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141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docx

遗传学扬大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下列哪个是真核生物?

(C)

A.细菌B.蓝藻C.真菌D.病毒

2.子一代杂种与双亲之一的杂交称为(D)

A.杂交B.测交C.自交D.回交

3.真核生物细胞核细胞分裂(B)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就是染色质。

A.前期B.间期C.中期D.后期

4.1个密码子是由(C)核苷酸组成的。

A.1B.2C.3D.4

5.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存在形式,是高度螺旋化的DNA(D)纤维。

A.蛋白质B.脂质C.糖类D.核酸

6.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A)

A.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尿啶脱氧核苷酸行

C.尿嘌呤脱氧核苷酸D.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7.(B)以果蝇为试验对象回答了这一问题,基因在染色体上。

A.达尔文B.摩尔根C.沃森D.克里克

8.(C)调控基因启动子发生突变,使调控蛋白不能识别启动子结构,基因不能表达,这种只影响基因本身表达、不影响其它等位基因调控的突变。

A.倒式B.正式C.顺式D.反式

9.真核生物细胞核细胞分裂间期能被(C)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就是染色质。

A.酸性B.中性C.碱性D.复性

10.多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这些基因称为(B)

A.积加作用B.互补作用C.重叠作用D.显性上位作用

11.构建遗传图谱时,为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相对位置。

被标记基因间的关系是。

(C)

A.在同源染色体上B.均为隐性基因C.基因间相互连锁D.基因间互为突变体

12.遗传工程学上所说的分子杂交是指(D)

A.蛋白质与核酸B.不同的核糖核酸C.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D.不同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13.未携带F因子的菌株为受体菌或雌性,称为(A)

A.F-B.F+C.F'D.Hfr菌株

14.染色体不分离(B)

A.只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是指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C.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5.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基础是(A)

A.染色体断裂及断裂后的异常重接B.染色体C.SCED.染色体异常复制

16.相互易位是什么染色体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

(A)

A.非同源染色体B.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D.同一条染色体

17.母性影响分为短暂的和长久的影响,椎实螺的旋转方向是(B)

A.短暂的B.长久的C.不属于母性影响D.依个体情况而定

18.下列关于杂种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B.在近交系间杂交时,因近交导致的适合度和生活力的丧失一定不能因杂交而得到恢复

C.杂种优势超过亲本均值为负杂种优势,若低于亲本均值,则为正杂种优势。

D.杂交亲本愈纯,杂种优势愈不明显。

19.下列哪项是PCR反应体系中的(B)

A.NTP  B.引物 C.引物酶 D.DNA连接酶

20.1985年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又称(B)

A.HDPB.HGPC.HGDD.HQP

21.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A)

A.SNPB.SSRC.RFLPD.TRS

22.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元是(A)

A.物种B.细胞C.个体D.群落

1.下列哪个是原核生物?

(A)

A.细菌B.噬菌体C.真菌D.病毒

2.着丝粒又称(B)

A.次缢痕B.主缢痕C.随体D.端粒

3.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A)双螺旋模型。

A.反向平行B.正向平行C.反向垂直D.正向垂直

5.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包括(C),脱氧核糖和碱基。

A.核糖核酸B.碳酸C.磷酸D.脂酸

6.(D)式调控调控蛋白发生突变,不能与这个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将可影响到与该调控蛋白结合有关的所有等位基因位点表达。

A.倒式B.正式C.顺式D.反式

7.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A)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8.以下是连锁特点的是(B)

A.染色体间重组B.染色体内重组C.不同源的染色体D.不受染色体本身长度的限制

9.以下影响交换的因素的是(A)

A.温度B.光质C.光照D.湿度

10.以下属于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的是(D)

A.遗传物质简单B.世代周期短C.染色体结构简单D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

11.携带F因子的菌株称为供体菌或雄性,称为(B)

A.F-B.F+C.F'D.Hfr菌株

12.构建物理图谱有好几种方法,下列方法中能构建物理图谱的是(B)

A.人工作图B.限制性酶图谱C.两点测交D.PCR

13.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D)

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B.染色体核内复制

C.染色体不分离D.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14.利用序列标签位点构建物理图谱时,用(B)作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

A.SSRB.STSC.ESTD.SNP

15.一对或少数几对相邻碱基的增加或减少,导致这一位置以后的一系列密码发生移位错误的突变称为(D)

A.无效突变B.无义突变C.沉默突变D.移码突变

16.哪种染色体变异有位置效应?

(A)

A.倒位杂合体B.倒位纯合体C.缺失纯合体D.缺失杂合体

17.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A)

A.SNPB.SSRC.RFLPD.TRS

18.通常把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A)

A.细胞质基因组B.细胞核基因组C.全基因组D.细胞器基因组

19.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和母本相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C)。

A.细胞质遗传B.细胞核遗传C.母性影响D.母系遗传

20.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而形成的隔离是(B)

A.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C.生态隔离D.时间隔离

21.聚合酶链式反应中(PCR)中,延伸温度是(C)

A.94度 B.56度 C.72度 D.16度

22.DNA芯片是利用(B)原理检测未知分子的,将核酸或核酸片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固相支持物上组成密集的分子阵列

A.碱基互补配对B.核苷酸杂交C.核酸杂交D.氨基酸互补配对

1.哪个是非细胞生物?

(D)

A.细菌B.蓝藻C.真菌D.病毒

2.端粒是由富含(B)的短串联重复序列DNA和端粒蛋白构成。

A.AB.GC.CD.T

3.(A)是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亲本杂交。

A.测交法B.回交法C.自交法D.反交法

4.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包括(C)、脱氧核糖和碱基。

A.核糖核酸B.碳酸C.磷酸D.脂酸

5.(B)发生减数分裂。

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微生物细胞D.植物细胞

6.减数分裂(B)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7.隔裂基因指基因内部被一个或更多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即(B)所隔裂。

A.外显子B.内含子C.启动子D.增强子

8.等位基因虽然同时发生效应,但所控制的性状都表现得不完全,称为(A)

A.不完全显性B.镶嵌显性C.并显性D.延迟显性

9.遗传图距的单位――厘摩(centi-Morgan)表示的意义是(C)

A.相当于厘米B.两个基因间的核苷酸数目

C.连锁基因间重组频率的度量单位D.相当于100个核苷酸

11.属于病毒的特点的是(C)

A.含有鞭毛B.都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

C.属于只有一条染色体的单倍体D.具有细胞结构

12.形态学标记属于(C)

A.荧光标记B.物理标记C.遗传标记D.化学标记

13.表示DNA序列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的是(B)

A.遗传图谱B.物理图谱C.转录图谱D.序列图谱

14.DNA分子中碱基改变后引起密码子变化,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替代,从而影响蛋白质功能,影响突变体的表型。

这类突变称为(D)

A.无效突变B.无义突变C.沉默突变D.错义突变

15.哪一种变异的染色体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B)

A.倒位杂合体B.倒位纯合体C.重复杂合体D.缺失杂合体

16.修复主要包括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重组修复和(D)修复。

A.SOCB.SNPC.ESTD.SOS

17.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A)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18.下列哪个不是核基因的特点?

(D)

A.多条线状DNA、正反交一样B.DNA含量多C.细胞间分布均匀D.无规律分离

19.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元是(A)

A.物种B.细胞C.个体D.群落

20.属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共同特点的选项是(C)

A.只切割单链DNA分子,不切双链DNAB.每种酶的核苷酸序列识别都一样

C.需要镁离子激活等D.单链DNA和双链DNA都切割

21.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是一对相对性状,它们的遗传属于(C)

A.细胞质遗传B.母性遗传C.母性影响D.线粒体遗传

22.PCR产物可以通过(A)检测。

A.电泳B.核磁共振C.基因图谱D.紫外线照射

1.细胞核由(B)、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四部分组成。

A.核小体B.核膜C.核孔D.核粒

2.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B)

A.细胞核B.核小体C.细胞质D.细胞膜

3.以下哪个是原核生物(A)

A.细菌B.病毒C.酵母菌D.蓝藻

4.分裂期间染色质有的成松散状、染色较浅而均匀是(C)

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C.常染色质D.异染色质

5.等位基因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上互为显、隐性,称为(B)

A.不完全显性B.镶嵌显性C.并显性D.延迟显性

6.如果两个基因不是连锁的,那么测交预期的表型比例是多少?

(D)

A.9:

3:

3:

1B.1:

2:

1C.3:

1D.1:

1:

:

1:

1

7.以下细菌可用于大部分的转化工作的是(A)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乳酸菌D.链霉菌

8.染色体上整合有F因子的菌株,称为(D)

A.F-B.F+C.F'D.Hfr菌株

9.下列与染色体数目有关的代号中,表示生物正常个体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的是(A)

A.2nB.nC.2xD.x

10.完全丧失功能的突变称为(B)

A.条件致死突变B.无效突变C.渗漏突变D.形态突变

11.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机制(B)

A.光修复B.切除修复C.错配修复D.重组修复

12.唐氏综合症又称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患儿常表现出特殊的面容。

该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A)

A.常染色体数目变异B.常染色体结构变异C.性染色体数目变异D.性染色体结构变异

13.果蝇的棒状眼属于染色体的(B)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14.普通小麦属于(C)

A.二倍体B.同源四倍体C.异源六倍体D.异源三倍体

15.有关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C)          

A.小型环状单链DNA分子 B.不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   

C.常含有耐药基因D.只有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口

16.对于线粒体DNA复制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完全不受核基因控制 B.采用多种复制方式 

C.与细胞分裂同步,并均匀分配  D.完全受核基因的控制

17.获得性遗传的理论是哪位提出来的(B)

A.达尔文 B.拉马克 C.哈迪-魏伯格 D.孟德尔

18.PCR产物可以通过(A)检测。

A.电泳B.核磁共振C.基因图谱D.紫外线照射

19.在下列细胞其中,含有DNA的是(B)

A.内质网B.线粒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20.(B)以果蝇为试验对象回答了这一问题,基因在染色体上。

A.达尔文B.摩尔根C.沃森D.克里克

21.遗传工程学上所说的分子杂交是指(D)

A.蛋白质与核酸B.不同的核糖核酸

C.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D.不同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22.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基础是(A)

A.染色体断裂及断裂后的异常重接B.染色体丢失C.SCED.染色体异常复制

1.下列哪个是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生物?

(A)

A.拟南芥B.小麦C.油菜D.高粱

2.(D)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3.碱基对之间主要是通过(C)连接的。

A.内力B.疏水作用力C.氢键D.范德华力

4.分裂期间染色质有的成致密状、着色甚深是(D)

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C.常染色质D.异染色质

5.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不包括(D)

A.DNAB.RNAC.蛋白质D.脂质

6.转录时有

(1)条DNA链为模板。

7.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即相对性状在整体中一起出现的现象,称为(C)

A.不完全显性B.镶嵌显性C.并显性D.延迟显性

8.两个基因间的重组频率多于50%,意味着这两个基因间的位置是(A)

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但距离较远B.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距离很近D.分别在两个染色体上

9.转导是以(B)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段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的过程。

A.大肠杆菌B.噬菌体C.枯草杆菌D.农杆菌

10.一个基因控制多个性状,称之(A)

    A.一因多效B.一因一效C.多因一效D.累加效应

11.发生哪一类结构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后期Ⅰ桥”?

(B)

A.顶端缺失B.臂内倒位C.简单易位D.臂间倒位

12.SNP标记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不具代表性B.多方向性C.不易易实现自动化分析D.高密度

13.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修复属于(A)

A.光修复B.切除修复C.错配修复D.重组修复

14染色体畸变和很多疾病有关。

人类第5染色体短臂缺失杂合体引起的疾病是(A)

A.猫叫综合症B.唐氏综合症C.特纳氏综合征D.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5.PCR循环中一般采用(A)变性。

P467-470

A.90-95℃B.37-60℃C.70-75℃D.16℃

16.对于叶绿体遗传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属于半自主性B.完全受核基因控制

C.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来源可以分为2类D.酵母菌小菌落遗传属于叶绿体遗传

17.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A)双螺旋模型。

A.反向平行B.正向平行C.反向垂直D.正向垂直

18.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A)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19.通常把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A)

A.细胞质基因组B.细胞核基因组

C.全基因组D.细胞器基因组

20.聚合酶链式反应中(PCR)中,延伸温度是(C)

A.94度 B.56度 C.72度 D.16度

21.修复主要包括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重组修复和下列哪种修复?

(D)

A.SOCB.SNPC.ESTD.SOS

22.隔裂基因指基因内部被一个或更多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即(B)所隔裂。

A.外显子B.内含子C.启动子D.增强子

1.(B)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A.核质B.核小体C.染色单体D.染色质

2.(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蛋白质合成。

A.mRNAB.rRNAC.tRNAD.DNA

3.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B)

A.非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C.显性基因D.隐性基因

4.复制时(B)条链都可作为模板。

A.1B.2C.3D.4

5.指一类杂合个体(Aa),在幼龄期表现隐性性状,当个体发育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显性性状的显性类型,称为(D)

A.不完全显性B.镶嵌显性C.并显性D.延迟显性

6.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称为(A)

A.转导B.转化C.接合D.性导

7.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C)

A.用于遗传的“指纹结构”模式分析的技术

B.二倍体细胞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C.物种中的两个个体限制性图谱间的差别

D.两种酶在单个染色体上限制性图谱的差别

8.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中,形成噬菌体颗粒的时候,偶而会发生错误将细菌染色体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

这种假噬菌体称为(D)

A.假噬菌体B.F因子C.温和性噬菌体D.转导颗粒

9.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下列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是(C)

A.易位B.倒位C.形成单倍体D.重复

10.下列有关DNA指纹图谱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A.位点呈共显性遗传B.多态性检测率低

C.个体没有高度特异性D.技术简单,成本低

11.能诱发胸苷二聚体的是(A)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β射线

12.真菌营养缺陷型的检出方法是(D)

A.平板影印法B.平衡致死法C.青霉素法D.菌丝过滤法

13.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应用正确的是(D)

A.延长育种进程B.不可用于研究基因的性质及其作用。

C.不可分析染色体组之间的同源性。

D.培育完全纯合的品系。

14.下例哪组细胞器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自主性 (D)

A.细胞核、叶绿体    B.细胞核、线粒体      C.核糖体、叶绿体     D.叶绿体、线粒体

15.PCR扩增特异性DNA片段的常用酶是(A)

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DNA连接酶

16.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染色体是(A)

A.异源多倍体B.同源多倍体C.整倍体D.非整倍体

17.数量性状的基因型值是由三种效应共同决定的,下列不是这些效应的是(C)

A.加性效应  B.显性效应 C.隐性效应   D.上位互作效应

18.以下哪个是原核生物(A)

A.细菌B.病毒C.酵母菌D.蓝藻

19.如果两个基因不是连锁的,那么测交预期的表型比例是(D)

A.9:

3:

3:

1B.1:

2:

1C.3:

1D.1:

1:

:

1:

1

20.以下细菌可用于大部分的转化工作的是(A)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乳酸菌D.链霉菌

21.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患儿常表现出特殊的面容。

该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A)

A.常染色体数目变异B.常染色体结构变异C.性染色体数目变异D.性染色体结构变异

22.果蝇的棒状眼属于染色体的(B)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1.细胞周期中时间最长的是(A)

A.间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2.性染色体是(A)

A.单倍体B.2倍体C.3倍体D.多倍体

3.具有相对性状的动物在杂交时,杂种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一方亲本的性状(D)

A.共显性性状B.杂合性状C.显性性状D.隐性性状

4.(B)行使运输蛋白的功能。

在完成分泌过程后被切除。

A.EST序列B.信号肽序列C.多肽序列D.TSS序列

5.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只要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

这种称为(C)

A.积加作用B.互补作用C.重叠作用D.显性上位作用

6.(B)是将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运输到加工厂并按蓝图的要求进行线性组装,将20种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

A.mRNAB.tRNAC.rRNAD.DNA

7.入噬菌属于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是通过一种叫做(D)的拟有性过程实现遗传重组。

A.性导B.转化C.接合D.转导

8.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影响,称之(C)

A.一因多效B.一因一效C.多因一效D.累加效应

9.研究染色体变异的理想材料是(A)

A.果蝇唾腺染色体B.小麦染色体C.拟南芥染色体D.逆转录病毒染色体

10.DNA序列有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还有一种类型是(C)

A.极高重复序列B.简单重复序列C.单拷贝序列D.低度重复序列

11.DNA分子中嘌呤碱基被嘧啶碱基替代,或嘧啶碱基被嘌呤碱基取代的方式是(C)

A.易位B.倒位C.颠换D.转换

12.下列属于分子遗传标记的特点的是(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