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546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

发展经济学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经济发展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

换句话说,不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

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

3、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

当时的历史背景:

第一,二战后不久,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在政治上获得独立。

第二,二战后,许多国家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世界被分成了两大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

第三,二战后不久成立的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组织收集和编纂了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统计资料,定期和不定期地发表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第四,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也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贸易。

4、发展经济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理论观点有什么不同?

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结构主义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流。

发展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论点有这样三个:

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化论。

强调工业化、计划化和资本积累;60-80年代初的新古典主义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80年代以来的新制度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更多的强调制度、政治、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一时期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的研究也很流行,被称为新增长理论。

5、试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发展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

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收入不平等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发展比经济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广,它包括生存、自尊和选择的自由。

6、GNP作为经济总量指标的缺陷是什么?

第一,每个国家都有些产品和服务是不经过市场交换的,而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是国民总产品的一部分,但并没有包括在GNP中。

第二,在任何一个国家,地下经济都是存在的。

地下经济的存在使得GNP比实际国民产品小。

第三,GNP并没有扣除自然资源(如水、土壤、森林、空气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的耗竭和环境污染所引起的人类福利的损失和为防治污染而投入的成本。

第四,当把GNP进行国际比较时,必须把不同的货币转换成一个共同的货币,通常使用美元来表示。

7、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哪些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发展取得更大进步?

人类发展指数是由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三个指标构成的发展的度量指标.该指数是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地位进行分析,它综合了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

从单个国家来看,人类发展水平提高最快的是尼泊尔,其次是马里,而中国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组中人类发展水平提高最快的。

8、收入分配的两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收入分配有两种类型:

功能性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

功能性收入分配:

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指之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直接的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经济活动。

个人收入分配是由功能性新收入分配演变而来的,功能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收入的功能性分配决定着个人收入分配

9、为什么说洛伦茨准则与达尔顿准则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达尔顿准则基本思想为:

在社会的收入分配状态中,如果将收入θ由比较贫穷的个人i转移给比较富的个人j,那么这种转移称为累退性转移。

达尔顿准则认为,如果一种收入分配状态是由另一种收入分配状态经过一系列的累退性转移得到的,那么前者的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者高。

洛伦茨准则:

如果一条洛伦茨曲线的每一点均落在另一条洛伦茨曲线的右侧,那么前者比后者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假设曲线L(X)上的每一点都落在曲线L(Y)的右侧,根据洛伦茨准则,前者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高于后者。

但可以发现,通过一个收入转移,L(X)曲线可以由L(Y)曲线得到,而这种收入转移是累退性转移。

根据达尔顿准则,如果一种收入分配状态是由另一种收入分配状态经过一系列的累退性转移得到的,那么前者的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者高。

以上分析表明,洛伦茨准则与达尔顿准则是完全一致的。

(P68页第三段)

10、什么是库兹涅茨假说?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它得到经验支持了吗?

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贫穷阶段),收入分配较为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富裕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这就是“库兹涅茨假说”.

理论依据:

①贫穷国家的二元经济显著,经济增长首先在现代工业部门发生,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收入水平较高在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农业之前,两个部门的收入差距将会不断扩大。

而且在现代工业部门内部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此外,由于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快的地区比发展较慢或停滞的地区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在经济增长后期,二元经济逐渐消失,农业部门也像工业部门一样现代化了,其工资水平逐渐接近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落后地区逐渐赶上发达地区,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②在发展初期,国家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因此鼓励自由竞争和资本积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相对来说更穷,收入分配不均趋于恶化。

到经济发展后期,教育逐渐普及,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差异缩小了,因而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相应缩小了;同时财产收入份额趋于下降,收入分配不均现象趋于完善。

此外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和财力越来越雄厚,国家有能力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

③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的政权往往掌握在富裕阶层的手中,这样,制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富人阶层,结果使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不断恶化,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人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参政议政意识增强,他们能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益,迫使政府当局采取一些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政策,加上资本家在增加工资方面做出让步,结果导致收入差别缩小。

它得到了经验支持。

比如中国的发展经验就说明库兹涅茨假说似乎是存在的

11、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吗?

经济增长过程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呈倒u形变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通过多种渠道(如储蓄、投资和政治稳定性)作用于经济增长,这就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功能性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的影响:

储蓄不仅决定于收入,而且受到不同收入阶层结构的影响,而后者决定于一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第一,在一个贫穷的国家,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增加储蓄,有利于经济增长,降低收入不平等的再分配政策可能减少储蓄。

第二,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不利于储蓄,降低不平等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将增加储蓄。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投资的影响:

在人均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越不平等,能够跨过银行信贷市场的初始财富门槛的阶层的人数越少,社会的总投资规模也就越小,经济增长越慢。

反之,如果收入分配较为平等,中产阶级规模较大跨过投资门槛的人就会较多,投资就会更活跃,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所以,对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而言,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措施,不但有利于增加储蓄,而且对投资、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增加社会的不满,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进而影响投资和经济增长。

首先,高度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府的再分配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

对于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政府只能对财富的增量(收入)征税,但高边际税率的所得税,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实际利润率、个人的劳动供给的实际所得,进而减少了一个社会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其次,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引起的社会动荡,会干扰正常的生产行为,导致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下降。

面临政治不稳定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理性选择就是更多的消费、延迟投资以及资本外逃,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所以,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政治越不稳定,投资率越低,越不利于经济增长。

12、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1)一般而言,贫困家庭的规模比较大,要高于平均的家庭成员数。

(2)农村和城市都存在着绝对贫困,但相对来说,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要比城市高的多。

(3)贫困家庭通常缺乏基本的生产性资产。

(4)妇女占贫困人口的大部分。

13、贫困的定义及对经济增长有哪些不利影响?

定义:

不能达到最低的生活水准。

影响:

①贫困是较低的人均收入及其分配不平等的产物,在发展中国家,贫困会作用于储蓄、投资和政治稳定性,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②贫困所带来的营养不良、健康受损,减少一国可供劳动力,从而造成对劳动能力、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14、什么是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收入贫困指的是收入水平低下所造成的贫困,能力贫困指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权利贫困是指一批特定的群体和个人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

首先,它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贫困概念内涵的,收入贫困是是从人类生存的最低物质需要来定义的,它是贫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因此也可以称为物质贫困,能力贫困是从个人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角度来定义的,它强调的人的生存能力,即贫困的个人原因。

权利贫困进一步将政治,社会文化等制度因素融入贫困的概念,其中以社会排斥概念强调的最多,这实际上指出了贫困的社会根源。

其次,收入能力和权利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收入影响一个人的能力,能力也影响一个人的收入,权力也一样,它影响一个人的收入和能力,同时,收入和能力也影响一个人的权利。

15、基尼系数:

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反之,不平等程度越小。

分配高度不平等国家:

0.5~0.7,收入相对较为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至0.35之间。

16、储蓄和资本的形成是什么关系?

资本的形成一定要依赖储蓄的扩大吗?

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投资过程也叫资本形成过程,投资结果即为资本形成。

高储蓄率为资本形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否会形成资本,这主要是取决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是否通畅,而这个转化机制又决定于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经济金融体制等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条件下,产品市场总是均衡的,那时就有储蓄等于投资。

资本形成的来源:

(1)私人储蓄。

包括家庭储蓄和公司储蓄

(2)政府储蓄。

包括政府预算储蓄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两部分。

(3)闲置资源的生产性利用。

如劳动积累,在发展中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也有许多公开的或隐蔽性失业(4)外国储蓄。

外国储蓄包括官方储蓄和私人储蓄。

(5)对外贸易。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将本国剩余的农产品和初级制造品出口,换取先进国家的资本品进口,从而达到资本形成的目的。

17、什么是人口转变?

发展中国家目前出在人口转变的哪个阶段?

中国处在哪个阶段?

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西方学者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关系,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将此人口变动的四个阶段称为人口转变。

(第一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第二阶段:

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仍然保持在高水平上,因而人口增长迅速。

第三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但出生率下降的更快,使得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第四阶段: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现在还处于第三个阶段,即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转变的第四个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

18、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为什么高于发达国家?

试用消费者均衡方法分析。

从需求方面来看,西方经济学家们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行为来说明家庭的生育决策,这种分析可以用来接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差别问题。

发达国家之所以出生率很低,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养育孩子的成本很大。

首先,发达国家高度竞争的环境迫使父母为了让子女找到一个好工作而不惜对他们进行智力投资。

其次,在发达国家中,妇女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很好,这就增加了在家里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最后,发达国家的父母年老后一般不需要子女赡养,同时子女一般在上学年龄是没有为家庭挣钱的机会的,这就增加了养育子女的净成本。

此外,发达国家死亡率低,没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家庭对孩子数量的偏好和需求就减少了。

这些变化反映在图形上是无差异曲线形状变得更陡了,这样,即使养育子女相对成本不变即预算线不变,父母需要的子女数目也会减少。

与此相反,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很高的原因是养育子女的成本低廉。

子女的智力投资少,妇女受教育和参加工作机会少,子女从小就可以帮助家庭创造收入,父母年老后依靠成年子女的赡养,人们传统观念还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19、伊斯特林人口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意义?

伊斯特林假说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强调了人口供给方面的因素,弥补了消费者行为分析只强调人口需求因素的缺陷。

意义:

①对供给的分析能够说明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因为一个家庭需要的子女数量要大于其供给的数量。

②对供给的分析也指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错误的症结所在。

③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并不完全决定于对人口的需求,因为人口的供给由于控制生育成本的存在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于对人口的需求,这就说明一个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剩问题在短时期是难以解决的。

但是,伊斯特林假说只是强调经济发展对人口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忽视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减少人口供给方面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20、如何理解人口红利?

在高劳动年龄人口比时期,社会负担率相对较轻,生产性较强,社会储蓄率较高,这是有利于经济增长。

这一阶段具有的人口生产性就如同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称之为人口红利。

21、试分析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和中国老龄化的差别和问题。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和中国老龄化的差别:

①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的时间不同: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出生率从19世纪起就已缓慢、平稳地下降,20世纪中期以后,很多发达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提前了半个世纪。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发达国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增加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③人口老龄化现象形成原因的差异: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是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老龄化进程。

当前我国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国策,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在政策控制下实现的。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在社会经济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文化教育水平高的情况下,人们自觉降低生育率,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④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速度的差异: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着高速递增,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⑤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社会问题的差异:

我国人口老龄化给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青壮年负担过重。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在经济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条件下,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问题:

首先,老龄化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增加政府和家庭的负担。

其次,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的老化。

人口老龄化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随之而来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这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

人口红利将会很快转变成人口负担。

22、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的身上,反映人的质量和能力的非物质资本。

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靠后天获得的。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人力资本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即劳动力素质,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

23、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育的社会功能至少有以下几点:

(1)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如果有文化的人增加了,则社会信任度就会提高,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就会大大降低,

(2)妇女接受教育后对社会的贡献很大,有助于人口增长率的降低,有利于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促进社会的文明。

(3)教育能够使劳动力的流动性大大增加(4)教育能够使人们信息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力提高,对政治的参与度增强,有利于一个国家与社会良好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同样岗位而言)

②增加教育投资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经济结构变动(对不同岗位而言)能够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加快知识、技术、理念的传播,促进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有助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教育还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包括预期寿命,传播文明,对妇女的教育(妇女对孩子影响大,增加工作机会,减少生育)

24、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具有什么特点?

有哪几种失业形式?

你认为在中国哪些失业形式最为普遍和突出?

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局限于城市,农村基本上不存在失业的问题,但发展中国家不仅城市失业严重,而且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性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既有公开的,也有非公开的,而且非公开失业比公开失业更为严重。

第三,发达国家的失业类型比较单一,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则呈现多样性

失业形式:

(1)公开的失业

(2)就业不充分(3)伪装的失业(4)隐蔽的失业(5)提前退休(6)健康受损(7)无生产性

25、什么是静态的剩余劳动和动态的剩余劳动?

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是一种静态的剩余。

在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从农业中撤出一部分劳动力而不使总产出减少,这部分劳动就是动态的剩余劳动。

联系:

两者都是剩余劳动即伪装的失业。

区别:

前者是绝对剩余,后者是相对剩余;

26、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区别?

与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也是由城市劳动市场供求失衡造成的,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部分劳动者就必然处于闲置状态。

具体情形与发达国家是完全不同的,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城市劳动力的增长不外乎来自两方面,一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一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的增长。

由于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因此,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迁入。

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二,从需求方面看,城市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较低,从而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失业。

27、什么是技术进步?

什么是体现的技术进步和非体现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以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体现的技术进步是认为技术进步体现在物质资本中,即随着资本的增加,新资本比旧资本有更高的生产率。

非体现的技术进步即技术进步与资本和劳动等投入的变动没有关系。

28、怎样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

Y(产出)=F(K资本,L劳动,t时间变量)技术进步率A’=Y’-αK’-βL’(α,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用技术进步率除以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得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

技术进步能节约一种或者几种要素或者改变要素结合的方式,从而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小。

29、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国家创新体系由参加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

是一个为创新、储备和转让的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政府对创新政策的制定着眼于创新、应用和扩散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各类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适应于企业家的制度环境,自由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精神缺乏。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体系非常薄弱,创新机制缺乏。

30、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技术创新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能够刺激技术创新。

如韩国多年来一直注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部门所占比例减少,研发密集部门所占比例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而拉美国家创新体系走向衰败,导致与韩国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绩效。

技术创新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使产业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兴衰与更替,技术创新刺激需求结构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变化.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处于低水平的协同状态,中国应当积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提高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31、资源诅咒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P211)

资源诅咒即由资源丰富而导致经济停滞。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应该是正面的,但是,自然资源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的其他决定性因素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

这个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其正面影响,因此导致了资源丰富国家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停滞。

资源丰裕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挤出教育。

在资源丰裕的经济体中,构成经济活动主体的初级产品部门和生产部门并不需要高技能的劳动力,所以人们更容易忽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挤出投资。

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通过对储蓄、就业等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抑制物质资本投资,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③挤出创新。

主要通过自然资源限制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来实现的。

32、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②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以污染严重的煤炭为主,资源利用率低下,许多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就被作为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而且即使对污染进行了治理,但效果很差,甚至有些污染根本还无法治理。

③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本来就严重不足,用于环境防治的资金就更少了。

经济学上主要是市场失败和政府政策失误。

市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产权缺位,出现外部效应,市场机制只适合产权明晰的社会;政策失误: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工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