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716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发布者:

蔡新锦    所属单位:

长乐市华阳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16-10-03    浏览数:

1

 

专题复习二: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3个课时)

学习目标:

能辨识和改正常见语病,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学习重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

学习难点:

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及方法。

考点知识精讲:

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注意词语排列顺序

(1)词序不当

例:

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2)主客颠倒:

例:

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

”)

(3)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A、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我国的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B、定语与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例:

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升学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改为:

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升学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C、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主语不同,“不是”应该放在“质量”前)

二、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注意主谓宾的中心语与修饰语的搭配关系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

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笑容”与“回响”搭配不当)

例2:

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例3: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2)主宾搭配不当

例:

“五一兵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团体”应该改成“机构”或“单位”)

(3)动宾搭配不当

例: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科学家的报告。

(“注视报告”搭配不当)

(4)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聪明”与“手”搭配不当)

(5)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

(“严肃”改成“认真”或“仔细”)

(6)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改为:

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做好”是一面,“是否”是两面)(改为:

救灾工作做的好不好,决定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8)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

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班级的荣誉。

(“而是”改成“而且”)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压缩句子找主干,主干无病找枝叶。

(一)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A. 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可删除“通过”或“使”)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可删除“当。

时”)

C. 从上次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当的方针和政策是群众中来的

(2)缺少谓语

例:

发射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在“独立”前加“具备”)

(3)缺少宾语

例:

虽然工作和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们研究问题。

 

改为:

虽然工作和忙,但还是抓紧(时间)和同学们研究问题。

 

(二)成分赘余(重复罗嗦)

例:

1.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主语)

2.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进了。

(谓语)

3.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宾语)

4.我在心里由衷的感谢他们(状语)

5.这话里面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

6.为精简数字,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

7.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失殆尽

例1:

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详”重复。

例2:

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呢?

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罗嗦的。

例3:

个体户登上了舞台,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例4:

这本书大约20元左右.

例4:

看他的脸上愁眉苦脸的,肯定又闯祸了。

四、结构混乱:

压缩句子主干,分清层次看搭配

例:

柘林学校荣获“永修县先进学校”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的原因是”与”…是…的结果“杂糅)

五.表意不明,误用歧义:

划分成分,明确代词,增加句子。

例1:

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车没有配锁具”也可以理解为“车没锁起来。

”)

例2:

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做手术的”人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六.不合逻辑:

(1)否定不当:

例1:

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例2:

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2)前后矛盾:

例3: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例4:

“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3)用词不当:

例7:

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智慧”或“聪慧”)

例8:

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总结解题策略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读句子,明确错误的类型

2.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3.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恰当.

4.体味语境,看句子的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

5.弄清关系,复句要看关联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6.代词指代是否清楚。

7.一面两面搭配是否一致。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绝不能改变原意。

三.布置作业:

双基及中考试题全员热身运动

巩固练习

1.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2.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3.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历史文化厚重的旅游观光。

4.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6.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7.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8.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9.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奇迹。

10.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11.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12.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13.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

14.“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都福州城市。

15.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16.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17.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18.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19.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

20.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21.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2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3.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24.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25.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26.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27.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

31分至18:

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28.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29.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30.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参考答案:

1.【解析】语序颠倒,把“发展”与“快速”颠倒一下位

2.【解析】缺少主语,去掉“随着”。

3.【解析】宾语不当,改为“旅游观光区”。

4.【解析】“刚刚”与“最新”语义重复。

去掉任意一个。

5.【解析】缺少主语。

删去“经过”

6.【解析】缺少宾语。

应该在“动物”后面加上“的罪行”。

7.【解析】语序不当,把“广泛”放到“国家”后。

8.【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删掉“天气”。

9.【解析】双重否定句中又多一重否定,删掉后一个“不”。

10.【解析】缺少主语。

应在“又举办”前加上“我市”

11.【解析】“防止”与“不”矛盾,改变了句意,删掉“不”。

12.【解析】语序颠倒,正确语序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13.【解析】词语重复,“晚上”和“空闲时间”重复。

14.【解析】缺少宾语,在句末可以加“发展”。

15.【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删掉“和培养”。

16.【解析】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掉换。

17.【解析】缺主语,删掉“使”。

18.【解析】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19.【解析】成分残缺,句末加上“图书”即可。

20.【解析】前后矛盾,去掉“能否”两字。

21.【解析】不合逻辑,“大约”和“已有”互相矛盾,去掉其一即可。

22.【解析】“两千余里”和“左右”重复。

23.【解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当……时”和“令”去掉其一即可。

24.【解析】不合逻辑,正确顺序应该是“认识”“把握”“管理”。

25.【解析】A项“排出”与“噪声”动宾搭配不当。

26.【解析】B项缺少主语。

27.【解析】D项“发出”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号召”。

28.【解析】应删去“整整”或“左右”。

29.【解析】A句中“两个”指“孩子”还是“玩具”不明确。

30.【解析】删“能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