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827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docx

专题01第7题化学与生活知识讲解高考化学最后冲刺逐题过关解析版

专题01第7题化学与生活

一、试题解读

化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高考一般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古代与化学相关的成果、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国内或国外科技进展等)、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命题,很多知识源于教材。

这类题通常是高起点、低落点,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考向

三、必备知识

1、化学与材料

举例

说明

金属材料

铝合金、不锈钢、青铜、黄铜

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等优点;保护金属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或电解池的阴极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玻璃、陶瓷、光导纤维、新型陶瓷材料

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有水泥、玻璃和陶瓷

有机

高分子

材料

天然材料

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

人造纤维:

粘胶纤维,天丝(人造丝),人造棉等

乙烯、氯乙烯都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但聚乙烯、聚氯乙烯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合成材料

塑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

合成纤维:

涤纶、锦纶、腈纶、尼龙等

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

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石棉、玻璃钢

复合材料比原单一材料有更优越的性能

2、化学与营养

营养物质

举例

说明

糖类

(C、H、O)

葡萄糖、果糖、蔗糖、

麦芽糖、淀粉

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中的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油脂

(C、H、O)

植物油、动物脂肪

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

(C、H、O、N等)

鸡蛋、牛奶、鱼、肉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维生素

维生素A、C、D

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易溶于水,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微量元素

铁、锌、硒、碘

缺铁造成贫血;缺锌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差;缺碘造成大脖子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3、化学与生活

(1)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归纳

性质

用途

(1)

生理盐水指的是消毒过的0.90%的氯化钠溶液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

(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作干燥剂(不能干燥NH3、H2S、HI、HBr)

(3)

生石灰、无水氯化钙能与水反应

可作(食品)干燥剂

(4)

P2O5能与水反应

可作干燥剂(不可用于食品)

(5)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6)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7)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

可作光导纤维

(8)

4HF+SiO2===2H2O+SiF4↑

用HF雕刻玻璃

(9)

2C+SiO2Si+2CO↑

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

(10)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1)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可作杀菌消毒剂,还可作漂白剂

(12)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13)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

(14)

NH4HCO3、NH4NO3是可溶于水的含氮化合物

可用作氮肥

(15)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16)

草木灰和硫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草木灰和硫铵不能混合施用

(17)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18)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

(19)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20)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21)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

(22)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23)

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

作供氧剂

(24)

肥皂水显碱性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25)

水玻璃不燃不爆

可用作耐火材料

(26)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机黏合剂

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27)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28)

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29)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可用于焊接铁轨

(30)

MgO、Al2O3的熔点很高

作耐高温材料

(31)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明矾作净水剂(混凝剂)

(32)

小苏打和明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可以作泡沫灭火器

(33)

明矾溶液显酸性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34)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

(35)

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

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

(36)

Fe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37)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

(38)

Fe2(SO4)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

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

(39)

K2FeO4是强氧化剂,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作新型净水剂

(40)

Cu+2FeCl3===2FeCl2+CuCl2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41)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

(42)

粗锌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

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

(43)

铁、锌形成原电池,铁作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

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锌块以减缓其腐蚀

(44)

铁与电源负极相连,铁被保护

铁闸门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保护铁闸门

(45)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钡餐”

(2)有机物与日常生活

性质

应用

(1)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医用酒精用于消毒

(2)

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使蛋白质变性

良好的杀菌剂,常作为浸渍标本的溶液(不可用于食品保鲜)

(3)

蛋白质受热变性

加热能杀死病毒

(4)

蚕丝(或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灼烧法可以区别蚕丝(或羊毛)和人造纤维

(5)

聚乙烯性质稳定无毒,聚氯乙烯有毒

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不能

(6)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植物油氢化制人造奶油

(7)

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

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8)

甘油具有吸水性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9)

淀粉遇碘水显蓝色

鉴别淀粉与其他物质(如蛋白质、木纤维等)

(10)

食醋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

食醋除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11)

阿司匹林显酸性

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12)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烯和甲烷

(13)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烧菜时加入醋和料酒提香

(14)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制肥皂

4、化学与环境

绿色化学: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环境问题

形成的主要原因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甲烷等

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

雾霾

PM2.5

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

酸雨

硫、氮的氧化物

臭氧空洞

氟氯烃的广泛应用

重金属污染

铜、汞、镉、铬、铅等离子

室内污染

甲醛、苯、放射性元素氡等

5、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

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的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

根据“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

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

传统文化归纳: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与错误

(1)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2)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3)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4)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

(5)“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6)“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7)“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8)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9)《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10)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1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

(12)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13)《梦溪笔谈》载:

“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属于石油(√)

(14)《肘后备急方》载: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如此提取青蒿素类似于萃取(√)

(15)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16)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7)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8)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膏液”的描述为“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这里的“膏液”的主要成分为油脂(√)

(19)《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0)《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21)《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22)《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3)《天工开物》记载: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

(24)《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5)“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26)“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27)“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28)“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9)精制砒霜过程如下: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干馏(×)

(30)使用《周礼》:

“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用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

“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31)鉴别《新修本草》:

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利用颜色反应(√)

(32)《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铜盐(√)

(33)《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34)《新修本草》中“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绛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

(35)“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36)“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37)“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38)苏轼《石炭行》中“投泥泼水愈光明”包含的化学知识:

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

四、高考回顾

1.(2018年全国II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2.(2018年全国III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3.(2018年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

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

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

选项D合理。

4.(2018年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答案】B

【解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5.(2017新课标I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6.(2017新课标III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A.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称为PM2.5,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故B正确;C.燃煤燃烧产生SO2和CO2,其中CaO可以和SO2结合生成CaSO3,并最终氧化为CaSO4,而CO2在高温下不能与CaO结合生成CaCO3,则加入CaO可减小S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小CO2的排放,故C错误;D.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故D正确;答案为C。

五、预测2019

1.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银器用除锈剂见新

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

古画水洗除尘

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答案】A

【解析】A.银器表面锈蚀物成分大多数为氧化银、氯化银、硫化银等,除此外还常会有银合金里所含铜质的腐蚀产物。

对于锈层含较多绿锈的,可以考虑使用甲酸溶液,甲酸能有效的分解含铜矿化物,而对银不起作用;对于银器表面变色较深,锈层较厚重的,要考虑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处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主要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使器物恢复原状,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古画水洗除尘是用羊毛排笔蘸温水淋于画上,等画完全浸透进水,在用毛巾蘸干画上的水分,如此进行多次,直到毛巾中挤出的水由污黄浑浊变得澄清透明为止,说明基本将画中的污渍清除干净,未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木器表面擦拭烫蜡是蜂蜡本身的熔点很低,可以用吹风机对固体蜂蜡吹一会,会有稍微融化,此时把软化的蜂蜡大致涂到木头上,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吹涂好蜂蜡的木器,使蜂蜡融化,完全覆盖木器,然后用棉布把多余的蜂蜡擦掉,再用热风吹,使蜂蜡更好的渗入木头当中,未涉及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2.很多诗句或谚语都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雨发庄稼”说明有铵盐生成

B.“落汤螃蟹着红袍”涉及化学变化

C.“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涉及物理变化,后者涉及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选项A不正确;B、“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B正确;C水乳交融指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

D、海市蜃楼现象和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有关,选项D正确。

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的治理攻坚。

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A

B

C

D

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

汽车尾气净化减排

工业尾气回收处理

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答案】A

【解析】A、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是改善土壤的酸碱性,故A选;B、汽车尾气净化减排,就是将汽车尾气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故B不选;C、工业尾气回收处理,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故C不选;D、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故D不选。

4.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此书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答案】B

【解析】A.麻黄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A项正确;B.醋中本身含有乙酸,能与碳酸氢钠药片发生反应,从而降低疗效,B项错误;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看到有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C项正确;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则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D项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可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B.化工产品大多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C.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D

【解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碳铵属于铵态氮肥,草木灰显碱性,碳铵与草木灰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A项错误;B.化工产品多数有毒,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有好处,可以食用,但不能滥用,不是化工产品大多可用作食品添加剂,B项错误;C.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D.蛋白质遇碘酒发生变性,可用于外用消毒,D项正确。

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化石燃料燃烧时采取脱硫措施

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

B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C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

该鼎属于铁合金制品

D

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达尔效应

说明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D

【解析】A.化石燃料燃烧时采取脱硫措施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以免污染空气,故A错误;

B.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促进盐的水解,溶液的碱性更强,因此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洗去油污,并不是碳酸钠可与油污直接反应,故B错误;C.后母戊鼎是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故C错误;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故静置后的淘米水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则说明淘米水是胶体,故D正确。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蚕丝、腈纶均为天然纤维

B.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乙酸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

D.纯碱溶液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