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853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婷(pīng) 

或(jiàn)   狡

(xiá)     

揉造作(jiǎo)

B.

刻(qīng) 盘

(huán)   

合(qì)     伤痕

(lěi)

C.国

(shāng)诡

(jué)    

气(dáo)    味同

蜡(jué)

D.瘦

(xuē)  

(jī)首     拾

(duo)     吹毛求

(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侦缉   意蕴   不醒人事   铢两悉称   形销骨立

B.旁骛   景仰   根深蒂固   无精打彩   信手拈来

C.傅彩   收揽   雕梁画栋   另请高明   不可明状

D.锱铢   忌讳   文采藻饰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音乐大师

地进入中国。

B.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

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C.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非常简单,我高举起手臂,生怕老师不喊我回答,真是

D.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写诸侯之事,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长勺之战等著名战例的精彩描述。

二、句子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⑤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山河千古在,________。

(文天祥《南安军》)

三、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①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中,人们用火热的心情迎接一位熟悉的《天外来客》。

②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

③历史将使命赋予嫦娥五号,嫦娥五号也不负众望。

④嫦娥五号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起飞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收获了研究月球乃至太阳系行星的宝贵科学样品,也奏响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探月三步走的终章强音。

⑤接过中国人探月梦想的接力棒,嫦娥五号代表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月球“挖土”的壮举,点亮着航天人无数个不眠之夜,折射出中国创新的熠熠星辉。

        材料二: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①嫦娥五号返回器17日凌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②世界为嫦娥五号揽月归来喝彩。

③报道称,嫦娥五号的返回标志着科学家自苏联1976年的“月球24号”无人探测任务以来首次获得新的月壤样品。

④据美联社12月17日报道,中国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周四返回地球,首次带回了40多年来从月球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品。

⑤这是中国迅速发展的航天计划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⑥美国华盛顿大学麦克唐奈航天科学中心主任布拉德·乔利夫在电子邮件中写道:

“这些样品将是一个宝库!

⑦我向我们的中国同行致敬,因为他们执行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⑧对样品进行分析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将持续影响许多年,希望国际科学家能参与进来。

(1)请为材料二拟一个标题。

(字数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

(2)材料一中有一处标点错误,材料二中有一处语病,请分别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标点: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

语病: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

(3)为了实现科学报国梦想,一代代科学家不懈追求、勇于探索,谱写了一曲曲奉献拼搏的赞歌,有多名科学家先后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请仿照以下颁奖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围绕“嫦娥、探月、强国”这几个关键词为从嫦娥团队的科学家们写一则颁奖辞。

(80字左右)

示例:

给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颁奖辞: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王讥曰:

“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官又辩曰:

“某虽无功亦无罪。

”王曰:

“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

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

,非负国乎?

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囚:

指去世的人。

②植:

树立。

③举:

上报(朝廷)。

(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______

②咨诹善道____________

③但不要钱即为好官____________

④锋棱顿减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②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寄臣以大事/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避嫌疑而不言

(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

六、现代文阅读

 

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

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

麦家曾说:

“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

”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

        ②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

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

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

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

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

        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

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

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

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

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

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

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④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

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

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

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

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

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⑤慢是执著、坚定和沉着。

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

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

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

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⑥当然“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

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的第③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说说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

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

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

”“你真乖!

”“你真聪明!

”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

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

“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

我说:

“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

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

”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

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

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

”我正准备批评他。

“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

”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什么东西?

”我皱起眉头。

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

”我一看,泡泡糖。

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

”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

“孩子,你怎么知道的?

”“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

我是在书上看到的。

”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

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

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

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

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

“什么事?

李东。

”“老师,我要上厕所。

”“又是他。

”同学们叹气道。

“好,你去吧。

”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

“报告!

”“进来!

”“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

”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

“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

”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

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

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

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

真甜啊!

⑫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

“老师,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

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

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忧伤

①_______________

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②_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3)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七、名著阅读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看罢,不觉叹息道: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①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

②选段中的“我”是谁?

次日临别,“我”的叮嘱促使“第一名”回家后坚定了做何事的决心?

 

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片断,根据提示填写人物姓名。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

“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儒林外史》中还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_______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八、作文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提示:

①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

“山”指什么?

“翻过”又意味着什么?

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②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顷刻(qīng)——(qīng);

C.味同嚼蜡(jué)——(jiáo);

D.稽(jī)首——(qǐ);

故选A.

2.

【答案】

D

【考点】

字形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不醒人事——不省人事;

B.无精打彩——无精打采;

C.不可明状——不可名状;

故选D.

3.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趋之若鹜,意思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

含贬义,这里贬义褒用;

B.咬文嚼字,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

学识的人。

使用恰当;

C.如坐针毡,意思是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与语境不符;

D.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适用对象有误;

故选B。

4.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长勺之战”记载于《左转》,《史记》则是以人物为主的史学名著,C错误,

故选C.

二、句子默写

【答案】

怜君何事到天涯,燕然未勒归无计,赢得生前身后名,苟全性命于乱世,瀚海阑干百丈冰,城郭一时非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中“怜、涯、燕、勒、计、赢、瀚、阑、冰、郭”是易错字,注意正确书写。

三、综合性学习

【答案】

(1)世界为嫦娥五号揽月归来喝彩。

(2)标点:

第①句,,修改意见:

书名号改为引号,语病:

第④句,,修改意见:

将“首次”调到“40多年来”后面

(3)示例一:

给嫦娥团队的颁奖辞:

一个千古不变的奔月梦想,几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嫦娥五号”是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的

转折点,更是中国航天人探月工程新的里程碑。

“嫦娥五九天揽月”,航天强国不再是梦!

示例二:

给嫦娥团队的颁奖辞:

嫦娥五号飞天探月,代表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月球“挖土”的壮举,点亮着航天人无数个不

眠之夜,折射出中国创新的熠熠星辉。

从此我们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中国人的心中荡漾。

你们用勇气

与担当圆了航天强国梦!

【考点】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病句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拟写新闻标题的要求:

①筛选信息。

②调整语序。

③严守字数(不含标点符号)。

句话新闻一般是“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式。

材料二新闻中,主要事件是“嫦娥五号返回器17日凌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

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世界为嫦娥五号揽月归来喝彩。

”对此加以概括即可作为新闻标题。

(2)材料一中第①句“《天外来客》”的书名号使用有误,这里表示特定称谓,应改为引号。

材料二第④句“首次带回了40多年来从月球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品“不合逻辑,应是:

带回了40多年来首次从月球采集的岩石和土

壤样品。

(3)本题考查拟写颁奖词。

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围绕”嫦娥、探月、强国”这几个关键词为嫦娥团队的科学家们写一则颁

奖辞。

如:

少年壮志当拿云。

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飞天探月之梦。

从此,仰

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心中荡漾。

巍巍中华,航天强国,开始展示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大气与辉煌。

四、诗歌鉴赏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以及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考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

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

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

起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意思是面对无限美好河山的失陷,谁还会说天地宽阔,诗人流露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对亡国的悲

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身落敌手被囚禁,复国理想终成泡影,诗人转笔用“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抒着念故土、怀恋亲人

之深情;结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据此理解综合作答。

五、对比阅读

【答案】

(1)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2)①怠慢,疏忽,②询问,③只,仅仅,④立刻

(3)①(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②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B

(5)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考点】

出师表(诸葛亮)

文言文比较阅读

分析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

文言翻译

文言断句

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

【解析】

参考译文:

【乙】北村的郑苏仙,一天在梦中到了地府,看见阎罗王正在审讯被囚的鬼魂。

有一官员身穿官服,昂首挺胸地走进殿来,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都是只喝一杯水,现在来冥府报到,无愧于鬼神。

阎罗王微微一笑,说:

“设立官职是为了治理民众的事情,下至管理驿站、河闸等,都有应该做的事。

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那么把木偶放在大堂上,它连一杯水也不喝,不更胜过你么?

”这位官员又辩解说:

“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过。

”闰罗王说:

“你这个人不论干什么都只顾保全自己,某案某案,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表态,这不是有负于百姓么?

某事某事,你拈轻怕重而不去做,这不是有负于国家么?

三载考绩,是怎么说的?

没有功劳就是罪过。

”这位官员极为不安,顿时气焰大减。

【解答】

(1)句意为:

有一官员身穿官服昂首挺胸地走进殿来,声称自己生前无论到哪里都是只喝一杯水,现在来冥府报到无愧于鬼神。

“入”作“官”的谓语,应在其后断开;“今”为时间状语,“现在”的意思,应与前句断开。

故断句为: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2)①句意为:

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

慢:

怠慢,疏忽。

②句意为:

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咨:

询问。

③句意为:

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

但:

只,仅仅。

④句意为:

顿时气焰大减。

顿:

立刻。

(3)①效,效果;以,来;告,祭告;之,的。

②于,在;胜,胜过。

(4)A项,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为了。

B项,两个“亦”都是“也”的意思。

C项,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项,第一个“言”,言论;第二个“言”,表态。

故选B。

(5)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结合【甲】文内容,从“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中可知,为官者要做到在其政谋其事。

结合【乙】文内容,从“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这句可以看出仅仅廉洁不一定是好官;从“无功即有罪矣”中可知,做官要勤政(实干)。

据此回答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缓慢是有力量的。

举例论证,用老舍写作的事例论证了②段“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