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741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docx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

单选题

试题1.

“小王把大门关上了”中的“把大门关上”,从结构类型上看属于(  A   )。

A.偏正词组B.动宾词组C.谓词性词组D.体词性词组

试题2.

下列韵母中只有韵头和韵腹的是(  C   )。

A。

aiB.iangC。

uaD.ou

试题3.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都是单纯词的是(  D   ).

A.尼龙、马达、姐妹B.沙发、枇杷、巧妙C。

休克、游泳、吩咐D。

逻辑、荒唐、葡萄

试题4.

下列合成词中都是由词根复合而成的是(   A  )。

A。

船头、健儿B.石头、木头C.老虎、老人D。

女性、阿姨

试题5.

下面四句话中用了具有明显感情色彩词语的一句是(  D   )。

A。

他的突然来到使大家很激动。

B.这些人是他纠集来的。

C.月亮从云层中走出来。

D。

妈妈想死你了.

试题6.

词组“老人也可以接待"多义的原因是(  D   )。

A。

词的多义B。

结构层次不同C。

结构关系不同D.语义关系不同

试题7.

普通话声母中,既不能跟所有的开口呼韵母相拼,也不能够跟所有的合口呼韵母相拼的是(  C   )。

A.舌尖前音B。

双唇音C。

舌面音D.舌尖中音

试题8.

下列词组中谓语部分结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D   )。

A.我认为小李说得更好。

B.连长命令战士开炮。

C。

我举手赞成。

D.我吓了一跳。

试题9.

“他嘴巴噘得能拴住驴”中用了(  B   )修辞格。

A。

比喻B.夸张C。

比拟D。

映衬

试题10.

下列音节中只有(  A   )组的韵母相同。

A.weizhuiguiB。

bitiziC。

qishijiD.quanzhuanyuan

试题11.

“展览馆”前两个音节的连续变调是(  B   )。

A。

阳平、上声B。

阳平、阳平C。

半上、半上D。

阳平、半上

试题12.

下列单韵母中舌位最低的是(  A   )。

A。

aB.oC。

uD.i

试题13.

“既爽朗又热情,这就是她的性格。

”这句话是(  C   ).

A。

长句B.否定句C.散句D.整句

试题14.

下面四个句子结构不太协调的是(  B   )。

A.家乡一片绿,祖国万年青。

B。

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

C。

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者只议人非.D。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试题15.

下面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

九宵云外、耳濡目染B。

一筹莫展、轻歌曼舞C。

一杯黄土、虚与委蛇D.相形见拙、彬彬有礼

试题1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话是对偶中的(  C   )。

A.。

反对B。

串对C.严对D。

宽对

试题17.

下列句子只有(  D   )是复句.

A.前任领导遗留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B。

无论什么人,都要服从组织纪律。

C。

因为领唱缺席的缘故,合唱排练停了一周。

D。

由于天降暴雨,他们的损失十分惨重。

试题18.

普通话音节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是(  B   )。

A。

韵头B.韵腹C。

韵尾D.声母

试题19.

通知、布告、启事属于( A    ).

A.事务语体B.政论语体C。

科学语体D.文学语体

试题20.

从结构关系的角度看,“小二黑的漂亮”属于(  C   ).

A。

主谓词组B.动词性词组C.偏正词组D.名词性词组

试题21.

下列词语中只有(D)组词和“打击"词性相同。

A。

加以、擅自、理想B。

将来、进行、从此C.整理、切磋、战争D。

投诉、忍受、容许

试题22.

“下雨了。

"是(  C   )。

A。

省略句B.名词句C。

非主谓句D。

主谓句

试题23.

“不要老迟到”中的“老”一词的意义是(  B   ).

A。

基本义B。

引申义C.比喻义D.借代义

试题24.

“向雷锋同志学习”从第一层看是(  C   )短语。

A.述补短语B.方位短语C。

介词短语D.状中短语

试题25.

下列四组词中不全是外来词的是( D    )。

A.扑克、幽默B。

引擎、海洛因C。

基因、咖啡D.白宫、俱乐部

试题26.

合成词“说明”的结构方式是(  C   )。

A.陈述式B。

并列式C。

补充式D.支配式

试题27.

下列词语只有(  D   )不是同义词。

A。

妈妈-母亲B。

蚕食-侵蚀C.妇女-巾帼D.高大—高尚

试题28.

下列四组词中都是叠音词的是( B    )。

A。

爹爹、妈妈B.悄悄、常常C.瑟瑟、翩翩D.看看、想想

试题29.

句子(  C   )中的词语音节配合恰当。

A。

要学习这种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益的品格。

B.这种植物的名繁多,初步统计不少于10种。

C。

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D.这种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学生高分低能力。

试题30.

下列句子中只有(  D   )用了比喻.

A.他要能像你一样,准能考上.B。

这孩子长得并不像他父亲。

C.星星眨着眼睛,仿佛是要说话.D.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

多项选择题

试题31.

抗战时期所谓“三个地区”文学的三个地区是指   A   、国统区和   B   。

A.解放区B。

沦陷区C.敌伪封锁区D.日伪占领区

试题32.

老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部作品是小说《   B   》和话剧《   D   》。

A。

月牙儿B。

骆驼祥子C。

龙须沟D。

茶馆

试题33.

我国目前流行的文学体裁分类法主要是“四分法”及其扩展,“四分法”将文学作品分为   C   、    D  、散文和剧本等四种。

A。

杂文B。

小品文C.诗歌D.小说

试题34.

方方的《   A   》和池莉的《   B   》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

A.风景B。

烦恼人生C.一地鸡毛D。

试题35.

《红楼梦》原名   A   ,它的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去世三十年后由  D    续补完成的。

A。

石头记B.红楼记C.蒲松龄D.高鹗

试题36.

文学意境具有    A  、    B  、感会于心和韵味无穷等四个特征。

A.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高度抽象D。

求虚舍实

试题37.

我国诗歌存在两大源头,其中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   A   ,浪漫主义的诗歌的源头是   B   。

A.《诗经》B。

《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

试题38.

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   ;莎菲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B   。

A.张爱玲的《金锁记》B。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C。

冰心的《小橘灯》D.庐隐的《海滨故人》

试题39.

文学具有三个特性,即文学是一种    A  ,文学的语言   D   ,文学要表情达意。

A。

语言性作品B。

视觉性艺术C.哲理性D。

富有文采

试题40.

从时间流程的角度看,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储备、   B   、   D   和成文四个阶段。

A。

积累B.发生C.写提纲D。

构思

试题41.

鲁迅的两部现实主义小说集分别是《  B    》和《   D   》.

A。

野草B。

呐喊C。

热风D。

彷徨

试题42.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   A   ,他的词集名为    C  。

A.柳永B.苏轼C。

乐章集D.东坡乐府

试题43.

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是《   B   》,其主人公名叫  C    。

A。

萧萧B.边城C。

翠翠D。

柏子

试题44.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是   C   、   D   和蕴藉性。

A.大众化B.意境化C。

陌生化D。

语境化

试题45.

单就艺术功力来说,文学批评者的主体条件包括   A   、   B   和文学史眼光等三个方面。

A.审美感受力B。

理性分析能力C。

接受能力D.辨别能力

判断题

试题46.

关汉卿、白仁甫、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试题47.

闰土是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主要人物。

×

试题48.

提出“人定胜天"思想的先秦诸子是孟子.×

试题49.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也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戏剧家。

试题50.

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不过在《永别了,武器》中体现得最鲜明.√

试题51.

冰心出版的两部小诗集是《繁星》和《超人》。

×

试题52.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位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唐吉诃德》。

试题53.

狄更斯的《双城记》充分体现了作家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性.√

试题54.

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和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派是南宋词坛的两大流派。

试题55.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是钟嵘的《诗品》.×

试题56.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

试题57.

《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依次分别写的是林冲、武松、鲁智深上梁山之前的故事.×

试题58.

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巨擘,意识流小说的大师,其代表作是《尤利西斯》。

×

试题59.

在九十年代产生的“读物型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试题60.

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阅读理解

试题61.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

“晋灵公不君”中的“君”是(B)。

A.名词用如动词,“做君主”的意思B.名词用如动词,“行君道”的意思

C.名词用作状语,“像君主"的意思D.名词用作状语,“为君王"的意思

“厚敛以彫墙”中的“厚敛"是(C)。

A.“厚颜无耻”的意思B.“小心收敛”的意思C.“加重征税"的意思D.“到处搜刮”的意思

“宰夫胹熊蹯不孰"中的“孰”是(C)。

A.“熟”的异体字B.“熟”的通假字C.“熟”的古字D.“熟”的今字

“莫之继也”是(B)。

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B.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C.用“之"复指的宾语前置D.强调宾语“莫”因此前置

“鲜克有终”中的“鲜克”的意思分别是(A).

A.少、能B.多、能C.新鲜、能够D.鲜艳、克服

试题62.

     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从而后"中的“后”是(D)。

A.动词用作名词,“落后”B.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C.名词用作动词,“后面”D.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后面"

文中的“丈人”是指(A)。

A.老年人B.岳父C.巨人D.老百姓

“孰为夫子”句的准确翻译是(B)。

A.谁是夫子B.谁称得上是夫子C.说的就是夫子D.哪个能做夫子

“使子路反见之”中的“反"字是(A)。

A.“返”的古字,返回的意思B.“返”的今字,返回的意思C.反过来的意思D.反对的意思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是(D)。

A.代词,指“道";代词,指“不行”B.动词,到了;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C.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复指前面的“道”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复指前置的“道不行"

试题63.

    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高枕而卧”中的“高枕"是(C)。

A.“高的枕头”的意思B.“枕头的高处”的意思C.“垫高枕头”的意思D.一种枕头的名称

“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中的“金”是(A)。

A.一种铜质货币B.黄金C.金属D.白银

“梁王虚上位”中的“虚”是(B)。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虚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C.“空虚”的意思D.“虚无”的意思

“百乘,显使也"是(A)。

A.判断句B.描述句C.陈述句D.疑问句

“梁使三反"中的“三反”是(C).

A.反对三次B.返回三次C.往返三次D.造反三次

 

大学语文模拟测试题

试题1.

《李凭箜篌引》是中唐诗人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  A )的名篇.诗人描写时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A。

音乐B.绘画C.说书D。

舞蹈

试题2.

《诗经》分为( B  )、雅、颂三部分。

A。

骚B.风C.赋D。

试题3.

根据“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句中的上下文意,可以知道“知识”一词的意义是( A  )。

A.学问B。

经验C.相识D.知识分子

试题4.

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 B  ).

A。

悲—悲-乐B.乐—悲—乐C.乐-乐—悲D。

悲-乐—悲

试题5.

《楚辞》直接导致后代的(   B)文学的产生。

A。

小说体B。

散文体C。

赋体D。

诗体

试题6.

“衣带渐宽终不悔,(  B )"出自柳永《蝶恋花》。

A。

楼高不见章台路B。

为伊消得人憔悴C。

无言谁会凭阑意D.草色烟光残照里

试题7.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一个“(  A )”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A.怀B。

古C。

送D.肃

试题8.

《诗经·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中“差池"的词义是(  B )。

A.整齐的样子B。

不齐的样子C.差不多D。

差很多

试题9.

《黄鹂》是一篇什么类型的作品?

( D  )

A。

哲理性的抒情散文B。

介绍黄鹂的科普文章C.以黄鹂命名的小说D。

托物言志的诗歌

试题10.

李白的《月下独酌》,这首诗突出写一个(   A)字.

A.独B。

月C。

举D.邀

试题11.

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是(  A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移D.富贵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淫

试题12.

《诗经》是我国(  A )诗歌总集.

A。

第一部B。

第二部C。

第三部D。

第四部

试题13.

《云游》的作者是(  D ) 

A.郭沫若B.艾青C。

丰子恺D。

徐志摩

试题14.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选自《红楼梦》,以( C  )之眼看出贾府的奢侈豪华,反映出世道的贫富不均。

A。

王熙凤B.贾宝玉C.刘姥姥D。

平儿

试题15.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收入400多篇文言短篇小说,这些故事大多以(  B )为题材。

A。

民间寓言B.人民生活C.历史事实D。

民间神话

试题1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就是指唐代著名诗人(  B )。

A.李白B。

白居易C.杜甫D。

杜牧

试题17.

昔我往矣,(  A )。

今我来思,(   )。

A。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B.杨柳霏霏雨雪依依C.雨雪霏霏杨柳依依D.雨雪依依杨柳霏霏

试题18.

曹操的《短歌行》开头四句是(  A )。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试题19.

以下诗词中没有涉及与刘彻相关典故的作品是( A ):

A.王安石《明妃曲(其一)》B。

辛弃疾的《摸鱼儿》C.白居易《长恨歌》D.陆游《诉衷肠》

试题20.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诗句中的“美人”是指( A  )。

A。

楚怀王B。

美女C.母亲D.姐姐

试题21.

《孟子·天时地利人和》“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是一个通假字,通(  B )。

A。

伴B。

叛C.攀D.盼

试题22.

东方朔辞赋的风格是(  C )。

A。

柔情抒怀,意味深长B.刻薄冷峻,言辞犀利C.言辞幽默,诙谐风趣D.铺陈华丽,用词典雅

试题2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  D )”出自晏殊《蝶恋花》。

A.眺望来时路B.远望来时路C。

看尽天涯路D。

望尽天涯路

试题24.

“只恐双溪舴艋舟,(  D ),许多愁”出自李清照《武陵春》。

A.载得起B。

承载着C。

载不起D.载不动

试题25.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个以写作辞赋而著名的( C  )。

A.历史学家B.小说家C。

文学家D.诗人

试题26.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  A )而著称,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A。

山水田园风光B。

边塞风光C。

社会现实D。

人民生活状况

试题27.

晚唐诗人(  B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A。

李太白B.李贺C.李白D.李商隐

试题28.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句中的“杜康"指的是(  A )。

A.酒B。

酿酒者C。

诗人D.曹操

试题29.

《诗经》的句式结构特点是复沓叠唱、( B  ). 

A。

曲折多变B。

一唱三叹C。

简单重复D.回环往复

试题30.

《诗经·燕燕》: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诗中“谖草”指的是(  C )。

A。

车前子B。

车前草C.忘忧草D。

忧愁草

试题31.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  B ),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A.《月下独酌》B.《春江花月夜》C。

《咏怀》D。

《咏史》

试题32.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大历二年秋所写的《登高》,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  C )。

A.律诗第一B.七言诗第一C。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D.杜诗第一

试题33.

属于王小波的小说作品是(  A )?

A。

《黄金时代》B。

《思维的乐趣》C.《工作与人生》D。

《我的精神家园》

试题34.

艾青的诗歌《北方》出色地描写了抗战初期的北方大地。

另一部属于他的诗集是( B  )。

A。

《赞美》B.《大堰河》C.《土地》D。

《猛虎》

试题35.

柳永《八声甘州》中,苏轼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的名句是(  A ):

A.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C.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化休D。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试题36.

《我的家在哪里》是哪位作家的散文作品?

( B  )

A。

张洁B。

冰心C。

杨绛D。

舒婷

试题37.

巴金的哪部作品被世人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  C )。

A.《寒夜》B。

《爱尔克的灯光》C.《随想录》D。

《家》

试题38.

被誉为开创了“一代诗风”的诗集是郭沫若的( D  )。

A。

《屈原》B.《星空》C.《野草》D。

《女神》

试题39.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著有《欧阳文忠集》的文学家是( B  )。

A.王安石B。

欧阳修C.苏轼D.李清照

试题40.

以下哪个是昌黎先生的作品(  A ):

A.《张中丞传后叙》B.《捕蛇者说》C。

《小石潭记》D。

《永州八记》

试题41.

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创始人是东晋时期的(D   )。

A。

江淹B。

孔融C。

左思D。

陶渊明

试题42.

“王利发”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B  )。

A。

《金锁记》B。

《茶馆》C。

《日出》D.《狂人日记》

试题43.

小说《边城》的作者是( C  )。

A.朱自清B。

鲁迅C。

沈从文D.郁达夫

试题44.

贾平凹的《商州又录》描写了什么地区的农村生活?

( D  )

A.东部沿海B.江南水乡C。

东北平原D.西北黄土高原

试题45.

古人离别前有折柳相赠的习俗,是因为“柳”与(  D )谐音。

A.榴B。

流C.溜D。

判断题

试题46.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官是指宫廷中乐官和被授以其他官职的乐师、艺人。

试题47.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试题48.

陆游《钗头凤》是一首自诉爱情悲剧的词。

试题49.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被称为一代“诗仙”。

×

试题50.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诗句中的“灵修”指的是楚国神灵。

试题51.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其中《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写雄奇豪壮的杰出作品。

试题52.

南宋词人陆游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其词风更为豪迈壮阔、雄奇奔放,引领了南宋豪放词的创作.√

试题5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试题54.

柳永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

试题55.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句中的“萧墙”即指小墙.×

试题56.

《桃花扇》张扬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剧创作传统.√

试题57.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选取的是《单刀会》的最后一折,写了关羽赴会及其和鲁肃的正面斗争,突出表现了关羽深沉的历史兴亡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试题58.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试题59.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试题60.

南北朝在文艺理论上出现的一部“体大思精”的集大成之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阅读理解

试题61.

《吕氏春秋》记载: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

“乐正夔一足,信乎?

"孔子曰:

“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