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239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秋天向我们微笑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生词的意思。

   2.品析美的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

   学生: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情景激趣。

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们对秋天的热爱。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秋天向我们微笑。

    

(2)齐读课题两遍。

    (3)谈谈你读了课题后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读准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4.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5.思考并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思考,看看自己从诗中知道了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都带来些什么,自己是否喜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节诗主要写了秋天里的什么景物,讲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总结课文大意。

  四、品读重点诗句,感悟景物特点和秋天的美丽

   1.再读全诗,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也可旁批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小组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

   4.你认为要怎样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读→组内读→抽代表读→点评→再试读→范读→齐读。

     教师适时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这些关键诗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秋天的美、诗句的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除了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秋天特有的?

   2.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读读。

   3.推荐《秋色赋》。

  七、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完成课后的“小练笔”,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桂子飘香

      秋天-----果实成熟-----秋色迷人------喜爱之情

           动物欢歌

           黄叶飘落教学目标

教后记:

 

2三棵银杏树

教学要求:

 

1、抓住语言文字,使学生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进行读懂每句话和注意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偶尔、虽然...却"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

3、读懂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

简介作者和有关银杏树的知识。

二、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三、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全文所讲内容。

四、学习第1自然段。

通过读书,知道这段四句话所讲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通过比较“似乎”一词的用法,知道银杏树有生长慢的特点。

六、作业。

1、抄写本课新学词语。

2、阅读思考课后1、(2)(3)(4)题。

 

第二课时(详)

教学目标:

1、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2、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3、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这三棵银杏树分别生长在哪里?

学生说,老师画简笔画(或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齐读一次。

三、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

这三棵银杏树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指出读书要字字入目,做到过目不忘。

2、学生自由读。

3、读后指出随着季节变化,即是找出冬、春、夏、秋银杏树各是怎样的?

要求再看书,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板书设计:

冬 春 夏 秋(样子)

4、指名说,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看录像(或采用多媒体),直观感受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5、让学生补充,老师点拔。

6、同桌互说一次后指名说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相机板书有关样子的词语。

四、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1、(出示幻灯图)让学生分清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各部分。

2、让学生再把3-7自然段仔细看一遍。

用?

 ?

 符号标出最能体现干、枝、叶、花、果特点的词语。

3、指名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4、听后补充,教师点拔。

相机板书体现银杏树各部分特点的词语。

5、指名说后学生互相说,看板书说。

五、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读后理解“小粒”究竟是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找出有关描写小粒的比喻句,齐读一次,体会这个句子写得形象。

2、男同学读第4自然段。

(1)、读后出示文中第2句,相机理解“新衣裳”。

(2)、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这句话。

(3)、引读后面三个句子。

(4)、齐读一次。

读时注意两点:

a、前面的句子读出孩子们玩得尽兴、高兴。

b、后面的句子读出摇船的很悠闲。

(5)、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银杏树带给人们的欢乐。

3、小组读第5自然段。

(1)、读后问:

从“可爱”这个词可看出什么?

知道花给我们带来快乐。

(2)、出示父亲说的话。

理解“不开花哪儿来的果”的意思。

(3)、老师两次读父亲说的这句话,让学生辨别正误。

(4)、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气读一次。

(5)、学生质疑。

如: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银杏树是有花的?

了解父亲说话的目的。

(6)、小结。

只有经过自己仔细观察的事物,印象才会深刻。

过渡:

父亲说。

银杏树有花才有果,说起银杏果,作者就想起什么?

4、指名读第6自然段。

(1)、学生质疑,如:

说起银杏果,作者为什么就不由得想起“烫手罗,热白果”的叫卖声来?

2)、引导理解,体会家乡的银杏果也给人带来欢乐。

(板书:

带来欢乐)过渡: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在平常人看来是冷清、悲凉的。

可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5、听录音读(或采用多媒体直观感受)最后一段。

(1)、读后让学生找出哪几句话分别是描写秋、冬景象的句子。

(2)、出示描写秋天景象的句子。

相机理解“黄蝴蝶”后,体会黄叶带给孩子们的欢乐。

(3)、指导朗读,读出秋天银杏树带给人们的欢乐。

(4)、出示描写冬天的句子。

理解“赤裸裸”后,指导朗读,读出冬天的迷人。

(5)、整体欣赏最后一段。

(教师范读、跟录音读、表演读等)

(6)、朗读小比赛,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六、总结全文。

《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写得很美。

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了银杏树冬、春、夏、秋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给人带来了快乐;又描画了一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感;同时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板书:

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七、作业。

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把它的外形特点记在本子上。

第三课时(略)

教学目标:

指导感情朗读、造句和小练笔。

教学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指导用“偶尔、虽然...却”造句。

3、同学间交流自己喜欢的植物名称、特点。

4、复习本文写法,进行小练笔。

 板书设计:

2.三 棵 银 杏 树

叶圣陶 

冬 春 夏 秋 (样子) 

银 (赤裸裸) (新衣裳) (绿阴)(黄蝴蝶) 带 来

杏 干 枝 叶 花 果 (特点) 欢 

(直) (直的多)(折扇形) (小、 ( 白、碧玉般 乐 

树 白里带黄) 的仁儿、清香味)

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教后记:

 

3海滩上的雕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1导语:

同学们见过大海吗?

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

   2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3播放课件:

海滩景色配轻音乐。

教师:

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

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程度,并适时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3抽生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自主体会

   1师:

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

(①边读边想。

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

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

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3抽生汇报:

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板书:

我们、小动物们)

   4学习1~3段。

    

(1)师:

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出示第2段旁的批注。

)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

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

    

(2)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

(了解蛤蜊,争论“曲线”的作者是谁,并指导读出猜测的语气。

    (3)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给我们带来快乐。

)板书:

乐趣

    (4)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师:

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

生自由批注。

抽生读批注。

师生共同交流。

   5学习4~10段。

    

(1)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

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

    

(2)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我们”干得很起劲,很开心!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如抽读、赛读、齐读等。

    (4)说说第10段的省略符号省略了什么。

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有创意的、有个性的设计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生批读,然后交流。

   6学习11~14段。

    

(1)师:

当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心情如何?

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齐读11~14段。

    

(2)读批注,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

(可用换词法体会。

  四、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生批读,然后交流。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沙滩,共同设计了全新的雕塑,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愿这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 

乐趣  我们

教后记:

             

4一颗小豌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方法与过程:

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豌豆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生:

豌豆荚像翡翠,碧绿碧绿的。

     生;豌豆荚弯弯的,像绿色的小船。

     生:

豌豆荚箱小豌豆的摇篮。

     说明:

出示学生们熟悉的豌豆,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师导入语: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师:

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说明:

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

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

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

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1、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

     (感谢它让她看到绿色;感谢它让她看到嫩黄色的花朵;感谢它使她战胜了病魔;感谢它使她慢慢地站起来……)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

时,小姑娘。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心里真高兴;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真实高兴极了,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说明:

多媒体出示的填空练习,“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让学生联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也突破了难点和难点。

   2、师小结语:

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

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班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知道她是谁?

在此大大地表扬陶佳莹每天帮助陈豪亮抄写备忘录。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

    说明:

在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仿照课文,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与第一环节的构思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更有提高。

在这里,学生的想象的童话故事比第一环节更有深度。

进一步理解了课文重点: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生:

第一颗想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来到了大沙漠,茫茫一片,没有它扎根的地方,不久,它渐渐地枯死了。

    生:

第二颗想要飞往太阳上去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感到越来越热,它后悔了,想要回到地上,可是,它却被烤熟了。

    师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板书设计:

4一颗小豌豆

顽强----------------乐于助人

教后记:

积累与运用(-)

教学目标

   1感悟拟人句,试着运用拟人句。

   2积累歇后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3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假如我来当老师”的设想;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简要转述别人发言的主要内容;能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4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3篇有特色的习作范文。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孔子曾说过:

温故而知新。

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温故知新”这个栏目已经很熟悉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温故知新”的意思吗?

   2让我们一起走进“积累与运用

(一)”的“温故知新”,看看通过“温故”能知道什么样的“新”。

   3自由读前三句,小组讨论,找出共同点。

   4全班交流,前三个句子的共同点是:

把事物当人来写。

   5在这几个句子中,把事物当人来写有什么好处呢?

(尊重学生的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

   6你能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吗?

完成书上第四句的练习。

   7你还能写出其他这样的句子吗?

鼓励学生多写。

全班评议。

  二、语海拾贝

   1自读歇后语,读得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体会歇后语的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歇后语。

   4全班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歇后语?

   5歇后语有些什么用处?

   6试着说一段话,用上今天积累的某条歇后语。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一读这则笑话。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笑话。

   3笑话不仅能让我们开怀一笑,好的笑话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

你从这则笑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有不同,我们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四、口语交际

   1同学们,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你们还记得我们班曾开展过哪些有趣的活动吗?

   2同学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浇灌,在过去几年的学校生活中,老师们在学习上是怎样帮助你们的?

在生活上又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呢?

   3如果你来当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就以“假如我来当老师”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4自主选择,小组交流。

    

(1)教师出示本次交流的两个小话题,学生自由选择。

      话题一:

假如你是老师,你怎样让班上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话题二:

假如你是老师,你在学习上怎样帮助学生,在生活上怎样关心学生?

    

(2)根据所选话题,自由组成小组。

先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老师会怎么办,然后讲给小组的同学听。

要求:

说的同学要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

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

    (3)小组商议,找出几条最佳方法。

要求:

在商议时能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

    

(2)全班评议。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相互交流,畅谈了“假如我来当老师”的设想,这也给老师很多的启示。

在交流中我们还懂得了与人交流时要大胆说,有条有理地说,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练习,成为能说会道的人。

  五、习作百花园

   1同学们,最近经常有同学找我谈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有的说自己与同学相处遇到了麻烦,很不开心;有的说班上应该多组织参加一些活动,以锻炼同学们的能力;还有的说……非常感谢这些同学,把老师当知心朋友。

这说明平时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得还不够。

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

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如果有什么困难,就让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2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

   3你有些什么心里话想告诉老师吗?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选取典型习作材料。

   4写作文的“说”不同于一般的告诉。

在写作之前,还要考虑清楚“对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

如果让你把说的话写成文章,你准备怎样表达?

(学生口述作文,教师指导。

   5创设安静环境,学生习作。

   6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谁能说说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

(增加、删除、调整、改错等。

   7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8师生合作,当面评改,着重指导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9小组内互评互改。

引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

同时在评别人作文时自己要学会思考。

   10全班欣赏,取长补短。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和方法阅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说说自己得到别人送来的掌声后的心情。

   4勾画并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最后一段,试着背一背。

教后记:

 

5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

(用“酷爱”说一句话)

   3、简介福楼拜。

   4、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范读课文,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

(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

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