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163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docx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

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

‘……’”这种常见格式。

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

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

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

“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选自《羚羊木雕》)

(2)、奶奶突然说: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选自《羚羊木雕》)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

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

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

”我小声地说。

(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

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

“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三)、挑担式。

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

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1)、“妈妈!

”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

”(选自《这不是一颗流星》)

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2)、“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

”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气,瞪了老头一眼说,“你干一天活,挣几个钱,充什么大肚子汉呢?

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

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

”(选自《花市》)

这句人物对话比较长,先承接他人的话,说明性部分承前启后,使后面的引文朗利明白。

如果将说明性文字放在后面,那就显得拖拉不明快。

再特定环境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第三种类型人物对话描写,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例(3)、“啊!

你也天天上班!

”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了?

(选自《夜走灵官峡》)

他似乎明白我怕挨坑,伸手指指贴在一旁的服务公约说。

“有价格,只收两角钱。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谢谢叔叔。

【解答】

1.人物的对话描写从格式上来讲,有四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和无提示语。

2.提示语在什么位置要决定于表达思想的需要。

比如“小朋友,你要修车吗?

”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可以表现出修车叔叔主动打招呼的热情态度。

“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把这句提示语放在中间,是因为提示语前后都有要说的话,表明他边说边做事的主动态度。

总之,提示语在什么位置,不只是格式问题,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说之妙”

——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

在初中的起始阶段,要承续小学打下的记叙文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丰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提高记叙文的质量和水平,这在初一阶段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

而在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描写是一个重要部分,人物语言描写则关系着人物形象成败,以下几种语言描写形式的训练,能够加强人物性格塑造,丰富语言表现的形式。

一、变换说话人的位置

在人物语言描写中,恰当地变换说话人的位置,能够避免单调乏味的陈述,使语言形式更加丰富、活泼。

1.提示语在前:

我说:

“我还有事呢,你先走吧!

2.提示语在后:

“还是老大孝顺。

”姥姥说,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3.提示语在中间:

“原来就为这点事呀,”老师听了忍不住说,“我还有以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4.没有提示语:

“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二、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状态,可以在语言表述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

如:

我高高地举起拳头,一锤砸在桌子上,大声说:

“他凭什么这么污蔑我……”

三、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在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可以在语言表述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也可以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

1.她抬起头,双眼满含着晶莹的泪珠,嘴唇颤抖着说:

“我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2.吃过晚饭奶奶咧着掉了牙的嘴,笑呵呵地说:

“一定要在12点放,你们去睡吧,到时候我叫你们。

”那张刻满皱纹的脸像朵大菊花,昏黄的眼睛变得亮多了。

3.“哼,看你美的,你肯定不行。

”哥哥不耐烦地把书扔给我,斜着眼望着我说。

四、替换“说”

在人物语言描写时,也可以用跟“说”类似意思的同义词来替换“说”,使语言表达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一些。

如:

1.他一声大吼:

“这事是谁干的?

2.全班齐声高喊:

“我们愿意……”

3.她轻声吟唱着: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

五、隐藏“说”

在人物语言描写时,不必每句话都用“说”来引出对话的内容,可以结合动作和神态描写,直接表述对话的内容。

如:

1.他头也不回,却字字掷地有声:

“我决不会干这种事!

2.她转过身,抬起一双泪眼:

“对不起,我错了……”

六、写作练习:

期中考试结束后,你的学习成绩下降,爸爸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与你谈话,请采用以上的方法,写一段对话描写,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