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619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7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章法、气象、基调;

2.思想教育目标:

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

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

学生读诗(至少3遍)

鉴赏要点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

兹分述如下: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

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

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

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

副句“噫吁嘻!

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

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

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

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

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

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

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

画面是凄清的:

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

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

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

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

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

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

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

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话课异。

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将进酒》《梁甫吟》《庐山摇寄卢待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

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

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

这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附:

自购练习答案要点:

一、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这道题是为鉴赏诗的内容设计的。

重点是前一问,后一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意思是可以从形式入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先问后一问,然后分析“蜀道之难”一句的含义。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过早提出。

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

(1)课文基本成诵;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

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

如果时间允许,无妨让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做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答案要点;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三、这道题共含四小题:

前三小题用于鉴赏诗的艺术特色,是按照课文段落顺序命题的,可以讨论一题,背诵一段,把鉴赏和记诵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原则是就诗论诗,不用文学史上的综合方式;讨论过后,教师可参考“鉴赏要点”中关于“气象”的分析做一个小结,将鉴赏提到稍高的水平上。

第4小题用于鉴赏诗的寓意,因为涉及历史背景和历来的不同看法(见“整体感知”),难度大些,在水平较低的教学班可以不予讨论。

l,此题涉及诗人的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重点是第二间。

答案要点:

第一问:

分三层:

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

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第二问:

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答案要点:

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②“六龙回日”“们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

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3.此题涉及细节的运用和夸张写法。

答案要点:

“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4.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

此题涉及诗的寓意,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

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教学班上,也可稍带说说某些错误的解释,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作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

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背诵这首诗既要口熟,又要懂得它的章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使记诵达到完美的程度。

“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和有关基调的解释可供参考。

这篇课文拟用3课时教读。

教学进程设想如下;

第1课时:

本诗写作年代简介。

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诵读前两段:

先试读两三遍,再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然后练习背诵。

第2课时:

学生练习背诵第三段,方式如前。

鉴赏诗的章法并归纳主旨。

师生共同探讨诗的基调。

学生试背全诗。

第3课时:

鉴赏诗的艺术特色。

略说诗的寓意。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几条供课上参考的资料:

一、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正常现象。

对于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应当本着有利于学生鉴赏的原则要善地加以解决。

例如:

①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根据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确定为不会晚于天宝三载(744)诗人离开长安以前。

这自然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我们再据诗的内容说它作于诗人身居长安之时,这样讲起来就比较方便。

当然,也有可能比这更早,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证明,不宜作这样的假设。

这个问题在“有关资料”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但只提供教师参考,不要讲给学生听。

②诗中的“君”可能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二说并通。

为便于学生接受,可以采用前一种说法;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则应作一番解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③诗的寓意只宜采取胡震亭的说法,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这样来理解,对鉴赏也十分有利。

二、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掌握了结构,则诗的主旨、章法等都极易明白,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

分析结构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试读两三遍之后归纳各层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点到为止,切忌讲得过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

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边讲边画。

下面的示意图可供参考: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

主旨句三见

三、课文后的练习可以灵活处理。

例如第一大题,可以在学生试读前后作简要提示,而后在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时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四、解释难句当力求简明。

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地理常识的,也要讲一点,但不要把“补充注释”里说的那些照搬给学生。

讲,要有利于鉴赏。

作业:

1.诵读本诗2.翻译本诗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蜀道难》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概览

1、知识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风格。

(2)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能力目标

(1)把握诗人奔放的感情和诗歌的寓意。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聚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的主旨。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导语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解题

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

《乐府解题》云:

“《蜀》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

”唐以前的《蜀》作品,简短单薄,一般一韵到底。

李白根据这一诗题传统内容,加以创新发展,句式从三言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杂,用韵富于变化,以适应浪漫内容之需。

(三)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

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噫吁嚱”是惊异之辞。

“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

“乎”“哉”,皆可有延长音。

“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

“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

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

“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

“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

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人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

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

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

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前四句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

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

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

“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

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

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

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

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

“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四)整体感知

1、积累词语

蚕丛及鱼凫:

杨雄《蜀王本经》:

“蜀王之先,名蚕虫、鱼凫……”蚕虫、鱼凫是蜀国的先王。

猿猱(náo):

猿猴。

猱,猿的一种,善攀援。

天梯石栈:

天梯,指高险的道路;石栈,在山崖上凿石架木而建成的通道。

比喻道路艰险。

喧豗(huī):

喧闹声。

峥嵘:

山势陡峭。

崔嵬(wéi):

山势险峻高大。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形容易守难攻。

咨(zī)嗟:

叹息。

2、简析全诗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诗可分三个层次:

①开头——“天梯石栈相钩连”,从历史上秦蜀相阻的角度,极写蜀道隔绝之久与开辟之难。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人听此凋朱颜”。

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度越之难。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末。

从未来之险的角度,写蜀地安居之难。

(五)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

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认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

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

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

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

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3、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是诗人设想旅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

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

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

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4、“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明确】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

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

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5、作者在诗歌的第三节写有关“剑阁”的内容,意图是什么?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表明“剑阁”特点的句子是哪几句?

这说明“剑阁”具有怎样的地理特点?

失去了具有这种特点的“剑阁”会怎样?

【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

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

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6、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这表明诗人的立足点在秦。

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是否冲突?

【分析】本题意在考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本题的设问技巧很有讲究,它表面上问的是冲不冲突,而实际问的是:

应如何理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广这个句子。

理解这个句子,关键是看你怎样理解说话人。

【明确】不冲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广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

“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而是慨叹,它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含义?

有什么作用?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

(1)课文基本成诵;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

【明确】三次分别极言蜀道之险,由秦人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

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

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

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

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

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串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

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清人沈德潜的评论: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8、简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

(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

(2)善用反复:

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3)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

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六)小结

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从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

诗人用神话传说、夸张、奇特的想象、映衬和烘托等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四、课文结构图示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

主旨句三见

 

五、背景资料下载

1、李白生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

据最早的文献(唐李阳冰《草堂集序》和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记载,李白是五胡十六国之一西凉国的创建人武昭王李高的九世孙,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在隋朝末年,李白的祖先因罪或其他原因流亡到西域的碎叶,隐姓易名,流寓了五世,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李白的父亲才携带家族重新返归内地,定居于西蜀绵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同时恢复李姓。

唐朝皇帝也是李高的后裔,所以李白长大以后在社交中常常同唐宗室子弟联宗,以从兄弟、叔侄或祖孙相称谓。

不过可能是因为李白这一房人经历了隋末事故和将近一百年的流亡生活,“难求谱谍”,所以没有得到唐朝政府掌管皇室亲属的宗正寺的正式承认。

现在一部分研究李白的学者,把李白在诗文中所标明的与宗室子弟的世代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