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089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docx

二下第八单元数学德育备课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专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体现解决问题与掌握知识、技能同步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德育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及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单元教学注意问题

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3、重视口算和估算的教学。

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估计的意识,能估计百以内的数量。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估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措施

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2、本单元知识属于计算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三位数乘一位数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更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德育措施:

要让学生切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还要重视学习的效果,即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把解决问题与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一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知识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

在观察、分析、类比、综合、讨论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用具

情境图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30=60×4=2×80=6×40=32×2=31×3=

70×2=10×4=11×6=21×3=3×40=12×4=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

为什么?

大海不但美丽,而且富饶,请看,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三、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德育渗透:

此环节,通过学生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确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板书信息和问题。

(1)捕鱼的船有5条,每条船大约捕鱼30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鱼?

(2)购买了2筐蟹,每筐40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四、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算理的探究。

解决买螃蟹的问题。

该怎样列式呢?

找生回答。

400×2(可以找生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整百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怎样计算400乘2呢?

仔细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最后招生把自己的想法在班级里交流一下。

第一种:

400看作4个百,4个百乘2得8个百,就是800.

第二种:

4乘2得8,400乘2就得800。

运用知识的迁移来思考这个问题,真不错。

4000×2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0000×2呢?

师小结,并板书:

4×2=840×2=80400×2=8004000×2=800040000×2=80000

2、算法的探究: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式子,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进行总结:

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因数里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面填几个0。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思考习惯。

五、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快。

200×4300×2400×3700×5100×9……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600()×()=1800

()×()=2400()×()=4200()×()=7200

3、深化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一家三口打算出去旅游,有以下几个景点可供选择:

旅游景点:

刘公岛圣水观西霞口圣经山

每人需要费用(元):

500200400300

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下去哪里旅游,并计算出一家三口最少要准备多少钱。

4、课本99页

第1、2题,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第3题,第一个问号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第二个问号,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六、小结:

七、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共需要多少元?

400×2=800(元)

备注

 

课后反思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一

课型

练习

第二课时

借助情境图,使学生能够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借助情境图,使学生能够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知识的迁移明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用具

情境图

教学方法

启发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

300×3=4×200=500×3=6×600=900×3=

400×4=5×700=300×6=800×4=70×7=

二、复习旧知:

笔算:

31×3=63×5=(找两个学生板演)

三、新授:

1、出示情境图,解决扇贝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元?

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师板书:

312×3=(先说明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理由)

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312

×3

找学生边叙述师边板书。

并提问一下:

积的每个数位上的数是怎样得来的。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思考习惯。

2、小练习:

自主练习中的第4题,快速算在书上。

后订正。

3、第5题,用竖式计算:

男生、女生比赛,交流时引导学生对于“8×111”这类题目可以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列竖式计算。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解决问题:

第7、8题:

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列式解答。

找生交流一下。

五、课堂检测:

数基71页的3、5、6题。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

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元?

312×3=936(元)

312

×3

936

备注

 

课后反思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二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明白“十位上的积和百位上的积该是几”和列竖式笔算。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十位上的积和百位上的积该是几”和列竖式笔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

600×3=800×3=3×300=5×200=

200×2=100×3=300×4=500×3=

二、导入:

出示情境图,今天我们跟着渔民到海水养殖场去参观一下。

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2道完整的应用题)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三、讲授:

1、师把2道应用题完整出示,怎样列式?

得数是多少?

怎样计算?

一笼8只螃蟹,121笼装多少只螃蟹?

每笼装125只扇贝,7笼装多少只扇贝?

2、指名板书,然后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根据学生的算式来具体讲解:

(1)121笼装多少只螃蟹?

先让学生列一下算式,再让学生探索如何准确的进行计算。

有了前面竖式计算的基础,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自己尝试竖式计算,后再集体讲解。

主要问一下积的百位上该写几?

为什么?

(2)解决第二个问题:

7笼装多少只扇贝?

列算式:

125×7=

学生自己解决,并展示几个同学的竖式。

提问一下:

十位上和百位上分别应该是几?

怎样想的?

多找几生问一问。

掌握进位和连续进位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的第一题:

竖式计算,快速计算,看谁最认真。

2、第二题:

男女生比赛做题。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笼8只螃蟹,121笼装多少只螃蟹?

121×8=968(只)

121

×8

968

每笼装125只扇贝,7笼装多少只扇贝?

125×7=875(只)

125

×7

875

备注

 

课后反思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二

课型

练习

第二课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充分感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意识。

知识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充分感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

700×6=120×2=30×2=88×0=5×400=

2×10=310×2=11×3=16÷2=5×50=

二、复习旧知

自主练习中的第3题,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正确迅速的做在本子上。

后订正,适当的时候进行提问,明确算理。

(德育渗透:

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善于与他人合作等优良品质。

三、完成自主练习中的题目:

1、第4题:

解决实际问题,找生读题,列算式,并独立计算。

2、第5题:

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说说该怎样比较?

(大多数都要先计算,再比较,有的通过分析不用计算就能比较出大小)

3、第6、7、8题,自己读题,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第6题:

在解决“每种书各捐多少本”的问题中,让学生了解每箱本数、箱数和总本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德育渗透:

此环节,通过学生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确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4、第9题,选择哪款饮水机?

(先大体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看看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估计。

5、第10题,根据表格,然后计算出总价钱。

(强调学生认真计算)

6、聪明小屋。

此题难度较大。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尝试解答。

练习时,选其中一题为例,与学生共同研究解题方法,余下的题由学生独立探索解答。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

每箱数本数×箱数=总本数

备注

 

课后反思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三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德育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解决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十位上的0与4相乘怎么办。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00×9=4×200=100×7=7×300=12×4=

400×6=11×6=21×3=3×40=31×3=

二、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使他们能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掌握新知:

1、师板书:

(1)每小时加工102千克带鱼,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102×4=

102

×4

408

这道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交流102十位上的0与4相乘怎么办?

十位上该写几呢?

教师重点讲解102中间的0为什么可以不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思考习惯。

2)1个车间加工820千克,2个车间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呢?

怎样列式?

得数怎样算?

鼓励学生先自行探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竖式写法,让学生下来展示,说说计算过程。

在师生共同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学会用一般方法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820×2=1640(千克)

820820

×2×2

16401640

结合本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回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竖式写法对比,把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也融入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竖式写法之中,促进知识的前后贯通。

2、师板书,总结。

(德育渗透:

此环节,注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怕困难,善于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巩固练习:

1、做105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计算的过程。

(3)小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105页第2题:

方法同第1题。

巩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

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102×4=408(千克)

102

×4

408

2个车间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呢?

820×2=1640(千克)

820820

×2×2

16401640

备注

 

课后反思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三

课型

练习

第二课时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德育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

600×3=800×3=3×300=5×200=

210×2=120×3=8×110=4×200=

二、矫正反馈,复习旧知:

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中的前4道,用竖式计算,男女生比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做在本子上。

后订正,适当的时候进行提问,明确算理。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新授:

第3个红点问题。

“一箱带鱼398元。

如果买7箱,3000元钱够吗?

齐读,要求3000元钱够不够?

应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先读一下题目,再说一说“够不够”题目的解答步骤,然后做在本子上,后交流。

(解答步骤一定要完整)

估计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估计的。

398×7≈2800(元)

398≈400

400×7=2800

2800小于3000,所以3000元钱够了。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思考习惯。

四、完成自主练习中的题目:

1、第6、7题:

解决实际问题,找生读题,列算式,并独立计算。

2、第8、9题:

这两道题目重点交流估算的策略。

第8题故事呢结构和实际结果的大小,从而对结论进行分析。

3、第10题,自己读题,自己解决,集体交流时要让学生说清楚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4、第11题,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对于这个规律,只要求学生理解可以了。

不用计算,你能快速说出下面算式的积吗?

5、聪明小屋。

先让学生读懂信息中的“快乐双人套餐”以及“全家福三人套餐”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交流时,教师要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箱带鱼398元。

如果买7箱,3000元钱够吗?

398×7≈2800(元)

398≈400

400×7=2800

2800小于3000,所以3000元钱够了。

备注

 

课后反思

只楚小学教师备课方案

备课人

王婷

科目

数学

年级

册次

第八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

综合练习

课型

复习

第一课时

通过复习回忆,使孩子们能对本单元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回忆,使孩子们能对本单元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德育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口算:

综合练习中的第1题。

二、解决问题,完成综合练习中的题目:

1、第2题:

运石榴。

估算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2、第3题:

不用计算,说说每组算式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

为什么?

(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它的乘积就大。

(德育渗透: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思考习惯。

3、第4题、5题、6题,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列式解决。

然后交流、订正。

做题时,先要让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如一家三口是指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计算。

4、第7题:

在本子上计算,用竖式计算。

5、第8题:

根据信息和数学问题,自己解答两个问题。

6、第9题:

有趣的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出算式的规律,接着往下写几个。

7、第10题:

完成表格。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德育渗透:

此环节,通过学生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确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三、“我学会了吗?

第1题是对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掌握情况的检测。

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2题是对学生解决时间问题情况的检测。

交流时,要注意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合作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的评价,对有个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单价×数量=总价

备注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