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3004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docx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提纲

1、中国古典园林源头(要素、类型、物质源头、思想源头)曹江宁

中国古典园林要素:

叠山:

类型——土山、土石结合型、纯石假山、庭石

形态——崖壁、峰峦、涧壑、洞穴、坂坡

理水:

形态——湖泊、溪流、瀑布、涌泉

建筑:

厅堂、楼阁、馆、榭、舫、亭、轩、廊、桥、门、墙

花木:

乔木、灌木、藤本花木、草本花木、竹类、水生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类型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气派豪华)

私家园林(精巧别致,典雅秀丽,更能体现人的创造性想象,更富艺术情趣,也更能激发游人的雅兴。

寺庙园林(清溪环绕,青山掩映,苍松古柏相伴,藏而不露,清幽神秘)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

物质源头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台、园圃这三者的结合(公元前11世纪,殷末周初)

(2)中国古典园林在其产生的初始便与生产、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囿(起源于狩猎)

殷朝帝王、贵族奴隶主的大规模狩猎——田猎——集中圈养——“囿”

还具有游观功能,虽然并非主要功能,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性质

台(起源于祭祀)

是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

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在台上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统治阶级就近修筑高台,模拟圣山进行祭祀之礼,因此台成了山的象征

周朝,台的游观功能上升,成为一种主要的宫苑建筑物,并结合于绿化种植而形成以它为中心的空间环境,又逐渐向着园林雏形的方向上发展了

园圃(起源于农耕)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是人中栽植蔬菜的场地

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做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有序化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其园林雏形的性质

思想源头

天人合一思想:

保护山林川泽的生态环境,天人感应、天人和谐

君子比德思想:

将自然的外在形态、属性和人的内在品德相联系

神仙思想:

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中极天柱——昆仑

1、中国历代皇家园林典型代表(西周、汉、唐、宋)(苟潇宇)

西周:

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

代表是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

汉:

当时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

汉代上林苑规模空前绝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上林苑中有建章宫、甘泉宫、宜春宫等,其中建章宫(见上图)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PS:

颐和园是最后一座),从此,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汉武帝刘彻

隋唐: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鼎盛的黄金时代,皇家园林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全盛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并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两者的统一。

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繁多的皇家园林。

代表有:

·长安:

1.三大内(宫殿):

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2.大内三苑(御苑):

西内苑、东内苑、禁苑(三者中最大)

3.离宫别苑:

骊山华清宫、九成宫(建筑顺应地形,应山就势,和谐于

自然风景)、曲江池

洛阳:

1.隋西苑(唐代称东都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皇家园林,其

中有北海,上有三山。

西苑的建成标志着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

宋:

当时的皇家园林缺少了唐汉以来的庞大规模,但艺术和技法更为精密。

假山叠石的运用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着完整的水系。

代表有:

1.宋徽宗的艮岳(见左图):

突破了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规范,把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典型概括的山水创作为主题,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大转折。

南北两山东西向环列,包围水体,开了把后来皇家园林中的山称为万岁、万寿的先例。

2.金明池:

行宫御苑,一座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林,原供演习水军之用,开封八景之一“金明过雨”。

2、中国历代造园家及其园林(屈峥)

注:

诗人——王维、白居易、司马光、苏舜钦

王维:

辋川别业唐

白居易:

渭上南园、庐山草堂、长安新昌坊宅园、洛阳履道坊宅园,其中庐山

草堂与履道坊宅园的造园理念对后世影响颇大。

司马光:

独乐园北宋

苏舜钦:

沧浪亭北宋

辋川别业(终南别业)------王维的辋川别业地处唐长安附近蓝田县的辋川谷,山谷因有辋峪河和四面山涧的小溪像辐条一样注入湖中,好似车辋的形状,故名辋川。

王维依据山川自然形貌,融入自己诗趣画意和对园林山水意境的理解,在绵延近20公里的辋川山谷营造了华子岗、文杏馆、鹿柴、金屑泉等20个景区,构建出一处集诗情画意和自然美景、士人情趣于一体的私人别墅。

辆川别业中空间与景物的布置则讲求主次分明和相互对比的效果,并且构成大小变化、疏密相间等有节奏的变化。

王维是我国山水派诗画艺术的集大成者,他晚年的辋川别业开诗画园林的先河,对之后园林意境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先驱作用。

庐山草堂------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前此二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

白居易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司马。

元和十一年(816年)秋,白居易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

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

竟然像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

终于决定在此盖一处草庐,第二年盖成之后,诗人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

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

这是诗人下了决定,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

次年草堂落成,他写了《庐山草堂记》。

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履道坊宅园------白居易53岁,长庆四年(824年),罢杭州刺史,秋至洛阳,由田氏手里买得故散骑常侍杨凭的履道坊宅园。

白居易的履道宅园是我国唐代园林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个园林。

从园林史的角度评价,履道宅园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园林发展到唐代,其艺术特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独乐园------独乐园是司马光于1073年(熙宁六年)在洛阳所建的园。

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1070年(熙宁三年),宋神宗欲重用司马光,王安石反对,认为这“是为异论者立赤帜也”。

司马光也不愿意留在朝廷,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上疏力辞,请求外任。

是年九月,出知永兴军,第二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

1073年,他在洛阳尊贤坊北国子监侧故营地买田二十亩,修造了这个园子,取名独乐园,并写了《独乐园记》和三首《独乐园咏》诗。

司马光给他的园子取名叫“独乐”是有深意的。

在《独乐园记》文里,他首先说明自己既不同于王公大人之乐,也不同于圣贤之乐,而是像鹪鹩巢林、鼹鼠饮河一样“各尽其分而安之”。

他又说自己不敢比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所以叫“独乐”。

司马光在独乐园中,点缀了"读书堂"、"弄水轩"、"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等若干建筑。

特色:

主题鲜明

独乐园以“独乐”为主题,园内景物皆为主题服务,尽显“独乐”意趣。

读书堂、弄水轩、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园中七景分别以董仲舒、严子陵、韩伯休、陶渊明、杜牧之、王子猷、白乐天的事迹为立意的依据,景物简朴疏朗、自然天成。

理水精湛

北宋时期洛阳园林的建筑风格重水不重山,独乐园就是以水景见长。

独乐园内沟渠纵横,流水贯通。

水景动静结合、过渡自然,即开即合、曲折有致,且能够和建筑、植物巧妙结合。

弄水轩以水景结合小巧开敞建筑“轩”,在其中品茗泛觞,格外清幽;池沼与修竹相映,竹水结合,似隔非隔,似隐非隐,景色丰富。

建筑简朴

独乐园中的建筑小品有读书堂、弄水轩、种竹斋浇花亭等,都是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物

 

沧浪亭------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时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

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

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贬谪后流寓吴中。

见孙氏一直高爽虚僻,野水萦回,遂以四万钱得之经营,并取《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曰:

“沧浪亭”。

庭院布局以山为主,水绕园外,成为外景,建筑绕山布置。

因葑溪河绕远而过,故未入其园先借河成境。

沧浪亭则外临清池,一泓清水绕园而过,河流自西向东,绕南而出,流经园的一半。

此布局融园内外景于一半,借助“积水弥漫数十亩"的水面,扩大了空间,造成深远的空灵的感觉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其他:

汉代园林:

汉武帝:

上林苑“皇家气派”的缔造者

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石崇:

金谷园谢灵运:

扩建始宁庄园

隋唐园林:

李德裕的平泉山庄

宋朝园林:

沈括:

梦溪园

元朝园林:

倪瓒:

狮子林

明朝园林:

计成:

东第园张涟:

横云山庄

清朝园林:

乾隆:

圆明园李渔:

半亩园,芥子园

 

3、明清江南园林、皇家园林代表及集称(古瑞恒)

注:

三山五园、苏州四大名园、江南四大名园

三山五园:

香山万寿山玉泉山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

圆明园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

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

苏州四大名园: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

江南四大名园:

江苏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

岭南四大园林:

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

中国四大名园:

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清朝其他典型皇家园林:

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避暑山庄

4、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符号的历史背景及其典型名称(吴笛)

注:

三山、曲水流觞、与谁同坐轩、沧浪、壕濮、喜雨(《喜雨亭记》)、留听阁

三山:

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因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后人为了延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间选择新的三山: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另有一说为: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峨嵋山。

注:

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泰安市)、南岳衡山(湖南省衡阳市)、西岳华山(陕西省渭南市)、北岳恒山(山西省大同市)、中岳嵩山(河南省郑州市)。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流传的一种游戏。

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这种游戏非常古老,王逸少诗云:

“羽觞随波泛”。

兰亭集会: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

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

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tiè)”。

有诗:

1兰亭曲水擅风流。

移宴向清秋。

2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3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4兰亭丝竹。

高会群贤,其人如玉。

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

与谁同坐轩:

该轩题额为清姚孟起的隶书“与谁同坐轩”,款署为“凤生姚孟起”,取意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此扇形建筑的来历为,清末苏州吴县富商张履谦购入拙政园现在的西园,当时称为补园,据说为了纪念祖先制扇起家的历史,特斥资修建了这一扇形轩,张家后代也都爱扇成癖,用精心策划、刻意安排来形容他们的修建过程一点不为过,其扇面两侧实墙上所开的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轩内扇形窗洞两旁悬挂着诗句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为清何绍基题写,款署为“媛叟书于吴门”,出自唐杜甫《后游》诗: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喧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意为“美好的江山正等待着人们再度登临,花柳无私地呈现出它的色彩风姿”。

沧浪: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时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

是楚国的古歌,歌辞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第四句意思,是缅怀古人的交友之道,表示对一班假朋友,就像浊水只能洗脚一样,再也不屑一顾。

壕濮:

濠濮是园林的一种格局,要表现出的是山水相依的一种景象,其水位较低,水面狭长,往往能产生两山夹岸之感。

而护坡置石,植物探水,可造成幽深濠涧的气氛。

濠濮涧出典自“濠濮间想”,《世说新语·言语》:

简文入华林园,顾为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间想也。

觉鸟兽自来亲人。

”更远了找出处,濠指濠水,庄子和惠子濠上观鱼,在此争论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濮指濮水,庄子在此斥退楚王求仕使者,用鲲鹏表示自己的远大理想。

喜雨(《喜雨亭记》):

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年)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

次年,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之所。

这年春天久早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作者为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下了《喜雨亭记》。

留听阁:

位于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5、著名的历史园林论著(作者、主要内容)(张立立)

注:

李渔《一家言》、计成《园冶》

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美学家。

著有《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十二楼》、《闲情偶寄》等五百多万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

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李渔是一位兼擅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平生漫游四方、遍览各地名园胜景。

先后在江南、北京为人规划设计园林多处,晚年定居北京,为自己营造“芥子园”。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江苏苏州吴江县人。

计成少年时代即以善画山水而知名。

他宗奉五代杰出画家荆浩和关同的笔意,属写实画派,因而喜好游历风景名胜。

为中年回到江南,定居镇江,专事造园。

明末著名造园家。

计成根据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于崇祯七年(1634年)写成了中国最早、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这也是世界造园学上最早的名著。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他还是一位诗人,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

遗憾的是其诗作已散佚,令人难以窥其风貌。

一家言

《李笠翁一家言》是李渔的诗文杂著总集,共十六卷。

李渔把自己的诗文集取名“一家言”,可见他在写作上是力求创新,力求展示自己的个性的,这使他的小品文和明清之际其他小品佳作一样,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格调上,都与一般的正统古文不同。

此书的居室部和器玩部中,对园林借景、装修、家具、山石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是继《园冶》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述。

其中的《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

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园冶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全书共3卷,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兴造论

园林兴建的特性是因地制宜,灵活布置。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总指导思想

园说

《园说》是全书的总论,作者从造园艺术出发,就园林所要达到的意境做了描绘,其中最为精辟的莫过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了。

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个纲,也是人们评价一个园林艺术作品的重要信条,两篇文字都不仅长,但言简意深。

第一篇《相地》列举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宅旁、江湖等不同环境中的园林选址和景观设计要求。

第二篇《立基》重点叙述各类园林建筑以及假山选址立基的艺术和技术要领。

第三篇《屋宇》,分疏了各类建筑名称、功能以及梁深结构类型、变通方式后的图式。

第四篇《装折》即装修,说屏门、天花、门窗隔扇等可折装木柞的式样与做法。

第五篇《门窗》讲述园林建筑门窗多种外形轮廓与做法。

第六篇《墙垣》,揭明不同材质所构成不同类型墙垣及其施工要领。

第七篇《铺地》概述各种材料铺装地面形成种种花纹图案。

第八篇《掇山》,以大量篇幅陈述了园山、万山等八种假山以及石池、峰、峦、岩、洞、涧、水、瀑布等堆砌方法、工程技术要领和艺术追求。

第九篇《选石》,罗列了太湖石等十六种可供掇的山石产地及各种的石料的色泽、纹理、品质。

第十篇《借景》以实例说明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6、明清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年代、建造者、景点)(曹江宁)

注:

(拙政园、留园、网狮园、——可不做,有重复)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乾隆花园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

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年代: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建造者:

基于乾隆皇帝的思想,设计图样由宫廷画师与御匠完成

景点:

行政区:

仁寿殿

生活区:

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

游览区:

万寿山、昆明湖、佛香阁、排云殿、智慧海、文昌阁、谐趣园、苏州街

●避暑山庄

年代: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建造者:

“样式雷”家族

景点:

平原区(山庄北部,60.7万平方米):

文津阁

山区(山庄西北部,443.5万平方米):

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喇嘛寺庙群

湖区(山庄东南,49.6万平方米):

烟雨楼、金山岛

宫殿区(山庄南部,10.2万平方米):

正宫、松鹤斋、东宫、万壑松风

●乾隆花园(又称宁寿宫花园)

年代: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四十一年(1776年)

建造者:

宫廷工匠

景点:

古华轩、禊赏亭、承露台、遂初堂

7、中国城市风景建构的典型符号(田透)

注:

西湖、八景(知网,吴庆洲)

中国城市风景建构的典型符号是一种景观集称文化。

在中国的风景名胜地,“入景”、“十景”等称谓及见不鲜。

燕京八景、西湖十景、避署山庄七十二景等更是闻名遥迩,这种以数字称谓景观的表达方式,形成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第一个自然山水景观集称——潇湘八景

据《梦澳笔谈》: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西,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睛岚、江天荟霄、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人。

好事者多传之。

第一个城市名胜景观集称——虔州八境

翰州在北宋称为虔州,古为南康郡治。

八境即八景.虔州太守孔宗翰作《南康八境图》,请苏轼为之题诗。

八境为虔州的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马祖崖、孤塔、郁孤台、睦润山等八处名胜。

第一个园林名胜景观集称—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出现在南宋。

宋本《方舆胜览》云:

“西湖,在州西,周回三十里,其涧出诸涧泉,山川秀发,四时画舫遨游,歌鼓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曰: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种、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

三秦大地著名的文物胜地——长安八景(关中八景)

西安碑林中有一块碑石[1] ,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

这块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 (公元1680年),作者朱集义,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碑面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即: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景观集称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自北宋潇湘八景间世起,至今已历九百余年,发展遏及神州各地,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其丰富的美学、哲学、历史文化、水文化内涵以及命题构景的手法,对今日的园林景观及城市景观设计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魏晋时期园林文化(园林符号及对后世影响)(张弢)

注:

例如桃花源对后世园林空间影响、曲水流觞对园林活动影响、竹林七贤对生活方式

影响……

1、简述“桃花源”对后世园林空间的影响

答:

“桃花源”代表了魏晋文人心中理想的园林空间,构建了完整的空间序列。

在导入部分,从“缘溪行”到“忽逢桃花林”,再到“山有小口”和“豁然开朗”,设计的前奏完成了四个推移,即开始——承接——压缩——打开。

一定的吸引力和心理暗示,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觉,引导人自然而然地进入主体部分。

并且用一定的紧张感与后来的主体部分形成心理上的对比。

而在主体部分,桃花源也有三个层次,一是环境气氛的变化,二是人情氛围的变化,三是时间的变化,主体部分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和特殊情节,让人产生奇特的感受,突出自己的主体思想和个性特色。

而在结尾部分设计一个美好的回环,在游览之后,让游人不自觉地回头看一眼,引导他们对整个游园再做一个简短回忆,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起承转合,形成了一个:

开始—承接—压缩—打开—扩展—收缩—回环—结束的视觉流程和空间流程。

2、简述“曲水流觞”对后世园林活动的影响

“曲水流觞”的园林活动乃中国园林公共活动之滥觞,而园林主人构建“曲水流觞”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功能亦是仿兰雅事而游宴雅集。

随着时间的流逝,“曲水流觞”的活动已经由原始的巫祭仪式演变为文人雅集吟诗作赋的风雅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些许改变:

并不一定要流觞于曲水,传承曲水流觞之意境表达的园林活动举不胜举。

因此,古典园林中的曲水流觞景观乃为文人风雅所服务,而这种活动亦充满了文学的气息和优雅的故事,其园林活动的行为动作充满了无比的美和魅力。

3、简述“竹林七贤”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竹林七贤作为魏晋时期极具特色的文人团体,历来以其率真洒脱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他们拥有反对礼教的思想和放浪形骸的作风,更因为竹林交游带来了一条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