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7220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docx

全文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共31页文档

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56

4.2制约我国农民素质提高的因素分析......................……

4.2.1制度因素的影响.................................……

4.2.2经济因素的影响.................................……

4.2.3教育因素的影响.........……,.................……

4.2.4文化卫生因素的影响.............................……

4.2.5产业因素的影响.........……‘.................……

4.2.6地域因素的影响.................................……..…46

4.2制约我国农民素质提高的因素

当前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很多,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经济、教育和

文化卫生方面的因素。

4.2.1制度因素

4.2.1.1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制度

恩格斯认为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与封闭的“安土”式的生存方式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

他指出:

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大多数场合下表现出他们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

的冷漠态度,而这种冷漠态度是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柱。

恩格斯揭示的这种情况

无疑也是对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下农民性格的最真实的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首创皇帝

制度,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封建专制的原则、制度和理

论,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在高度中央集

权的封建专制下,农民的性格自然只能是封闭和内向的。

因为每个人只能把自己的内心隐蔽

起来,才能求得生存。

而人类具有的那种对自然、对社会、对现实世界的抗争精神必然要从

中被栽灭,安于封建统治的现状,也就自然而然了;同时,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延

伸出来的安于封闭式的生存现实,就养成了中国农民依附、顺从的政治性格和政治心态。

外,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民主传统和民主意识表现得十分欠缺,公民意识极为淡薄,而臣民意

识却非常浓厚。

4.2.1.2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思想的影响

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思想的恶性影响,至今仍成为束缚中国农民思想观念意识的致命绳索。

中国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宗法制社会,宗法制度是其重

要的统治形式和基础。

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家长制(亦叫宗族制),这是由原始时代以父系家

长制为核心的血缘组织演化而来的。

周代逐渐完备,成为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维护世袭

统治的一种制度。

在封建宗法制社会里,每个人都以血缘的亲疏被固定在社会组织的网络之

中,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之间,都以血缘关系为联

结纽带,以血缘观念作为情感交流的心理基础。

反映和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思想就是封建宗

法思想。

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在中国影响极大,成为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思想观念意识

发展的致命绳索。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但不可忽视的另

一方面也有不少原来己被摧毁的农村旧有势力有所复苏,其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就是家族

(宗族)势力的复苏。

从我国目前农村宗族势力通过寻宗会祖、攀宗族、修族谱、立宗词、拜

祖宗等活动重新集结的家族势力来看,其组织程度与规模不能与旧宗族相比,但己经成为影

响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破坏性力量。

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和法制建设的角度讲,农村宗族势力代表了一种落后的社会力量,它在根本上不适应农村现

代化的要求。

宗族势力的恶性扩张最终必然妨碍法律在农村的权威与效力,也阻碍由农村走

向现代文明的进程。

目前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和农民造成的恶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少七方面。

(1)刺激了农民狭隘的宗法观念,助长了封建迷信活动。

随着“宗族热”的兴起,各地不

同程度地掀起了一股修寺庙、塑菩萨、看风水、祭祖奉神的歪风。

这不仅造成了农民思想上

的混乱,甚至出现政治问题。

(2)干扰了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和农民法制观念的培育。

宗族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只能

导致一些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只认族令,不认法律。

以族代党,以族代政。

这种危害己经在

近年来一些地方宗族的发展中得到初步的显示。

其主要表现一是公然阻挠对抗政府执法,与

党和政府的基层政权和组织相抗衡。

干扰农村村民自治活动,把持农村基层组织,操纵农村

民主选举,破坏选举法,把持村委会组织和村党支部等;二是导致了包庇保护犯罪。

由于传

统宗族“容隐”精神的延袭,族人违法犯罪,全族包庇袒护乃至保护的现象又在一些乡村出

现;三是无视政府、法律,径自了断纠纷等等。

农村的宗族势力在农村政治生活、社会生活

中的恶性影响不可低估,这种势力在农村己形成一种很大的势力。

至今仍是农村社会主义民

主现代化和农民实现素质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4.2.1.3“逆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制约

我国农村长期受“逆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制约,致使农民提高素质和实现素质现代化长

期失去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源。

逆市场化就是用强制的手段遏止乃至取缔市场作用的过程。

20

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曾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即用计划经济完全取代了任何意义上的商品

经济或市场经济。

在农村人民公社,由于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传统市场高度萎缩,

现代市场几乎无发展。

同时,国家利用指令性计划剥夺了农民的经营权,生产什么、生产多

少、怎样生产都由计划规定,农民丧失了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力。

实际上没有市场,就不可能

有效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更不可能产生出相应的效益。

逆市场化的结果阻止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我国农村封闭和停滞长达20年之久。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民主、

法制、开放、竞争的经济,其分配方式、运行机制必然引起其运作主体利益的调整和价值观

念的改变,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能促

使生产者产生效率观念、质量观念、科技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信息观念,

对于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农民,对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我国农村长期的“逆市场化”运行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却极大地

制约了农民素质中诸如竞争市场、勇于冒险、民主、法制观念等现代意识和观念的培育。

外,农村逆市场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农村社会的封闭性,体现为社会结构的僵化。

农民不能通

过市场,实现向城镇的流动和迁移,推动农村城市化。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城市的

现代文明扩散到农村,能使广大农民逐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而当今许多农村的落后、封闭,农民的保守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的逆市场

化。

市场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市场化,就不可能提高农民素质和实现农民素质的现

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农村的现代

化。

4.2.1.4户籍制度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差别制度、就业的所有制等级制度以及城乡差别的

社会福利制度。

这种“不流动的陷阱”限制了劳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持续、稳定和温和地转

移。

其结果,束缚了能吸纳较多劳动力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增加了农村

富余劳动力转移成本与求职风险,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低

水平积累和狭小的就业空间。

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了在客观上对农民素质

提高和实现素质现代化的良好机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又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

之下。

当时国家面临着生存和发展两大艰巨任务。

由于社会主义苏联的示范效应的影响,我

国选择了在产业关系上向重工业倾斜而轻视农业和轻工业、在城乡关系上向城市倾斜而轻乡

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在当时是必要的。

据统计,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除3年调整时期

为17.7%外,其余大都在11%以下,1979年以后,凡乎逐年下降。

这个战略的核心显然是优

先发展重工业,因而也是优先发展城市。

然而这种发展战略却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农村

发展和排斥农民的恶性结果。

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保证城市工业体

系的建构,国家先后实行了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

度等14项制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制度及政策安排,我国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从经济到社会和

文化全方位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如果说,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提出和制定

后来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那些制度时仅仅出于这样的考虑,即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有

效分配,一方面保证城市和现代工业顺利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组织农村人口就地务

农就业,以养活自己和保证国家建设,但却没有预料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客观上所造

成的久远的不良的社会效应。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我国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实现农民素质现代

化产生了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这些不利影响至今仍然非常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

面。

第一,维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种种制度,牢牢地把儿亿农民限制在农村,尤其受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的限制,农民不能自由地迁入城镇,不能自由地选择农转非形式,从而剥夺

了他们变换身份的自由,延缓了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

同时也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使得

农民的传统守旧意识在农村的土壤中加剧增长。

第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偏重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

它为城市和工业培养了大量的

人才,但却拉大了城乡差距,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并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导致大量

人才集中在城市而不流入农村,造成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长期低下。

第三,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了农民现代观念意识的培育。

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是封闭

的社会,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它的影响都普遍存在,在农村尤为严重。

在人民公社体制

下,由于单一经济结构以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和影响,农民的行为和观

念基本上与竞争、信息、开放、商品等没有什么联系。

相反使农民养成了偷懒、平均主义和

“大锅饭”的落后意识观念。

总之,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实行了城乡分

离的制度和政策,人为地在城乡之间树起了一道篱墙,使得我国农民长期被阻挡在工业化和

现代化的进程之外,变成了单纯的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农产品的提供者,从而失去了提

高素质和实现自身素质现代化的良好机会。

目前,我国城乡分离的政策和制度在逐步调整和

改革之中,一些地方己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但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而且

随着城市职工的大批下岗,为了保证城市职工的再就业,各地对农民进城进行了更加严格的

条件限制,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

这需要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作长期不懈的

努力,妥善地予以解决。

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大多数农民终身从事无法选择的农业劳动;很多农民只好无奈地滞

留在农村。

除非有较好的机遇,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只能在农村干一辈子。

文化素质相对较

高的农民大都通过考学、参军、外出谋生等形式脱离了农村,成为非农业人口,更加重了农

民素质的提高进展缓慢。

由于农村环境闭塞,交通不发达相互交往少,生活缺乏流动性,导致早婚、近亲结婚现

象严重,严重影响人口质量。

有些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本地的女儿不愿意外嫁,也导致

近亲结婚多,婴儿的不健康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为改变近亲结婚,应提倡从外地引进人

才,并鼓励男女青年与迁入.的人口谈恋爱和结婚,以更新本地人口结构。

例如,湖南省大庸

市有个傻子村;由于近亲结婚,全村近500户农户中就有200多个傻子和残疾人,700/0的小学

生智力低下,有1/3学生只能读一年级,这种情形在全国各省市都可找到。

4.2.2经济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可以促进

或阻碍社会进步。

根据这一原理分析,农民的素质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

换句话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素质的提高。

因为,素质教育作

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教育文化还不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但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而大

多数人口又集中在农村,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仍属于低收入国家。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

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幅度小,成效不明显,起不到物质保障作用。

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家优先发展的是为了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中等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的经

费支出比例相对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了农村教育规模和教

育质量以及受教育人口的普及率。

从中国教育投资情况看,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9年发布的《面

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法规和政策都反复强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按期实现

占GNP4%的目标。

然而,到200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7%,不

仅没有达到4%,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准。

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非但没有逐年提高反而每况愈下。

第一,由于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许多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

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对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课桌椅残

缺不全的占37名%,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购教具、墨水、资本、粉笔等资金不足

的占32.5%,样本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49.5%,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70.3%,购教具、

墨水、资本、粉笔等资金不足的占35%。

中小学危房问题依然严重。

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

初中校舍的危房率分别达到7.2%和5.1%,西部学校高达10%以上。

由于可用校舍面积不足,

初中超大班额现象相当普遍。

2001年全国初中“人以上的超大班占初中班额班额总数的

21.3%,超大班在读生约1619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户的1/4,中部地区人口大省初中超大

班额问题尤为明显,鄂、豫、赣、皖等省的超大班额比例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一21个百分点。

超大班额使学生上课十分拥挤,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第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投入不平衡加剧。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同省份间的普通小学、初中预算内生均公用教育经费的基尼系数不

断加大,2000年分别为0.53、0.52,最高省区与最低的初中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相差5倍、9倍、6倍以上,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竟相差17倍。

2005年,东、中、西部义务教育投入差距仍然很大。

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分别为1840元,

1131元,1097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2226元,1196元,1208元;小学生均预

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247元,127元,140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354元,166

元,210元。

义务教育城乡差异也十分显著,2005年,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支

出城乡倍率分别为1.4,1.7;初中生这两项的城乡倍率分别为1.4,1.6。

由于生均财政性教育

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及教育公平。

虽然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与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比重还太小,

所提供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够满足需要,公共教育经费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可以衡量

一个国家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

从表4一6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国家的公共教育支

出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表4一6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

%

Tab.4一6PereentageofPublieEdueationExPensestoGDPinDifferentCountriesUnit:

%

国家198********419982002

美国5.05.35.65.97.2

日国5.04.74.95.05.1

英国4.94.95.35.25.3

韩国4.53.54.34.64.8

巴国3.84.64.74.95.2

中国1.31.51.72.422.94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

可以看出,从公共教育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这一指标的情况来看,中国不仅低于欧

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

4.2.3教育因素

4.2.3.1教育总体投入水平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1).教育投入水平低。

要培育具备新技能的新农民,由教育带来的知识储备和素质养

育无疑是基础性的。

因此,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为

提高素质打下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这就要求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世界各国

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3.6%左右,发达国家大多高于5%,而我国

却长期徘徊在2.5%左右,近年才突破3%。

(2).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城镇投入多于农村。

根据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实施颁布细则》提出的“谁办学谁掏钱”的投资体制,长期以来,城市的义务教

育由国家全包,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则“托付”给乡镇,造成国家教育投资杠杆明显倾斜,使

农村教育投资明显不足。

4.2.3.2农村师资力量医乏,“下不来,留不住”现象严重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教育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

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对农村人口的教育应当是国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但目前农村的教

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素

质的提高。

(1).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贫困山区教师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

条件较差,工资福利待遇低,相当一部分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导致农

村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

(2).农村教师队伍质量不高。

由于经费不足、培训学习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相当一部

分需要进修的教师没能得到及时的学习提高,教师质量每况愈下。

据统计,农村小学教师不

合格的达20%左右,初中教师不合格的超过一半。

无专业教师资格证书的民办、代课教师成

了农村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

(3).师资队伍不稳,流失严重,“下不来,留不住”现象普遍。

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

待遇普遍偏低,而且有些地方的教师连工资都没有保障,一些教师因此不愿意下到农村来,

即使暂时下来了,也要千方百计“逃”出去。

另一些老师则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眼界

大开,不惜跳槽出去闯世界,师资因此流失严重。

4.2.3.3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教育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脱节。

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提倡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免试升学等,但从总

体上看,还没有建立起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教育结构和具有区域特点的新的教育

体系,农村与城市,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一

样,学校也往往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独立

思考能力,这显然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多序列、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需求。

因此,绝大多

数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在回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后,由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

缺乏专业知识和劳动锻炼,许多人沦为“农盲”“科盲”。

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的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会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绝境,造成我国农村人才层次

的“断层”,从而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

全国大部分农村

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

到80%以上。

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居高不下,己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主要原因。

全国人

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

实施情况时指出,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全国2861个县级

单位中还有431个未实现“普九”。

己经实现“普九”的部分农村初中生翟学率居高不下,一

些省、自治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在5%以上,个别地区达15%左右。

来自教育部的数字也显示:

虽然自199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是近年来农村

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2001年己达到5.47%。

4.2.3.4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职教师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

一方面,教师学历合格率低。

据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职业高

中专任教师27.27万人,比上年增加0.41万人。

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53.5%。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学历合格率更低。

另一方面,职教教师数量不足。

江苏省职教中心

朱新生和贺文谨预测2010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增加3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万人。

[33]

(2).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不顺、部门分割、资源利用率低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各部门办学的资源优势未能很好整合。

要表现在: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虽然都有办学机构,但缺乏专业技术教师,多数办学机构

没有实践场地和实验设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培训教师和实践场地,但大多数县、乡没有

培训机构;科协、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开办的农业职业技术培训都有自己的体系网络,

但没有自己的教学机构,也没有自己的实践场地和师资。

因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出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优势不能互补的条条式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局面,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技术

教育的发展。

(3).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性不强、服务能力差

我国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但相反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

校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农林中专更是难以为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多数农村职业技术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培养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型人

材,重点是传授专门的种植、养殖技术,使学习者能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

但很多职业

技术学校的教学与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脱节,与农民生活脱节,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

果,实验实习基地的生产管理水平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办学实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弱,为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服务能力差,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因而导致大多数农村

劳动力没有继续在职业学校接受教育,职业学校却空闲,甚至因招生难而难以生存。

4.2.3.5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定位出现偏差、教育内容落后单一

农村成人教育的功能是多方位的,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只关心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文化

科技功能。

可以用“以教育之渠,引科技之水,浇农田之亩,收丰收之果”来描述农民对农

村教育的希望和要求。

所以,农村教育应该面向农村的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农田水利资源开

发,农药化肥使用,育种、植保、养殖技术,农机、农电的安装和使用,农作物深加工与营

销,农村财会、商务,以及农村各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但不少地

方的学校,仅仅给农民教授一些基本的、普及性的、与实际生活不相符合的内容。

另外多年

来教学内容没有大的突破,缺乏新意,陈旧的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这种学校

定位的偏差,导致农村教育在成人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

4.2.3.6农村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