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9756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docx

广东省中山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

中山市高一级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生物科(必修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组生物中,其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上述各种生物中,变形虫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真核生物),香菇、灵芝和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真核生物),水绵属于绿藻(真核藻类),烟草、小麦、番茄、大豆、豌豆都属于高等植物(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名师点睛】生物分类中,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包括真核藻类、真菌、各类动物和植物等。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2.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B.英国科学家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

C.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虎克第一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将发现的“小室”命名为细胞,其实是死细胞,主要是细胞壁部分;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修正。

综上所述,B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科学事实的识记和理解。

3.如图所示: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

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答案】D

【解析】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A项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换用高倍物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应选用③,但不能提升镜筒,B项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

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项错误;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⑥,D项正确。

4.下列都是细胞产物的选项是

A.胰岛素、消化酶、抗体B.甲状腺激素、血小板、头皮屑

C.手掌上的老茧、花粉、酵母菌D.植物的导管、木纤维、叶绿素

【答案】A

【解析】胰岛素、消化酶、抗体均为细胞的产物,A正确;血小板为血细胞,不是细胞产物,头皮屑是死细胞,B错误;手掌上的老茧、花粉、酵母菌均为细胞,不是细胞产物,C错误;植物的导管为死细胞,不是细胞产物,木纤维是增厚的细胞壁,都不是细胞产物,D错误;答案是A。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5.麻和蚕丝是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生物体,其主要组成成分分别是

A.纤维素和脂肪B.纤维素和蛋白质

C.淀粉和蛋白质D.淀粉和脂肪

【答案】B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棉、麻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是细胞核生物体的主要的结构物质,真丝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所以B选项正确。

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含有氮元素B.维生素D含有钙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氧元素D.脂肪含有碳元素

【答案】B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肯定含有氮元素,A正确;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元素吸收,都是不含钙元素,B错误;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包括C、H、O,C正确;脂肪的组成元素包括C、H、O,D正确。

7.蛋白质具有而糖类不具有的功能是

A.调节细胞代谢B.构成细胞膜

C.构成遗传物质D.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A

【解析】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很多功能。

有些蛋白质可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而糖类不具有此功能,故A项正确;蛋白质和糖类都参与构成细胞膜,B项错误;蛋白质和糖类都不是遗传物质,核酸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而蛋白质则不是主要能源物质,D项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和糖类的功能

8.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最可能分别是

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

【答案】B

【解析】脂肪的分子式中H原子比例较高,C12H22O11符合二糖的分子式,应是乳糖;C1864H3012N168O221为含有N元素,但不含P元素的的大分子化合物,应是蛋白质。

选B。

9.组成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和相关基团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形成环状肽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C.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该蛋白质的羧基总数是17个,R基上的羧基数是15,说明该蛋白质是由2条肽链组成的,又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是126个,因此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2=124个水分子,A错误、D正确;该蛋白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124个,B错误;由于氨基总数是17个,肽链数是2条,因此R基上的氨基数=17-2=15个,C错误。

10.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核酸等多聚体的单体分别是

A.果糖、葡萄糖、核苷酸B.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C.葡萄糖、蔗糖、脱氧核苷酸D.麦芽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答案】B

【解析】纤维素是一种植物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包括DBA和RNA,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故选B。

11.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只有②不同

B.组成②和③的元素相同

C.DNA分子中的②可与1~2个①相连

D.若③表示腺嘌呤,则该图所示物质的名称一定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DNA和RNA的五碳糖不同,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A错误;含氮碱基的组成元素中有N,而五碳糖不含N,B错误;DNA分子中一个五碳糖上连接一个或两个磷酸,C正确;若③表示腺嘌呤,则图示物质可以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

12.下列关于各种生物体内核酸分子组成中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生物

碱基

核苷酸

五碳糖

HIV

5种

5种

1种

烟草叶肉细胞

5种

8种

2种

烟草花叶病毒

4种

4种

1种

豌豆根毛细胞

8种

8种

2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HIV是RNA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①错误;烟草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其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②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③正确;豌豆根毛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其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④错误。

因此表格中描述正确的有②③,故选B。

13.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导致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导致碱中毒。

这一事实说明某些无机盐离子

A.能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B.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C.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D.是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容易形成碱中毒.这一事实说明,无机盐离子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C正确。

A、B、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无机盐离子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用苏丹IV染色花生子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呈橘黄色

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C.不能选用西瓜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主要是因为还原糖含量太少

D.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先加入1mLNaOH溶液,摇匀;再加入几滴CuSO4溶液,摇匀

【答案】D

【解析】苏丹IV可以将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染成红色,A错误;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该水浴加热,B错误;不能选用西瓜做还原糖鉴定实验,主要是以为西瓜汁是红色的,会影响还原糖结果(砖红色)的观察,C错误;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先加入1mLNaOH溶液,摇匀;再加入几滴CuSO4溶液,摇匀,D正确。

15.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从毛细血管壁穿出并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白细胞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过程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性B.保护作用

C.流动性D.细胞通讯

【答案】C

【解析】白细胞要变形和吞噬细胞吞噬病菌都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体现在允许某些物质进出细胞,而一些物质不能进出细胞,A错误。

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错误。

细胞通讯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

16.蝌蚪在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巴会自行消失;随着个体的不断长大,其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地加速合成。

与这些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A.溶酶体;核糖体和线粒体B.高尔基体;核糖体和内质网

C.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答案】A

【解析】尾巴的消失是溶酶体中多种水解酶将其不需要部分水解掉的结果,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而蛋白质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正确。

高尔基体是参与蛋白质加工的,和尾部消失没关系,B、C、D错误。

17.科学家发现的由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是迄今为止获得的分辨率最高的分子图像。

这些通道是负责钾离子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

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A.免A.疫功能B.细胞通信的功能

C.识别功能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蛋白质具有“看门”的功能,所以体现的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正确。

细胞膜没有免疫功能,A错误。

细胞膜有通信和识别功能,但该例子不能体现,B、C错误。

18.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

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b过程,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自氨基酸的—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①

B.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

C.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③②⑤

D.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子浓度,说明物质跨膜运输不都是顺浓度梯度的

【答案】B

【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一个H,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个OH,所以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①核糖体,A项正确;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是②高尔基体膜,④细胞膜面积增加,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B项错误;c表示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和⑤线粒体,⑥中形成的蛋白质是经过高尔基体的修饰加工,已经是成熟蛋白质,C项正确;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子浓度,说明碘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D项正确。

19.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只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的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不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答案】D

【解析】细胞中含有两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A错误;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B错误;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结构有液泡和叶绿体,C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是两个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分子,D正确。

20.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

【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不会溶解膜结构,因为细胞液在液泡中,并没有溶解液泡膜,①错误;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贴在一起,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膜,但这不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②错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不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③错误;制备细胞膜,选材至关重要,选材时,首先要考虑制备的简便与否,植物细胞因为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所以制备比较繁琐,④正确;还要考虑细胞中是否含有其他细胞器膜,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具膜结构,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⑤正确,故选:

D。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21.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分子的C段被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被包裹在囊泡中的过程。

胰岛素和C段肽链在从胰岛B细胞排出前,一直储存在此囊泡中。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

A.核糖体B.细胞核

C.高尔基体D.细胞质基质

【答案】C

【解析】核糖体是肽链合成的场所,不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A错误;细胞核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胰岛素的合成,不对蛋白质加工直接起作用,B错误;高尔基体是形成成熟蛋白质的最后一站和成熟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的发送站,C正确;细胞质基质不对蛋白质进行加工,D错误。

22.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S1、S2、S3、P4

B.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C.图中DNA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P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S1、P2

D.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P3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甲基绿进行染色处理。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是颗粒状结构,相对质量较轻,因此存在于上清液S1、S2、S3、P4中,A正确;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不同的细胞器沉淀分离,B正确;细胞核是DNA分布的主要场所,而细胞核存在于P1中;P2中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因此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S1、P2中,C正确;P3中棒状结构是线粒体,一般用健那绿染色后观察,D错误。

23.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因此,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

将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不会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和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B.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含量不同

D.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答案】B

【解析】死细胞和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相同,A错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阻止PI的进入,而死细胞的细胞膜是全透性的,PI可进入细胞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B正确;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含量相同,C错误;染色剂PI对于活细胞来说是有害物质,细胞不会吸收,因此活细胞也不能分解染色剂PI,D错误。

24.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A.叶绿体和液泡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细胞质D.细胞核和细胞质

【答案】A

【解析】绿肥红瘦”中的“绿”的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故选A。

2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②项,淀粉、葡萄糖是糖类物质,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故①②错误;③④项,脂肪和磷脂是脂质类物质,其中脂肪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磷脂还含有N和P元素,故③错误,④正确;⑤项,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大分子,分子中含有C、H、O、N,有的还有S、P等,故⑤正确;⑥项,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大分子,由C、H、O、N、P元素构成,故⑥正确;由分析可知,植物在合成磷脂、核酸和部分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N和P元素。

综上所述,因为④⑤⑥正确,①②③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图为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此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向a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向b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初始状态如图,则刚开始不久时和最终时的液面高低分别为

A.a高于b,a高于bB.a高于b,a低于b

C.a低于b,a高于bD.a低于b,a低于b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蔗糖的分子量大于葡萄糖,则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所以开始时,b侧渗透吸水,液面上升,即a低于b;因为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所以b侧葡萄糖分子逐渐进入a侧,导致a侧溶液浓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a侧溶液浓度高于b侧,a侧渗透吸水,最终使a高于b。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渗透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27.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C.图②中,若用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图③表示胃蛋白酶在pH=10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加快,因此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A项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加快,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减少,而图②的自变量是反应时间,底物的量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因此生成物的最大量不变,所以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B项正确;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的催化效率,在底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促反应达到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比Fe3+的短,因此图②虚线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而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C项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1.5,在pH为10的条件下已经变性失活,反应速率为零,不会随着反应时间的递增而发生变化,因此图③不能表示胃蛋白酶在pH为10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8.图甲、乙分别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量及不同底物浓度情况下(其他条件适宜),从含硝酸钾的全营养液中吸收NO

的速率曲线图。

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

B.b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载体的数量有限

C.c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D.d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为底物浓度太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甲a点可知,该点以后随氧气浓度增加,主动运输的速率增加,说明该点的限制因素是氧气浓度,氧气通过影响细胞呼吸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b点后氧气浓度增加,主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说明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B正确;分析题图乙可知,c点后随底物浓度增加主动运输的速率增加,说明该点限制离子吸收的因素是底物浓度,C准正确;分析题图乙可知,d后随底物浓度增加,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离子吸收的因素可能是能量不足或载体数量有限,D错误。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

【名师点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示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

协助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浓度到高浓度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29.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

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信号蛋白的过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自噬体由两层磷脂单分子层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B.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全部排出细胞外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自噬体具有2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A错误;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有的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不能被利用的则排到细胞外,D错误。

30.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ATP的生成

【答案】A

【解析】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的,A错误;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A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