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46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3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表中的地区差价(  )

A.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

B.导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C.反映了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D.密切了国内外经济联系

选A 由图表信息可知,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很小,说明此时中国内地对外来商品所收内地税较低,有利于洋布与土布在价格上的竞争,这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故选A项;

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刚刚兴起,排除B项;

中国关税主权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后已经遭到破坏,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没有展示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排除D项。

3.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夺民业,烦扰百端,百姓岂能顺从。

”这一主张(  )

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保证了煤矿业的健康发展

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

选A 依据材料可知,郭嵩焘认为应该打破官府在矿业开采上的垄断,允许民众办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矿业由官办还是商办与是否健康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郭嵩焘的认识,并未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C项;

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民族工业并未突破这一思想,排除D项。

4.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

这表明洋务企业(  )

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

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

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选C 据材料“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可知,1865年后的洋务企业经营具有资本主义因素,故选C项;

材料只涉及给工人工资,并未涉及保障工人的权益,排除A项;

材料虽然说明了实行雇佣劳动,按照技术高低定工资,这并不能说明已经脱离了落后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是否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D项。

5.右图中的“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向英国购置,1873年首航日本神户、长崎,开创了中国商轮驶入国际航线的历史。

此举标志着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造船工业诞生

C.近代海军初具规模

D.航运业进入新阶段

选D 根据材料“1873年首航日本神户、长崎,开创了中国商轮驶入国际航线的历史”可知,它标志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故选D项;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

据材料“‘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从英国购置”可知,当时中国没有造船工业,排除B项;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属于经济近代化,排除C项。

6.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

对上述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业

B.美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为加工业提供了可能

C.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思潮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选A 由材料“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可知,建厂之初仍属于传统手工业,故选A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排除B项;

实业救国思潮是19世纪末出现的,排除C项;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排除D项。

7.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

”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

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选D 据材料“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可知,新式企业起到引领作用,故选D项;

广州在清朝闭关政策实行时期就是对外贸易窗口,排除A项;

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是间接作用,排除B项;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C项。

8.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

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该材料折射出(  )

A.洋务运动已走向失败

B.政府限制发展近代企业

C.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

D.工业发展受到列强制约

选C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政府,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粤人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可知,近代工业的发展不平衡,故C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列强的干涉,故D项错误。

9.甲午战后,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状元张謇等投身于近代民族工业,从而使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B.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国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选B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其政策带有被迫性,故A项错误;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实业的目的是“救国”,故B项正确;

积极投身实业、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可知当时国人价值观念仍保守,故C项错误;

实业救国的背景是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故D项错误。

10.甲午中日战争后,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有很大起色;

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

由此可得知(  )

A.洋务企业纷纷破产

B.洋务企业获得新生

C.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政府影响

选B 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企业,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合并……生产有很大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可知,洋务企业通过变革,都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故C、D两项错误。

11.1896年初,清廷批准了各省设立商务局的建议。

之后,准许民间招商集股开矿、开放内河航运等,并制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这说明当时(  )

A.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民族工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C.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选C 甲午战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业的发展,这说明清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故选C项;

材料的主旨是清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没有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A项;

材料没有看出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

民族资本主义是获得初步发展而不是制约,排除D项。

12.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

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

”这可以反映当时(  )

A.官方限制民间办厂

B.股本结构较为单一

C.社会资金的资本化

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选C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大生纱厂发行股票,有官方给予张謇官股,有张謇自己招集商股,这反映了社会资金的资本化,故选C项;

大生纱厂是民族企业,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大生纱厂是官方支持的民族企业,而不是限制民间办厂,排除A项;

从材料看出大生纱厂有“官股”“商股”,排除B项;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时间不符,排除D项。

13.下表是近代中国茶叶所占世界茶叶市场比重表

时间

1860年

1880年

1905年

占比

90%

70%

29%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A.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茶叶生产萎缩

B.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

C.经济危机使市场对茶叶需求减少

D.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扩大

选B 近代中国茶叶所占世界茶叶市场比重减少,主要原因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华茶出口遭遇印度等地茶叶竞争,故选B项,排除A项;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

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主要是工业品,与茶叶这种原料无关,排除D项。

14.1894~1912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这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办厂诱导  B.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C.辛亥革命扫清障碍D.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选B 洋务运动的诱导应为19世纪60~70年代,故A项错误;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故B项正确;

辛亥革命应为1912年后,故C项错误;

D项是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15.下图是20世纪初期中国民营工业新增厂矿及资本额示意图。

下列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推动了民营工业的快速发展

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引发了商人投资工商业的热潮

C.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为民营工业发展提供了时机

D.清政府政策的调整为民营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选D 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故选D项;

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处于高涨时期,排除A项;

清末新政的主导者是清政府,不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示意图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

16.从1912年到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多达86项,主要包括简化民间企业的注册手续、对新办企业实行保息政策等六大方面的内容。

北洋政府的这些举措(  )

A.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潮流

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选B 根据材料信息“发展实业”“简化民间企业的注册手续”“对新办企业实行保息政策”等可知,这些举措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潮流,故选B项;

实业救国思想在19世纪末期已经产生,A项错误;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C项错误;

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非北洋政府的这些举措,D项错误。

17.1920年,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下图为公司在送别宴会上对留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希望。

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  )

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中国教育开始趋向近代化

C.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

D.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选C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其要求与希望“心系祖国,中西兼顾,新旧知识交融,以期成为完全之才;

学习余暇,调查国外商业发展,随时报告,使我国商业有长足进步”反映出当时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故选C项;

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说明实业救国已成为资产阶级的共识,排除A项;

我国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

材料“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反映了企业热衷于培养实业人才,排除D项。

18.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

这些措施旨在(  )

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

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

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

选C 由材料“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主权的独立,排除A项;

官僚资本的膨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

材料强调国内市场而非中外贸易,排除D项。

19.1928年至1937年,是近代中国史上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工业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8.7%,究其客观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奉行国家主义

B.国民政府奉行自由主义

C.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选D 据材料“1928年至1937年,是近代中国史上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客观原因,故选D项;

国家主义是强调国家的整体利益不是客观原因,排除A项;

自由主义是政府不干预经济,国民党没有推行自由主义,排除B项;

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利于发展经济,但属于主观原因,排除C项。

20.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产业资本状况表。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是(  )

A.洋务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选B 由示意图可知,民族资本比例位居第一位,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获得显著发展,故选B项;

洋务运动时期还没有产生官僚资本,且占据首位的是外国资本,排除A项;

全面抗战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挤压民族资本,排除C项;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陷入绝境,排除D项。

21.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

五年内兴建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电力、电器、化工等大中型工厂并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国外技术。

该计划(  )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B.有助于为全面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C.有效遏制了官僚资本成长

D.成功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选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

材料仅仅说明工业化得到一定发展,并不是实现了工业化,排除A项;

这一时期官僚资本得到发展,排除C项;

材料中仅仅是引进西方技术,促进本国工业发展,但是不可能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

22.1941年,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创设专卖制度,1942年,盐、糖、烟类、火柴等重要物品先后实行专卖。

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官僚资本B.压制民族工业

C.振兴民族经济D.打击日本企业

选A 专卖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A项正确;

压制了民族资本是目的,但是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

官僚资本的膨胀不利于振兴民族经济,故C项错误;

在国统区,打击不了日本企业,故D项错误。

23.1945年11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要求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

据此可知当时(  )

A.国民政府以抗战大局为重

B.民族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C.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D.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工业

选C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

据材料“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要求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得出,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故C项正确;

材料说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经营全部敌伪纺织厂,故D项错误。

24.下列有关《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蒋介石为争取美国联合抗日签订的

B.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国民政府为争取美国支持内战签订的

D.有利于台湾的开发与建设

选C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于1946年签订,故A项错误;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冲击,故B项错误;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于同年11月签署该条约,故C项正确;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与台湾问题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25.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兰州时说:

“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持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5/10。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

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选D 1947年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故A项错误;

1945年日本已经战败,无条件投降,故B项错误;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1949年5月……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局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官僚资本挤压和亲美政策等政治腐败导致,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先秦时期两部著作——《墨子》与《山海经》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煤炭。

记载虽并不详细,但史料价值极高。

《墨子》中把煤称为“每”(明代有人把每加上火字旁,写成“烸”,把煤称作烸)。

彼时在战争中,可以利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烟幕制胜。

《山海经》一书中把煤炭称为“石涅”,这个名字与煤的特征较为接近。

此书明确指出煤炭赋存地赋存方位以及与某些植被的关系。

在矿业管理上,我国周代已出现“卝”(矿)人这一称谓,并明确了其责任范围,说明已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在煤炭采挖技术上,可以借鉴已经较发达的金属矿开采技术。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煤炭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只是到了17、18世纪才开始落后于西方。

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煤炭技术进入近代发展时期,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中的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和“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这些军用和民用企业都要消耗大量的煤炭。

为了满足近代工业用煤的需要,洋务派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采煤技术,兴办新式煤矿。

所谓新式煤矿,即使用机器的煤矿。

在当时,新式煤矿仅仅是在提升、通风和排水三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通风机和排水机,而其他生产环节仍然主要靠人力或畜力。

——摘编自周岩、胡茹《中国近代煤炭开采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煤炭利用的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煤炭工业与古代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约中国近代煤炭生产技术发展的因素。

(1)问,根据材料一“在我国先秦时期两部著作……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煤炭”,得出历史悠久;

根据材料一“彼时在战争中,可以利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烟幕制胜”,得出主要用于战争;

根据材料一“《山海经》……把煤炭称为‘石涅’,这个名字与煤的特征较为接近。

此书明确指出煤炭赋存地赋存方位以及与某些植被的关系”,得出掌握了初步的煤炭地质知识;

根据材料一“在矿业管理上……说明已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得出有专门的矿业管理人员;

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的煤炭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得出长期领先于世界;

根据材料二“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煤炭技术”,得出以手工操作为主。

(2)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为了满足近代工业用煤的需要”,得出满足近代工业需要;

根据材料二“洋务派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采煤技术”,得出采用西方采煤技术;

根据材料二“兴办新式煤矿”,得出实行近代工厂制;

根据材料二“使用机器的煤矿”,得出使用机器生产。

第二小问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作答。

答案:

(1)特点:

历史悠久;

主要用于军事;

掌握了初步的煤炭地质知识;

以手工操作为主;

有专门的矿业管理人员;

长期领先世界。

(2)不同:

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采用近代工厂制;

引用西方采煤技术;

主要满足工业的需求。

因素:

西方列强的侵略;

经济实力的落后;

技术人员的缺乏;

管理体制的落后;

崇本抑末政策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市上设立了不少的店铺,成为新的固定的贸易场所。

宋代政府也同样承认这一事实,而不加以任何的干预。

这样一来,汴京以外的许多城市,都由于近郊草市的发展而成为重要的商业都市。

如南宋前期的鄂州(武昌),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

这个南市,“沿江数万家,廛闬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条约口岸。

这些地方更容易获得外国的资助,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

而且这些地方比较安全、外资集中,使得中国商人纷纷移居这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

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并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都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和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做简要评述。

(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草市……成为新的固定的贸易场所”“宋代政府也同样承认这一事实,而不加以任何的干预”“由于近郊草市的发展而成为重要的商业都市”“因是江防重地”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二小问从宋代城市布局、城市化进程、商业发展及政府财政等角度进行分析。

(2)问,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中的“容易获得外国的资助,外国人及其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二小问从宋代和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政府的政策等方面分析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原因:

草市的迅速崛起;

沿江沿海等优越的地理位置;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影响:

市镇经济繁荣,有利于城市布局的调整;

增加了宋代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

(2)特点:

沿海地区和条约口岸的城市发展相对较快;

城市发展的西化色彩日渐浓厚。

评述:

宋代和近代中国城市大多建立在交通要道、战略要地或沿海、沿江地区,这说明优越的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政府的商业政策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

宋代以后南方城市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28.二战后民营经济的命运与国民政府的统治息息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