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916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docx

监控仪表及跳闸保护调试方案

 

1.目的……………………………………………………………………………………02

2.依据……………………………………………………………………………………02

3.设备系统简介…………………………………………………………………………02

4.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03

5.组织分工………………………………………………………………………………05

6.仪器设备的配置………………………………………………………………………05

7.调试应具备的条件……………………………………………………………………06

8.调试步骤………………………………………………………………………………06

9.优化措施及建议…………………………………………………………………………10

10.应急预案…………………………………………………………………………………10

11.安全健康与环境要求……………………………………………………………………12

1目的

为验证汽轮机本体监测仪表系统(TSI)和主机跳闸保护系统(ETS)的各项设计功能,依据汽轮机本体运行的要求完善TSI和ETS的功能,确保汽轮机的稳定安全运行,特编制此方案。

2依据

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2.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号)。

2.4《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六册调试工程》(中电联计经[2007]15号)。

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

热工自动化)》(DL/T5190.5-2004)。

2.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1012-2006)。

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2.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2.9设计、设备厂家相关资料。

3设备系统简介

3.1主机监控仪表简介

主机监控仪表(以下简称TSI)系统是连续监视汽轮机状态机械参数,并检测过程量达到越限报警值时输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的系统。

特变电工新疆硅业自备电厂2×350MW机组工程#1机组主机安全监控仪表采用德国菲利普公司MMS6000系统。

该装置由UPS电源和保安电源联合供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主机TSI传感器测点共有:

零转速传感器1只、键相传感器2只、高压缸绝对膨胀LVDT位移传感器2只、汽机相对胀差传感器1只、轴向位移传感器4只、偏心传感器1只、轴振传感器12只、瓦振传感器6只、转速传感器3只。

其中轴向位移、轴振动、相对膨胀大停机信号通过硬接线接入主机跳闸保护系统。

3.2主机跳闸保护系统简介

主机跳闸保护系统(以下简称ETS))接受来自TSI、就地信号及汽轮发电机组其它系统来的停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输出停机遮断信号,实现汽轮机的紧急跳闸停机,并可在线进行有关试验。

特变电工新疆硅业自备电厂2×350MW机组工程#1机组主机跳闸保护系统控制器采用施耐德公司的高端可编程序控制器。

主机跳闸保护项目如下(以下根据主机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设计院热控图纸、设计院TSI和ETS图纸得出以下保护暂定):

序号

保护项目

动作结果

备注

1

TSI超速

停机

2

DEH超速

停机

3

DEH失电

停机

4

润滑油压低

停机

5

EH油压低

停机

6

排汽装置真空低

停机

7

轴向位移大

停机

8

胀差大

停机

9

轴承振动大

停机

10

高排温度高

停机

11

推力瓦乌金温度高

停机

12

轴瓦温度高

停机

13

推力瓦乌金温度高

停机

14

高压透平压比低停机

停机

15

手动停机

停机

16

MFT

停机

17

发电机保护动作

停机

汽轮机跳闸保护动作后的有关动作:

关闭高中压主汽门、高中压调节汽门和旋转隔板;同时发出汽轮机已跳闸信号到电气及DCS系统。

4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4.1调试内容

4.1.1分系统阶段调试内容

4.1.1.1TSI分系统阶段调试内容

1)传感器检查。

2)电源及测量回路查核。

3)装置通电调试。

4)传感器与显示仪表联调。

5)报警、保护定值设置。

6)与其他系统联调。

4.1.1.2ETS分系统阶段调试内容

1)硬件检查及机柜上电。

2)ETS装置的功能测试。

3)保护系统元件安装检查。

4)保护系统回路检查。

5)配合其他专业的模拟传动试验。

4.1.2整套启动阶段调试内容

4.1.2.1TSI整套启动阶段调试内容

1)系统功能投入。

2)系统运行维护。

4.1.2.2ETS整套启动阶段调试内容

1)随机组启动投入保护项目。

2)配合超速试验。

4.2质量指标

4.2.1TSI质量指标

4.2.1.1分系统阶段的质量指标

1)汽机主轴初始位置定位:

符合制造厂规定。

2)探头固定:

螺丝齐全、牢固,用漆点封。

3)位移模拟试验:

不大于允许基本误差。

4.2.1.2整套启动阶段的质量指标

1)测点投入率:

100%。

2)报警信号投入率:

100%。

3)报警信号动作正确率:

100%。

4)保护信号投入率:

100%。

5)保护信号动作正确率:

100%。

4.2.2ETS质量指标

4.2.2.1分系统阶段的质量指标

1)查线复校率、正确率:

100%。

2)配合其它专业模拟动作试验:

关闭主汽门及其它联动设备动作正确,记录显示准确。

4.2.2.2空负荷阶段的质量指标

1)分项投入保护:

满足运行需要。

2)配合超速试验:

转速表指示准确,记录动作值准确。

4.2.2.3带负荷及168小时试运阶段的质量指标

1)保护投入率:

100%。

2)动作正确率:

100%。

5组织分工

5.1职责分工

5.2.1建设单位职责:

负责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控制,负责TSI和ETS系统调试过程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为各参建单位提供相关设计和设备文件及资料,参加试运各阶段的检查、验收工作。

5.2.2监理单位职责:

负责对TSI和ETS系统试运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监理和控制,参加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和试运结果确认,负责试运过程中的缺陷管理,组织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后的质量验收签证。

5.2.3施工单位职责:

负责TSI和ETS系统传感器元件调校、连接电缆正确性确认等单体调试工作和提交单体调试报告,参与和配合机组分系统和整套启动的试运工作,负责TSI和ETS系统调试临时设施的搭建及恢复工作,负责试运阶段设备与系统的就地监视、检查、维护、消缺和完善。

5.2.4调试单位职责:

负责分系统和整套启动TSI和ETS系统调试方案、报告的编写以及调试前的技术交底,组织完成TSI和ETS系统的调试项目和试验工作,对TSI和ETS系统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参加质量验收签证。

5.2.5设备供货商职责:

按供货合同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和指导,保证设备性能。

6使用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编号

最新检定校验日期

数量

1

综合过程校验仪

850

2012年4月24日

1

2

回路校验仪

ALTEK334

2012年4月13日

1

3

频率校验仪

941

168897

2012年4月13日

1

 

7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7.1TSI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7.1.1汽机电子间的照明及空调已投入正常。

7.1.2TSI系统的机柜已安装到位,接地线及电源进线连接完成。

7.1.3TSI系统的厂家图纸、装置软件、通信电缆及调试笔记本已到位。

7.1.4TSI系统保护定值已批准,并下达执行。

7.1.5TSI系统相关的接线工作已完成,汽机润滑油品质已合格。

7.1.6探头安装前TSI系统测量元件已校验合格。

7.1.7位移式探头调整前汽轮机主轴初始位置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7.2ETS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7.2.1汽机电子间的照明及空调已投入正常。

7.2.2ETS机柜安装完毕,电源线、接地线、通讯线连接完成。

7.2.3ETS设计、设备技术资料齐备。

7.2.4ETS热工保护定值已经批准,并下达执行。

7.2.5ETS系统相关的单体调试工作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8调试步骤

8.1TSI系统调试步骤

8.1.1机柜受电前检查

1)柜内设备外观完好,设备型号、配置等与设计相符,标志清晰。

2)盘内配线正确。

3)电源熔丝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4)系统绝缘大于50MΩ。

5)系统接地小于2Ω。

6)两路电源来源正确,接线可靠,电缆标识清晰、正确,绝缘合格。

7)机柜所有电源开关在断开位置。

8)监视模件在隔离位。

8.1.2机柜受电

1)联系电气专业送电,测量电源电压应在220V.AC±5%范围内,L、N极性正确,并检查电源监视信号输出正常。

2)检查系统内部回路无短路及接地现象。

3)合上第一路UPS电源,检查监视卡件及继电器+24V.DC工作电压应正常。

4)断开第一路电源,合上第二路保安电源,进行同样+24V.DC电压检查应正常。

5)合上两路电源,依次插上监视卡件,卡件灯闪烁应正确,对应通道输出工作电压应正常。

6)检查卡件上电或断电的瞬间,不应有误发信号。

8.1.3通道测试及装置功能检验

确认外部回路安全,插上监视卡件,使用试验仪器模拟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装有相应软件的调试笔记本,进行如下工作:

1)检查TSI卡件各通道的组态应正确。

2)检查及设置报警、保护定值。

3)测试系统精度应在±3%(转速精度在±1r/min)以内。

4)测试模拟量输出信号的精度应在1%范围。

5)模拟报警、保护动作,各继电器输出应正确。

6)系统故障监视以及卡件状态灯应正常。

8.1.4传感器与显示仪表联调

调试前传感器输入回路及系统输出回路的接线及查线工作必须完成,确保线路接线正确、牢固。

汽轮机转子推到了厂家规定的位置,且在安装探头期间不能随意移动。

TSI系统各信号主要调试方法步骤:

1)复查前置器工作电压及对地绝缘应正常。

2)复查探头与延长电缆接头应接紧且不受力,用热缩管套牢,对地绝缘应正常。

3)复查传感器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4)复查和记录轴振动、偏心传感器安装间隙及间隙电压满足厂家技术要求。

5)复查和记录转速传感器安装间隙、工作电压应满足制造厂规定值,标记方向正确。

6)检查轴向位移、低压缸胀差传感器线性组态,重新采集就地位移和前置器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下装组态,检验其误差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7)重新采集汽缸膨胀传感器位移和LVDT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下装组态检查其误

差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8)检查监视仪表机柜各模件指示灯状态应正常。

9)检查TSI输出到各系统相关参数应正常。

10)两路电源进行切换,系统应正常工作。

11)配合机务专业进行有关的汽机保护试验。

12)汽机盘车时,检查各信号显示应正常。

8.1.5完成本阶段的质量验评工作。

8.2ETS系统调试步骤

8.2.1保护装置受电及软件恢复

1)检查两路电源进线来源正确,接线正确可靠,电缆标识清晰、正确。

检查两路交流电源电压在220V.AC±5%范围内。

2)将ETS系统所有电源开关置于断开位置,投入ETS两路电源,分别检查电源电压应

在220VAC±5%范围内,极性正确无误。

3)合上ETS机柜主电源开关,检查工作电源应正常,盘内通风、照明正常。

4)断开主电源开关,合上ETS机柜后备电源开关,盘内通风、照明正常。

5)依次插入PLC各模件,投入PLC电源开关,检查PLC各状态指示灯应正常,所有信号指示灯应正常。

6)进行电源切换试验,检查单路电源失去不应影响保护装置的监控工作。

7)利用安装有PLC编程软件的计算机,与PLC建立通讯,读出或下装PLC控制软件,

检查软件的合理性,其所有I/O定义应与设计相符,所有保护逻辑应满足机组保护系统

的实际需要,定值与建设方工程部下达的定值表一致。

8.2.2装置功能测试

检查组态应合理正确,并通过模拟信号,依次检查I/O通道、各项保护功能、各项试验功能。

试验结果必须满足:

1)输入与输出通道正常。

2)各项保护动作正常。

3)保护条件首出正确。

4)各功能模块试验回路正确。

8.2.3ETS系统接线检查

检查ETS所有输入输出信号接线应正确、牢固,绝缘合格,并做好记录。

8.2.4ETS系统一次元件检查

检查所有保护检测元件安装应正确,符合规范要求。

元件校验记录齐全,定值正确,动作值及返回值符合要求。

8.2.5配合保护动作试验

ETS系统的配合模拟试验一般在DEH、TSI、DAS、FSSS、电气保护、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等相关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

试验前,汽轮机挂闸,开启汽轮机主汽门,试验过程中若停机保护条件满足,检查汽机主汽门、调节汽门及其它相关系统动作应正确,DAS报警信号、SOE记录、跳闸首出等应显示正确。

试验项目及方法如下:

1)ETS超速停机(110%)保护:

用频率发生器模拟转速信号至跳闸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2)轴向位移大停机保护:

用直流信号发生器模拟位移传感器信号至跳闸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3)轴振动大停机保护:

用相关信号源模拟轴振传感器信号至跳闸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4)润滑油压力低保护:

就地调整润滑油压力,或采用停止润滑油泵方法,使润滑油压力达到保护动作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5)EH油压低保护:

就地调整EH油压力,或采用停止EH油泵方法,使EH油压力达到保护动作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6)排汽装置真空低保护:

就地短接凝汽器真空开关,模拟真空保护动作,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8)操作台手动停机保护:

在操作台按下停机按钮,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9)就地手动停机保护:

在就地按下停机按钮,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10)发电机跳闸保护:

由电气专业模拟发电机跳闸信号,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11)锅炉主燃料跳闸停机保护:

锅炉MFT复位,手动按下MFT按钮或模拟锅炉保护动作,使MFT信号出现,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12)DEH停机保护:

DEH系统模拟110%超速或失电保护条件,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13)轴瓦金属温度超限保护:

在就地用温度信号发生器模拟轴瓦温度信号至跳闸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14)推力轴承金属温度超限保护:

在就地用温度信号发生器模拟推力轴承温度信号至跳闸值,检查汽轮机保护系统动作及相关信号应正常。

8.2.6进行冗余控制器切换试验,检查系统工作应正常。

8.2.7进行主辅电源切换试验,检查各模件状态应正常。

8.2.8完成本阶段的质量验评工作。

8.3整套启动阶段

8.3.1空负荷阶段

1)随机组启动及时投汽轮机保护项目。

2)机组定速后,配合汽机专业进行喷油试验、AST遮断电磁阀在线试验。

3)机组首次定速后,配合进行电超速试验。

根据汽机专业要求,在电超速试验前临时降低超速保护定值。

4)暖机结束后,发电机与电网解列,配合进行机械超速试验。

8.3.2带负荷及168小时试运阶段

1)记录、统计保护项目投入情况。

2)系统运行维护,故障消除。

8.3.3完成本阶段的质量验评工作。

9优化措施及建议

9.1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的敷设应符合规定。

9.2TSI屏蔽电缆的分屏和总屏不能短路,应分别按要求进行连接。

9.3ETS信号回路不应有中间接头。

9.4机组启动前建议复查信号回路接线端子。

10应急预案

10.1高空坠落的应急预案

10.1.1、高处坠落可能造成的伤害:

颅脑损伤、胸部创伤(如肋骨骨折)、胸腔储器损伤、腹部创伤等。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件和有人自高处附落摔伤时,应注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乱转动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体位,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

当发生高空坠落,依据自救原则,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抬至平坦处进行医药包扎,对被伤害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

10.1.2、高空坠落自救:

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附落物、障碍物。

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

高空附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

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缓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

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10.2机械设备触电、救援程序

10.2.1触电事故及自救

10.2.2.防触电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发现人首先要切断电源,挑断电线,对触发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10.2.3.触电自救

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抢救人员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如在附近有电源开关,应首先采用切断电源的方法;如附近无电源开关,应寻找干燥土方、木板等绝缘材料,挑开带电体;如可以迅速呼唤周围电工,电工可利用本人绝缘手套、绝缘鞋齐全的条件,迅速使触电者摆脱带电部分。

急救:

触电者摆脱带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除非周围场所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到另外的地方。

急救步骤如下:

使触电者仰面平躺,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如触电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立即给其做口人工呼吸;如触电者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分钟,帮助触电者复苏心脏跳动。

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因触电的不良影响,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

因此,即使触电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得继续工作,应使其平躺,保持安静,同时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由医生来决定是否要进一步治疗。

10.3救援程序

10.3.1呼救:

当站点发生安全事故,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

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发生某某情况!

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救的任何人,均有负责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站点负责人及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伤亡伤害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处。

应急小组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指挥。

10.3.2报警:

站点管理人员或抢救小组成员在接到事故消息后立即报警,报警员负责打应急电话120(医疗救护)、110(匪警)、119(火警),报告事故的发生地点、类型,同时必须告知站点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用救援人员迅速判断方位。

报警内容包括:

发生事故地点、时间,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需要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与处理的有关适宜,事故的报告、签发人和时间。

10.4抢救方案

事故发生后,站点负责人应根据事故类别、特点、现场环境等实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公司安排的抢救方案开展自救,并注意保护自己,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接车:

站点指定专人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救援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现场。

自救:

当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应尽量最大努力进行自救,使伤害降到最低点。

现场保护:

站点负责人应负责保护好现场,以满足事故调查的需求。

10.5应急小组名单;

抢救组:

齐新建

实施组:

赵丹

监护组:

李伟耀

通讯组:

杨成

技术组:

李兴照

项目部救治车辆:

新AL8069

司机:

赵公为

阜康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电话:

火灾:

119

11安全健康与环境要求

11.1安全注意事项

11.1.1进入现场应遵守《安规》的各项要求,安全条件不具备时,决不强行工作。

11.1.2自动投运前一定要认真检查自动控制系统的跟踪情况,包括设定值跟踪和PID输出跟踪,避免投入自动时产生扰动。

11.1.3首次远操试验时,操作人员与就地监视人员应相互联系,及时通告异常情况。

11.1.4在初次投运自动时,要征得机务专业人员同意,并对运行进行交底,同时要对调节的幅度进行限制,防止参数波动过大。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切除自动,待机组恢复稳定后再进行试验。

11.1.5进行负荷变动试验及RB试验等大型试验时,要请示试运指挥部同意,做好技术交底并有事故预案。

11.2职业健康注意事项

11.2.1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职业健康保障体系。

11.2.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防止疲劳作业。

11.2.3夏季施工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施工应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11.2.4应加强施工现场放射源的管理,遇有放射作业时,试运人员应远离放射源。

11.3环境控制

11.3.1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该试运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并分工明确。

11.3.2各单位需遵照方案内容采取必要临时措施,防止汽、水、油等介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1.3.3施工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见下附表)

 

施工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工程名称:

特变电工新疆硅业有限公司2×350MW自备热电厂工程作业项目:

主机监控仪表、保护系统调试共1页第1页

序号

环境因素描述

可能导致的后果

危害

程度

拟采取的控制措施

控制

实施单位/部门

实施人(签字)

监测单位/部门

监测人(签字)

方法

时机

1

乱丢垃圾

环境污染

一般

集中收集,统一处理

A

T

班组

李山

工地

赵雪涛

以下空白

注:

危害程度:

一般;重大。

控制方法:

R—记录确认点;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连续监视监护;A—提醒。

控制时机:

P—作业开始前;D—每天至少一次;W—每周一次;T—活动连续过程停顿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