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4115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启示与对策.docx

生物启示与对策

启示与对策

-------------对于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感悟

一、关注命题中心对于去年试题的评价。

1、总体评价:

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凸显能力要求;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试题科学规范。

2、引起注意的细节:

①夸实验试题的命制:

来自教材,并进行了改造和提升。

提示:

关注教材实验。

②夸选择题同一题目的不同选项或涉及不同知识内容或涉及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有效的考查了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

反映在试题上5道选择题中有4道题都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属于判断类。

提示:

关注主干知识的全面正确理解,以及主干知识间的联系,搞好科内综合。

③夸题目呈现方式丰富。

有描述、曲线图、示意图等。

提示:

训练时题目类型要全面。

④夸试题难度梯度适宜,符合认知规律。

提示:

指导学生答题时的策略。

⑤夸题干对答题的角度作了限制,利于阅卷的客观公正。

提示:

平时命题时模棱两可的题不要。

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干扰学生的思维。

同时强调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避免答非所问。

二、分析历年试题的变化轨迹。

1、试题结构的变化。

04—08,选择题5、非选择题2道(30、31)。

09选择题5、非选择题4道(31、32、33、34)。

在总分值未变的情况下,主观题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4个。

增加了非选择题的题量和学生的阅读量,主观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大大的增加。

分值也由原来的每空2分,变为多个的每空1分。

2、非选择题考查重点的变化。

改变历年遗传和实验作为非选择题的传统,选择题用两个遗传变异替代了08年的对激素调节实验和种群间相互关系的考查。

用生态学知识替代遗传题作为一道大题。

在08年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有所降温后,主观题09年设计能力的考查又有所升温。

回答问题时文字表述量也增加。

3、知识点分布变化。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生命的物质

和结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题(6分)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第5题(6分)

细胞壁(31)2分

生物的

新陈代谢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第2题

 

(6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30题(以实验题形式出现)

 

(22分)

C3植物和C4植物细胞结构及光合作用第30题第I小题(约16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第30题第II小题第

(2)问(约4分)共20分

矿质代谢(30实验)

 

14分

酶31(温度影响活性)6分

32(酶实验)11分

 

共17分

生物的生

殖和发育

 

 

 

遗传变异、

进化和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第3题(6分)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31题(21分)

共27分

基因工程第5题(6分)

细胞质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1题(20分)

遗传的基本规律第31题

 

(16分)

4基因工程

31自由组合定律、杂交育种

 

6+8=24分

1人类遗传病

5遗传规律

 

6+6=12分

生命活动的

调节和免疫

胰岛素的作用及验证第30题

(21分)

1神经和激素调

2体液免疫

12分

1神经调节(6分);2免疫第题(6分生30题

(1)长素的生理作用第问(约6分)

共18分

1胰岛素

30神经调节

6+10=16分

31植物调节(2分)

33动物激素调节

2+11=13分

细胞工程

微生物与发酵

 

动物细胞培养第3题(6分)

影响微生物代谢的条件第4题(6分)

5细胞工程

3微生物代谢

6+6=12分

2、3微生物代谢

6+6=12分

生物与环境

5种群数量变化(6分)

4种间种群数量变化(6分)

3种群数量变化

(6分)

2种群曲线

6分

34生态因素、生态系功能10分

实验、实习

和研究性学习

4酶的活性及还原糖的鉴定:

30胰岛素的作用及验证(21分)共25分

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第30题(22分)

改进实验步骤第30题第I小题第

(1)问(约6分)

30矿质元素吸收(实验分析)3分

神经传递实验分析

10分

共13分

酶实验设计及分析

动物激素调节

共22分

 

 

总体规律:

知识点的分布和覆盖面加宽,难度降低、能力加强、试题类型求新求异。

主干知识作为考试重点的思路不变,选修、实验加重,非主干知识轮着考。

三、启示。

1、关于生物工程

历年高考都涉及到生物三大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少则一个,多则两个,间隔考查,规律性较强。

04年1(动物细胞工程单抗)、05年1(基因工程工具酶)、06年1(动物细胞培养)、07年1(发酵工程谷氨酸生产实例)、08年2(基因工程限制酶切点、动植物细胞工程)09年2(植物体细胞杂交、发酵工程涉及培养基、菌种选育、连续培养、发酵条件)。

从规律上看,1.2010年(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的可能性较大,也有可能把三个工程集中到1个题目中。

2.关于选修第三章的第一节、第二节内容的可能性较大,如09年没有考基因工程,但是考了第一节的细胞质遗传(第4题),所以,我们尤其要当心基因的结构这个内容。

3、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04年、05年、06年、07年连续4年都考查了光合作用,考查内容涉及选修、必修,有单独考查光合作用的,单独考查呼吸作用的,兼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08年、09年连续2年既没有考查光合作用,也没有考查呼吸作用,就连整个的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都没有考,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即2010年涉及选修第二章无论是光合作用(C3、C4植物、光能转换)还是生物固氮,都是我们备考的重点。

4、关于微生物

从选修教材的内容比例上来看,就数第一章(稳态)和第五章(微生物)的内容最多,这样关于这2章内容的考查频率较高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近几年来微生物几乎是必考内容,那么2010年考查微生物依然是预料之内的事,甚至可以设想微生物还可能在非选择题中出现,这样其难度、分值都会加大,往往结合微生物培养、免疫等知识。

鉴于2009年试卷模式的改变(如必修第8章内容移到大题中考),我们必须做好选修内容可能出现在大题的心理准备,应对策略是加大对该内容的训练力度。

全国卷

(04年除外),对于微生物一直考查的都是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没有考查病毒,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其他考区曾经出现过对病毒的考查。

考点上是这样说的:

微生物的类群(说明:

放线菌不做要求),按照这个推断就剩下细菌和病毒这2个类群了,而全国卷

就是不考,考查细菌一直都是源自教材中出现的细菌。

2010年微生物可能会考病毒,一改只考细菌的传统。

所以我们一方面还应该以细菌为主(尤其是固氮菌、病菌,因为可以结合固氮、免疫知识考查),同时关注病毒知识,总结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参照其他有关病毒的高考题进行变式训练。

微生物知识要注重选择培养基、生长曲线、酶合成调节、营养等常规内容的落实。

5、关于新教材

我们应该注意到2010年虽然备考使用的是老教材,但在多年的高考中已经出现新教材的内容,如:

(09年全国卷I--33(3)据图判断,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不能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能分泌性激素(促性腺激素没有了靶器官)

所以,我们必须对新课程改革有超前认识,把新教材里有的内容想办法加到现行的老教材中,融合、引导学生学习。

如物种的丰富度、群落的演替、蓝细菌(蓝藻)、生命的结构层次、靶器官(靶细胞)、动物激素的发现、神经传导机理等内容。

6、关于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在2010年高考试卷中一定会出现,这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情况虽然有些特殊,那就是只以2个选择题的形式简单的考查了部分内容,但是我们还要像以往那样,做好以大题形式考查的准备,对3对性状(最多的一类形式)的遗传题目予以关注,对配子致死、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分别以例题的形式加以详细训练。

遗传图解必须强调学生正规训练,因为一旦我们放松要求,学生会给你答的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

不能容忍学生出现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也屡屡出现在高考题中,虽然分值不大,但也是我们争取的地方,因为这些题目往往很简单。

遗传内容只要我们训练到位,方法得当,还是能做到不丢分的。

7、关于代谢

考查代谢无非是3种情况:

1.植物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矿质营养、水分);2.动物和人的代谢(呼吸作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3.微生物代谢(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酶合成调节、酶活性调节)。

由于第3种情况可以结合微生物知识考查,所以对于必修内容就只在植物或动物(特别的人)的代谢上做文章,2010年考查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可能性较大,就以往出现的形式来看,有选择题有大题,有单独考糖类代谢、单独考蛋白质代谢,也有三大营养物质一起结合着考,还有在大题中部分题目涉及。

8、关于调节

调节分为体液(主要是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涉及植物、动物及人,加上选修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的维持),所以考查人的调节的可能性要大于植物、动物,在血糖、体温调节上要注意,如果是必修内容则重心在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上,且以大题的形成出现可能性较大。

如果考查植物激素,则需要对除了生长素以外的激素(乙烯、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加以关注,因为这些激素在新教材中比重加大,叙述较多。

9、关于社会热点问题

高考题也跟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较为紧密,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艾滋病、食物安全问题等等。

典型的是2003年的“非典”04年高考试卷就考SARS病毒,如:

(04年全国卷

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

2008年发生甲型H1N1,09年高考题就有,如:

(09年全国卷Ⅱ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

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

(09年广东卷28)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还有关于08年奥运会、汶川地震等在其他学科的高考题中都有所涉及,同样,作为2010年高考备考,我们也要关注截止到2010年1月所发生的一些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如央视倡导的“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等,应该针对温室气体这个内容展开相应的生物知识的讲解,做到有备无患。

10、关于实验题

①分值

 

②实验涉及知识点及考查角度分析。

涉及知识点

类别

考查角度分析

2005

血糖调节:

胰岛素生理作用

(人)动物

实验原理分析;

实验现象(结果)原因解释

2006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气体变化:

氧气、二氧化碳产生消耗分析。

 

植物

实验步骤补充(步骤及预测相应结果)

分析预测的结果(解释)

(学生易漏掉对照组)

叶圆片上浮法-----源于新教材

2007

 

C3、C4植物鉴定;

植物激素(最适浓度)

植物

对于预实验结果的处理;(改进方法及

理论依据)

源于新教材中课后练习

2008

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

动物

分析实验结果。

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类比的

能力

新教材中也有类似内容(终极板)。

2009

教材实验。

鸟类生理

一个实验两个实验目的;

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与结论。

分析

实验条件变化后的现象及原因。

注意新教材中相关的实验,尤其是改进后的实验。

注意新教材中与现行教材有联系的实验可考点;注意植物实验;注意微生物实验。

注意多角度(设问角度)表述方法的训练。

具体可以纵横两个方向训练(纵向以生物类别进行,横向以设问角度进行)。

四、二轮复习思路

■以课本为基础

复习时应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掌握。

一定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突破课本的知识点。

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发现的薄弱点。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善于总结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点是什么,实现从试题到知识点的反馈,通过不断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以试题训练为中心

复习时要以试题训练为中心,从试题的解答中去突破知识点和落实考点,进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以能力提高为重点

理综生物试题量少,所以在题目的设计上,更多地突出学科内知识综合迁移。

这可加大考查的知识面,同时也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再学习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完成设计实验的能力。

为此,要进行必要的训练,梳理知识、归类题型、提高能力,同时应反对突击式、填鸭式题海战术式的复习方法,而应按照考试说明为指导,参照考试的标准要求,去提高各种能力和基本素质。

■做到“不二错”

高三学生应该说“见多识广”,只要保证把做过的作业、大小考试的题目吃透,使前面自己出现过的错误不再重现,高考成功就有了保证。

而这需要同学们积累错题,建立错题集,并及时翻阅复习。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复习时不是随便翻翻看看答案就行了,而是对做过的好题、难题重新分析,揣摩知识点,再现解题过程,从中领悟出试题的命题特征及命题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