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4907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docx

新教材统编版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A卷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金卷

语文(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

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

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XX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

》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

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

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

《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

“子曰: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

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

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

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

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

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

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

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

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

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

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

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

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

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

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

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

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

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

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

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

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

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

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

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

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B.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

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

《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

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

(4分)

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

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花之笔记

张晓风

旅行美国,最喜欢的不是夏威夷,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剧场,不是高速公路或迪斯尼乐园,而是荒地上的野花。

在阿利桑那,高爽的公路上车行几小时,路边全是迤逦的野花,黄粲粲的一径开向天涯,倒教人怀疑那边种的是一种叫做“野花”的农作物,野牛和印第安人像是随时会出现似的。

多么豪华的使用土地的方法,不盖公寓,不辟水田,千里万里的只交给野花去发展!

我愈来愈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美丽。

一路东行,总看到那种容颜,终于,在波士顿,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蓝水手”,BlueSailor。

像一个年轻的男孩,一旦惊讶于一双透亮的眼睛,便忍不住千方百计去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又怎样,其实仍是一样,只是独坐黄昏时,让千丝万缕的意念找到一个虚无的、可供挂迹的枝柯罢了。

知道你自己所爱的一种花,岁岁年年,在异国的蓝空下安然的开着,虽不相见,也有一份天涯相共的快乐。

《诗经》有一个别名,叫葩经,使我觉得桌上放一部《诗经》简直有一种破页而出的馥馥郁郁的香气。

有一种花,叫爆仗花,我真喜欢那名字——因为有颜色,有声音,而且还几乎是一种进行式的动词。

那种花,香港比较多见,属于爬藤类,花不大,澄黄澄黄的仿佛千足的金子,开起来就狠狠地开满一架子,真仿佛屋子里有什么喜事,所以那样一路噼哩啪啦地声势壮烈地燃响那欢愉的色彩。

还有一种花的花名也取得好,叫一丈红,很古典,又很泼悍。

其实那花倒也平常,只是因为那么好的名字,看起来只觉得是一柱仰天窜起的红喷泉,从下往上喷,喷成一丈,喷成千仞,喷成一个人想象的极限。

有些花,是只在中国语文里出现,而在教科书里却不成其为花,像雪花、浪花。

所有的花都仰面而开,唯独雪花俯首而开,所有的花都在泥土深处结胎,雪花却在天空的高处成孕。

雪花以云为泥,以风为枝桠,只开一次,飘过万里寒冷,单单地要落在一个赶路人温暖的衣领上,或是一个眺望者朦亮的窗纸上,只在六瓣的秩序里,美那么一刹,然后,回归为半滴水,回归入土。

浪花只开在海里,海不是池塘,不能滋生大片紫色的、白色的、粉色的花,上帝就把浪花种在海里,海里每一秒钟都盛开着浪花。

有什么花能比浪花开得更巨大,更泼旺,那样旋开旋灭,那样方生方死——却又四季不凋,直开到地老天荒。

人站在海边,浪就像印度女子的佩然生响的足环,绕着你的脚踝而灿然作花。

有人玩冲浪,看起来整个人都开在花心里,站在千丝万绪的花蕊里。

把浪说成花,只有中国语文才说得那么好吧!

我讨厌一切的纸花、缎带花和塑胶花,总觉得那里面有一种越分,一种亵渎。

还有一种“干花”,脱了水,苍黄古旧,是一种花中的木乃伊,永远不枯,但常年的放在案头,让人觉得疲倦不堪。

不知为什么,因为它永远不死,反而让你觉得它似乎从来没有光灿生猛地活过。

我只愿意爱鲜花,爱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颜色、气息和形状——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须在今天用来不及的爱去爱它。

我要好好地注视它,它的每一刹那的美其实都是它唯一一次的美,下一刹,或开或阖,它已是另一朵了。

我对鲜花的坚持,遇见玻璃花便破例了。

哈佛的陈列室里有一屋子的玻璃花,那么纤柔透明——也许人造花做的极好以后就有一种近乎泄漏天机的神秘性。

也许我爱的不是玻璃花,而是那份已成绝响的艺术,那些玻璃花都是一对父子做的,他们死后就失传了——花做得那么好当然也不是传得下来。

我真的不知道我是爱上那做得特别好的晶莹得虚幻的花,还是爱那花后面的一段寂寞的故事。

我爱花,也许不完全是爱花的本身,爱的是那份乍然相见的惊喜。

有一次,去海边,心里准备好是要去看海的,海边有一座小岩岬,我们爬上去,希望可以看得更远,不料石缝里竟冷不防地冒出一丝百合花来,白喷喷的。

整个事情差不多有点不讲理,来海边当然是要看海捡贝壳的,没有谁想看花,可是意外地遇上了花,不看也不忍心。

自己没有工作进度表,也不管别人的旅游日程——那朵花的可爱全在它的不讲道理。

我从来不能在花展中快乐,看到生命那么规矩地站在一列列的瓶瓶罐罐里,而且很合理地标上身价,就让我觉得丧气。

听说有一种罐头花,开罐后几天一定开花,那种花我还没看就已经先发腻了。

生命不该充满神秘的未知吗?

有大成大败、大悲大喜不是才有激荡的张力吗?

文明取走了蒔花[2]者犯错误的权利,而使他的成功显得像一团干蜡般的无味。

我所梦想的花是那种可以猛悍得在春天早晨把你大声喊醒的栀子,或是走过郊野时闹得人招架不住的油菜花,或是清明节逼得雨中行人连魂梦都走投无路的杏花,或是那些各式各流的日本花道纳不进去的、市价标不出来的、不肯许身就范于园艺杂志的那一种未经世故的花。

让大地是众水浩森中浮出来的一项意外,让百花是莽莽大地上扬起来的一声吹呼!

(选自《张晓风文集)》,有删改)

【注】蒔花:

栽种花。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迤逦”“黄粲粲”“一径开向天涯”等词语,写出了野花之繁多、颜色之绚丽,表达了作者的惊喜。

B.哈佛陈列室里的玻璃花虽然是人造花,但在作者看来,它不仅是玻璃花,更是一种极为精湛且已成为绝响的艺术。

C.作者之所以厌恶罐头花,是因为它的生命状态已经被人为预设、固定,丧失了生命应当具有的神秘未知感。

D.结尾处作者情感如大江决堤,既表达了对虚伪作假现象的强烈憎恶,又发出了对生命自由与个性的热切呼唤。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既有对野花、爆仗花、一丈红等花的实写,又有对雪花、浪花、玻璃花等花的虚写,虚实结合,丰富了意蕴,增强了感染力。

B.文章融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寓情于花,缘花阐发生命之感悟,于柔婉中带出刚劲,于诗意情调中透出哲思。

C.文章善用对比,如将鲜花和纸花、缎带花、塑胶花、干花作对比,将自由生长的花与花展中的花作对比,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

D.文章写自然中的鲜花、中国语文里的花、陈列室里的玻璃花等等,古今中外,自由流转,漫漫而谈,体现了笔记体散文的特点。

8.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9.作者通过“花之笔记”,表达了怎样的生命态度?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

以父荫补秘书省校书郎。

进士及第,授知伊阙、任丘县。

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

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

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日:

“安得漏禁中语?

”既入谢,仁宗曰:

“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

“判名重,不可不避也。

”乃改兼枢密使。

迁给事中。

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

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

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

“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

”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又曰:

“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

家居凡七上疏。

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

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

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

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

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B.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C.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D.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文中指王举正凭借父辈功劳做官。

B.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知制诰,文中是指我国古代的官名。

一般负责起草诏令,不同的朝代其职权有所不同。

D.礼部,我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军需、俸禄等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

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

昌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建议政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

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使贤良土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王举正格守职责,为文雅厚。

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谏官职务;人宫侍读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

〔鄂渚〕在今湖北鄂州。

②楚客:

客居他乡的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

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奴生活的孤独。

B.颈联虚实结合,作者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有所不同。

D.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同时也兼具咏史诗的特点,构思新奇。

16.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黄姚这个名字,会让人一下子记住。

它远远地在那里,在你的念想里。

那或是一种乡间情怀,一种乡愁感念。

什么时候,这里都像是()而幽静的后院,小门里藏着几百岁的老宅院。

如果在姚江上看,就会感觉古镇是从水里长上去,一直长到地老天荒。

江边有人划船,有人洗衣,有人戏水,一派天然写意。

黎明在风中把黄姚叫醒。

一群岛,聚在一起飞,像开在空中的花。

早上看黄姚,觉得黄姚氤氲中会飘起来,各种日常都在缭绕,包括炊烟,亮嗓,豆豉的浓香,草药的异香。

进入黄姚,我也会飘起来,气韵爽身,心劲飞扬。

背着书包的孩子,从门里出来,阳光将小小的身影打在石板路上。

一只白蝴蝶飞走了,土墙上()一道翩然痕迹。

这一切,让你想到,在黄姚,哪怕一片叶子,都有它的意义。

夜晚的黄姚,有点像寓言。

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

巷子忙碌了一天,在红灯笼的轻摇下,睡得很沉。

天的穹庐()了四野,一切都在孕育。

我相信,()经历过黄姚以及黄姚的夜晚,他会变得深涵而宁静。

我曾经来过,却总是不能真正领略黄姚的全部。

我想以对黄姚的热情邀请更多的热情。

我想邀李白来望月,这里的月有家乡的味道,;。

但是黄姚似并不在意,她就那么纯秀地站在芳香馥郁的田野间,站在桂林山水的旁边,等谁,又不似在等谁。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安适留下笼盖只有

B.安逸留下笼罩只要

C.安适划出笼盖只要

D.安逸划出笼罩只有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两组恰当的语句。

要求:

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语意完整连贯。

(4分)

21.把下面两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

(5分)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该火箭是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00公斤。

该火箭是我国目前固体火箭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火箭,但运载效率却很高,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等特点。

22.下面是大湾供电所发布的停电通知,其中有四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4分)

因供电所线路严重老化需要换掉,所以决定自11月28日8:

00起,成华初级中学附近地方停电,停电时间于11月28日17:

00结束,到时候上述区域将恢复供电。

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

有人赞许,认为其坚守梦想,勇敢追梦;有人则表示不解,家庭困难,为何不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工作后能有丰厚的收入,反哺家庭。

两种看法,都有人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分数、专业选择、人生价值等的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讨论会上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备考金卷

语文(A)答案

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理解错误,孔子虽然收受学生“束

(新教材统编版)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语文(B卷)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