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239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docx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1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

  论文关键词:

阅读理解理解障碍文化障碍跨文化

  论文摘要:

英语阅读中的理解障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跨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

  在英语阅读中,文化障碍和语言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语言信息,还承载着文化信息。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

因此,“Langl~ereflectsthefeatureofnation.Itcontainsnotonlythehistoricalculturalbackgroundofthisnation,butalsotheviewoflife,thewayoflifeandthewayofthoughtofthisna—fion这种障碍可以在一种语言系统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如词汇、句子(包括谚语和俚语)和篇章(包括风格和修辞)。

  1.1词汇障碍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元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背脊它理所当然十分明显地、广泛地反映文化的差异。

一方面,一些英语单词在汉语里有它对应的词,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的读者可能不会遇到与文化相关的理解障碍。

然而,也可能有许多词不能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对应词,也即是“词汇空缺(vocabularyvacancy)”。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能找到对应词,一个词的意义域和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不会是完全等价的。

例如,1)在英语中privacy意为独处,不受干扰的状态(stateofbeiflgabletobealone,andnotseenorbeardbyotherpeople[引,而汉语里它常常指的是私人秘密(personalsecrets)、小秘密以及私人生活的不寻常的表现。

2)Exploitation在英语中意为利用或全面开发以赢利,而在汉语里,它常常指私自地或不公正地使用以谋取私利。

  此外,许多英语词能在汉语里找到对应词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

我们应该考虑以下3个方面:

对应词的数量、对应词的意义域以及对应词的文化关联。

首先,英语和汉语对应词的数量并不总是相同的。

例如,单词“cousin在汉语中可有不同的意指,表妹的一个完整的理解可以是一个比我小的妹妹,也可以是我妈妈的(外)侄女。

其次英语的一个词在汉语中有一个对应的词,但是两个词的意义外延并不完全一样,英语词汇的意义外延可能比汉语词汇的更大。

比如,英语的“morning‘’一词指的是24小时制中从零点到中午12点之间的时间段,但汉语的早晨则指的是黎明到正午之间的时间段。

另一种情况是英语词汇的意义比汉语词汇的意义外延狭窄。

例如在英语文化里,“famdv”通常指包括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家,不想要孩子的夫妇也可称之家。

然而在汉语里,家庭则指的是包括祖父母,父母及孩子三代人的家,有时甚至指有四代人之家。

再次,英语单词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词,但是两种文化赋予每一个词不同的文化关联。

“theredcolor”在英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危险,但在汉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幸福、好运和权威。

在英语文化里,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

相反在汉语文化里,13却是幸运数,而4才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与汉语中的“死”字谐音(死意为death)。

  1.2句子障碍

  跨文化障碍不仅体现于词汇中,在句子中也同样存在(包括谚语和俚语)。

尽管组成句子的词和词义几乎相同但他们表达的是不同的句义。

这对中国学生来说则难以理解。

例如:

  Heisaprofessiona1.VS.Sheisaprofessiona1.

  从语言的角度看,上面的两个句子都指一个从事某一专门职业的人。

事实上,从地域、性别、行业和社会方面考虑,第一句话意指“他是职业拳击手”,第二句话则是指“她是个妓女”。

  中国学生读到英语谚语时常常感到理解困难,原因在于谚语往往牵涉到很多文化内涵方面的常识。

比如,

  AnEnglishman’Shomoishiscastle.

  AWonlan,adogandawalnuttree,thenloi~youbeatthem,thebettertheybe.

  从英语文化角度解释,第一句谚语意为每个人的家都是自己的城堡,神圣不可侵犯。

在英国古时候,哪怕是警察也不能闯进别人家里捕人。

第二句话指英国古时候妇女的地位低下如同狗一样。

但核桃树怎么也成了谚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

那是因为古英语的一种迷信:

人们认为春天时猛打核桃树干,当年的核桃树就会结更多的核桃。

  英语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阅读中却成了一道障碍下面的对话正好说明中国读者在处理英语俚语时的困难。

  A:

WillyoureaUycomo?

  B:

Youkillmo.

  ItisveryhardforChinesestudentstounderstandthisconversation,becausethesentenceofBisslang.ItInean8(If1won’come,)youkillIne.Inotherwords,1willcomeo~mnly.这段对话让中国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因为B句是一句俚语,意指(如果我不来)你杀了我。

也就是说,我当然(一定)会来了。

  1.3语篇障碍

  英汉语篇存在很多差异。

首先,英语语篇受思维模式影响,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和统一性5,如表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比较与转折、推论和总结的句子。

其次,语言形式(包括重复、同义词和排比结构的应用),连接手段(替换、省略、前指照应)和逻辑组织个要素共同影响语篇结构,但汉语却不如此。

例如:

  Manyyearsago,thereWasanoldwonlan.Shedidnotlikechildrenatall,butshelovedcats.Shehadblackcatsandwhitcats.Shehadmothercatsandbabycats,80thechildrenallcametoherhouse.Theyca/lietoplaywiththecats.Moreandnlorecatsca/lietotheoldwonlan’shouse.Soonthereweretoomanycats.Theoldwolnancouldnotfeedthemal1.Thenshehadanidea.“Thechildrenlovemycats,”shethought,80shegaveeachchildacat.Thenshewashappy.Andthechildrenwerehappyandthecatswerehappy,too,becausetheyeachhadahomo(HelenFritch)

  从上文可见,英语语篇注重曲折变化,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

一是重复:

wolnan,children,cats.二是照应关系she,ller—woman;they—children;they,them—cats.三是逻辑关系:

but,80,then,and.相反,汉语一般用无连接词的排比句,靠语义连接构成语篇。

  综上所述,跨文化障碍暗含语言的诸多方面。

了解英语的社会文化对于理解英语语篇帮助很大。

中国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越多,在英语阅读中越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

  2跨文化障碍形成的内因

  2.1思维模式

  外语学习者很容易将自己母语的思维习惯机械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

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时行得通,有时则不然,思维模式是造成跨文化障碍的主要原因。

  2.1.1线性思维和间接思维。

受英语和英语文化影响的国家倾向线性思维方式,总是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常常以文章第一句作为主题句,然后用论据去证明英语篇章强调整个段落必须连贯,主题句常放在段落开头,此外,篇章表达前后必须一致,井然有序,富有逻辑性。

相反,中国人倾向迂回思维方式,与螺旋式思维相近,人们习惯先描述外部情况,最后给出主题。

思维模式不同影响篇章结构的差异。

  2.1.2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

英语强调形式逻辑思维。

例如,英语句式结构曲折,他们用各种连接方式来组织完整的语法结构。

汉语则强调辩证思维,意义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句子结构表现松散。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影响了篇章的结构。

  2.2价值观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有的专家认为价值观是一个公共观念问题,它包括对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科学、文化以及对得失、善恶、美丑、辩论等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共同的看法。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念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道德行为标准。

  2.2.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社会中最重要的部分,个人的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这些皆源于西方历史,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

相反,中国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珍惜完整,稳定的家庭生活,保持和谐一致,避免正面冲突。

英语文化中个人利益是合法的,也是自由的,他人不得侵犯。

因此有很多英语词汇以ego和self为前缀,如eganalysis,egocentric,egoideal,egoism,egoist,egopsychologyserf-control,self-confidence,self-esteem,serf-made,self-re1ianee,self-respect等。

  2.2.2独立与从属。

独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传统和独立精神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西方人。

教育模式、社会准则、学校和家庭无不影响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态度。

一般来说年轻人到了18周岁在经济、情感方面开始自己解决问题,认为寻求父母帮助是可耻的,交友、婚姻或其他私事都自己处理,无需得到父母同意。

同时,父母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子女婚姻、工作和兴趣爱好等事情。

相反,在中国,老一代总是叫下一代该做这该做那,年轻人在做有些决定前还得征求父母意见。

年轻一代也靠父母或亲戚的帮助获得机会,如找一份好的工作等。

  3减少阅读困难的可行途径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在英文阅读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跨文化障碍。

由于读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以理解语篇为基础,因此,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是减少甚至消除跨文化障碍的主途径…。

  3.1不断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掌握阅读技巧

  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直接影响阅读效果。

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言知识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不懂得如何应用已知信息和文章线索来把握全文,因此,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知识水平,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授予不同的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应用适当。

  3.2构建和强化文化意识

  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英语名着或文学着作作为阅读资料,这些着作和文章具有很高的质量。

学生读的英语原着越多,越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输送给学生相关的文化常识,如提到《圣经》时,可以介绍《圣经》相关的故事和人物,提到西方某种节日时也可触类旁通地介绍其他节日。

此外,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地方事务、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书籍。

在语言学习的每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增强对目的语的敏感度。

  3.3借助于问题与讨论方式

  问题设置可以分3个阶段:

一是读前阶段:

问题设计有助于刺激学生回忆母语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想了解不同文化的兴趣;二是读中阶段:

阅读前给出一两个重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后教师提供分析性问题,激发学生去分析、整合、归纳不同的文化现象;三是读后阶段,比较中英文化,提出一些主观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和讨论有关文化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用目的语表达。

  参考文献:

  [1]廖道胜.中国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障碍[J].外语教学,2001(4):

73—77.

  胡壮辟.语言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肖健壮.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

现代出版社,1997:

159.

  编写组.朗文当代英语辞典[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2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I/nellDavis.中西文化之鉴[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