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8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8.docx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8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1课时学习时间:

年月日

【明确目标心了然】

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

2.学会以海水石灰乳为原料制取镁的反应原理

3掌握海水淡化常用蒸馏法中的多级闪急蒸馏法及蒸馏的原理。

4.知道海洋污染的危害及保护海洋环境采取的措施,树立环保意思。

【自主学习我能行】

[A]

1.阅读课本第二页(一.海水中的物质)的内容,熟练掌握以下方程式的书写:

碳酸钙高温分解

氧化钙和水反应

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

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

氯化镁通电分解

2.海底矿物掌握海洋资源的四种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3.为什么可燃冰被称为未来能源?

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学生阅读课本第5—7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吗?

目前普遍采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是什么?

 

[C

5.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来制取金属镁呢?

6.课本第7页多识一点:

膜法淡化海水时右边海水的变化情况为:

项目

变化情况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我的疑问

【资料助学巧提升】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

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

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自学评价】自评:

;组长评:

;教师评:

【合作交流勇展示】

交流存在的问题:

【轻松一练展才能】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B.CaCO3C.H2OD.Mg(OH)2

2.(2005,佛山)贝壳(含CaCO3)煅烧后得到CaO,CaO加到海水(含MgCl2)池中得Mg(OH)2沉淀,Mg(OH)2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

上述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骤如下: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

pH

7

8

5

11

 

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__________,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有心得细诉说】

 

 

第二节海水晒盐

(1)

第1课时学习时间:

年月日

【明确目标心了然】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自主学习我能行】

【A】

1.饱和溶液如何判定?

 

2.怎样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什么叫做结晶?

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B]

4.析出晶体以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C]

5.升高温度一定能够是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吗?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我的疑问

【资料助学巧提升】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

①首先,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②其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 再溶解NaCl,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自学评价】自评:

;组长评:

;教师评:

【合作交流勇展示】

交流存在的问题:

【轻松一练展才能】

1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2.如图,向一水槽中加水,再向水面上放一蒸发皿,蒸发皿中再放一砝码,蒸发皿浮在水面上。

这时水槽中液面与蒸发皿底部的距离为h。

当不停地向水槽中加入NaCl时,请绘出h的大小变化与加入NaCl质量的图像。

3.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有心得细诉说】

 

第二节海水晒盐

(2)

第2课时学习时间:

年月日

【明确目标心了然】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自主学习我能行】

【A】

1、溶解度的概念?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3、溶解度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4、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g(20℃)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分类

 

[B]

5、参考课本P15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横坐标10,纵坐标80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8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多少?

何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值相等?

[C]

6.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几种?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7.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有什么规律?

 

我的疑问

【资料助学巧提升】

一、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一般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但熟石灰相反,即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弱

二、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注意四个要点:

1.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

在100g溶剂中

3.状态:

达到饱和时

4.单位:

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4.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剩余溶质往往以晶体形式析出。

四.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

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

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

Ca(OH)2

【自学评价】自评:

;组长评:

;教师评:

【合作交流勇展示】

交流存在的问题:

【轻松一练展才能】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B、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C、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D、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2.硝酸铵在10℃时溶解度为140g,这说明在10℃时有________g硝酸铵溶解在100g水中就可以得到__________g硝酸铵的饱和溶液。

若70g硝酸铵溶解在55g水中,可得到_________g硝酸铵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

若75g硝酸铵溶解在50g水中,则可得到__________g硝酸铵的___________溶液。

3.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所以碳酸钙是溶物质。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溶物质

4.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三个因素有关。

②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

5.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的溶解度是20℃,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D)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6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加溶质C.增加溶剂D.增大压强

7.20℃时,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升温至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5℃时,该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相比()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学有心得细诉说】

 

第二节海水晒盐(3)

第1课时学习时间:

年月日

【明确目标心了然】

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方法,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

操作习惯

【自主学习我能行】

[A]

1.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适合用什么方法?

2.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纯净物吗?

3.用__________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4.除去泥沙后,再__________才能得到食盐晶体?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2.过滤过程中需要注意:

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过程中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蒸发得到的食盐为m克,那么食盐的纯度是多少_________

[B]

5.阅读45页多识一点,回答问题:

1.加入__________除去Ca2+,加入__________除去Mg2+,加入_________除去SO42-。

2.以上试剂是过量的,如何除去过量的上述离子?

 

3.过滤出沉淀之前加盐酸还是过滤后加?

为什么?

 

我的疑问

【资料助学巧提升】

1.除去杂质离子,要求

将其变成沉淀、气体、水

完全除去杂质离子,但是不引入新的杂质

2.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HCl+NaOH=H2O+NaCl

2HCl+Na2CO3=2NaCl+H2O+CO2↑

 

【自学评价】自评:

;组长评:

;教师评:

【合作交流勇展示】

交流存在的问题:

【轻松一练展才能】

1.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硫酸镁以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基本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BaCl2

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⑤④①③B、⑤②③④①C、①④②⑤③D、④①②⑤③

2..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

食盐水过滤后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C.滤液蒸发时,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D。

蒸发滤液时,等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不等滤液完全蒸干,就停止加热

3..在进行过滤时,某同学连续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空格上: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_____②从KClO3制取氧气的残渣中回收MnO2_____

③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_____

A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蒸发结晶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C加适量水,搅拌、过滤、蒸发结晶D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

5.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某课外活动小组对他的成分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

这包粗盐还有什么杂质?

⑴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粗盐可能含有的杂质是MgCl2、CaCl2,现在用实验证明这种猜测:

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接着滴入Na2CO3

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________。

实验证明:

这包粗盐含有杂质是CaCl2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接下列步骤:

1称取一定量样品

2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3向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4沉淀洗涤烘干,得到Ag固体

5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加热,得到纯净的固体Bg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⑵在②③⑤中,都用到同一种仪器,是________,它在②和⑤操作方法相同,但是目的不同,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步骤6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是固体A还是固体B?

你不称量另一种固体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有心得细诉说】

 

第二节海水晒盐(4)

第4课时学习时间:

年月日

一、选择题

1.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A.改变温度B.蒸发溶剂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

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的食盐水,然后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的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

3.在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

4B.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

5

C.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5:

6D.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5:

4

4,20℃时某物质A的溶解度为25g,20℃时把该物质3g放人5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

A.60%B.35.5%C.25%D.20%

5.青岛是个美丽的沿海城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所以青岛有很多海水晒盐场。

从海水能获得食盐的方法是()

A.降低海水的温度B.减小食盐的溶解度

C.蒸发海水中的水D.过滤海水得到食盐

6.冷却热饱和溶液,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后,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解度

7.不能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是()

A.KNO3溶液B.NH4Cl溶液C.石灰水D.食盐溶液

8.下列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B.硝酸钾和氯化钠

C.粗盐(含泥沙)D.碳酸钙和氧化铜

9.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10gNaCl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时NaCl的溶解度是10g

B.t℃时,把lOgNaCl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

C.把20gNaCl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NaCl的溶液度为20g

D.t℃时,把36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达到饱和,所以,t℃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10.60℃时,50g水中溶解了A物质10.5g恰好达到饱和,则A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

11.在20℃时,两杯饱和的NaCl溶液,甲杯ag,乙杯bg,在下列条件下,两杯溶液中析出NaCl晶体质量相同的是()

A.都降温至同一温度

B.同温度下,甲杯蒸发掉10g水,乙杯蒸发掉60g水

C.同温度下,两杯都蒸发掉20g水

D.向甲杯中加入25g溶剂,乙杯中减少25g溶剂

12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掉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1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D.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4.将20℃时一定量的某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对于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结晶后的溶液质量减小了

③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④溶剂质量比原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了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溶解度最小

B.t1~t2℃,甲的溶解度增大的最大

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甲、乙、丙可能都是固体

二填空

1.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是利用了结晶法中的________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________。

3.图6—17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该图填空。

(1)t1℃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2)t2℃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将t2℃的A、B、C、D四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都降低到t1℃。

其中,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____;析出溶质最少的是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溶液变成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

(4)要使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最好采用____的方法,

4.已知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那么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____g。

20℃时,将5.4g食盐投入到2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其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还需加入____g食盐。

5.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是纯碱晶体),并含有少量氯化钠等杂质。

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____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为:

①加热溶解;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洗涤晾干。

(4)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烧杯、玻璃棒和、、等。

6.如图曲线中a、b、c分别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P点表示在____℃时____和____物质的____相同。

(3)N点表示在t3℃时,甲溶液是____溶液,乙溶液是____溶液。

(4)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选用的具体方法是____。

(5)t4℃时,甲、乙分别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冷却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

(6)在t1℃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lOg,分别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

(7)从甲的热饱和溶液中提取甲最好采用____方法;从乙溶液中提取乙最好用____方法。

7.下列混合物适宜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KCl、NaN03B.水、酒精C.Na2CO3、CaCO3D.MgSO4、ZnSO4

8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可知: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9一木块漂浮于50℃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由此可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________,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学有心得细诉说】

第三节海水制碱

(1)

第1课时学习时间:

年月日

【明确目标心了然】

1.知道氨碱法制碱的原理及工序.

2.了解纯碱的用途,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我能行】

1.碳酸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又是如何制得的?

阅读P19页看流程图回答问题。

氧化钙

石灰石氨气(循环利用)

二氧化碳

氯化铵

碳酸氢钠纯碱

精盐水氨盐水

(1)、由氯化钠到碳酸钠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是如何进行的?

(2)、食盐水和氨盐水那种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为什么?

(3)、石灰石作为原料,有何具体作用?

(4)写出氨碱法制取碳酸钠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钠用途极广,如,,,

等均需要大量的纯碱,纯碱还广泛应用于,,

等领域.

3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