设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参与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这些原则是指导教师在具体创设过程的指南。

我们应该好好掌握。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的含义和要求;初步具备运用原则理论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实例的能力。

2、理解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如何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把握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内容;掌握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3、初步具备幼儿园环境控制的技能。

4、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相关理论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质量。

5、通过模拟环境创设,能灵活运用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要求及本单元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教学重点: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的要求;运用原则理论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

2、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内容;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3、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要求;幼儿园环境的评价与创设。

教学难点: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的要求;运用原则理论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

2、幼儿园环境控制的技能。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1、含义: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如何贯彻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教育作系统规划。

【观点辨析】:

有人认为,只要有美术特长的人就会创设幼儿园环境。

分析要点:

此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创设幼儿园环境不只是追求美观,而应注重环境的教育性。

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外,更应掌握幼教专业知识,才能创设好幼儿园的环境。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1、含义: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2、如何贯彻发展适宜性原则?

(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如墙面布置位置不宜太高,应根据幼儿的视线水平;材料投放的性质、种类、数量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人数;户外环境应分为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和种植养殖区。

(2)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创设的环境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

【案例分析】:

下面是两位教师的活动室布置,你觉得哪位教师的做法比较合理?

为什么?

A教师:

在大班活动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许多与幼儿一起制作的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糖果型的装饰。

B教师:

将每一位幼儿自制一张写有自己姓名、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等相关资料的身份证卡片,悬挂在大班活动室的天花板上。

分析要点:

B教师的做法比较合理。

因为她的设计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即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开始得到发展,同时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要。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1、含义: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2、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幼儿的参与?

(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目前幼儿园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时存在的误区

(1)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就是让幼儿给教师帮忙。

(2)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不会做事,与其让他们参与环境的创设,还不如我一下子就创设好了。

(3)即使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也就是挑选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在教师的指挥、监督下,按教师的意图去做。

(四)开放性原则

1、含义:

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学前教育系统。

(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2、如何贯彻开放性原则?

(1)教育者应该树立大教育观。

(2)选择、利用外界环境中有价值的因素教育幼儿。

(3)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对幼儿的影响。

五、经济性原则

1、含义: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2、如何贯彻经济性性原则?

(1)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

(2)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四、创设幼儿园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谈话引入:

你听说或见过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吗?

(开水烫伤;爬窗户时从楼上摔了下来;被工作人员伤害等)哪些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绝大部分都是与环境因素有关)

1、幼儿园环境安全的含义:

幼儿园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把伤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原因分析: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

3、具体做法:

(1)物质环境的安全:

如园址的选择要考虑环境是否有污染;电线、开关和插座、消毒液、外用药液应放在幼儿手不可及的地方;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等。

(2)心理环境的安全:

使幼儿产生心理安全感。

如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合理的生活制度与要求等。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有的教师为了使幼儿不出安全事故,总是限制幼儿活动,尤其是少让幼儿户外活动,你认为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分析要点:

该做法是错误的。

幼儿园环境的安全是指幼儿园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尽量把伤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简单消极地限制幼儿的活动,不仅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而且会束缚幼儿活动与探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幼儿个性的形成造成消极的影响。

案例二:

有的幼儿在幼儿园不敢解大便,总要憋到回家以后,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上厕所,也有的幼儿大便解在裤裆里了,也不敢告诉老师。

请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幼儿发展的消极影响。

分析要点:

幼儿在幼儿园不敢解大便,往往是幼儿害怕、畏惧教师的心理的一种集中、典型的反应。

幼儿害怕、畏惧教师,说明幼儿园环境不能给幼儿以安全感。

长期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生活,会形成胆小、懦弱、缺乏探索精神与自信心等不良的个性,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工作是美的事业、是爱的事业,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1)正确理解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2)建立师幼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2、促进幼儿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3、促进幼儿与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的良好关系。

五、发挥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1、准备环境

提问: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应做些什么?

(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环境的准备与创设)教师在准备环境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让环境蕴含目标

A、含义:

根据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特点、环境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教师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准备环境,将周围的人际因素和物质条件精心地加以组织,让环境中的一切负载教育的信息,让环境告诉幼儿该做什么。

B、具体要求:

●把握环境中蕴含的教育信息或要求。

●分析周围可以利用和需要重新创设的人际关系和物质条件。

●思考所设置的环境以什么样的形式与幼儿“对话”更为合适。

问题讨论:

如果需要孩子练习小手肌肉,教师可做哪些环境准备?

学生讨论后总结:

教师可在墙角放一块黑板,几只粉笔,一块黑板刷,小朋友很快就会发现写字、画画的秘密,书写、美术活动就开展了;教师也可在墙角放置一些串珠子的材料,引发幼儿串珠子的动作和游戏等等。

(2)准备的环境应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教师在准备的环境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提供的材料、玩具是否是幼儿喜欢和熟悉的。

②材料、玩具准备的数量、种类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③材料投放的形式是否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④空间的大小、环境的氛围是否适宜幼儿开展活动。

⑤尽可能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准备

问题讨论: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教师准备布置活动室的环境,应如何发挥幼儿的作用?

分析要点:

教师应先组织幼儿讨论,如“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活动室的墙壁怎么布置?

”“大家想在活动室设立哪些活动角?

”“我们的图书有的被破坏了,怎么办?

”等,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尽可能将教师的设想变成幼儿的决定;在具体的准备过程中,尽量给予幼儿参与准备环境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发挥作用。

2、控制环境

(1)含义:

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2)教师怎样控制环境?

A、诱导幼儿进入活动

教师要善于对幼儿进行观察;用语言和行动亲自或通过幼儿、他人来诱导。

B、帮助幼儿展开活动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因人施教,方式各异;与幼儿积极应答、启发式交谈。

C、指导幼儿解决纠纷

及时观察和发现,灵活机智地处理。

D、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使用“直接”和“间接”的教育方式,通过灵活地转变角色,促进幼儿与环境中的人际因素和物质材料有效地相互作用。

【情境分析】(以积木角的活动为例)

情境一:

教师怎样诱导不知道怎么玩又没小朋友一起玩的幼儿进入积木角的活动?

分析小结:

教师用语言和行动亲自或通过幼儿、他人来诱导。

可对该幼儿说:

“我想去玩积木,你和我一起去好吗?

”教师主动邀请幼儿去积木角。

或者物色一两个小朋友替代教师这样做。

情境二:

当幼儿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教师,他搭建了一个什么作品时,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分析小结:

教师应与幼儿积极应答、启发式交谈。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要表现出很有兴趣、很关心的态度,要与幼儿一起讨论他的作品,教师的谈话要让幼儿切实感到教师很关心他搭的东西,能清楚知道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还能获得新的启发。

情境三:

在幼儿搭积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碰到了困难,如塔桥总垮下来,塔尖总放不上去,一放就碰倒踏身等现象时,教师该如何处理?

分析小结:

教师要凭借平时的观察与对幼儿的了解,灵活机智地处理。

如果幼儿还没有气馁的样子,就让他再试下去,等幼儿要求帮助时再支援;如果幼儿气馁了、生气了,教师可给予精神鼓励;如果幼儿不肯搭了,教师就可以介入。

3、调整环境

案例分析:

有的幼儿园为大、中、小班幼儿创设的角色游戏区,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放上几把小椅子,一张小桌子、小床及其他小家具,“三年一贯制”,角色游戏的主题与内容没有任何变化。

这样的环境创设是否合理?

为什么?

分析要点:

不合理。

因为,新异陌生的游戏材料将引起幼儿更多的探索性行为,没有任何新颖性的游戏材料,不能引起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和练习性游戏。

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定期更换和逐步增加游戏材料,使新旧玩具和游戏材料保持适当的比例。

(1)调整环境的原因

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教育目标、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所以要调整环境。

(2)调整环境的目的

使环境保持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

(3)调整环境的要求

A、教师要对环境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保持高度的敏感,最好每一天,甚至每一次活动后都重新审视一下环境。

B、及时调整环境来保持环境的发展性、教育性,使环境与幼儿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平衡。

(4)调整环境的具体措施

问题讨论:

教师应在什么状况下,怎样调整环境?

分析小结:

A、如果准备环境有失误,造成环境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一经发现就应马上调整。

如班上幼儿时常在活动室跑来跑去,也许暗示着活动室空荡的地方太多,应加以间隔;如果没有幼儿光顾、或者光顾时间很短的活动角,说明该撤消或重建。

B、幼儿在活动中发展不一,一段时间后,环境对有的幼儿适合,对有的幼儿不适合了,这也需要立即调整。

如玩“百变插塑积木”,有的幼儿很快就完成平面图型,教师就应再投放难度大的立体图型,或修改玩的规则。

六、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

回忆:

幼儿园内环境包含哪两大部分?

(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在前一主题中我们已探讨了幼儿园内精神环境的创设,这里将重点探讨幼儿园内物质环境的创设。

【理论研讨】

1、户外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1)户外环境的创设

总体要求:

安全;具有较强的可探索性和可想象性;可使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绿化和美化环境。

地面:

安全适用,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

器械设备:

符合幼儿的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以木材、轮胎、钢绳、钢塑等材料为宜;设备数量与场地面积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

游戏场地的结构:

考虑活动的动静交替和每个孩子的不同需要。

绿化:

(2)户外环境的利用

●充分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质量;

●活动中制定活动规则;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创设开放共享的户外公共环境

幼儿与家长在步入幼儿园与班级前,映人眼帘的大多数是走廊、过道、门厅及其墙面等公共环境。

(1)创设开放性的公共走廊

幼儿园可以根据各年龄班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创设相适应的公共环境。

如在小班走廊设置“学习检验区”,投放每月小班幼儿为解决有关生活自理、小肌肉动作发展等方面问题而需要用到的操作材料,让家长进行检验;在中班走廊,可以创设娃娃家、影剧院、便利店、自选商场等,形成颇具特色的“角色一条街”,并打破班级之间的界限开展活动,让孩子与更多的同伴交往;大班走廊则可以被分隔成多个活动空间,例如“小鲁班工作室”“科技室”“民间工艺室”“创意工作室”“亲子书吧”“图书制作室”“诗歌创编室”“故事表演剧场”“图书医院”等,以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与同伴或成人交流信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自由空间。

(2)创设展示性的楼梯过道

在楼梯的一面墙壁上,可以自下而上地创设一组系统的有关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幼儿活动照片,把楼梯设置成会“说话”的展示长廊,让幼儿每天在上下楼梯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礼仪、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在楼梯的另一面墙上,可以分别展示各班幼儿美术作品及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

让孩子们从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找到自信。

(3)创设动态的公共信息栏

幼儿园的门厅是家长们常来常往的公共环境,在门厅的墙面上可以设置办园理念、幼儿特色活动介绍、阳光宝宝评选等栏目,动态地呈现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设置以及孩子成长方面的丰富信息。

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园务平台、园内动向、教育沙龙等公共信息栏目,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内容,增强时效性,使之成为联系家长和幼儿园的纽带。

3、户内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与一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

这种区别有相当一部分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创设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可见,幼儿园园所环境的教育性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非正规教育场所的重要特征。

其中,幼儿园室内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就同样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教育价值。

(1)面积和空间的利用

1988年,《城市幼儿园建设面积定额(试行)》对幼儿园面积和空间的利用有明文规定。

(2)户内环境的结构

●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

●各活动区的活动互不干扰

●安全、卫生

●幼儿有独处的地方

●对幼儿的行为具有控制的作用

(3)材料的投放

●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材料投放数量适宜

●材料的性质和种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安全卫生

D、墙面布置:

配合课程需要;幼儿积极参与布置;位置与颜色适合幼儿的特点;定期更换。

【练习】同学们来想一想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会有哪些不安全因素(活动室、盥洗室、卧室)?

【录像分析】播放幼儿园内物质环境创设的录像资料,师生共同分析与评价。

分析与评价要点:

1、是否符合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要求

2、是否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3、是否贯彻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4、是否积极发挥教师和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收集资料】请结合本节所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说一说幼儿园的环境安全问题。

主题可以自选。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在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控制环境的作用和调控环境的作用。

教师控制环境是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主要通过控制手段的转换、角色的转换等方式来实现;调整环境的原因在于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教育目标、客观条件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调整环境中的不合理因素和随时补充和更换新的环境条件。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包括户外大环境的创设(墙面、过道、角落、洗手间、细节修补)和班级环境的创设(班级墙面、活动区域、心情墙、家园栏)。

在每一部分的创设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环境的教育意义,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等。

第三节家庭、社区学前教育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掌握家庭、社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要求。

教学重点:

家庭、社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学前教育环境;能合理的运用社区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发掘社区环境资源。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很多人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就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的创设,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

分析要点:

不同意。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贯彻开放性原则,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学前教育系统,注重家、园、社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一、家庭环境的创设

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1、了解幼儿家庭环境创设的现状。

2、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1)召开全班家长座谈会。

(2)利用家园栏,向家长介绍创设家庭环境的内容。

(3)请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了解如何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4)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图书杂志。

(5)针对个别家长,进行家庭访谈。

3、根据学前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1)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准备物质环境。

(2)给孩子游戏、学习和思维的空间。

(3)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幼儿。

二、社区环境的利用

教师与家长应根据教育目标,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引导幼儿在环境中观察和探索,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问题讨论】

教师和家长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归纳小结:

(一)带领幼儿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科学馆,甚至到工地和农村去参观,增加幼儿对国家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感性知识。

(二)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尝试、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加深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三)走出去,请进来。

教师可经常带领幼儿到街道、广场、新村、小区去散步,还采用“请进来”的形式,利用社区人力资源的独特才能,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