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1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识分米和毫米法制教案Word下载.docx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义。

课前准备:

一次性水杯、1分硬币、电话卡1张、学生用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做单位呢?

生:

用米做单位。

谁来估计一下,这门大约有多高?

大约高2米。

那么1米有多长呢?

谁来到黑板上画出来?

(指名画,师适当帮助并板书:

米(m)教给学生读法)

去年我们还学了一个长度单位是——生:

厘米。

(板书:

厘米(cm)教给学生读法)

厘米是用来量比较怎样的物体的?

谁能上来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

1米这么长,1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呀!

那这1米的线段里面有几个1厘米的线段呢?

(100个)为什么?

(因为1米=100厘米)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十进制的,比如说10分钱就是1角,10角就是1元,我们计算加法时,一般也是满十进一的,而这里要满了100厘米才是1米,感觉怎样?

那有没有一个比厘米长些又比米短些的长度单位呢?

(分米、毫米)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科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

认识分米和毫米)

二、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1、认识分米

(1)画一画

按照我们刚才十进制的想法,我们应该把多少厘米定为1分米呢?

(10厘米)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在你的课堂练习纸上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分米(dm),教给学生读法)

(2)沟通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画出了1分米的线段,那1分米究竟是多长呢?

1分米=10厘米)2分米呢?

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一般会说从0刻度画到10刻度)

(3)找一找

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

那你们的尺子上只有这一个1分米吗?

仔细找找看,看谁的眼睛尖!

(引导学生指出从刻度1到刻度11、从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比一比

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

请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测量验证,看谁比划得准。

(5)举例与测量,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好,知道了1分米大约是这么长,那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边找一边量一量。

有的学生说一把小刀的长度大约1分米,借机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6)沟通米与分米间的关系

同学们自己创造出了米和厘米中间的长度单位分米,我们规定1分米就是10厘米,那1米是多少分米呢?

嘘——请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1米=10分米)

2、认识毫米

(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刚才我们测量了很多物体,现在请大家来量一量我们数学书的厚度。

(测量结果估计有以下四种情况:

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6个小格、6毫米,师根据情况总结引导,使学生感到要比较精确地进行测量,需要有新的长度单位来解决,直接请学生介绍毫米,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对毫米的认识。

(师板书:

毫米(mm)并教给学生读法)

到你的尺上找一找1毫米。

让学生明确尺上每一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沟通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请大家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板书:

1厘米=10毫米。

(3)举例与测量,体会1毫米的实际长度

知道了1毫米是这么小的长度单位,我们找找看,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根据学生的举例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物体,让学生量一量它们的厚度,如1分硬币、电话卡等)

在书上数出8张纸,先用手捏一捏,再量一量这8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用硬币、银行卡等物体插进两指之间测量验证,多进行几次,看谁准。

(5)想一想

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四人小组讨论,集体汇报,师总结补充。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同时教育学生不能带管制刀具进校园,并说明国家规定的管制刀具有哪些。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的。

说明:

刚巧对准哪一个数字就是几厘米,不到点或超过点就要用毫米表示了。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a.比划一下图中几个物体的实际长度。

师把所带的实物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比划。

b.填上合适的单位。

3、游戏:

比比谁的眼力好!

让学生凭自己的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最短。

用尺量出它们的长度,来验证结果。

4、日记改错。

明明的日记:

2005年3月10日 星期四 天气: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你们笑什么?

明明的日记中用错了很多单位,请你帮他改正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一样闹出同样的笑话。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本领,和以前学的哪些知识有关?

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2、课后选择家中的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教师: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

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生活中已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毫米的准确长度却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估测意识,发展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经历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能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学习准备】一次性水杯、1分硬币、电话卡1张、学生用尺、米尺、课件。

1、依据教学理念确定教法和渗透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发现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学生主要是在观察、操作活动、小组交流中进行学习。

关于学法的具体指导将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说明.

二: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唤醒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做好铺垫,有利于知识的承前启后。

通过动手量不到1厘米的金箍棒,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感受到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2:

认识毫米

当学生发现彩色笔的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老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彩色笔长12厘米多一些,是多几小格?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年级时,学生是习惯把不满整厘米的,按整厘米来算,所以这边我放慢脚步,先引导多出几小格,再引出毫米这个新单位,继而过渡到几毫米,最后明确彩色笔的准确长度是几厘米几毫米。

活动3:

认识分米

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估计---测量---感受进率---再估计---再测量,使学生由表面到实质地体验分米这一长度单位,并进一步知道分米和厘米、分米和米的进率。

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

1、我先让学生估计10厘米长的小棒,然后在实际测量具体长度。

2、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并用手比划1分米,建立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

继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软尺上的1分米,知道1米=10分米。

3、学生举例。

在我们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4.学生以分米为单位先估计课桌的长度再测量验证,使学生直接地反馈出对分米的理解和初步应用。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一填

由于考虑到时间可能不够,为此在此道题中我有意穿插了两道初步的单位换算题,为以后的熟练掌握单位间的换算打下基础,有关单位换算的,则在以后再进行专项的练习。

2、画一画。

请学生分别画出长30mm、2cm5mm、1dm的线段。

一方面,在画的过程中强化分米、毫米的表象;

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

纵观整节课,我的教学预设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本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设计简单可行的操作活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教师:

《分米和毫米》一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出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实践活动等环节中进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高涨。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课始我创设了课间学生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在快乐的氛围中,既复习了“米”和“厘米”,又通过设疑引入新课,可谓一举三得。

在认识分米和毫米时,主要通过在真实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策略,发展空间感。

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感受”。

如比划“1分米”,让学生用直尺当小助手,一手比划,一手轻轻移开直尺,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

在比划“1毫米”时,我让学生用一分硬币当小助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再轻轻地、轻轻地抽出来,现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

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

跟上面的分米进行对比,小心翼翼地抽出,也突出了毫米的小,毫米的细,毫米的窄,毫米的短。

最后结合一篇小日记改错来结束,既复习了4个单位,又提醒学生要用准单位,不然会闹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