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562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

 

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正确答案:

B.培根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正确答案:

A.《学记》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

 

作用。

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正确答案: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

 

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

B.简捷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

 

及9年义务教育。

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

 

识开态

 

正确答案:

B.生产力发展水平

 

7、我国字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织成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正确答案: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

 

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正确答案:

A.陶冶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

 

于使之实现。

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

 

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景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正确答案:

C.非指导性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正确答案:

A.学科课程

 

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预设学习活动方式()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组织

 

D.课程设计

 

正确答案:

D.课程设计

 

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

 

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A.文化层面B.系统层面C.技术层面D.规范层面

 

正确答案:

B.系统层面

 

1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

往往会感到发冷,

 

甚至起鸡皮疙瘩。

这种现象称为()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正确答案:

C.联觉

 

14隐藏图形测验佥中,要求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开中(见图1中的右

 

图)把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分离出来(见图1中的左图)。

有些被试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容易地分离出(知觉到)

 

指定的简单图形。

这些被试的认知方式为()

 

A.整体性

 

B.序列性

 

C.场独立性

 

D.场依存性

 

把隐蔽的简单图形分离出来,这些被试的认知方式为

(2分)

 

正确答案:

C.场独立型

 

15、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

 

公式就比较顺利。

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正确答案:

D.正迁移

 

16、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

 

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

 

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

 

会椭圆形光圈。

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正确答案:

A.刺激分化

 

17、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

根据奥苏泊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正确答案:

B.附属内驱力

 

18、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是()

 

A.环境

 

B.生理

 

C.刺激

 

D.认知

 

正确答案:

D.认知

 

19、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

 

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

这位老师所要

 

求的方法称为()

 

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法

 

D.延迟满足法

 

正确答案:

B.厌恶干预法

 

20、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

 

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

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正确答案: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1、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

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正确答案:

C.关注情境阶段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正确答案:

此题说法正确。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其中相对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别是:

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2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正确答案:

此题说法正确。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途径。

 

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正确答案:

此题说法错误。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

 

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

 

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

 

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

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25、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正确答案:

此题说法错误。

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并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影响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

但是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故上述说法不正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

 

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

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

 

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

 

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

 

品德教育。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

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易懂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

 

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

 

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

 

材。

 

(4)理论与实践统一。

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

 

论。

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

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

 

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

 

(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

 

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

 

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

 

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

 

学科中心主义倾向。

 

27、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

 

(1)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

(2)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28、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习动机的功能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

 

29、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参考答案:

 

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如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

 

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

 

(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

 

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

 

能。

 

(4)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包括对家庭、社会

 

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5)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

 

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

 

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

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

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

 

说:

“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就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贾老师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

 

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茉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只是,需要真才实学。

”听

 

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

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

(6分)

 

(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2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

 

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1、材料

 

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景1:

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

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

“你不相信我!

”她叫道:

“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

”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情景2:

初二学生王芳丰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

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景3:

初三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

 

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真想大声欢呼。

但当他得知本次

 

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的不好时,他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

 

无其事的样子。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9分)

 

(2)如何知道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9分)

 

参考答案:

 

(1)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

具体表现在:

①爆发

 

性和冲动性。

情景一中的张欣在妈妈表达了关心之后“暴跳如雷”,

 

情景二中的王芳对好朋友“大声呵斥”,都是情绪外化的表现,体

 

现出了爆发性、冲动性的特点;②外露性和内隐性。

一方面中学生乐

 

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同时由于自控能力的增强而表现出一定的内

 

隐性。

情景三中的岳勇成绩满意很想大声欢呼是情绪外露性的表现,

 

但在同学面前能表现出“若无其事”体现了情绪的内隐性。

除此之

 

后,中学的情绪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心境化和持久性的等特

 

点。

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关注青少年的阶段性特征。

 

(2)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

①敏锐觉察情绪;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

 

列宁曾经说过:

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

音乐

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泰戈尔说:

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

 

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

你我的麦田⋯⋯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

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

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

 

【三】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49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的成名曲【命运交响曲】却是震惊世界,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悲怆,

岁月的波澜,和与命运的抗衡,这就是音乐赋予的力量!

 

贝多芬说: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一场艰难的跋涉,无论遇见怎样的风景,繁华过后,终归平淡,无论遇见还是告别,相聚亦是别离,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善待生命,善待自

己⋯⋯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过往,不知哪首歌里写满了你的故事?

哪段音乐有你最美的回忆?

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在安静的夜晚?

悲伤的时候,是否单曲循环?

兴时分,是否在音乐里手舞足蹈?

 

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音乐是我灵魂的伴侣,是我生活的知己,它能懂我的喜,伴我的忧,伴随着淡淡的旋律,它便融入我的生命,浸透我的灵魂。

 

我喜欢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能丰富我的生活,给我带来创作灵感,一首歌,或一句歌词,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犹如涓涓细流,汩汩流淌,令我思

绪翩翩,令我意象浓浓⋯⋯

 

当我忧伤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漫步,当我快乐的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起舞,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唯有音乐,才是我最好的陪伴⋯⋯

 

【四】

 

红尘喧嚣,世事沧桑,三千烟火,韶光迷离,我们在尘世间行走,凡尘琐事总会困扰于心,我已经习惯了,将浅浅的心事蕴藏在文字里,将淡淡的忧伤释怀在音乐中,委婉的旋律,环绕

于耳,凄美的歌词,萦绕于心,当我累了,倦了,我只想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忘记凡尘,忘记喧嚣,安静的去听一首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