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842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docx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

望道讲读会2016年上海书展特别活动

中国经济新改革如何克服M型陷阱?

“望道讲读会”会议报道组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如何读懂身处的时代?

8月20日至21日,围绕着“读懂时代”这一主题,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望道讲读会”在上海书展期间连续举办四场学术论坛,邀请国际关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名家,分别从“G20与全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新改革年代的中国经济”、“全球性百家争鸣时代的中国学术”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长征’”这四个论题,全面解读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猜您想看:

G20峰会:

要回应世界关切,更要提出中国方案|望道讲读会2016年上海书展特别活动

世界经济为何难以复苏?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供给侧改革究竟该如何发力?

继第一场“G20与全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主题讨论后,8月20日下午,2016年上海书展学术论坛“读懂时代”又邀请了来自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以“新改革年代的中国经济”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当今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

▲活动现场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研究员周振华,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志刚,上海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权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石磊分别作主旨演讲。

论坛由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林牧茵主持。

▲主持人林牧茵

1世界经济长期萧条:

老周期的平衡还是新周期的孕育?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世界经济形势和走向到底如何?

2008年的危机为何走不出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志刚指出,从全球的情况来看,现在经济到了一个真的很难走出来的状态。

2008年的危机以来,全世界都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都到了负利率的时代。

2008年的危机为什么走不出来?

区别于过往经济危机的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当下全球总需求吸纳不了总供给,产能过剩是全球性的。

▲袁志刚

世界经济萧条还将延续10年

上海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权衡指出,整个世界经济按照周期来讲,新的周期并没有发生,而是处在上一轮周期的继续衰退阶段。

世界经济箫条不是三年五年,可能还要十年左右。

他给出一组数据,2000~2007年,世界经济以4.48%的均速保持高速增长,而2008年至今,世界经济增速仅处于2.6%~2.8%的较低水平。

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放缓,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力量持续下降,高债务问题几乎危及所有国家财政安全……

▲权衡

警惕反全球化趋势与M型社会形态

袁志刚指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美国本来是全球化的领导者,现在反而拖全球化后腿。

比如美国不断提出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两个总统候选人都反对TPP,反对进一步的全球化。

这次英国脱欧,也是反全球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袁志刚指出,美国中产阶级比重由60%左右下降到40%左右,整个社会形态由橄榄型向M型转变,“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权衡补充指出,世界范围内收入结构的急剧恶化导致全球有效需求不足,两百多个发达国家都出现了收入恶化问题,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全球贸易增长连续四年低于GDP增长,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现在我们失去了这个引擎。

2前有领跑者,后有追兵:

新常态中国经济举步维艰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常态”是时下中国经济研究中最热门的词汇,中国经济新常态究竟意味着什么?

新阶段、新环境下新动能、新模式之可能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研究员周振华认为,经济增速下降是新常态很重要的一个表现。

但增速下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是各种力量产生均衡的一个结果表现,而不是新常态实质性、本质性的问题。

他用“新阶段、新环境、新动能、新模式”进一步阐述自己对新常态的理解。

首先,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原来低收入阶段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

其次,新常态意味着新的经济环境。

在WTO框架体系下,中国曾凭借人口、成本优势迅速融入了全球化浪潮,获取了很大的全球红利。

但当下中国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已悄然改变:

全球贸易增速减慢,跨国公司布局调整、区域合作加强……再次,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

改革开放30年来,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能主要是需求,而今产能过剩使得大规模投资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日渐衰微。

最后,新常态意味着新模式的探索。

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大量引入国外投资,上海是其中的典型。

现在中国开始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未来走出去的步子会更大。

▲周振华

资源错配现象在五大层面延展

在收敛理论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高于GDP实际增长率,而造成潜在GDP下降的重要原因就是资源错配。

袁志刚提出,产业结构错配是资源错配的首要方面。

而对比上海和深圳不难发现,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错配问题也十分明显,在上海经济占比中,央企、国企、外企占据绝大多数比例,民企比重非常低;与之相对,深圳几乎90%都是民企。

此外,北上广深有限的土地库存与西部大量“鬼城”的鲜明对比,揭示了我国区域资源的错配问题。

最后,国家提倡创新,但创新的资源也存在错配,不该创新的地方拿了很多创新的钱,真正要创新的单位反而拿不到钱。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石磊补充强调,农村地区陷入温饱型低水平发展陷阱,收到的财政补贴和对增长率的贡献极不对称。

▲石磊

边界和本分:

“政府之手”万不可伸得过长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世界范围内,西方国家普遍由于缺乏有效的财政政策而导致经济不同程度失控,而我国的主要问题则在于市场配置的失灵。

政府作为机制设计者,承担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而顶层设计高昂的犯错成本,要求“政府之手”的操控范围和承担必须受到限制。

权衡指出,由于政府配置资源是刚性的而非弹性的,无法自动出清,也因此滋生大量僵尸企业。

袁志刚指出,从长期看,过长的“政府之手”如不切断,中国的结构问题将会持续存在。

▲现场观众3发力点:

中国供给侧改革下一步如何走

新改革年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成为帮助中国经济走出迷茫的新引擎,备受瞩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该怎么改?

供给侧初级红利已全面衰减

石磊指出,过去30多年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动力,其实也来源于供给体系。

撇开一些次要的因素,最主要有四大动力释放出初级红利,但目前全面衰减。

一是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增量部分贡献率最高,但居然高到54%,这是非常危险的节奏,形成了流动性陷阱。

二是央地分权以来,持续的高增长伴随着资源消耗系数和环境污染指数,一旦增长损害了民生,宁可不要这样的增长。

三是人口红利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人口增长在科技进步几乎不起作用;另一方面,人口红利受到人口政策、劳动力供给的限制,放开二胎政策以缓解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的周期特别长,目前不能抱太多乐观的期待。

四是非公经济在产权改革下功不可没,国企改革也大有成效。

但能够获得成效的产权改革基本上都走到头了,所谓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

▲活动现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改什么

石磊指出,供给侧改革,首先应该改政府,而政府改革必须以破除腐败为前提,同时增强顶层设计者机制设计能力。

其次应该改企业,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活了,改革就接近成功了。

再次应该改市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重点在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效率低下、竞争机制不完善的市场,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

最后应该改社会组织,他们供给协调、服务、参与、监管等机制,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有机构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哪些政策配套体系

周振华指出,当前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思路,只是战术性调整,要真正做好供给侧改革,必须从促进服务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升级、体制机制改革等战略层面进行调整。

石磊具体点明政策资源配套供给侧改革的十大领域:

现代综合服务业;资源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系统和生产生活的全面融合嫁接;生物医药,特别是生物综合靶向药物研发;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工业;智能化制造;新型农业;健康产业。

▲现场观众

4交流互动互动之一观众:

地王频繁的出现,特别是央企的加入,以后的房价更高,增长更离奇。

这对我们后代造成怎样的影响?

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5月9日指出楼市的政策取向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为什么地方还如此?

周振华: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非常好,确实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对于房地产的价格,首先,特大城市的房价,如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和一般的二三线城市是不太一样的。

因为从未来发展来讲,这些特大城市的底价会逐步上升,这是我的一个判断,当然现在上升太快。

第二,上海今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地王。

我们也有一定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央企在上海抢地,为什么央企要抢地?

我们再分析一下,和“营改增”有点关系。

因为营改增以后,央企可以把利润拿来购地,作为成本抵充,而不用上交,这对于央企有很大的动力。

另外一方面,上海明确提出四条底线,其中之一是土地集约化,即用地是少的,而住宅供给这两年证明上海的住宅供给在是减少,所以和刚性需求相比,上海的出土量很少,这也是导致央企较看好未来上海发展。

袁志刚:

说到国企的功能,国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为了避税也好,为了未来赚取更高的利润也好,应该吗?

因为国企留在这个国家,其实更重要就是执行性、战略性,是做民企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是自然垄断的,或者是国际民生的。

但都去搞房地产、投入那么多的钱,这样的国企存在有必要吗?

我没有答案,请大家思考。

互动之二观众:

我的一个朴素经验是这样,当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当时是政府比较大,市场比较小,但大家贫富差距很小。

改革开放以来,把市场力量引进来以后,虽然我们总体的生活状况在提高,但贫富差距也在加大。

如果我们继续进一步放大市场的作用,减小政府的力量,贫富差距是否也进一步扩大,共同富裕的目标怎样达到?

袁志刚:

首先感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我在思考,我碰到的很多欧洲教授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感到柏林墙倒塌以后有一个事情没有做好,那就是意识形态方面一股脑儿强调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强调高端要素。

由此,人才和金融资本自由流动,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权,而且他们都是越来越税负越低。

比如英国脱欧,法国马上出台了若干政策,新来的企业到法国落户,原来是免税5年现在是8年免税,公司所得税马上从约30%降到20%,因为巴黎希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资本赚得越多,税就越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大家都知道,全球化走过了几十年,确实效率提高,但是公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人类的效率和公平,永远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

矛盾的化解需要全球治理结构。

比如,将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是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里的矛盾解决就需要全球治理结构。

真正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让社会与全人类受惠的,而不是少数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作为学者更应该坚持。

互动之三观众:

现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很热,但是如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基本上都是德国等国外进口的。

这种核心元器件的生产要求高,难度很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投入成本,怎样实现市场配置引导企业开发高性能的核心技术?

否则制造业的发展还是空心化。

权衡:

这个问题非常好。

确实,我们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讨论的时候,也想到科技创新,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和制造业结合起来,因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国家发展,离不开制造业。

但是中国制造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化、低价值化。

制造业的创新转型,一是想办法从产业链的角度,通过自主创新构建全中国的产业链,从而全产业链构建成以后,形成全价值链的体系,而不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只抓低端。

二是制造业在我国的发展未来中,最关键的就是元器件的发展。

引进再多,人家也不会把核心技术给你。

所以,相关的元器件方面的合作分工,包括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就要靠我们国家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来落实,把产业链和价值链做好,才能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产业升级转型才能更快。

执笔:

邸宁李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