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585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最新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磨豆成浆B.剪纸成花C.酿谷成酒D.雕石成像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全棉抹布B.塑料围巾C.不锈钢盆D.青花瓷碗

3.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蔗糖C.白醋D.面粉

4.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家园.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

A.拒绝食用一次性竹筷B.生活垃圾集中直接填埋

C.坚决执行限塑令D.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聚乙烯可制成家用保鲜膜

B.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

C.

移开蒸发皿D.

读出液体的体积

7.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解水实验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8.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错误

9.能达到实验目的方案是(  )

A.除去CO2中的CO﹣﹣点燃气体

B.干燥氧气﹣﹣通过足量无水硫酸铜

C.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溶解、过滤、蒸发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10.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2.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利用太阳能发电

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

13.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

SiO2②SiO2+Na2CO3

Na2SiO3+CO2↑

③SiO2+2C

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生成了三种可燃性气体

C.硅不属于金属材料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1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Al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

16.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二、填空题:

(本大题5小题,共20分)

17.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亚铁离子      ;

(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18.2015年,重庆两江有多座大桥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设计许多的化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      (选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是为了防止铁与      发生反应而生锈

(3)施工过程中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大桥通车后,两地来往更快捷方便,有利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缓解      (填序号)

①雾霾天气②温室效应③赤潮的形成④酸雨的形成.

19.2015年3月2日,全球首批3万部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发布,石墨烯技术制造的手机具有更好的触控性能、更长的待机时间、更优的导热性能.石墨烯是从石墨薄片中剥离出的单层石墨.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石墨烯属于      ;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

(2)根据上述信息,你推测石墨烯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让足量镁条在收集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碳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4)50℃时,需要将100g20%的乙溶液蒸发      g水形成饱和溶液.

21.盐酸不小心走进了许多“食人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小山,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无法通过,请你帮助它走出小山

(1)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入口→      →      →      →⑨→出口

(2)盐酸刚进入口时,碰到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其中一种是能“吃掉”盐酸的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山中潜伏着黑色的“食人兽”化合物,若盐酸遇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4)小山中有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我们可以喷洒浓的石灰水溶液来“消灭”它,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根据归纳盐酸的化学性质,你认为盐酸还没有遇到哪类“食人兽”的威胁: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11分)

22.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和可溶性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现欲对其提纯.

(1)称取一定量的粗盐,通过:

I溶解Ⅱ      Ⅲ      (填操作名称)等基本操作可对粗盐初步提纯.

(2)上述操作Ⅱ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如果操作Ⅲ中不用玻璃棒,会导致精盐的产率      (填大或者减小)

(4)为进一步提纯,需要除去可溶性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常用下列操作实现: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

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④加入稍过量的HCl

⑤加入稍过量的NaOH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3.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      

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NaOH═CH3COONa+H2O生活中的食醋一般是含3%的醋酸溶液,若用食醋中和2g氢氧化钠固体,需要这种食醋的质量      .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7分)

24.在一烧杯中盛有Na2CO3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34克水使Na2CO3和Na2SO4全部溶解,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硫酸至A点时,放出的气体总质量为      

(2)当滴加稀硫酸到B点时,点时,溶液的pH值      7(填“>”“=”或“<”)

(3)当滴加稀硫酸到A点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磨豆成浆B.剪纸成花C.酿谷成酒D.雕石成像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磨豆成浆的过程中分离出豆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成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酿谷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雕石成像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全棉抹布B.塑料围巾C.不锈钢盆D.青花瓷碗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全棉抹布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围巾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不锈钢盆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青花瓷碗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3.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蔗糖C.白醋D.面粉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4.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家园.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

A.拒绝食用一次性竹筷B.生活垃圾集中直接填埋

C.坚决执行限塑令D.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分析】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双赢的目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大量的树木,对于改善环境不利,禁止利于保护地球;

B、生活垃圾集中直接填埋,会污染土壤和水体,不利于保护地球;

C、坚决执行限塑令,可减少白色污染,利于地球保护;

D、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地球保护.

故选B.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聚乙烯可制成家用保鲜膜

B.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根据用聚乙烯塑料制成的包装袋无毒,可用于包装食品进行解答;

B、根据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进行解答;

C、根据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进行解答;

D、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

【解答】解:

A、用聚乙烯塑料制成的包装袋无毒,可用于包装食品,故A正确;

B、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所以可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故B正确;

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

D、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而不是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

C.

移开蒸发皿D.

读出液体的体积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C、刚加热完得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拿,会烫伤;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解: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7.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电解水实验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考点】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根据水的三态变化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解:

A.水转化为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了,分子体积没有改变,故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正确;

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故正确.

故选BD.

 

8.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错误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大于7,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A、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9.能达到实验目的方案是(  )

A.除去CO2中的CO﹣﹣点燃气体

B.干燥氧气﹣﹣通过足量无水硫酸铜

C.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溶解、过滤、蒸发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时不容易燃烧等知识分析解答;

B、根据无水硫酸铜可以吸收水分进行解答;

C、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方法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进行解答;

D、根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解答.

【解答】解:

A、本题是一道鉴别及除杂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鉴别与鉴定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相关物质的性质对选项中的物质进行讨论即可,故A错误;

B、无水硫酸铜可以吸收水分,所以干燥氧气可通过足量无水硫酸铜,故B正确;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方法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而不是蒸发,故C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带火星的木条,故D错误.

故选:

B.

 

10.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

铁粉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铁粉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解:

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

B、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B正确;

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C错误;

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

×100%=18.3%,故D正确.

故选项为:

C.

 

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

2H2O+2SO2;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

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

C、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

1;

D、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故选B.

 

12.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利用太阳能发电

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分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

【解答】解: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发展利用太阳能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而是生成水.

故选B

 

13.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

SiO2②SiO2+Na2CO3

Na2SiO3+CO2↑

③SiO2+2C

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生成了三种可燃性气体

C.硅不属于金属材料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B、根据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C、根据硅属于非金属材料进行分析;

D、根据硅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

A、③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硅属于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Si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硅,故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故选:

B.

 

14.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氧气的工业制法;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转化a为混合物转化为甲,但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

B、转化b为化合物生成乙,则一定是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C、转化b中是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有元素的化合价转化为0,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故说法正确;

D、根据图可知: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