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439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docx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

针灸学习基础知识

针针刺练习

1 意义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力,就很难力贯针尖,减少刺痛,对各种手法的操作,也不能运用自如,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针刺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重要基本技能训练。

2练习方法  纸垫练针法用松软的纸张,折迭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

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1.0~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及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另换一处,反复练习。

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

棉团练针法  用棉花作衬,外用布将棉花包裹,尽量包紧包实,用线封口扎紧,做成直径约6~7厘米的棉团。

练针方法同纸垫练针法,所不同的是棉团松软,可以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手法的练习。

在进行练针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快慢均匀。

在这一过程中也可配合提插的练习,同时锻炼捻转的速度,一般总的要求是提插幅度,上下一致,捻转角度来去一致,频率的快慢一致,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自身练针法  通过练针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了一些行针手法后,可在身上按要求消毒后进行试针(学员之间也可相互试针)。

自身试针时,要仔细体会手法及针感的关系、针尖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

并要求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税、针感出现快。

自身练习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使医者能体验刺针的痛苦,从而不断提高针刺手法操作技术。

一根针刺入体内,并在体内进行各种操作,是有一定痛苦的,有时这种疼痛令人难以忍受,有如刀割、火烧,最轻也有如蚊虫叮咬的感觉。

当针尖突然刺到针感层,或是加强针感时,也会产生难以忍受的感觉,即使是缓和的针感,也不是正常人所喜欢的感觉,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治病,任何人都会拒绝施针的。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既有治疗作用又无痛苦的操作呢?

这就必须在练习中经过多次的自身体验才会掌握到。

  第二,能同时体验到手感和针感,提高手法的操作水平。

只有手感和针感的紧密结合,才能使针感运用自如,例如,如何接近针感。

如何使针感缓慢增大不至于出现难以忍受的感觉?

什么样的手感才容易出现针感?

如鱼吞饵及针感的关系如何?

用什么方法测知针感为最有效?

不同感觉及手法的关系如何?

手法不同对针感有何影响?

在不同的感觉中,采用什么手法是最适宜?

以及针感的程度在手感上的反应等等内容。

要想将上述事项摸清楚,一定要在自身练习中才能得知,任何人的密切配合都是无法代替的。

  第三,是对各种补泻手法的体验。

补泻手法众多,这些手法使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而达到同一补和泻的目的,各自操作的用意何在?

这不单是一种动作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些动作的使用和达到补泻目的过程,没有亲身体验,是很难了解和掌握的。

因此,要真正体验补泻手法的操作和作用,自身练习是最全面最便捷的路,只有自身的体验才能揭示补泻手法的奥秘,学到真正的补泻手法。

针刺时注意事项

①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②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

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③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④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⑤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⑥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内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⑦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⑧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刺前准备

1针具选择

  对针具的选择,现在多选用不锈钢所制针具,因不锈钢不仅能防锈蚀,耐热,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和韧性。

金质、银质的针,弹性较差,价格昂贵,故较少应用。

在临床应用前还须按照要求注意检查,以免在针刺施术过程中,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在选择针具时,除应注意上述事项外,在临床上还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

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

至于根据腧穴的所在具体部位进行选针时,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

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

如应刺入0.5寸,可选1.0寸的针,应刺入1.0寸时,可选1.5~2.0寸的针。

2体位选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

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在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带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

因此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②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③伏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④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⑤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⑥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在临床上除上述常用体位外,对某些腧穴则应根据腧穴的具体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部位。

同时也应注意根据处方所取腧穴的位置,尽可能用一种体位而能针刺处方所列腧穴时,就不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位。

如因治疗需要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点而必须采用两种不同体位时,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或晕针等。

3消毒

  应用针刺必须严格注意消毒灭菌。

针刺前的消毒灭菌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针部位。

  ①针具器械消毒:

方法很多,应尽量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灭菌。

一般在1.0~1.4kg/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才可达到灭菌要求。

  药液浸泡消毒法:

将针具放在75%酒精内浸泡30~60min,取出擦干后使用。

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0.1%新洁尔灭加0.5%亚硝酸钠)。

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镊子等也需进行消毒。

经过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内,外以消毒纱布遮覆。

  ②医生手指消毒:

医生的手,在施术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干净,或用酒精棉球涂擦后,才能持针操作。

  ③施针部位消毒:

在病人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

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涂擦脱碘。

穴位皮肤消毒后,必须保持洁净,防止再污染。

针感扩散特点

①沿经扩散的针感是可以用压力阻断的,在解除压力以后仍可恢复的其扩散的能力。

当沿经络分布的一侧阻断时,可以向另一端扩散,临床中常利用此特性将针感扩散到病区。

②沿经扩散多不易通过关节处。

③扩散可以沿经激发和诱发,在没有沿经扩散时,可用一定的方法使其沿经扩散,也可使其通过关节处。

④扩散时多是沿所属经络分布扩散,而不是沿神经分布扩散。

针刺补泻手法的针刺效应举例

  徐疾补泻的针刺效应针刺健康人左合谷、左外关,徐疾补法多引出热感,以升温为主,升温多在针刺局部和距离针刺较近的部位;深法多引出疼痛感和一部分凉感,以降温反应为主,降温反应面较大。

对于外科手术后吸收热属于实热症的病人,徐疾泻出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补法则不明显,平均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泻法组在第三天,补法组在第四天,不针刺的对照组在第五天,泻法的退热作用优于补法。

  提插捻转补泻的针刺效应提插补法可引起大多数受试者针刺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体表胃电波幅增高、沿经血管舒张、肠鸣音减弱;提插泻法则使针刺局部皮肤温度下降、体表胃电波幅下降、沿经血管收缩、肠鸣音增强。

对于实验性发热的家兔,提插泻法的降温幅度要明显大于提插补法。

针刺足三里穴,在捻转提插的补法作用下,无论是健康人、病人,抑或是病人症状明显期还是症状消失后的恢复期,大多数实验例出现脉搏波传导速度减慢,提示血管紧张度下降,当手法由补法转为泻法时,大多数实验例出现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血管紧张度增高。

  迎随补泻的针刺效应迎随补泻法针刺百会穴对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环核苷酸含量仅补法呈现明显的负性改变,其中尤以cGMP的变化尤为明显,因而cAMP/cGMP的比值呈升高趋势。

迎随补泻对血栓素均呈正性影响,但补法的影响明显大于泻法。

对学生短时记忆和小白鼠身长、体重、脾、子宫、卵巢、睾丸重量的增加,胸腺和肝重的降低,痛阈的提高以及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均以补法组为佳。

皮肤温度改变则呈相反反应;补法皮温升高,泻法则使之降低。

  呼吸补泻和轻重刺激的针刺效应针刺的呼吸补泻和轻重刺激手法可使机体代谢产生不同的影响。

呼吸泻法和重刺激对胆碱脂酶活力的抑制程度较补法和轻刺激明显。

对传染性肝炎病人施以补法和轻刺激时,转氨酶增高的例数较多;而当施以呼吸泻法和重刺激手法时,则出现转氨酶减少的例数增多。

呼吸补法还可使家兔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胃蠕动呈兴奋状态;而泻法和重刺激,则具有抑制吞噬能力和胃蠕动的作用。

毫针刺法

1进针法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

  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

此外,也有采用针管进针的,即备好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约比毫针短2~3分,以便露出针柄,针管的直径,以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

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及针管下端平齐,置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①角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及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

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

一般分下列三种角度:

直刺:

是针身及皮肤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斜刺:

是针身及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

是针身及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的腧穴等。

  ②深度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原则的介绍。

体质:

身体瘦弱,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

年龄:

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

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总的来说,针刺深度是以既有针感,同时又不伤及脏器归宜。

针刺的角度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讲,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3得气

  "得气"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感觉,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病人对进针后的针刺感觉,又称"针感";施术者根据针感掌握刺激的手法操作,以达到有效的刺激程度。

二是施术者手指对针刺入皮肤以后的感觉,又称"手感",施术者根据手感去寻找、调整针感,使针感达到治疗疾病所需要的程度。

  ①针感针感是指从进针开始到出针为止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感觉。

由于刺激部位及组织结构、个体感觉差异及对感觉的形容不同,可反映出各式各样的针感;这些针感不但产生于针刺的局部,还会向其他部位传导。

并经过某些特殊的方法诱发,用压力可阻断。

  ②手感手感是医生在刺针过程中,针尖经过和遇到的各种组织的感觉,从感觉中可以得知针尖刺到的是何种组织,并从中得出在进针过程中病人的针感,以及针感的性质和强度,并根据手感调整针感,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针感。

总之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

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4行针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①提插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

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②捻转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辅助手法  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

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

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②刮柄法:

亦名划柄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此法在下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③弹柄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④搓柄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及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

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⑤摇柄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

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

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⑥震颤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5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

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

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而有补和泻的不同效果。

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

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起清热、启动的泻实作用。

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

肠胃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

这种针刺补虚泻实的调节作用,和机体的正气盛衰有密切关系。

如机体的正气充盛,则经气易行。

若机体的正气不足,则经气不易激发或数刺乃知。

  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有些腧穴适宜于补虚,而有些腧穴适宜于泻实。

譬如足三里、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而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

在临床上为了使针刺产生补泻作用,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①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③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④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⑥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

出针时摇大针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⑦平补平泻:

称为单式手法,进地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以上各种手法,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应用,此外并有如下的复式手法:

  烧山火:

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透天凉:

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热性疾病。

6留针

  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

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及调气的目的。

  针刺得气后留针及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

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置10~20min。

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

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

留针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静留针法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到时出针。

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

  动留针法是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

本法的作用,在于增强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

此外,临床用于针后经气不至者,可边行针催气,边留针候气,直待气至。

  医者对留针必须重视,首先要排除不适于留针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儿童、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过于虚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针的部位,如眼区、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适宜留针的病情,如尿频、尿急、咳喘、腹泻等类病症。

对需要留针、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

7出针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

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

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

  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

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

异常情况

晕针血肿

滞针气胸

弯针刺伤脑脊髓

断针

1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

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

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2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