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1397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教学重点

 

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教学方法

 

调查法、访问法、探究法、讲授法、实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

让章老师带着你们走进探索与发现,把目光拉回到5000年前,一起走过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播放视频:

中华文明五千年 

 

第一目《回望古代 灿烂辉煌》

 

教师:

中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和独具魅力的文化,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引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今天我们从纵向上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进行新课

 

教师:

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注意每个朝代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

 

师生共同:

殷周有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甲骨文;春秋战国的群星闪耀百家争鸣共同完成中国思想的奠基礼,杰出人物有孔子、老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还有屈原、名医扁鹊,著名诗篇有《诗经》与《离骚》;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陵兵马俑、修筑长城;汉代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张衡的地动仪,表明中国的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高亢充满青春气息的圣唐之音:

京杭大运河;龙门石窟;敦煌壁画;唐诗歌、书法艺术,这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近5万首;唐朝发明了火药;理学、宋词、元曲、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宋代航海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故宫、明清小说、民间绘画。

 

龙腾东方──春秋景色──战国风云──秦汉气象──隋唐情韵──两宋文章──元明清遗风,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

 

永康人世代相传的永康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同学们说一说家乡文化。

 

学生介绍(略)

 

五金文化:

金、银、铜、铁、锡,永康的五金文化源于黄帝铸鼎、春秋铸剑、汉造弩机,“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

”而在宋代后,更有许多永康铜匠、铁匠、锡匠走南闯北,为后人留下深厚的五金文化。

这一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造就了五金机械产业为主导的永康区域特色经济。

 

名人文化:

永康有位状元名陈亮,陈亮的一生,主要从事讲学,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胡公姓胡名则,北宋永康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清官,为官47年,历三朝,位权重,操行却始终如一,深得百姓爱戴。

乡亲们感于其恩德,就在方岩山上立胡公祠、胡公殿纪念他,方岩风景区也因胡公而闻名遐迩。

毛泽东称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岩庙会”(八月十三、方岩庙会有着深厚的群众土壤,已成为荟萃永康民间表演艺术、交流民间武术、展示民间手工技艺为一体的民间传统庙会。

庙会期间,方岩山上红烛普照,香烟缭绕,各路表演队伍各显神通,热闹非凡)、“十八蝴蝶”、“九狮图”。

 

教师:

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家乡文化和这些朝代的悠久历史的?

 

生可能答:

看书(看什么书?

历史书,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看无字天书吗?

有文字的;老师教的;看电视获得,历史剧根据什么来拍摄的?

历史资料;大量的学术著作、文化作品等,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

 

引导到汉字和史书典籍

 

教师: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见证之一:

汉字(板书)

 

教师:

大家来猜猜看。

(多媒体展示:

“和”字)

 

教师:

有哪些字体?

 

生: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教师:

不管汉字的字体如何改变,始终保持着方方正正的特色,汉字被称为“方块字”。

横、竖、撇、捺、点,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中国书法)。

但是,

 

(探究活动):

有人认为:

汉字书写复杂,主张“汉字拼音化”甚至有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说说你的道理。

 

生:

(略)

 

汉字拼音化那将意味着中国文化的中断。

秦文汉赋,唐诗宋词,一旦改成拼音文字,那还能读吗?

再说,中国人的姓名也没有什么意思了,“立早章”和“弓长张”没有区别了。

拼音文字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横排,汉字有横向的;也有竖向的;还有框形结构和屏障结构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一半表意,一半表音,中国历史悠久,古今语音变化很大,但是商周的古文我们现在仍能读懂,这不能不归功于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汉字内涵丰富,不仅表音,而且表形、表意。

余光中是学英文的,但是一直认为中文是最美的,他说:

英文或者西方语言主要是拼音,汉字象形的成分比较多,所以譬如你写个雨字,中间四点就好象有那个感觉,你看到笑字,好象有一个人的笑脸,哭好象有一个哭的脸。

 

教师:

汉字内涵丰富,不仅表音,而且表形、表意。

表形如“山”,表意如“和谐”、“存在”。

 

教师:

在今天,我们了解世界需要掌握各国文字,但汉字才是我们的根。

汉字以它特有的艺术告诉我们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师:

教材P64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教师:

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男女生PK)

 

生:

《史记》、《春秋》、《论语》、《汉书》、《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续汉书》、《竹书纪年》、《后汉书》……

 

教师:

多不多?

(多!

)不胜枚举。

 

还有《二十四史》,像《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跨越了三千多年。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教师:

可见,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

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

 

教师:

我们为什么能编撰这么多的史书?

 

生:

相传我国夏商时期就设置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

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教师:

最正气的史官是谁?

 

生:

司马迁。

 

教师:

汉字和史书典籍什么关系?

──造纸术和印刷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师: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你最愿意回到哪个朝代?

最不愿意回到哪个朝代?

请给出你的理由。

 

访问学生(略)。

 

教师:

走过了古代的辉煌,历史的车轮驶入了让人伤心的近代。

 

第二目《走进近代,文化衰微》

 

视频:

火烧圆明园片段

 

教师:

(动情讲解,配以忧伤的音乐)

 

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祖先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们的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我们3000人参与纂修,前后历时三年的《永乐大典》问世以后,正本去向不明;美国的博物馆收藏着艺术品中最珍贵的《乾隆皇帝和11位妃子肖像》;王园渌(敦煌国宝的发现者兼出卖者)为了那一点少得可怜的钱,把我们的国宝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的送到了国外;斯坦因(敦煌国宝的最大盗墓者)他们回到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

他们的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

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教师:

看了以上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

痛心、难过、悲愤

 

教师: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如此的灿烂辉煌,为什么近代遭遇了这样的命运?

 

探究:

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衰微?

 

生: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与外因,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结论: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微

 

教师:

我们古代文化灿烂辉煌;近代文化逐渐衰微,历史的车轮又转过了100多年,那么在今天,在当代我们中华文化在繁华与衰弱的起伏之间又将何去何从呢?

 

第三目《反思今天 喜忧参半》

 

教师:

当前文化现象中让人欣喜的和令人担忧的有哪些?

 

请学生结合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所作的工作谈一谈(略)

 

文化现状资料储备。

 

喜的:

 

儒学的兴起:

孔子二千五百五十六岁诞辰,中央电视台首次在全球直播祭孔盛典,中国计划在全球创建一千所孔子学院。

 

春节的魅力:

中国人过洋节,外国人也过春节,重家庭、重亲情,中西文化互相交流。

 

中国功夫和中华美食已成为西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国外的汉语热:

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万外国人在学汉语,韩国有近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日本有200万人在学汉语,全俄有50多个汉语教学点。

 

中央电视台有专门的戏曲频道,弘扬传统文化。

 

中秋、清明、端午三个节日。

 

于丹、易中天非同一般的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深受欢迎,百家讲坛兴起国学热。

 

xx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一部文化大戏。

 

忧虑:

 

外来文化的撞击主要是身边感受到强健的欧美风、韩日风。

 

日本文化:

日本的动漫。

 

韩国文化:

韩剧如《大长今》、CCTV—8黄金剧场。

 

美国文化:

好来坞大片如《功夫熊猫》、《花木兰》。

 

传统节日的淡漠:

 

传统文化的丢失:

汉语在国内流失,人们以说洋话为荣,有人甚至用英语胎教,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薄弱。

 

教师:

展示胡主席剪纸《回娘家》为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展而作。

中国剪纸目前也正在积极申请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主席百忙中作这么一幅作品,让我们感到欣慰,感觉到了国家领导人对文化复兴的重视.

 

第四目《畅想未来,复兴文化》

 

教师:

面对当前的文化现状,我们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之能够源远流长?

(课件展示)参考思路:

 

1.如何保护、传承、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

 

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冲击?

 

3.“国弱则文化弱”,复兴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

 

4.我们学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些什么?

 

同学们从各个角度阐述如何复兴中华文化(略)

 

文化复兴资料储备。

 

十七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和别的国家互办文化年。

 

教师:

基辛格三次参观兵马俑后说:

“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光辉的未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我相信中华文明的千古圣火,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们将用我们情感、智慧中特有的创造力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经历了近代的衰微……从发展的历程看,有辉煌也有苦难,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到现在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基本特征之一),有汉字和史书典籍为见证。

 

板书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

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奥运吉祥物:

五个福娃含义各不同》(请同学们看视频,并思考福娃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的中华文化的关系)福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看完视频介绍,大家能说出福娃们的名字吗?

她们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吗?

说明:

福娃是北京xx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

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这些都体现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新课教学(提纲)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期

殷商时期

春秋战国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

(2)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史书典籍

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展: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投放图片)

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三、创造中华文化薪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

师生互动

1、结合有关古老文明是图片和文字说明,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说明:

这些曾经跟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她们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

2、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为什么说“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又是什么意思?

说明:

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

3、中华文化包容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说明:

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案例分析

1、汉字的内涵总是在不断的丰富。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带有时代文化色彩的语言——网络语言,正悄悄的出现在生活中,并被年轻人所热情演绎着。

诸如“886”“3166”“7456”“菜鸟”“粉丝”“凉粉”“玉米”“美眉”等等,但这种语言却让家长和老师们很头痛。

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随口嘣出的“语言”而不知所云。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很可能带来汉语的革命,有人认为这只能污染汉语言文字。

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

说明:

针对现实情况,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

合作探究

1、收集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外域文化的材料,体会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

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面对现实,“睁眼看世界”。

查一查:

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

想一想:

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衰落是什么关系?

(说明:

分小组,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整理后在课堂展示。

知能测试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B)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了。

这说明(A)

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

这说明(B)

A、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B、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

D、坚持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

知识延伸

北京时间xx年7月13日22点,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于莫斯科宣布,中国北京为xx年奥运会举办城市。

北京立刻沸腾起来了,激情和欢乐淹没了这座古老的东方都城,欢笑声、歌唱声、口号声、锣鼓声、鸣笛声汇在一起,再清楚不过地告诉世界:

中国需要奥运,奥运也离不开中国,西方文明孕育出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日益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将与越来越富于世界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密切携手,共同谱写现代奥运发展的新篇章。

你能从中华文化包容性这个角度对奥运精神和中华文化结合做一个说明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