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732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ocx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研究背景: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

作文课上,往往是教师语言车载船装,费尽心思,但学生的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就像一盘干巴巴的萝卜干,让人沮丧。

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只有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生活,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体验形诸于语言文字,才能真正实现我笔写我心,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的活动。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茅,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学生课外活动并不丰富,在我校开展小记者主题活动,就是解决作文教学“源”,“真”,“本”的问题,就是构建学生的写作环境。

因而“小记者实践活动”是引发点,构建写作环境是重点,“改革作文教学”是落脚点。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小记者活动引领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

强调“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然后生活化作文”的观点。

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写生活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

本课题主要以体验性原则、有关作文教学理论为支撑,提出学生作文以小记者活动引领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的主张,使学生作文体验化教学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强、效果又较为明显的系统性理论。

实践价值:

1.落实课程标准,重视作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内心蕴含的童真童趣,开拓学生视野,尊重学生习作的价值取向,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作文教学回归本体,真正做到放文,放情,放形。

2.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促使他们保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4.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研能力,形成教研氛围。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

对中小学生来说,习作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生命力的绽放,所以中小学生作文更应该重视从内容入手。

因为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生活质量就越高,作文的空间就越大作文生活化,就是让作文走进生活,具体地说是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作文,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并在作文中学会思考、透视生活,来形成改造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生活化作文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生活;参与活动,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反思生活;感悟社会,表达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塑造和完善基础人格,营造作文与生活的互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阅读与作文的互通的教育环境,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需任何遮掩和伪装的用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3.杜威活动教育理论:

“应把世界当作一本大书,把现实事物当作教材……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教材,到处都有课堂。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校外活动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获得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4.体验活动理论:

在实际教育语境中,体验是一种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

从活动的构成看,每一个活动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结果。

作为活动目标和结果的体验,主要包含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直觉、发现、整合和建构等认知与情感因素;作为活动过程的体验,强调情境创设与亲历过程,具有“过程与方法”之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浙江省沼涛实验小学的“写真话做真人”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方案,从改革作文评价体系、创立新型教学模式、运用教学辅助策略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江苏省吴江市的“中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从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训练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生活作文指导、批改以及生活作文活动体系。

这些研究虽然在研究角度和层面上有迥然的差异,但如果对他们的风格进行理性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有个共同之处:

都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国外中小学作文训练也一直强调“丰富生活体验”。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更是将作文引进生活,教师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思考和准备,作文命题也以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追求真实与实用。

本课题在吸纳、借鉴上述课题部分观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情境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诉诸语言文字。

由于体验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体验的情景愈独特,愈真实,愈能引发人深刻的体验,乃至高峰体验。

因此,造设体验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体验性作文不应局限于特定的情境,更加强调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唤醒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而这载体便是日记。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习作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写作兴趣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学生身心获得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个性和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得到重大改变,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研究内容:

1.本校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

为了开展好课题研究与实施,并使方案中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首先应进行一次“学校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调查的方式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的对象为我校三~六年级的小记者,调查目的拟定为:

为了了解目前学校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原因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调查后,要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好调查报告。

2.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生活化作文”是指学生的作文应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需任何遮掩和伪装的用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

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因此,本课题旨在以学校教育为阵地,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基地,营造作文与生活的互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实现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释放学生生命的活力。

3.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

当学生比过去有所进步时,他们都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亲切感,此时,必会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因此,课题还应着手于研究如何在多种激励中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

4.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的体验作文教学的个案研究

五、课题的主要观点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是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产生写作的愿望和激情,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展开想象、自主作文,能写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养成好的写作习惯。

2.写作课程的本质在于满足主体的表达需要,在于尊重主体的生命理解,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

因此,回归本质,就是回归心灵,就是回归自然,就是回归生活。

“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这一命题的提出,就是要关注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就是想架设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

作文源于生活,这是心理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基本观点。

作文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

在生活触动心灵的一瞬间,在心灵呼唤表达的一刹那,写作便成为生命主体的一种自发需要。

六、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体验性学习的内涵及其能力培养方法。

2.调查法。

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参与体验积极性、体验感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行动研究法。

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为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而行动,而研究。

以问题研究为中心,通过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行为的直接、间接的观察与反思,不断加深对自己行动实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行动,不断提高自己。

4..案例研究法。

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进行描述、总结分析,通常是记录课堂内真实的故事以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

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七、实施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

所以,教师自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具有健康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有趣的事,并有滋有味地描述给学生听,把美好的生活展观给孩子们,激发他们关注生活的情感。

2、在丰富的生活中指导观察,帮助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生活化习作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

象真正“大记者”有着敏锐的知觉

(1)关注生活,学会观察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听日益提高,我们孩子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这就为学生观察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a.观察生活序列表:

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方面构建。

b.观察方法的指导:

有序观察、全面观察,训练思维。

(2)开展活动,学会参与生活

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学生有可能积累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

a.营造校园生活的良好环境,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它将为小记者提供丰富的写作“养料”,如运动会,歌咏比赛,文明就餐等活动的开展。

激发学生说,写的情趣。

b.构筑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建人际交往、语文思维训练的“操场”,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建立一种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

(3)留心个人生活,学会体验生活。

体验,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感受和体味得来的生活经验,应当让学生懂得,在个人生活中蕴藏着一个取之不竭的作文题材的宝库。

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会生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

这些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极时将个人生活内容用条款式实用笔记文进行写作,成为作文毛坯。

3、课内训练写作,养成良好习惯

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如何进行写作呢?

用姚竹青老师的话说,就是“活写生”,即用语言文字生动逼真地活画出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景。

但“生动逼真”要区别于词句“优美”、“浮华矫饰”,而是要倡导孩子用最平常、最质朴的语言,心理怎样写,口是怎样说,笔下就怎样写。

(1)教育学生养成说真话,吐真情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

(3)淡化文体,加强实用文的写作。

(4)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习作的好习惯。

4、课外自由、开放,发挥学生写作个性。

(1)构建开放的作文模式。

a.交友书信b.校内采访c.校内调查d.笔会采风

可设“校园生活见闻作文”。

摒弃传统的纯作文技巧的传授训练,从内容入手,向生活开放,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学生已有见闻的基础上,创设情景,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

(2)开设多种形式的体验式作文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提高作文素养,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

a.主题作文展览墙议查b.校园新闻快报

c.校园新闻广播电台d.班级晚间新闻十分(十分钟)

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

1.学习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

2.认识"体验"对于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与日常学习的动力意义,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契机.制订操作方案,组建课题组.

(二)、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2月)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以以小记者活动为载体的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写作情况。

4.2011年下半年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课题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5.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三)、课题的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0月)

1.通过座谈、听课、观摩展示等方式,收集多方信息。

2.对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课题报告,然后由课题组汇总写出总体研究报告;

3.成果结集并展示,负责整编学生习作及教师教学典型案例;

4.请专家组鉴定,形成经验并结题.

九、课题研究成果

1.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小记者

小记者站成立之初,我们从三至六年级中挑选了35名学生做为小记者,开始,他们对小记者有点好奇,又有许多担心和害怕,他们担心辜负了“记者”这个神圣称号,害怕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经过几次培训和实践,小记者们逐渐熟悉了新闻写作的套路,他们的作品不断在校报和其他报刊见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记者们胸前戴着小记者的牌子,他们的身影不断活跃在校园和社会大舞台,“小记者”成了全校学生追捧的对象,也成了小记者们的荣耀,许多家长还托关系、“开后门”要求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小记者的队伍来。

后来,小记者队伍不断扩大和更新,人数稳定在60名左右。

短短两年多时间,学生共发表学生作品300多篇(幅),“三禾客”网站发表学生作品400多篇(幅),红领巾广播站发表学生作品1000多篇,还有各班墙报、学校小记者作品展,展出小记者作品100多篇(幅),这些小记者的作品,由稚嫩到成熟,能够清楚地看到小记者的成长足迹。

更令人欣喜的是,有大批优秀的小记者作品能够登上全国很有影响的大报刊。

小记者撰写的新闻调查和特别报道,登上由团中央主办的《少年儿童研究》,还有国家级报刊《语文报》,省级的有《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扬子晚报》,市级的有《南京日报》《晨报》,区级的有《今日高淳》;小记者优秀作文也陆续刊登在《小学生优秀作文》《语文报》《做人与作文》《百家作文指导》《简妙作文》《小学生阅读与指导》等报刊上。

这些作品,让孩子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让老师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成长的自豪。

根据小记者作品发表情况,我们将可见的作品作了统计,统计表见下:

小记者2013——2015年发表作品情况统计表

 

新闻作品(篇)

摄影作品(幅)

优秀习作(篇)

美术作品(幅)

其他(篇)

131

65

156

43

12

2.探索出了农村学校培养小记者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的学生对小记者的知识,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更不知道什么是新闻,至于怎样写就茫然无知了。

为了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卓有成效,我们对培养小记者的策略可用下面流程来表现:

遴选小记者——小记者培训(认识新闻)——阅读新闻、收看新闻(了解新闻)——采访实践(先校内,后校外)——小记者系列活动——开辟展示平台——小记者写作实践——小记者经验交流——小记者作品问题探讨——小记者自主发掘新闻——小记者能写深度新闻——学习向报刊投稿——成为优秀小记者

定好培养总流程以后,我们就根据这个流程又制定了各个培养策略的小流程,有了这些流程,我们培养起来,就很方便,也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扎实。

①小记者培训行动策略

培训流程:

录像感受——礼仪指导——模拟采访——专业培训——案例分析

小记者的培训,涉及许多内容,针对中小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我们是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做起。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些新闻记者的现场采访录像,对小记者进行播放,让小记者真切地感受新闻记者现声采访的情景,也让小记者感受到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从而让小记者热爱记者这一工作。

然后,我们对小记者的礼仪进行了专门的指导,让小记者学会尊重别人,做到仪容端庄,有礼有节,同时,我们也教育小记者要自信,相信“我能行”。

第三,我们又对小记者应具的素质进行培训,教育小记者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博学多闻。

为了检查效果,我们还对小记者进行现场尝试,两至三人一组,轮流充当小记者角色和采访对象,进行模拟采访。

在模拟采访时,小记者们有的落落大方,有的则扭扭捏担,放不开,老师就给他们及时纠正,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一直到满意为止。

进行了前面几个步骤以后,我们才真正开始小记者新闻专业知识的培训。

开始时,我们将三年级到九年级的小记者一起上课,一锅煮,每周一次。

结果发现,在培训过程中,六年级以上的同学对新闻理论,接受能力还比较好,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却很多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云,效果很不好。

于是我们就改变了策略,开发了培训教材,内容做到浅显通俗,将统一培训改为分开辅导,即三至五年级一个段,六至八年级一个段,培训内容因人而异,教学方式因人施教,深浅难易各有不同。

培训光是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还要布置作业练习。

在练习之中,我们发现,小记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是:

把新闻写成普通的记叙文。

对此,我们又对小记者的习作做专门的案例分析,找出原因,再进一步修改。

经过“专业知识讲授——练习——分析——修改”循环,小记者对新闻、新闻的结构、新闻的要素、新闻的基本写法等专业知识加深了印象,由最初的把新闻写成了普通的作文,变得现在的新闻稿基本不要怎么改动。

小记者的写作过了半年就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量的飞跃,现在的小记者,不论是现场采访还是调查分析,他们都能拟出质量较高的采访提纲,能够抓住新闻的要点,从不同角度去采写,如小记者站开展的《我为男生女生挑铫刺》的调查,小记者们从不同角度,用他们的眼光,写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就事论事,委婉而善意,经过辅导老师整理,删去枝叶,集中为一个专题在校报上发表,反响非常强烈,学校以此为契机,再一次开展讨论,对照报纸上的现象,召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完善自我”的主题班会,教育效果格外地好。

后来,蒋新中老师将发表在校报上的此专题稿投向有关报刊,浙江的《小学生世界》和上海的《儿童时代》都刊发了,说明我们还是抓到了新闻点的,这让我们感到异常欣慰。

②小记者采访行动策略

操作流程:

手把手带着采访——场外指导采访——小记者自主采访

从课堂上走出去,拿着纸笔和照相机和别人直面相对,这本身就是一个角色的转变,这个转变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

正像一个人刚学走路一样,首先必须要扶着走,然后半松半扶,再到放开手脚。

开始时,老师给小记者选择了采访对象后,怎样进行采访呢?

小记者有点茫然。

老师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拟好采访提纲,确定采访内容,同时告诉他们采访提纲要事先写在采访本上,并每个提纲下面要留足被采访者的内容。

开头一两回,老师还要经常提醒小记者们和被采访者见面怎么说,中间怎么说,自己没听清楚的时候还要有礼貌地提醒被采访者再说一遍或者将速度放慢一点,结束采访时又要怎么说等等这些细节,老师都是手把手地进行指导的。

采访次数多了,老师就不能全部包办了,只能充当问题指导的角色了,即小记者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老师事先提醒,以引起注意。

在这个“场外指导”阶段,是相对小记者对被采访者比较陌生的基础上进行的。

采访对象的选定,小记者没有确定性,也不知从什么角度去采访,这个时候,老师必须给小记者讲清楚,小记者基本上是充当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角色。

其实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也是很重要的。

至于学生自主采访,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这个时候,小记者们从发现新闻到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全部由他们自己做主。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开始时,我们也对小记者们有担心,担心他们是指一方打一方,不会发掘,不会采写,其实这些担心有点多余,孩子们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求知欲旺盛,不怕丑,天真烂漫,容易被别人接受,也容易被人包容。

为了使采访行动循序渐进,我们让小记者先学会采写校园新闻,从最熟悉的人和事写起,这样可以熟练地掌握新闻的基本写法和采访技巧,也锻炼了胆量。

学会采写校园新闻以后,我们再把小记者带出去深入社会采访,先是由学校组织安排主题,大致确定采访范围和对象,然后指导怎样列采访提纲、采访怎样进行。

校外的采访,对小记者来说,无论是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及主题,他们都是陌生的,学校必须负责好联系工作,然后对小记者说说采访对象的初步印象,让小记者心里有个大略的底细,如组织参观访问梓龙乡杨桥村、沙塘湾办事处太平村,领略新农村的变化时,老师必须先告诉小记者这些村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在当地和全市有什么影响,还要提醒小记者应该采访到哪些数据,采访什么内容,采访什么人,出发之前,要列好采访提纲。

当然,在实践之中,小记者也常出现一些笑话,如:

面对采访对象,小记者提问时,拿着采访提纲像念书一样对着念,有时还不大流利;还有一些小记者生怕自己没有表现,在几个小记者同时采访时,前一个小记者问题还没问完,后一个小记者就抢着提问了等等,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到效果。

因为这些问题大多出现在低年级的小记者身上,被采访者能够包容小记者的幼稚。

时间一长,他们也就变得熟练了。

至于到了现场的临机应变,就靠小记者自己去锻炼了。

如采访全国道德模范、火车轮下救人英雄刘新红、采访“全国爱心大使”著名企业家陈响莲女士,采访外国人毛吕克、著名笑星碰碰胡,采访娄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福新、市教育局长王建农等等,小记者的表现,都受到采访对象的一致好评。

③小记者新闻写作行动策略

新闻写作是小记者培养的落脚点,也是小记者培养的成果体现。

这个成果不仅是小记者自己学习的结果,也是老师培养的成果。

培养小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我们对小记者的要求是:

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及时写出新闻稿件——及时投稿。

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就是新闻事实的苗头和信号。

新闻事实,就像隐游在水中的鱼,我们要把鱼打捞上来,该从哪儿下网呢?

我们要注意观察平静的水面上有鱼儿泛露的气泡和涟漪,在泛露着气泡和涟漪的水面处下网,就一定会打捞出鱼来。

这些泛露的气泡和一圈圈的涟漪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发现鱼(新闻事实)的苗头和信号,就是线索。

新闻线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零碎、简单、片断、不具体、不确切。

有时只是只鳞片爪的一句话、一种声音、一段文字、一个情景等等。

抓住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