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704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docx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

(1)

一、填空题

1、少年文学就是少年的文学,它是由文学和少年两大要素构成。

2.少年的年龄特征是指与少年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

3.儿童文学通常是相对于成人文学而言的。

它以18岁以前的全体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通常可以依次划分为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4.少年文学的美学特征是指少年文学的基本艺术品质。

5.少年文学的梦幻色彩,可分为豪情奔放的梦幻美和温婉柔情的梦幻美两大类。

6.少年文学完善人格的作用,大致是通过情感上的宣泄和补偿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7.少年文学的忧郁情调,大致可分为平和冲淡的忧郁美_和深沉浓郁的悲剧美_两大类。

8.少年文学的幽默意味主要依凭于少年人_矛盾性_的心理特征_和生理特征_。

9.儿童性_与_成人性、校园化_与_社会化,体现了少年文学基本性质的两大方面。

10.在给青少年读者以启迪的成长母题中,成长主题的核心内容是_磨难化_。

11.少年文学具有儿童性_与_成人性_两极融合的双重品格,具有独特而_复杂的性质。

二.名词解释

年龄阶段-----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直至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意识流手法------意识流手法是西方当代文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

三.简答题

1.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

从创业动机看,有一定的冲动性的盲目性;从创作水平看,基本上属于习作和试笔的层次;从题材性质看,少年儿童的创作多以表现自我为主;从创作活动的开展方式看,属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

2.少年文学主要有哪些题材类型?

答:

少年文学作品以调皮的儿童为主角,提倡游戏玩耍、释放儿童天性,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长篇小说,《坏男孩儿的故事》、《儿时手稿》等短篇故事。

根据理论家王泉根的划分,这类作品属于儿童文学大类中的少年文学门类。

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这类作品反映的主题称之为“顽童主题”。

3、少年文学对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现手法

4.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是什么?

答:

爱、顽童、自然。

5.将少年文学从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有何意义?

答:

将少儿文学从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讨论,并从狭义上与幼儿文学相区别,既可以充分强调少儿文学自身的独立品格和艺术精神,也利于丰富、提升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艺术的内涵;同时,也十分有助于克服当今少儿文学某些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矛盾,从而推动少儿文学的健康发展。

四.简述题

1.简述少年的年龄特征

(1)少年的年龄特征是指与少年阶段相适应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表现上。

也即指少年特有的由于年龄因素所形成的一切人格特征的总和。

(2)在生理上,少年处于青春发育的启动阶段,从形体和精神两方面完成了由童年向成人的转变。

在心理上和社会关系关系方面,则表现为一个独立学习、成长的阶段。

2.举例说明磨难对成长的意义。

1)少年读者以启迪的成长母题中,其核心内容就是“磨难”。

自古以来,人们心中始终深藏着一个神圣的情节,那就是要真正长在成人,必须经过磨难,反映在文学上,则是少年经受磨难的过程。

(2)在世界各民族的童话中,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善良主人公经受磨难、不懈努力而最终获得完美结局的生动故事,塑造着理想的人格模型,经读者树立完善品行和修养身心的榜样。

少年处于意志品格的养成期,少年小说中成长磨难的故事对当代少年更具教育学意义。

五.论述题

(一)试举例说明少年文学青春性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征?

(1)简要回答三个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梦幻色彩、忧郁情调、幽默意味三个方面。

(2)具体阐述梦幻色彩的内涵和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

少年文学的梦幻色彩表现两种情况:

一是豪壮奔放的梦幻美。

少年在生理上已接近成人,充满青春活力,有太多精力需要发泄,对未来充满幻想,所以其梦想带有豪壮奔放的色彩。

二是温婉柔情的梦幻色彩,这是因为外部世界的诗意与少年心中的梦想合拍共振。

3)具体阐述忧郁情调的内涵和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

这种忧郁情调又可为平和冲淡的忧郁美和深沉浓郁的悲剧美。

少年阶段的生命特征基本上是成长,而成长是一个夹杂着喜悦和痛苦的蜕变过程。

因此,少年文学往往要描写少年经过种种磨难达到再生。

这就使少年文学具有了一种多愁善感的忧郁情调。

(4)具体阐述产生幽默情调的生理心理因素。

青春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生命力,让少年的生命在整体上洋溢着一层欢快愉悦的幽默意味。

少年文学的幽默感主要依赖于少年矛盾性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2)举例说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少年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含义?

(1)阐述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无论是描写少年身边的日常生活,还是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都不应回避矛盾,不能据有关人士据有关人士掩盖问题的本质,必须真实地提示出少年儿童所面对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及时地传达出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要求。

(2)阐述丰富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丰富性是指作品中的形象应该丰满可信。

在创作中要摒弃类型化、概念化的单色调模式,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塑造真实可信性格丰满的各种少年形象。

(3)阐述题材的多样性原则。

不拘泥于表现学校教育和常识性的主题,要透过校园生活的表层,开掘时代精神,表现新时代的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从而拓展和深化少年文学的主题。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

(2)

一填空题

1.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本民族语言,传承人类化,培养审美情趣和发展健康人格等。

2.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情与理的统一具体体现在_形象的感受、_情感的体验、理性的鉴别_三个方面。

3.民间童话是童话早期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它最早是作为口头文学_的形式出现的。

4.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过程的是丹麦_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

5.寓言在世界上有三大主要发祥地即希腊、印度和中国。

6.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学_和_哲理的简短故事。

7、.我国的寓言就文字记录而言,大约产生于_先秦时期。

8、.寓言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_明确的寓意、生动的比喻__以及精炼的语言_三个方面。

9、.少年散文按照叙述方式可分为抒情散文_、_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10、.少年报告文学由于少年视角的独特性_,因此在取材上就有了自身的选择性。

11、少年戏剧和少年影视文学在剧本结构上讲究线索的单纯性和情节的生动性。

12、.少年文学评论主要有_作品论作家论和市场论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

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少年诗歌--------少年用自己的妙语佳言,在风趣、幽默的话语中蕴藏着妙趣横生的机智和哲理的长短句。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少年文学评论-------是运用少年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少年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少年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3.简答题

1.中学生文学有哪几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答:

浏览性阅读、积累性阅读、辐射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

2.少年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纯真明朗的情感表现2.形象鲜明的叙事传达3.稚拙活泼的审美趣味4.简洁流畅的音韵节奏

3.寓言与童话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

一般来说,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杂多变,篇幅相对较长;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语方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童话的象征则较隐讳;对幻想的表现二者也有不同的限制与要求,童话的幻想需植根于现实生活,遵循特定的童话逻辑,而寓言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因而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通之处,并不拘泥于自然逻辑,可以突破“物”性的限制。

此外,寓言不要求塑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有较高要求,无论是常人体形象,拟人体形象还是超人体形象都讲究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4.少年报告文学主要有哪些结构类型?

答:

小说化的结构类型、散文化的结构类型、日记体式

5.少年文学批评主要有哪些任务和作用?

答:

1.以马列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思想,扶植少儿文学佳作。

总结和褒扬其成功的创作经验,促进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不断问世。

2.批评有缺点、错误的少儿文学作品。

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指出其错误的思想,使少儿文学创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3.继承和借鉴优良的儿童文学遗产。

研究和评价其丰富的艺术遗产价值,给予应有的历史科学地位,继承和发握手它的“许多珍贵品”,为少儿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4.帮助少儿读者提高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使读者通过对作品的正确健美的艺术享受,在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

4.简述题

1.少年报告文学有哪些特点?

(1)首先,少年报告文学与成人报告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看待世界与生活的视角不同。

(2)其次,在取材上有自身的选择性。

(3)第三,报告文学应有锐气和青春气息。

2.简述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1)一般来说,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

杂多变,篇幅相对较长;

(2)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童话的象征则比较隐讳;

(3)童话的幻想需根植于现实生活,遵循特定的童话逻辑,而寓言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因而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通之处,并不拘泥于自然逻辑。

可以突破“物”的限制;

(4)此外,寓言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有较高要求。

五.论述题

1.童话有哪些形象类型,各举例说明。

(1)其表现形态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常人体、拟人体和超人体三种形象类型

(2)常人体形象是指童话中所描绘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常人相似或相近的人物形象。

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生活中的常人完全相似的一般常态人物形

(3)形象是指童话创作中,利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人以外的各种事物以人生命和特征而创造出来的“拟人形象”,是“人性”和“物性”的融合。

举例(略)。

(4)形象是指童话中具有超乎常人力量的神摩法术,能施行超自然的奇迹,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的人物形象。

举例(略)。

2.试分析罗大里的童话《一分钟也不坐的本韦努托》。

(1)本韦努托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

他一出生就能在地上跑,比任何人都长得快,尤其是只要一坐下就会老得很快。

因此他只得很少坐,连睡觉也控制在一星期两小时。

在工作中积极勤快,一直不坐,时刻准备着帮助别人。

但他每次帮助别人都只能坐下来,但这会让秘书老得更快。

但为了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他坐着也无所谓了,并不因自己又老了几岁而难过。

(2)本韦努托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形象。

他心地善良,让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让自己的生命在帮助别人中结束。

为他人快乐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是本韦努托的最大特点。

(3)本韦努托虽然是一个常人体形象,但作者在描写他的特点时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长得特别快,衰老得特特别快,尤其是坐下来衰老得特别快,让本韦努托在个人和帮助别人之间作出选择,从而表现他高尚的人格。

虽然是一个童话形象,但仍然表现了人世间美好感情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3)

一、填空题

1、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名称虽然是五四时期才出现的,但具有儿童文学因素的作品却早已有之。

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是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

3、《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的一个故事。

它象征着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成书于宋代的《神童诗》《千家诗》等,文学意味十分浓厚。

5、.明代吴承恩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杰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创作了《西游记》这部伟大作品。

6、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8、黄遵宪是中国儿童诗歌创作的奠基人。

其儿童诗歌代表作幼稚园上学歌以“入境庐主人”的笔名发表于《新小说》第三号。

9、五四时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并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文章中阐述了现代意义的儿童观念。

10.五四时期,在童话创作方面做出最大成绩的是叶圣陶先生。

他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誉为“经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11、冰心的《寄小读者》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爱为主题,文字清新、典雅,富有极强的抒情色彩,从而奠定了她在儿童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12、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剧得到了迅速发展,“孩子剧团”等少年儿童剧团和宣传队纷纷出现,出现了包蕾的《雪夜梦》吴祖光的《孩子军》等作品。

13、.1946年,苏北解放区成立了中华少年出版社,晋冀鲁豫边区出版了《儿童杂志》,陕甘宁边区创办了《新少年》等。

14、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和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曾被誉为20世纪50年代童话园地两朵绽开的鲜花15、在上世纪80年代的童话创作中,出现了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童话作品,一种是以郑渊杰为代表的“热闹派”童话,一种是以冰波为代表的“抒情派”童话。

二、简答题

1.中国古代可以称作古典意义的少年儿童文学有哪些?

答:

民间文学《山海经》《精卫填海》、;古诗《咏柳》《长歌行》《静夜思》《回乡偶书》《千家诗》《咏鹅》;志怪小说和传奇文学:

《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

2.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观是什么?

答:

在童话方面出现了茅盾的《风雪云》《学由瓜得》《寻快乐》《书呆子》、、、,陈衡哲的《小雨点》,赵景深的《纸花》,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称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在小说方面则有鲁迅的《故乡》《社戏》叶圣陶的《阿菊》《一课》冰心的《寂寞》《离家的一年》,这些小说都不同程序的反映了反帝反封建、要民主、要自由、要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在儿童剧方面影响最大的是郭沫若的《广寒宫》和黎锦晖的《葡萄仙子》等。

在儿童诗方面有郭沫若的《两个大星》《天上的街市》,沈从文的《忆》等。

搜集和整理了儿歌、民谣,主要有1919年,由“少年学会”创办的《少年》,歌谣研究会创办的《歌谣》。

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观是强调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

3.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在儿童诗的创作中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

艾青的《春姑娘》、柯岩的《“小兵”的故事》、任溶溶的《你们说我爸爸是干什么的》、贺敬之的《风筝》、金近的《在我们的票子里》、圣野的《欢迎小雨点》、天地的《祖国的春天》、刘饶民的《大海的歌》、张秋生的《喂得猪儿肥油油》等。

4.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少女心理小说”,其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哪些?

答:

龙新华《柳眉儿落了》、丁阿虎的《今夜豺狼明》、陈丹燕的《上锁的抽屉》、肖复兴的《早恋》、朱效文的《傍晚的天池山》、程玮的《今年流行黄裙子》、韦伶的《出门》等。

5.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特殊少年形象”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

反叛性、独立性、特殊少年形象个性。

三简述题

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小诗人的诗歌创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P146

(1)中国古代小诗人创作的作品由于表现了少年儿童眼中的世界,反映的是少年儿童的思维与观念,往往具有活泼清新的童稚天趣。

(2)举例(略)

2.举例说明《聊斋志异》的童话价值。

P149

(1)在《聊斋志异》的故事中,蒲松龄以花、狐、蜂、蚁等动物为描写对象,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并因拟人化手法的娴熟运用,使其中的不少篇章成为优美的童话

2)如《陆判》中的鬼可以和人一起喝酒,并成为好朋友,还帮助人换心、换脑袋,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漂亮。

这些奇特优美的想象穿插在自然的故事情节中,浑然天成,流畅自如,可和现代意义上的童话媲美。

3.举例说明黄遵宪的儿童诗创作的成就。

P151

(1)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儿童诗歌创作的奠基人。

《幼稚园上学课》是其儿童诗创作的代表作。

全诗十节,模拟学龄前儿童的口气,自勉自励,表达了他们渴求知识和成长的志向,抒发了读书乐、乐读书的情趣。

诗歌节奏鲜明跳跃,活泼轻快,想象丰富,非常适合幼儿诵读。

(2)黄遵宪的儿童诗创作注重儿童的年龄特征,从语言形式到内容都适合一定年龄层次的儿童。

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探索了儿童诗歌的特征和创作规律。

4.简述“少女心理小说”在少年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P169

1)世纪80年代,随着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少年儿童心理的认识,作家们创作了一批表现少年心理的所谓“少年心理小说”,表现了少年期儿童心理的秘密世界。

在少年心理小说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一批“少女心理小说”。

其中较著名的有作家陈丹燕,秦文君,程玮等。

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少女在进入青春期后朦胧而又神秘的情感世界,表现了她们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2)这一系列少女形象为儿童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为人们揭示了丰富多彩的少女心灵世界,提醒人们应尊重和爱护这些美丽而柔弱的心灵。

5.举例说明“热闹派”童话与“抒情派”童话的不同美学特征。

P167

(1)上世纪80年代,在童话创作中出现了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童话作品,一种被称为“热闹派”童话,一种被称为“抒情派”童话。

(2)“热闹派”童话以郑渊杰的《皮皮鲁外传——写给男孩子看的童话》《鲁西西外传——写给年看了童话》、周锐的《勇敢理发店》等作家作品为代表。

这些作品富于动感与节奏,夸张怪异、寓庄于谐,以娱乐性和游戏精神见长。

(3)“抒情派”童话的主要作品有冰波的《夏夜的梦》《窗下的树皮小屋》等为代表。

这些作品风格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以情感、美感的熏陶取胜。

四、论述题

1.简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1)从总体上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创作队伍上看,一大批有成就的成人作家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来,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专业儿童文学作家。

从文学体裁上看,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观。

从创作题材和主题上看,题材更为广阔,主题也更加深刻,形成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热情明朗、乐观向上的鲜明时代特色。

展示了新时代、新社会少年儿童的新风貌、新形象。

(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过于贴近生活,主题先行,紧跟政治形势上,使创作出现了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

这其中既有作者本身的原因,也和当时受极左思潮影响有密切关系。

2.结合作品阐述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主张与创作实践。

(1)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曹文轩就提出了“儿童文学承担着塑造民族未来性格的天职”的观点,提升了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意识,对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儿童文学的精神气度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

举例(略)

(2)进入90年代,曹文轩又提出了“成长小说”的命题。

他认为,在一般意义上的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有一块荒芜的空地。

在这块空地上的创作处境尴尬:

儿童文学嫌它故作高深,成人文学嫌它过于浅薄。

而“成长小说”的命名则有助于消除作家的尴尬。

举例(略)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它满足现代儿童心灵与审美的需这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大约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

2、从古代社会至17世纪之前,称为儿童文学的史前期。

3、世界第一本少年儿童书籍是公元前6世纪问世的印度的《五卷书》。

这是一本民间寓言童话集。

4、被称为欧洲两大著名故事圈的《阿瑟王传说》和《查理曼王传说》,故事曲折、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

5、14世纪成书的阿拉伯童话集《一千零一夜》和12至14世纪成书的法国《列那狐故事》一直是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6、从儿童文学史前期到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诞生期之间的过渡时期,被称为儿童文学的准备期。

7、真正给儿童观带来根本改变的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

他发表了震惊世界的教育小说《爱弥尔》。

给予儿童以新的人格定位,从而确立了全新的儿童观。

8、1658年,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_出版了《世界图解》,向幼儿和儿童介绍浅近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

9、作家,出版家和书商约翰纽伯里于1744年伦敦_创立的“圣经和太阳”出版公司,伦敦是世界上第一家儿童出版社。

约翰纽伯里也被称为__“儿童文学之父_。

10、.从_18世纪中后叶到_19世纪,少年儿童文学终于成为主流文学的一个分支。

从成人文学和民间文学中独立出来。

11、.1900年,瑞典女教育家_爱伦。

凯提出了“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口号。

12、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

杜使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扭转到以儿童为本位_的轨道上来。

2、简答题

1、为什么史前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答:

因为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各个阶段无不以成人为本位。

儿童被看做缩微的成人,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他们至多是成人的预备期,在这种旧儿童观之下,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2、新儿童观的确立与儿童教育的发展是在什么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

答:

新儿童观的确立永远以人类思想的革命与社会历史的变革为先决条件。

世纪左右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伟大的思想革命,15在批判封建王权的根深蒂固的神权意识的上,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人”的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起点意义,它不但带来近代哲学的诞生,使其成为资产阶段政治革命的理论依据,也必然促发儿童观的变革。

3、在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教育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改变?

答:

儿童教育抛弃了陈腐的神学观念,回到人文主义的轨道上来,学校以培养儿童的能力、美德为主可见通过一代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努力,教育观已经实现了转变。

4、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儿童文学的诞生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一代启蒙思想家和人文主义教育家的理论表述与实践活动使儿童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少年儿童教育对儿童文的需要,对儿童文学的诞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5、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