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870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2019年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六年级

(2)班音乐,从整体上分析,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差,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得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音乐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且年级之间衔接也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情况不是很好的。

其中大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有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够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个单元,每个单元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5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1—3谱,教1-5遍词,然后让学生听录音自学巩固,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教学重难点

1、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时间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总结经验。

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校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加强自身文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培优辅差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甘垛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度表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9.1-9.6

起始教育、新学期设想、初步认识歌谱

谱,学习演唱《唱着跳着走近你》

2

2

9.7-9.13

1、学习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欣赏《茉莉花》。

2

3

9.14-9.20

1、复习歌曲,学习演唱《清津浦船歌》、听赏《樱花谣》

2

4

9.21-9.27

1、学习演唱《故乡恋情》,欣赏《脚铃舞曲》

2

5

9.28-10.4

国庆放假

6

10.5-10.11

学习演唱《哈罗、哈罗》,进行“编创活动”

2

7

10.12-10.18

欣赏《跑旱船》、学习演唱《对花》

2

8

10.19-10.25

学习演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2

9

10.26-11.1

学习演唱《革命将士出征歌》、听赏《蓝花花》、,进行“编创活动”

1

1

10

11.2-11.8

学习歌曲《水乡歌儿多》、欣赏《欢乐歌》

2

11

11.9-11.15

听赏《小巷风韵》、学唱《外婆桥》

2

 

甘垛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2

11.16-11.22

学唱《姑苏风光》、听赏《小巷风韵》,学唱《外婆桥》

2

13

11.23-11.29

听赏《波兰舞曲》《跳吧!

跳吧!

2

14

11.30-12.6

听赏《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学唱《故乡》、进行“编创活动”

2

15

12.7-12.13

学唱《蓝色的雅德朗》、复习本单元歌曲

2

16

12.14-12.20

听赏《密西西比河》学唱《啊,苏珊娜》、、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2

17

12.21-12.27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歌曲。

2、我的创造:

1)、2)

2

18

12.28-1.3

复习全册歌曲

2

 

七彩桥(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感情。

2、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感受。

3、教师介绍歌曲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

目的何在?

7、教师小结:

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

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

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

2、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

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连线的读法。

2/42/4

×××|×—||×·×|××××||

2/42/4

×××|×—||××0|0×××||

2)、合唱练习:

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

3)、歌曲接龙演唱: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

4)、歌曲处理:

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已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线标注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

(三)、以歌会友

修改栏

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修改栏

 

七彩桥(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中国花鼓》和《丝绸之路》。

2、学习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3、通过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跳集体舞,抒发自己热爱世界和平、渴望与异国人民建立友谊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交待学习任务。

(二)、教师带领学生视唱《中国花鼓》的主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的特点。

听赏要求:

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活泼、热烈的气氛。

1=bB2/4

 

刚才这段《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采用了什么演奏形式?

主奏乐器、伴奏乐器各是什么?

(三)、听一听、唱一唱下面的旋律,再与音乐主题比较,你能发现其中的变化吗?

1=bB2/4

 

(四)、听一听,连一连

小提琴持续不断的鼓声

钢琴中国风格的旋律

(五)、欣赏《丝绸之路》

(六)、学习跳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1、舞蹈动作不宜太难。

2、以表现“友谊、交流、欢聚”主题的圆圈舞为主。

(七)、总结全课

修改栏

 

七彩桥(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采集与分享,通过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

2、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竖笛吹奏

三、教学准备

竖笛、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采集与分享

1、组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比一比,看哪组介绍得更为引人入胜,更有自己的思考和个性。

3、认识P8音乐桥上的图片。

a.学堂乐歌的探索者

b.《图兰朵》在中国的盛大演出

c.日本指挥家钟情《二泉映月》

d.芭蕾舞剧在中国生根开花

e.中国民歌回荡在“金色大厅”

f.“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

3、在你珍爱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资料中挑选一些写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三)、竖笛合奏:

江苏民歌《茉莉花》

1、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还可做重奏练习。

2、合奏时,要求学生互相倾听,及时调整音准,以求得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注意点:

1、这首乐曲以“连音”演奏为主,乐曲中多次出现四个音连奏的情况,演奏中需提醒学生注意这四音要奏得均匀、流畅。

2、本课练习的重点是高音的演奏,要注意开闭“高音孔”手指在演奏中及时准确地到位。

(五)、总结全课。

修改栏

七彩桥(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送别》,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2、通过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的演唱,抒发和表达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共同把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心愿。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听赏《送别》

1、请学生聆听器乐曲《送别》,听后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2、朗诵一首小诗(《送别》的歌词),说说诗词内容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3、请学生欣赏童声合唱《送别》,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词曲表达的意境之和谐、融洽,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法有更充分的理解。

(三)、复习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四)、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1、简介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少儿合唱歌曲。

歌曲为四三拍、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短促、跳跃的旋律和第二乐段舒展、优美的旋律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少年儿童保护家园、建设家园、要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可爱形象。

2、学唱第一乐段,注意唱好休止符和切分符。

a.听唱b.自由练唱c.齐唱

3、学唱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的合唱以三度和声为主,和谐流畅,演唱起来比较容易。

a.听唱b.自由练唱c.齐唱

4、齐唱第一、二乐段(做到表情演唱)

(五)、知识拓展《学堂乐歌》

由学唱《送别》引入话题,教师事先收集关于“学堂乐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介绍,了解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可以引起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发展史的关注,从而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基础。

(六)、总结全课

修改栏

 

走邻多佳音(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樱花谣》(日本)唱《清津浦船歌》(朝鲜)

2、在欣赏、歌唱等教学活动中,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3、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清津浦船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

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乐曲的主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游戏:

听赏况答

多媒体展示游戏内容,听赏音乐,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音乐名称、风景名称。

竞答方法:

1、说出国家名称得一颗星,风景名称得一颗星,音乐名称得两颗星,说出一种与这个国家相关的人文风情得一颗星。

2、在音乐播放结束之后即可抢答。

3、教师讲清楚活动的规则要求,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捕获具有亮点的教学资源信息,及时点评、总结。

(三)、欣赏与表现

1、欣赏女声独唱——《樱花谣》(日本)

1)、欣赏日本筝演奏的《樱花谣》,说出演奏乐器和所属国家的名称。

2)、欣赏女声独唱——《樱花谣》,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

3)、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小结。

4)、听老师演唱《樱花谣》的歌谱,学生将歌中所用的唱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来。

5)、用课堂乐器将所写音列吹奏出来,揭示其调式音阶为日本特有的“都节调

式”。

6)、跟琴视唱另外一首用都节调式写成的民谣《樱花》。

2、学唱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朝鲜)

1)、学生听赏歌曲并思考、回答问题:

听辨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关系。

2)、简介歌曲。

找出歌曲中模仿锣鼓声音的衬词,并在凳子上按节奏敲击,使歌曲更添生活的情趣,表现渔民劳动的快乐与乐观的精神。

3)、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4)、分组运用歌唱、吹奏、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演《清津浦船歌》。

5)、各小组交流创作表演成果,并总结关于“朝鲜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总结全课

修改栏

友邻多佳音(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佳美兰》,学唱《故乡恋情》、《我的小花园》,模仿演奏佳美兰音乐。

2、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故乡恋情》和《我的小花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故乡恋情》和《我的小花园》,感受歌曲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欣赏《佳美兰》(印尼民间音乐)

1、简介《佳美兰》

佳美兰,这个词是爪哇语,原意为“用手操作”、“敲击”。

现在既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也指由它演奏的音乐。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建成于9世纪的大型佛教庙宇婆罗浮屠的浮雕上,已看到现代佳美兰乐队中一些乐器的图形。

在民间,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佳美兰乐队更是随处可见。

2、欣赏

3、模仿演奏佳美兰音乐

(三)、学习歌曲《故乡恋情》

1、品读歌词,体会游子对故乡的思恋。

2、展示泰国风景图——恬静安逸,引导学生用“u”随音乐缓慢哼唱表现思念之情。

3、跟琴学唱歌曲。

(四)、学习歌曲《我的小花园》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短小、充满童趣。

弱起的节奏、分解和弦的模仿、短小的乐句,使歌曲语言精炼而富有生气。

歌曲塑造了印度尼西亚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2、品读歌词。

3、出示印度尼西亚风景图,让学生欣赏“千岛之国”的迷人风光。

4、学生找出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型练习拍击,并分组设计动作表现该节奏。

5、视唱、听唱感受曲调的模仿与变化。

(五)、总结全课

修改栏

 

友邻多佳音(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唱《哈罗!

哈罗!

》露一手:

制作脚铃,随音乐舞蹈。

口琴:

《哈罗!

哈罗!

2、有节奏地演唱《哈罗!

哈罗!

》,感受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节奏地演唱歌曲《哈罗!

哈罗!

》,感受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口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津津浦船歌

2、故乡恋歌

3、我的小花园

(三)、学习歌曲《哈罗!

哈罗!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马来西亚歌曲。

歌曲用非常口语化的“哈罗!

哈罗!

”表现了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歌曲在旋律上用“反复”、“扩展”、“装饰”等手法,使主题得到多方面的变化。

2、品读歌词

3、拍击节奏“O×××|×O|”,用自制打击乐器随歌曲同步演奏。

(在熟悉该节奏以后,与歌曲错开两小节继续演奏,即歌曲先唱,乐器休止两拍以后再加入,形成轮奏的效果。

4、跟琴学唱歌曲,用歌声与乐器的合作,表现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四)、露一手:

表演孟加拉国脚铃舞

将小铃系在自己的脚踝上,随音乐舞蹈,听一听踏地时脚铃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女同学)

男同学可以让他们模仿孟加拉国男子用鼓为女同学的脚铃舞伴奏。

(五)、口琴伴奏《哈罗!

哈罗!

注意点:

第一声部用“新式单音伴奏”吹奏。

第二声部用“复音伴奏”吹奏。

1、学生自奏乐谱

2、合唱

3、教师用钢琴、碰铃等为《哈罗!

哈罗!

》伴奏

(六)、总结全课

修改栏

北国豪情(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跑旱船》,学唱《对花》,露一手

(1)跑旱船表演

2、通过学唱《对花》,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悦。

3、在欣赏《跑旱船》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对花》,感受人以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跑旱船》

1、简介《跑旱船》

《跑旱船》结合了山歌的某些特征,曲调高亢,旋律起伏大,情绪热烈,词句形象鲜明,把跑旱船的角色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2、观看节日里群众跑旱船的录像。

3、听赏:

1)、听赏时要关注歌曲中的滑音,任意延长音以及衬词的运用。

2)、听赏完后让学生说说“哪些因素决定了歌曲的独特风格”。

(三)、学唱歌曲《对花》

1、简介歌曲

《对花》原为河北省流传的一首民歌,六声羽调式,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衬词极具地方特色,增添了歌曲的欢快气氛。

2、歌词品读

3、跟琴学唱歌曲

4、完成课本中关于南北方小调风格差异的练习题

比一比南北方小调的风格,用连线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音域宽广

北方高亢粗犷南方

小调优雅清丽小调

委婉细腻

(四)、露一手:

跑旱船表演

1、模拟欢庆的场面,让学生用秧歌舞的简单步伐跟着表演。

2、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反复听赏。

(五)、总结全课

修改栏

 

北国豪情(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露一手

(2):

自做“唢呐”并表演。

2、通过学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

3、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这首唢呐独奏曲由张晓峰作于1972年。

乐曲分为:

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等部分,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了山村售货员购货时的欢闹情景。

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节奏轻快,曲调诙谐,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第一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云锣”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肩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

2、提出欣赏要求

乐曲有三个段落,听完全曲后回答三段旋律中节奏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

3、结合“露一手”活动让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唢呐”进行模仿表演。

(三)、学习歌曲《唱得幸福满山坡》

1、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满山坡丰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农民收获时的喜悦心情。

3、歌词品读

4、跟琴学唱

1)、听唱3~5遍

2)、自由练唱

3)、整体听唱

4)、录音带伴唱

(四)、总结全课

修改栏

北国豪情(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蓝花花》、《掏洋芋》

2、学习创编歌词

3、学习《革命将士出征歌》,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革命将士出征歌》,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对花

2、唱得幸福山坡

(三)、学习歌曲《革命将士出征歌》

1、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陕北民歌填词的,解放以后歌词又几经修改。

歌曲表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抗敌救国的豪情。

结束句的高八度,充分表达了抗日军民对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2、歌词品读

3、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歌曲

1)、听3~5遍

2)、用模唱法学唱

3)、自由练唱

4)、齐唱

(四)、我的创造

(一)

1、用《革命将士出征歌》的音调,再创编一段歌词唱一唱。

2/4

 

2、提出创编要求:

1)、所编歌词要基本和原歌词字数相同。

2)、有连音线的地方是一字多音,一般情况下不要多写歌词。

3)、所填歌词内容必须和原歌词有联系。

3、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合作创编。

4、把新歌词唱一唱,比比哪一组创作得好。

(五)、总结全课

修改栏

 

北国豪情(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

2、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bsi#sol#do”这几个变化音。

3、学习创编旋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学习创编旋律。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竖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本单元所唱的歌曲。

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唱出不同的感情。

1、《对花》

2、《唱得幸福满山坡》

3、《革命将士出出征歌》

复习方法

1)、男、女生独唱

2)、小组唱

3)、齐唱

(三)、竖笛合奏:

《送我一枝玫瑰花》

1、歌曲简介:

新疆维吾乐族民歌《送我一枝玫瑰花》,旋律欢快热情,乐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

第一、二、四句都以长音结尾,具有一定的抒情性。

第三、四句衔接紧凑,使乐句既有变化又保持了统一,曲调运用的许多切分音型和旋律中出现的两个助音式的变化音,使整个曲调更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风味。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并通过对乐曲的吹奏感受音乐之美。

3、提示:

合奏时要注意到三个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