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143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1窦娥冤第3课时教案必修4

窦娥冤

授课题目

《窦娥冤》

拟3课时

第2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重点

理解窦娥所发下的“三桩誓愿”,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

难点

理解窦娥所发下的“三桩誓愿”

课型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一、分析文意

1、窦娥的三桩誓愿分别是哪三桩?

其实质分别是什么?

(1)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2)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3)三年干旱——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2、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在全剧中地位如何?

①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

②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是全剧高潮。

3、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

说说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①浪漫主义手法。

②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又能增强悲剧气氛。

从观众角度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思考题:

4.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①.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

②.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

③.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

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5、这部分内容上,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主要是典故: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

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第二部分是窦娥与婆婆诀别。

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大奇愿。

①.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

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

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

眼看窦娥就要成为刀下之鬼,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

然后作者却宕开一笔,转人第二部分婆媳诀别。

②.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

这一“弛”为下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真是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二、课堂小结:

前两场戏中,窦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温顺善良的品格。

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尤其是最后三桩誓愿,更是窦娥个性的最高展现,是全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板书设计:

诉说冤屈赴法场

怀疑质问怨(反抗精神)

彻底否定揭露社会

哀告走后街(悬念)(怕见蔡婆)———善良

见蔡婆

遇见蔡婆(巧合)悲(温顺善良)

 

三桩誓愿实质

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六月飞雪)

三年干旱——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东海孝妇)

教学后记: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性的一局棋

金庸

“号外!

号外!

叮当,叮当!

大新闻!

一九三三年二月五日,东京街头到处响起了报贩们的叫卖声和铃声,卖的是《报知新闻》的号外,向成千成万读者们报告一个“重大的”消息:

吴清源①与木谷实在正式围棋比赛中都使用他们所创的“新布局法”(在日本称为“新布石法”),木谷实先手,三子都走五路,吴清源三子走四路,成为“三联星”。

这在围棋界是前无古人的着法。

日本人对围棋极为着迷,无怪这件事报纸竟要出号外。

木谷实是日本的青年棋人,和吴清源感情很好,两人共同研究而创造出来一种新的布局体系。

简单地说,那是在布局上笼罩全盘而不是固守边隅。

他们合著的《新布石法》一书出版后,书局门外排了长龙,在一个短短的时间之内销去了五万册。

不久,日本围棋界出现了称为“吴清源流”的一群人。

日本围棋界向来有一种本因坊制度,所谓本因坊就是围棋界的至尊,以往都是一人死了或退休之后,由当时棋力最高的另一人继任,名高望隆,尊荣无比。

那时日本的本因坊是秀哉。

他原名田村保寿,秀哉是这位本因坊的尊号,有点儿像皇帝的年号。

新布石法既然轰动一时,本因坊当然要表示意见,这位老先生大不以为然,认为标新立异,并不足取。

两派既有不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由两派的首领来一决胜负。

秀哉为了保持令名,已有很久很久没下棋了,这时为形势所迫,只得出场奋战,这是日本围棋史上一件极度重要的大事。

那时吴清源是二十二岁。

吴清源先行,一下子就使一下怪招,落子在三三路。

这是别人从来没用过的,后来被称为“鬼怪手”。

秀哉大吃一惊,考虑再三,决用成法应付。

下不多子,吴清源又来一记怪招,这次更怪了,是下在棋盘之中的“天元”,数下怪招使秀哉伤透了脑筋,当即“叫停”,暂挂免战牌。

棋谱发表出去,围棋界群相耸动,守旧者就说吴清源对本因坊不敬,居然使用怪招,颇有戏弄之意。

但一般人认为,这既是新旧两派的大决战,吴清源使出新派的代表手来,绝对无可非议。

这次棋赛规定双方各用十三小时,但秀哉有一个特权,就是随时可以“叫停”,吴清源没有这权利。

秀哉每到无法应付时,立即“叫停”。

“叫停”之后不计时间,他可以回家慢慢思考几天,等想到妙计之后,再行出阵,所以这一局棋因为秀哉不断叫停,一直拖延了四个多月。

棋赛的经过逐日在报上公布,棋迷们看得很清楚,吴清源始终占着上风。

一般棋人对于权威和偶像的被打倒不免暗暗感到高兴,但想到日本的最高手竟败在一个中国青年手里,似乎又很丧气,所以日本的棋迷们在这四个月中又是兴奋,又是担忧,心情是十分矛盾的。

社会人士固然关心,在本因坊家里,情形尤其紧张。

秀哉连日连夜地召集心腹与弟子们开会,商讨反攻之策。

秀哉任本因坊已久,许多高手都出自他的门下,这场棋赛大家自然是荣辱与共。

所以,这一局棋,其实是吴清源一个人力战本因坊派数十名高手。

下到第一百四五十招时,局势已经大定,吴清源在左下方占了极大的一片。

眼见秀哉已无能为力,他们会议开得更频繁了。

第一百六十手是秀哉下,他忽然下了又凶悍又巧妙的一子,在吴清源的势力范围中侵进了一大块。

最后结算,是秀哉胜了一子(两目),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胜得很没有面子,但本因坊的尊严终于勉强维持住了。

这事本来已经没有问题,但事隔十多年,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围棋界的元老濑越宪作忽然在一次新闻界的座谈会中透露了一个秘密:

那著名的第一百六十手不是秀哉想出来的,是秀哉的弟子前田陈尔贡献的意见。

这个消息又引起轩然大波。

这时秀哉已死,他的弟子们认为有损老师威名,迫得濑越只好辞去了日本棋院理事的职务.

许多年后,曾有人问吴清源:

“当时你已胜算在握,为什么终于负去?

”(因为秀哉虽然出了巧妙的第一百六十手,但吴还是可以胜的。

)吴笑笑说:

“还是输的好。

”这话说得很聪明,事实上,要是他胜了那局棋,只怕以后在日本就无法立足。

最近在日本的围棋杂志上看到吴清源大胜前田陈尔和现任本因坊高川格的棋局。

前田居然连用了两下吴清源当年所创的“鬼怪手”,要是老师还活着,他一定不敢这样“离经叛道”吧。

[注]①吴清源,福建福州人,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有“棋圣”之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清源与秀哉的对战中连用怪招,是为了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扰乱对手的比赛节奏,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

B.在比赛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吴清源仍始终保持着优势,说明他的实力是远超秀哉的,最后输棋可能是有意为之。

C.文章着力表现了吴清源非凡的围棋棋力,在对吴清源热情洋溢的赞美中,也暗含着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D.文章行文轻盈流畅,看似漫不经心随手写来,实则匠心独具,结构严谨,形散而神不散,显现出从容沉稳的大家风范。

2、结合全文,说明标题“历史性的一局棋”的丰富含意。

3、金庸创作的通俗小说影响深远,他的散文也同样具备通俗性的特点。

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

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

“美是难的”。

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究竟是什么?

美是客观的吗?

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

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

“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

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

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种境界。

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发生关系。

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受众产生共鸣。

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

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

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

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

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

“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柏拉图对“美”下了好几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了,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B.人、艺术作品和宇宙三者同处在一个维度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C.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

D.抽象之美要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活动,将它转化为有形之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柏拉图给“美”下定义谈起,引出对“美”的认识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

B.论述“美属于一种意象”时,分别对“意”和“象”进行诠释,便于读者把握美的含义。

C.文章第五段用郑板桥“三竹说”的创作理论,论证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的观点。

D.与重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实意义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对美的本质做了新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美,应该用联系、运动的观点看,不能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去分析。

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是独立于景之外,景也不是独立在人之外,而是情景融为一体。

C.对抽象之美,一般人都能感知得到;但是对形象之美,只有艺术家们才能捕捉得到。

D.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影响审美的重要性。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土豆兄弟

李汀

土豆,更像是我的兄弟。

圆圆的头,憨厚、朴实,土头土脸。

一进入菜市场,每个摊位像是色彩斑斓的展台,每个菜品像瓷器一样光鲜,像涂上釉彩一样发亮。

土豆挤在众多菜品中,有着大肚能容的气质,也有憨直肥胖的容颜。

土豆满身的泥土,鼓着腮帮子,像是有一大肚子的话要往出倒,却总一言不发。

母亲说,土豆,是最贫贱的粮食,不用操那么多的心,泥土里的土豆悄悄在往大里长。

母亲晓得,土豆不会骗她。

把土豆丢进堂屋疙瘩火堆里,“烤的疙瘩火,吃的洋芋果,”洋芋就是土豆,我老家把土豆叫成洋芋,是因为这家伙是外国人种的。

我后来听说,德国光土豆博物馆就有三家,德国人一日三餐至少两餐吃土豆,在下萨克森州,青年男女热恋时,会送给对方一个土豆,因为对当地人来说,“爱情和土豆一样宝贵”。

欧洲郁国干脆管德国叫“土豆国”。

把疙瘩火里的土豆翻个身,让它“扑哧扑哧”冒个气,火焰里“哗哗”响,像一场欢奏曲一样,老家吃火烧土豆,有说法:

一捧二吹三拍四忽悠。

一捧,就是不要把土豆抓在手里,要捧着土豆,不停轮换于双掌散热;二吹,嘴里不停地吹气,吹去灰烬和热气;三拍,用手轻轻拍打,拍净泥土灰烬;四忽悠,就是慢慢剥开,嘴与土豆始终保持相应的距离,同时持续不断均匀地哈气,吹散土豆心里的高温。

几番下来,滚烫的土豆稍稍冷了,一边剥着土豆皮,一边该笑风生,心里是那么踏实。

其实,生活不需要山珍海味,只需静坐下来,舒心吃上一颗火烧土豆就好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土豆是最好侍弄的庄稼。

惊蛰后,土地开始松动,春天启程。

只要不是盐碱地,上豆挨土就能长,在缺吃的年代,土豆是个宝。

记得土地刚刚承包到户,乡亲们找到了地里种啥自己做主的感觉,用力用肥多了,那年土地种啥成啥,土豆也比往年丰收,没有储存的地方了,家家户户就把土豆堆放在老屋街沿上。

土豆收回家,天天吃土豆,各种吃法。

蒸熟吃,在火堆里烤着吃。

切成丝,炒土豆丝。

切成片,与腊肉炒。

小时候,母亲把新鲜土豆去皮磨浆,滤去渣,剩下的淀粉水沉淀晒干后,就成了土豆粉,母亲把晒干的土豆粉,加上白糖,边用开水冲,边用筷子搅拌,不一会儿,一碗土豆糊糊好了。

一碗甜土豆糊,无疑是农村小孩子能够欢喜好几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那个年代孩子们对于甜蜜食物的喜爱和表达,甜丝丝晶莹的土豆糊让我们三兄弟一个个长大成人。

如今,我们生活在城市,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游走,我们依然能够保持着泥土的品质,得益于土豆的恩赐。

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那些拳头大小的籽实,很低调地放在泥土的里面,不去声张,静静等在那里。

进城打工的乡亲们,在城市的街道小巷里谨慎穿梭,他们有时候用手撑在街道的电线杆上歇一歇气,有时侯蹲在街边行道树下喝一口水。

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

他们在城市游走、生存,他们的肤色、内心没有改变,他们和一颗土豆的肤色、内心竟是那么一致。

他们身上的气味就是土豆的气味,就是村庄的气味。

夜幕四合了,他们回到城市的一角,吃着从家乡带进城的土豆。

这多像梵高画的《吃土豆的人》。

梵高在给提奥的信里说:

“我一直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盘中取食所用的正是在田里掘地的同一双手,因此这幅画代表了手的操劳,代表了他们如何诚实地赚取吃食,”也许梵高没有发现土豆和人一起过冬的景象,要是发现了,他不会去画《吃土豆的人》,也许会画一幅《春天阳光里的土豆》。

堆在屋角的土豆,被冬天斜射进来的光线照耀着,一身的土色静静的。

土豆就在这样的屋子里开始休眠,冬天屋子不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着。

就在这温暖的土屋里,醒着的土豆开始冒芽。

这是多么早的一个春天,多么温暖的一幅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20日,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宕开一笔写德国的土豆?

2、文章标题“土豆兄弟”有哪些含义?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简要赏析文章结尾一段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报燕王书

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窃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

先正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

先王命之曰:

‘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臣曰:

‘夫齐,霸国之遗教而骤胜之遗事也,娴于甲兵,习于战攻。

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

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

’先王曰:

‘善!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

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

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

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

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

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

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报:

回复

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数:

数落,列举

C.不以官随其爱爱:

喜欢

D.故受命而弗辞辞:

拒绝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察能而授官者渔父见而问之曰

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C.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其若是,孰能御之

D.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下列句子全部用来说明乐毅“敢以书对”原因的一组是

①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②顾反命,起兵随而击齐

③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④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⑤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⑥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A.①④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怕惠王身边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臣下的道理,就写了这封信,书信词真情切,富有感染力。

B.乐毅认为圣明国君是“功立而不废”,而“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含蓄表达对贤圣之君及“蚤知之士”的景仰,实则含蓄批评燕惠王。

C.乐毅得燕昭王之恩遇,但却不为燕惠王所赏识。

惠王取代其兵权,还有加害责难之意,故乐毅愤而奔赵,欲说赵伐燕。

D.本文铺张排比,气势不凡,同时也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阐释了君臣正道、用人原则、功名俸禄等原则问题,可谓遣辞精当婉曲,柔中带刚。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娴于甲兵,习于战攻。

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5分)

(2)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5分)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碛西①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②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③

陆游

东望山阴④何较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①碛西:

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②寻河:

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③仲高:

陆升之(213-274),宇仲高,陆游的堂兄。

④山阴:

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

1、下列对以上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

B.陆词最后三句描述自己现状——韶华已逝,浪迹天涯,夜不能寐,只有饮茶消忧。

这流露出诗人落寞消沉之意。

C.两首诗歌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

岑诗中“一身”“万里”的悬殊,表现诗人的胆魄和勇气;陆词中“一万三千里”言离家之遥远,归家之难。

D.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岑诗除最后一联叙眼前之状外,其余都是回忆,属虚写。

而陆词上片属于虚写;下片属于实写。

E.两首诗歌用典不着痕迹。

如“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出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题落花风”,诗人以杜牧自况来抒写情感。

2、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⑴总角之宴,_________。

信誓旦旦,____________。

《氓》

⑵子曰:

“志士仁人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