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5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人家庭保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戒烟限酒:

吸烟可使血压升高,并使降压药物的作用减弱。

长期大量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量饮酒也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的老年人应严格做到戒烟限酒!

(4)保持老年人心理平衡:

高血压老年人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都是血压升高的诱因。

作为家庭老年人的照护者,要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使其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遇事沉着、冷静,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鼓励他们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5)加强高血压管理

1)监测血压推荐使用方便、准确的电子血压计。

照护者应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每天须监测3—4次,最好选择在同一时间(推荐晨起床前、11:

00~12:

00、17:

00~18:

00及晚睡前,安静状态下,测量同侧上臂血压(最好选择右侧)。

特别重视监管早晨起床前后(6-8时)的血压,约有1/3的高血压患者存在“晨峰”现象,即早晨初醒时,血压突然升高。

此时,也是心脑血管急症发病高峰。

无高血压的老年人,当血压在130~139/80~89mmHg时应引起警惕,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血应控制140/90mmHg以下,80岁以上老人可适当放宽到15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的高血压老年人应控制在<130/85为好,高血压肾损害的老年人血压应控制在125~130/75~80mmHg以下。

2)正确服用药物,大多数高血压老年人需要终生服药,应了解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定时服药。

老年人的记忆力会逐渐减退,易忘记服药,可以使用定时器等来提醒,照护者也要定时督促提醒,防止漏服错服。

不可自己随意换药、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外出时一定要记得把药带在身边。

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不宜过快过低,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5)按时就医:

高血压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建议每月一次;

如在监测血压过程中血压过高或过低,波动大,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应立即就医。

提倡选用控释、缓释、长效和单片复方制剂,上述降压药具有长效、特效、平稳降压、方便、经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其形成原因是人体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

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眼底、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老年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常见的病因有高龄、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吸烟、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未被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等。

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为3.9~6.1mmol/L,进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即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和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

典型的“三多一少”,老年表现并不是很典型,多数无任何症状,又称“无声杀手”。

因此,中老年人要特别重视健康体检,尤其要注意检查空腹及饭后2小时血糖。

如出现饥饿感增多、易疲劳、注意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皮肤干燥瘙痒、四肢酸痛麻木等,更要检查空腹血糖。

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不容易控制,足部损伤若不及时处置,一个小创面也可引起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1)教育:

老年人和家庭照护者要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充分调动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营养:

每日定时定量进食;

控制总热量,避免摄入过多或过少;

保证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均衡,多食高纤食物如豆类、蔬菜,含糖分低的水果如西红杮、黄瓜;

合并高血压者应限制盐的摄入;

合并肾病者应限蛋白质的摄入;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戒烟酒。

(3)运动锻炼:

因人而巨星,秩序渐进,选择方便可行、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为主;

不宜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在运动中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处理。

(4)用药安全:

要了解降糖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作用和不良反应等,按时正确服用药物,如磺脲类应餐前30分钟服用、双胍类在餐中或餐后服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同第一口饭一起服用。

(5)自我管理和监测:

包括血糖、血压、体重。

家中一定要备用血糖仪,患者和照护者要学会测血糖、测血压和计算体重指数,了解控制指标。

即使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周也要抽检1~2次。

争取全天候达标。

(6)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1)保存:

未开启的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已启用的在室温下保存,可使用28天。

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

2)注射部位的选择更换:

采用皮下注射法,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等。

每次注射部位要轮换,如在同一区域注射,须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相距2cm以上,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导致局部产生硬结。

3)遵医嘱按时注射:

含短效胰岛素一般于饭前半小时注射。

4)监测血糖变化:

观察有无低血糖、过敏反应等。

(7)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1)低血糖表现:

血糖低于2.8mmol/L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出汗、饥饿、无力、肌颤、心悸、头昏眼花、面色苍白、视物模糊、认知障碍、语言思维迟缓、突然情绪变化,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2)家庭处理:

应尽快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水、含糖饮料、糖块等。

有意识障碍者应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体。

3)预防:

糖尿病老年人应准确服用药物,定时定量进外,不可随意增减药物。

普通胰岛素注射后应在半小时内进餐。

对于老年人血糖不宜控制过严,一般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1mmol/L即可。

避免空腹运动。

(8)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1)每天清洁足部,检查足部一次,了解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皮肤有无鸡眼、甲沟炎,是否发生红肿、水疱、溃疡、坏死等。

2)清洁足部时,水温不可过冷或过热,足部皮肤干燥时可用润滑剂。

3)定期修剪趾甲,避免修得过短。

4)勤换鞋袜,选择合适的鞋子,外出时不可穿拖鞋。

5)冬季切忌使用热水袋、电暖炉,以免烫伤。

6)严密监控血糖,切忌忽高忽低,忌烟。

三、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其次为年龄、性别、肥胖、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遗传等。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常见诱因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吸烟等。

(1)心绞痛的表现: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主要在胸骨后,可波及心前区,为发闷、紧缩、烧灼感。

老年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或降低,持续时间3。

5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心肌梗死的表现:

疼痛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称绞榨样或压迫性,常有濒死感,伴有恶心呕吐等,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等。

约2/3老年人在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及时处理这些先兆,可使部分老年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3.家庭照护

(1)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腿固醇、低盐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如芹菜、菠菜、大豆等,少量多餐,避免饱餐,戒烟限酒,防止肥胖。

平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2)适度运动:

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气功、打太极拳等,切勿运动量过大,避免激烈运动,运动前不宜饱餐;

运动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热水澡。

避免过度劳累,杜绝搬、抬过重的物品。

3)稳定情绪:

老年人要心胸开阔,心态平和,保持心情乐观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过度的喜怒哀乐。

(2)病情的自我监测:

老年人及家庭照护者要了解冠心病知识,避免诱发因素,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能识别肌梗死的先兆表现。

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往往不典型,若感到突然头痛、头晕、胸闷、憋气、心慌、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时,应卧床休息,避免走动,及时就医。

(3)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老年人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了解药物作用用及不良反应,家庭老年照护者要定时督促、提醒,防止漏服、错服,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定期复查心电图、血糖、血压、血脂等。

四、脑卒中

1.概述

脑卒中也称脑血管意外,俗称脑中风。

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我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卒中病例,城市居民死因中,脑卒中居首位,致残率高达75%。

造成脑卒中的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年龄及家族史等,疲劳或精神紧张也可诱发。

2.临床表现

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的脑卒中和出血性的脑卒中,根据患病性质和患病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的轻重也有所不同。

(1)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脑梗死是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一般较缓慢,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如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等,发病后多少数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双眼呛咳、吞咽困难、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失

严重大面积梗死时可出现四肢瘫痪,甚至昏迷而死亡。

(2)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又称脑溢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多数老年人起病而无预感,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血压增高、呼吸节律改变、脑膜刺激征等。

内囊出血可出现¨

三偏征“,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3)蛛网膜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即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起病急,由于突然用力或情绪兴奋等诱因,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老年人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老年人的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较重。

(1)疾病预防:

老年人及照护者要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控制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血粘度、出入量等,识别早期症状如如头昏、一侧肢体发麻无力、说话不利落,言语不清等。

(2)心理护理:

脑卒中老年人因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日常活依赖他人照顾等原因极易产生抑郁情绪,作为家庭照护者关心体贴老人,多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经常与其沟通交流,及时发现老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消除其思想顾虑,稳定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3)饮食指导:

以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热量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鱼类和豆类,戒烟限酒。

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要防止误吸,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可选择软饭或糊状食物,少食多餐,提供充足的进食时间,细嚼慢咽鼻饲,保持进餐环境安静舒适,减少进餐中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观察有无呛咳,进食后保持坐产位30~6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

对于吞咽困难需要鼻饲的老年人,家庭照护者要学会正确的鼻饲方法。

(4)日常生活指导: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休息,鼓励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年人起床、坐立或低头系鞋带等体位变化时,动作应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外出有人陪伴,冬季注意保暖,戴帽子和围巾,防止跌倒和感冒,鼻饲老年人需做好口腔护理。

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等诱发因素。

(5)言语沟通障碍的照护:

对于有语言沟通障碍的老年人,要尊重并鼓励其表达,多与老年人沟通,多使用安慰性语言,及时满足老年人需求,家庭照护者可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如手势提示法、图片法、提示板的应用等。

(6)肢体活动障碍的照护:

(详见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

(7)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预防肺部感染:

维持肺部功能,如床上肢体被动运动,定时翻身、叩背,鼓励老年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有条件家庭的可使用排痰仪器。

2)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失禁的老年人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及时清洁会阴,对于尿潴留的老年人应先使用温水冲洗尿道或温毛巾外敷腹部等诱导排球,必要时留置尿管。

3)预防压疮: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勤翻身、勤擦洗,每1~2小时变换体位,对于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可使用气垫床、地圈等。

家庭照护者动作要轻柔,避免牵拉、拖拽等,防止皮肤受损。

感觉障碍者禁用热水袋。

4)预防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抬高下肢,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运动。

肢体瘫痪患者要预防深静脉血栓,最有效的方法是逐步增加老年人的活动量,鼓励深呼吸、咳嗽,绷脚尖、握拳等收缩肢体肌肉的主动运动,最好能早期下床活动。

5)出血性脑卒中老年人要预防脑疝形成: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避免情绪波动,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出现剧烈头痛、烦躁、血压升高、喷射性呕吐时应警惕脑疝出现。

(8)预防:

遵医嘱正确按时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如果服用抗凝药物要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淤青等,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及心脏功能情况,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

当发现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吐字不清、一侧肢体麻木、进食呛咳时,及时就医。

第三节老年人常见意外和急症的家庭应急处理

一、跌倒

2.老年跌倒的现场处理

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1)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①有外伤、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②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通畅;

③有抽搐者,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④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2)意识清楚:

①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②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立即扶起老年人以免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

③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④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的情形,及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⑤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休息片刻,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⑥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

⑦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订防治措施及方案。

二、噎食

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

一狭窄处(相当于

环状软骨和第6颈椎体下缘),甚至进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阻塞气管的常见食物有肉类、地瓜、汤圆、包子、豆子、花生、瓜子等。

据报道约1/3噎食老年入被误诊为“餐馆冠心病”而延误抢救时机。

老年人发生噎食常出现以下特殊特征:

表情十分痛苦,一旦发生立即不能咳嗽、呼吸、说话,面容十分窘迫、恐惧,常用自己的手捏住喉咙,以示难过或求救。

老年人噎食的现场急救措施目前常见的现场急救方法有两种:

(1)拍背法:

施救者站立在老年人的侧后位,一只手放置于老年人胸部以作围扶,另一手掌根部对准老年人肩胛区脊柱,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

拍击时应注意老年人头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

(2)腹部手拳冲击法:

是由美国教授Heimlich于1983年创造的。

施救者站在老年人背后,用双臂环腰部,一手握拳,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老年人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另一手握紧前一只手拳,然后连续快速向上收紧手臂动作。

七、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心肺复苏指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操作要领:

1.判断:

首先老年人意识是否丧失,即拍双肩大声喊,然后观察胸部有无起伏,10秒中内完成,以判断老年人有无反应和正常呼吸。

2.呼救

一旦发现老年无反应、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拔打急救电话。

3.胸外按压

部位: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深度:

5~6cm

频率:

100~120次/分钟

次数:

30次

4.打开气道、人工呼吸

30次按压后,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随即再30次按压,再2次人工呼吸,如此往复循环。

若人工呼吸不熟练或不愿意做人工呼吸,可单纯胸外按压。

注意事项:

1.终止标准:

(1)老年人苏醒。

(2)有其他救护人员接手。

(3)连接除颤仪时行分析。

(4)环境或体力不允许现场继续抢救。

2.不建议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的情况

(1)胸部严重创伤:

胸廓明显骨折;

心脏被利器刺入未取出。

(2)生命不可逆:

头颅截断、尸僵或出现尸斑、尸体腐烂等。

(3)疾病终末期:

癌症晚期、自然衰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