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347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9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docx

《数量方法二》自学考试复习提纲附件1

《数量方法

(二)》(代码00994)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基本知识点:

一、数据的分类:

按照描述的事物分类:

1分类型数据:

描述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本质表现是文字形式;

2•数量型数据:

事物的数量特征,用数据形式表示;

3•日期和时间型数据。

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1截面数据:

事物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即横向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

事物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情况,即纵向数据;

3•平行数据:

是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的组合。

数据的整理和图表显示:

1组距分组法:

1)将数据按上升顺序排列,找出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

2)确定组数,计算组距c;

3)计算每组的上、下限(分组界限)、组中值及数据落入各组的频数vi

(个数)和频率fi(平均数

(频数组中值)的和

频数的和

m

1Vi

),形成

频率分布表;

4)唱票记频数;

5)算出组频率,组中值;

6)制表。

2•饼形图:

用来描述和表现各成分或某一成分占全部的百分比。

注意:

成分不要多于6个,多于6个一般是从中选出5个最重要的,把剩下的全部合并成为“其他”;成分份额总和必须是100%;比例必须于扇形区域的面积比例一致。

3•条形图:

用来对各项信息进行比较。

当各项信息的标识(名称)较长时,应当尽量采用条形图。

4•柱形图:

如果是时间序列数据,应该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数据大小,即应当使用柱形图,好处是可以直观的看出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5•折线图:

明显表示趋势的图示方法。

简单、容易理解,对于同一组数据具有唯一性。

6.曲线图:

许多事物不但自身逐渐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也是逐渐变化的。

具有更加自然的特点,但是不具有唯一性。

7.散点图:

用来表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数据变化的趋势。

8.茎叶图:

把数据分成茎与叶两个部分,既保留了原始数据,又直观的显示出了数据的分布。

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

1.平均数:

容易理解,易于计算;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数据;是数据集地“重心”;缺点是它对极端值十分敏感。

平均数二全体数据的总和

数据的个数

2.中位数:

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它的优点是它对极端值不像平均数那么敏感,因此,如果包含极端值的数据集来说,用中位数来描述集中趋势比用平均数更为恰当。

3.众数:

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缺点是一个数据集可能没有众数,也可能众数不唯一;优点在于它反映了数据集中最常见的数值,而且它不仅对数量型数据(数据都是数值)有意义,它对分类型数据集也有意义;并且能够告诉我们最普遍、最流行的款式、尺寸、色彩等产品特征。

4.分组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

m

平均数,(频数组中值)的和'沖

频数的和

m,m为组数,vi为第i组频数,'1Vi

yi为第i组组中值。

=中位数=平均数

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

数据分布是对称分部时:

众数数据分布不是对称分部时:

左偏分布时:

众数v中位数v平均数

右偏分布时: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四、

数据离散趋势的度量:

1.极差R=最大值max—最小值min

2.

Qi

四分位点:

第二四分位点Q2就是整个数据集的中位数;第一四分位点

是整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专个(若专不是整数,取左右两个

的平均);第三四分位点Q是整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

3n亠1

3^不是整数,取左右两个的平均)。

四分位极差二Q3—Q1,它不像极

4

差R那么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但是仍然存在着没有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有信息地缺点。

3.方差:

离平均数地集中位置地远近;

y

nv22-

21xn2K-nx

(Xi-X)

ni壬

212

ViYi-一CViYi)2-2

viVjyi「ny

M是频数,y是组中值,

y丛即用分组数

-Vi

据计算的平均数。

4.标准差:

匚-匚2。

变异系数:

表示数据相对于其平均数的分散程度。

V100%

X

基本运算方法:

1、一组数据3,4,5,5,6,7,8,9,10中的中位数是(

A.5B.5.5

C.6D.6.5

解析:

按从小到大排列,此九个数中,正中间的是6,从而答案为Co

2、某企业30岁以下职工占25%,月平均工资为800元;30—45岁职工占50%,

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45岁以上职工占25%,月平均工资11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

A.950元B.967元

C.975元D.1000元

解析:

25%*800+50%*1000+25%*1100=975,故选Co

3、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50、25,这组数据的变异系数为

A.

B.0.4

0.2

D.0.7

解析:

变异系数V二二100%=2575,故选C。

x50

4、若两组数据的平均值相差较大,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A.极差C.方差解析:

考变异系数的用法,先Bo

组数据4,4,5,5,6,6,7,

C.0.5

B.

D.

变异系数

标准差

5、

7,

9,10中的众数是(

A.6B.6.5C.7

解析:

出现最多的数为众数,故选C&对于峰值偏向左边的单峰非对称直方图,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解析:

数据分布是对称分部时:

数据分布不是对称分部时:

7,

D.7.5

般来说(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众数二中位数=平均数左偏分布时:

众数v中位数v平均数右偏分布时: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需要记住提,峰值偏向左边的单峰非对称直方图称为右偏分布,峰值偏向右边的

单峰非对称直方图称为左偏分布,从而此题答案为Bo

第二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基本知识点:

一、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

1.随机试验:

a)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b)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可能不止一个,但是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在试验之前是确切知道的;

c)试验结束之前,不能确定该次试验的确切结果。

2.样本空间门:

a)所有基本事件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是必然时间;

b)样本空间中每一个基本事件称为一个样本点;

c)每一个随机事件就是若干样本点组成的集合,即随机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

d)不包含任何样本点的随机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门。

3.样本空间的表示方法:

a)列举法:

如掷骰子门二{123,4,5,6}

b)描述法:

若掷骰子出现{1,3,5}可描述为:

掷骰子出现奇数点。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1.事件的关系:

a)包含关系:

事件A的每一个样本点都包含在事件B中,或者事件A

的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的发生,成为事件B包含事件A,记做

A二B或者B二A。

若A二B且B二A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做

A=Bo

b)事件的并:

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记做AB或者A-Bo

c)事件的交:

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事件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记做AB或者ABo

d)互斥事件:

事件A与事件B中,若有一个发生,另一个必定不发生,则称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的,否则称这两个事件是相容的。

AB=:

o

e)对立事件:

一个事件B若与事件A互斥,且它与事件A的并是整个样本空间Q,则称事件B是事件A的对立事件,或逆事件。

事件A的对立事件是A,AA=■,AA—。

f)事件的差:

事件A发生,但事件B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差,记做A-Bo

2.运算律:

a)交换律:

AB=BA,AB二BA;

b)结合律:

A(BC)=(AB)C,A(BC)=(AB)C;

c)分配律:

A(BC)=(AB)(AC),A(BC)=(AB)(AC):

d)对偶律:

可B二瓦「|B,荀B=^UB。

三、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1.事件A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p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做:

P(A)二p,

0_p_1。

2.概率的性质:

a)非负性:

P(A)_0;

b)规范性:

0乞p叮;

qQOQ

c)完全可加性:

P(A)^-P(A);

1i4

d)P()=0;

e)设A,B为两个事件,若AB,则有P(B-A)=P(B)-P(A),且

P(B)_P(A);

3.古典概型试验与古典概率计算:

a)古典概型试验是满足以下条件地随机试验:

①它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样本点;

①每个样本点的发生是等可能的。

b)古典概率的计算:

P(A^Na;

N

c)两个基本原理:

①加法原理:

假如做一件事情有两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

种不同方法,而在第二类办法中有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就有m+n种不同方法。

加法原理可以推广到有多类办法的情况;

①乘法原理:

假设做一件事情可以分成两步来做,做第一步有m

种不同方法,做第二步有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有mn种不同方法。

乘法原理也可以推广到多个步骤的情形。

4.条件概率:

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假定P(B)>0),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A在给定事件B下的条件概率,简称A对B的条件概率,记做:

P(A|B)=P(AB);

P(B)

5.概率公式:

a)互逆:

对于任意的事件A,P(A)P(A^1;

b)广义加法公式:

对于任意的两个事件A和B,

P(AB)=P(A)P(B)_P(AB),

广义加法公式可以推广到任意有限个事件的并的情形,特别地:

P(ABC)=P(A)P(B)P(C)-P(AB)-P(AC)-P(BC)P(ABC)

c)减法公式:

P(A_B)=P(A)_P(AB)>A二B,贝VP(A_B)=P(A)_P(B);

d)乘法公式:

P(AB=P(A)P(B|A),P(A)工0;

e)事件独立:

若P(AB)=P(A)P(B),则A与B相互独立。

f)全概率公式:

设事件A,A2,…,An两两互斥,A+A++Q

(完备事件组),且P(A)>0,i=1,2,…,n则对于任意事件B,有:

n

P(B)二'P(Ai)P(B|Ai);

g)贝叶斯公式:

条件同上,则对于任意事件B,如果P(B)>0,有:

P(Aj|B)

P(Aj)P(B|Aj).

二n

送p(a)p(B|A)

i=1

基本运算方法:

事件的表示:

1、设A、BC是三个随机事件,但B与C发生为()

1、

用A、

C的运算关系表示事件:

A不发生

A.

ABC

B.ABC

C.ABC

D.ABC

解析:

本题考察事件的表示方法,

Bo

例2、对随机事件A、B、C,用

E表示事件:

A、B、C三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事

 

件发生,则E可表示为(

A.AUBUC

C.AUBUC

B.Q—ABC

D.ABC

解析:

选Ao

2、古典概型

例1、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点数分别为2、4、6、8、10、12,掷二次所得点数之和

大于等于4的概率为()

B.

36

C.1

12

D.1

A.

8

1

3

C.

D.

解析:

样本空间一共有8个样本点,全部正面向上只有一次,故选Bo例3、某夫妇按国家规定,可以生两胎。

如果他们每胎只生一个孩子,贝U两胎全

是女孩的概率为()

A.—

16

C.1

4

8

D.1

解析:

生两胎,样本空间共有4个样本点,故选Co

3、加法公式、减法公式、条件概率

例1、设AB为两个事件,P(A)=0.4,P(B)=0.3。

如果BA,则P(AB)=

()

A.0.1B.0.3

C.0.4D.0.7

解析:

BA,则P(AB)=P(B),故选Bo

例2、设A、B为两个事件,P(A)=0.4,P(B)=0.8,P(AB)=0.5,则P(B|A)=()

A.0.45

C.0.65

B.0.55

D.0.375

解析:

由P(AB)=P(B)-

-P(AB),从而P(AB)=0.3,P(B|A)=P(AB)=0.375,P(B)

故选Do

例3、事件A和B相互独立,且P(A)=0.7,P(B)=0.4,则P(AB)=()

A.0.12

C.0.28

B.0.21

D.0.42

解析:

事件A和B相互独立知事件A与B独立,从而P(AB)=P(A)P(B)=0.12,A

例4、事件A,B相互独立,P(A)=0.3,P(B|A)=0.6,贝UP(A)+P(B)=

解析:

样本空间中样本点一共有36个,两次掷得点数和不可能小于4,从而选D。

例2、在一次抛硬币的试验中,小王连续抛了3次,则全部是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A.0.

C.

B.0.3

D.1

解析:

由事件A,B相互独立知P

4、事件的互斥、对立、独立关系:

(B|A)=P(B)=0.6,从而选

Co

0.9

 

例1、A与B为互斥事件,则AB为(

A.

B.B

AB

C.A

解析:

A与B为互斥事件,即AB=:

D.A+B

从而选CO

例2、

A.0

C.0.3解析:

例3、

A.0.50

事件A、B相互对立,P(A)=0.3,P(B)=0.7,则P(A-B)=

B.0.2

D.1

由事件A、B相互对立知AB=「,从而P(A-B)=P(A)=0.3,事件A、B相互独立,P(A)=0.2,P(B)=0.4,则P(A+B)=(

B.0.51

选Co

C.0.52D.0.53

解析:

P(A+B)=P(A)+P(B)-P(AB),由AB相互独立知P(AB)=P(A)P(B),从而P(A+B)=P(A)+P(B)-P(A)P(B)=0.52,选C。

例4、事件A、B互斥,P(A)=0.3,P(B|A)=0.6,则P(A-B)=(

A.0B.0.3

选Bo

已知

C.0.9D.1

解析:

事件A、B互斥有AB=「,从而P(A-B)=P(A)-P(AB)=P(A)=0.3,

5、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例1、在厂家送检的三箱玻璃杯中,质检部门抽检其中任一箱的概率相同第一箱的次品率为0.01,第二箱的次品率为0.02,三箱玻璃杯总的次品率为0.02o求第三箱的次品率。

若从三箱中任抽一只是次品,求这个次品在第一箱中的概率。

解析:

设A表示抽到第i箱,i=1,2,3.B表示次品,则

1

P(A沪P(A2“P(A3)匚,P(B|A“0.01,p(bIA2^0-02

3

P(B)=為P(A)P(B|AJ=0.02,从而P(B|A3)=0.03,即第三箱的次品率为0.03.

i=i

p(A1|b)「p(a)p(B|a)J

无P(A)P(B|Ai)6

i=1

即从三箱中任抽一只是次品,这个次品在第一箱中的概率为1/6o

例2、实战演习中,在甲、乙、丙三处射击的概率分别为0.2,0.7,0.1,而在甲、乙、丙三处射击时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8,0.4,0.6。

若最终目标被命中,求目标是由乙处射击命中的概率。

解析:

设A表示在甲处射击,A2表示在乙处射击,A表示在丙处射击,B表示

命中,贝UP(AJ=0.2,P(A)=0.7,P(A3)=0.1,

P(B|A)=0.8,P(B|A2)=0.4,P(B|A3)=0.6

P(A2|B)=

P(A)P(B|A2)

n

=0.56

'P(A)P(B|A)

i4

从而目标是由乙处射击命中的概率为0.56.

第三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基本知识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

取值可以逐个列出

1.数学期望:

1)定义:

Ex八人Pi,以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

i

2)性质:

E(C)=C(常数期望是本身)

E(aX)=aE(X)(常数因子提出来)

E(aX+b)=aE(X)+b(一项一项分开算)

E(aX+bY=aE(X)+bE(Y)(线性性)

2.方差:

1)定义:

Dx=E(x-Ex)2区-Ex)2Pj;

i

2)性质:

D(c)=0(常数方差等于0)

D(aX)=a2D(X)(常数因子平方提)

2

D(aX+b)=aD(X)

3)公式:

D(X)=E(X2)-E2(X)(方差=平方的期望—期望的平方)

3.常用随机变量:

1)0-1分布:

a)随机变量X只能取0,1这两个值;

b)X〜B(1,P);

c)E(X)二pD(X)=p(1-p)

2)二项分布:

a)分布律:

P(X=k)二C:

pk(1-p)z,k=0,1,2.

b)X〜B(n,p)

c)E(X)=np

d)D(X)=np(1-p)

e)适用:

随机试验具有两个可能的结果A或者A,且P(A)=p,

P(A)=1-p,将试验独立重复n次得到n重贝努里试验。

3)泊松分布:

真ke-九

a)分布律:

P(X=k),k=0,1,2……,入>0

k!

b)X〜P(入)

c)E(X)=入

d)D(X)=入

e)适用:

指定时间内某事件发生的次数。

连续型随机变量:

1.设X是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

1)X的均值,记做卩,就是X的数学期望,即卩二EX

2)X的方差,记做D(X)或二2,是(X-」)2的数学期望,即:

D(X)二E[(X72]=E(X2)

3)X的标准差,记做c,是X的方差二2的算术平方根,即-2;

2.常用连续型随机变量:

名称

分布律或密度

记法

E(X)

D(X)

均匀分布

1

f(X)=<

'1

(a兰x^b)

b—a

0,其他

X~U[a,b]

a+b

2

(b-a)2

12

指数分布

f(X)=

Wx,xaO

,入>0

0,x兰0

X~Ep.)

1

X

1

T2扎

正态分布

1Z2

p(x)—.■——-2&,坊>0弋2兀坊

X〜N(巴▽2)

a2

标准正态分布

1x2

*(x)=-^CUx兀

X〜N(0,1)

0

1

3.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y=P(x)是一条关于直线x=卩的对称的钟形曲线,在

x=y处最高,两侧迅速下降,无限接近X轴;c越大(小),曲线越矮胖(高瘦)。

4.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y=©(x),是关于丫轴对称的钟形曲线。

5.随机变量的标准化

X-EX

(减去期望除标差)

6.标准化定理:

设X~N(),、二2),则Z=〜n(0,1)。

a

二维随机变量:

1.用两个随机变量合在一起(X,Y)描述一个随机试验,(X,丫)的取值带有随意性,但具有概率规律,则称(X,丫为二维随机变量。

2.X,丫的协方差:

cov(X,丫=E[(X-EX)(Y—EY]=E(XY)-EX・EYcov(X,Y)>0说明X与丫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cov(X,Y)=0称X与丫不相关,cov(X,Y)<0说明X与丫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3.X,Y的相关系数:

如=竺X,2,取值范围是—1兰%丫兰1,越接近

Jdx2dy

1,表明X与丫之间的正线性相关程度越强,越接近于—1,表明X与丫之间的负线性相关程度越弱,当等于0时,X与丫不相关。

4.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

1)E(aX+bY)=aE(X)+bE(Y);

2)D(aXbY)=a2D(X)2abCov(X,Y)b2D(Y)

四、决策准则与决策树:

1.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估计,从几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这个过程称为决策;

2.决策三准则:

1)极大极小原则:

将各种方案的最坏结果(极小收益)进行比较,从

中选择极小收益最大的方案;

2)最小期望损失原则:

选择期望损失最小的方案;

3)最大期望收益原则:

选择期望收益最大的方案。

3.决策树:

使我们把不确定因素的过程以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有简单、直观的优点。

基本运算方法:

1、随机变量的含义:

1/4,试验4次,该事件出现的次数将是(

B.大于1次

D.上述结果均有可能

例1、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

A.1次

C.小于1次

解析:

答案为D,此题考察对随机变量的理解

2、六种常见分布

例1、某企业出厂产品200个装一盒,产品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合格率为99%,

设每盒中的不合格产品数为

A.正态分布

C.均匀分布

解析:

将任一个合格品记为

X,则X通常服从()

B.泊松分布

D.二项分布

0,不合格记为1,则X〜B(200,0.01),选Db

例2、

般正态分布N(卩,(T2)的概率分布函数F(x)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A.①(x)

C.①(x-[1)

B•①(X」)

CF

解析:

本题考察正态分布的标准化X~N(),

X~N(0,1),选B.

例3、掷一枚不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二2),则Z=

3,将此硬币连掷3次,贝『恰好2

4

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9

64

C.27

64

B.

解析:

记X表示正面向上的次数,则X~B(3,

12

64

36

64

27-),P(X=2)=c;0.7520.25=—,C。

64

D.①(△)

例4、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则随机变量Y=aX+b(a丰0)服从()

A.正态分布B.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D.指数分布

解析:

本题考察正态分布的线性组合仍为正态分布,选A。

例5、某电梯一星期发生故障的次数通常服从()

A.两点分布B.均匀分布

C.指数分布D.泊松分布

解析:

选D,泊松分布描述不常发生的事情。

B.2/3

D.3

例&一个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方差与期望之比为1/3,则该二项分布的参数P为(

A.1/3

C.1

解析:

此题考察二项分布的方差与期望,器二晋十PE,从而选B。

例7、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x)=1e'X3/8(—:

:

:

:

x;:

)则X的

212n

方差D(X)=(

A.1B.2

C.3D.4

解析:

此题考察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选D。

k-0.4

例8、随机变量X分布律为P(x=k)=0.4-e,k=0,1,2,3,…则X的方差

k!

A.0.4B.2

C.2.5D.3

解析:

此题考察泊松分布的方差,选A。

例9、据调查,某单位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