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2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澎湖县国立马公高级中学Word下载.docx

第三章結論

第1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工業發展開始後,人類的活動開始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並製造許多對生態有害的污染物,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地球依然飽受污染之苦,而且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即使存量再多,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

過多的人為因素,破壞了人類與大自然間的平衡,全球氣候劇變、全球暖化、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等等災難的發生,正是大自然反撲的最佳例證。

其他生物為人類的進步與繁榮犧牲了需多,人類生活空間的擴張壓縮了其他生物的生活空間,人類受到大自然懲罰的同時,也連累了那些遵守自然規則的無辜生物。

當我們只顧著關注高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是否也忘了一個始終存在的問題-

環境一向與人類密不可分,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自然系是一整個大家族、一個循環、一個完整的系統,每一種生物與非生物都是一顆小螺絲,缺一不可,其他物種的消失,也正同時預言著人類的滅亡。

人類即使不為過去傷害其他物種贖罪,是不是也該為自己或為自己的子孫做些什麼,不要讓子孫們為我們背負我們所做的一切。

近年來,許多知識份子終於覺醒,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人們為了避免生態環境繼續惡化以及資源的耗費,開始提倡環保回收、節能減碳、永續發展等,也有很多人實踐了他們的看法,以繼續維護祖先留給我們的這塊土地。

現今已有許多成功的例子,但幾乎都在國外施行,台灣也已有了計畫-在澎湖-我們的故鄉,進行低碳島的建置,這是一個剛起步的龐大計畫,耗費許多資金,就是希望為地球出一份心力,並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努力,進而有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大家都知道保護地球得重要性。

生在澎湖是我們的幸福,澎湖不只是為自己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也能夠帶給全人類福祉,或許你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如同蚍蜉撼樹一樣微不足道,但我們相信所造成的影響力將會不容小覷。

期望將我們的理念傳達給跟多人並針對學校綠建築的效能提出修改方針,大家一起進步、一起為地球努力。

第2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

綜觀目前坊間文獻,尚無有關澎湖在地低碳島政策施行的書冊,故我們將多引述丹麥珊索島或世界各地有關低碳島的相關報導作為一項指標。

研究問題

1.低碳島在澎湖縣可能施行的面向(以三點呈現)

(1.)發電:

因澎湖每年有強力的東北季風,由西伯利亞高原向西南吹拂長驅直入而無山脈阻擋,風勢之強勁不輸於位處西風帶的德法丹麥等國,故我們將以其為例探討澎湖擴張風力發電的可能,更甚者達到『西電東送』的理想,將多餘的電力送至台灣等地,使台灣逐漸擺脫核電威脅和火力發電的汙染。

(2.)觀光:

近年來澎湖持續有「花火節」的觀光季活動,但是其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卻令人不寒而慄,不僅成本過高所費不眥,且造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殊非善事,故我們應朝不同地方思考替代方案。

(3.)汙水處理:

以前汙水處理的概念大都以處理到達排放標準即行排放入海為

主,然而在目前極端重視節約能源、資源回收再利用和珍惜水資源的時

代,尤其在係屬嚴重缺水地區的澎湖,將汙水處理後直接排放入海,實在

是一種浪費。

2.低碳島在澎湖縣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及成本

(1.)成本:

Ⅰ風力發電的風車建構所需的人才及技術,澎湖鹹水煙對於其造成的傷害亦需維護。

在未來,若發電量許可下,「西電東送」時海底電纜所造成的環境傷害及其成本評估。

Ⅱ花火節的替代方案所造成的觀光收益損失

Ⅲ汙水處理池的建構所需成本

(2.)收益:

Ⅰ風車發電不只帶來電力的收入,也開啟了風車觀光的新一頁。

Ⅱ汙水的回收可以造成澎湖附近海域物種的洄游和復育,久違的海豚也可以再次大現異彩。

(3.)澎湖鄉親可預期的回饋-以金門酒廠為例

金門不但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特有的水質、空氣、原料以及氣候,而且釀酒師傅十分專業,得以釀造出風味獨特、清香、甘醇、爽口的高梁酒,加上現代化機器設備增加產量,使得金門高梁酒能夠獨領風騷且銷售至各地。

金門高梁酒創造出屬於金門的經濟奇蹟,也帶動社會福利的發展,更是提升金門人的生活水準。

藉由金門成功的範例,加上完善的低碳島計畫,可預見澎湖美好的未來。

此外,澎湖東北季風十分強勁,非常適合再生能源「風力發電」的發展,不但能滿足居民的用電需求,且多餘的電可出售,風力發電將會是可觀的一筆收入。

澎湖也可藉由豐富的生態資源,帶動觀光休閒產業的發展,結合講究節能減碳的綠色科技,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澎湖。

因此今年政府積極推動低碳島,以澎湖為示範例子,希望將澎湖塑造成獨具特色的觀光島嶼。

3.如何厚植低碳教育於澎湖學生

(1.)校園綠建築的實踐

Ⅰ藉由當地自然資源,崇正堂樓頂裝有太陽能板以及地景前裝有小塊太陽能板以此響應再生能源的使用。

Ⅱ北邊防風裝置牆內(背風面)基腳處留栽植薜茘、爬牆虎等攀藤植物的植穴,綠化防風牆立面,及其與教室窗戶間的開放空間。

Ⅲ以鳳凰木、刺桐、欖仁樹或菩提等當地適生耐旱的優型景觀樹種,以突顯校園景觀風貌和植生特色,同時亦有利於校園景觀永續維護。

(2.)其他

Ⅰ加強宣導綠建築理念,使學生進而了解綠建築的好處與重要性。

Ⅱ建立良好的環保觀念,使學生察覺便能實踐行動。

如:

資源回收需一一分類。

第3節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及限制

(1.)研究對象:

筆者為澎湖學子,自然對這片土地懷有熱愛,311發生於日本的大地震讓我們有目共睹使用核電所能造成的威脅,而近日德國亦宣布2022年將全面禁用核電,改以再生能源,不禁令我們思考歐洲做得到的,澎湖縣為何做不到?

本篇專題的研究對象僅侷限於澎湖島上,但旁徵博引各國資料,並輔以馬公高中學生的訪談,希冀能多了解澎湖下一代對於環境保護的正視,以及澎湖在地教育是否教會子民「用心愛澎湖,真心疼鄉土」的情操,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成長和觀光發展。

風車在這裡

花火造成的二氧化碳在這裡

(2.)研究限制:

Ⅰ因為低碳島的建置計畫尚未成熟,還在雛形的階段,故沒有澎湖在地的田野工作者詳加研究,嚴重缺乏有關資料。

再者因各島與地形破碎,高中生交通不便、金費不足,難以實際往返取得第一手資料。

Ⅱ交稿時間倉促,筆者無法再進行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的人數也略有不足。

第4節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1)文獻探討:

筆者將低碳島的相關論文、期刊、書籍做詳細的整理歸納,以利於理論的明確,加以融會貫通,化為自己的文字加以呈現。

(2)問卷調查:

綠建築為筆者目前所能見到最完整的低碳島相關成果,所以以綠建築為出發點,擬定一份問卷,並讓學校同學填寫,以更加了解現在學生對綠建築的認知與觀感。

(二)研究架構

第1節澎湖低碳島的形成和現況

經濟部為促進低碳社會型態的轉變,積極推動「建置澎湖低碳島專案計畫」,本計畫並已於本年1月6日獲行政院核定。

經濟部特別在今年3月22日於澎湖縣政府廣場辦理澎湖低碳島計畫啟動記者會,積極宣導低碳環境建置,打造潔淨生活低碳島,推動澎湖為世界級低碳島嶼之標竿。

為擴大澎湖地區節約能源及再生能源產品應用,進而帶動產業發展,厚植低碳島的實力及落實公眾參與、宣導學校能源教育、營造社區低碳文化,經濟部規劃了八大面向及原則,但是有鑑於許多政策「難以達成」或根本不符合現況,故筆者僅呈現其現況和可預期的發展。

現況是,澎湖縣的風力發電經台灣電力公司推動再生能源政策,在白沙中屯苗圃區架設4部風力發電風車;

風力風車每部機組發電600千瓦,電力輸入尖山發電廠提供民生用電,民國92年中屯風力風車再增建4部,8部同時運轉每日可供應4800千瓦電力。

中屯風力發電風車塔高46公尺,風扇葉片21.85公尺,雖差低碳島建置理想目標可能有些許距離,但已跨出希望的一小步。

第2節澎湖風力發電評估

風力發電適合設置在風期長,風力穩,平均風速大且不會受到地形影響其發電的地點。

常設置於田埂、河堤、防風林及山脊等,而海邊因不受地形阻檔,為風力發電廠最佳的設置地點。

澎湖四面環海,加上冬天東北季風吹拂,低汙染甚至不會造成任何汙染的風力發電是澎湖開發綠色再生能源的最佳選擇。

雖然現階段風力發電占澎湖供應電量的少部份(約百分之五),但是政府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規劃草案,希望在2020年時,能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提升至總發電量的百分之十二。

此外,台電公司亦於92年11月公布施行「台電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能源電能收購作業要點」,以每度二元收購國內再生能源電能,對於風力發電於國內的成長形成一大助力。

台電表示,配合澎湖低碳島計畫,台電在澎湖除了現有8部600與6部900風機外,計畫在民國103年至少再增建陸域16部2000風機;

至於海域的風場更佳。

丹麥

以綠能產業聞名全世界的丹麥,一向以「風力發電」最為著名。

自從1970年代石油危機重創全國經濟後,丹麥便開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努力擺脫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例如以石油或燃料發電等。

至今,全國電力有將近百分之20的電力是由風力發電提供,比例居全球之冠。

由此可見,可再生能源應能取代不可再生能源,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並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不可再生能源所造成的汙染是無遠弗界的。

為了減緩地球遭到污染的危機,開始有國家倡導可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一時之間或許無法察覺再生能源帶來的好處。

但俗話說的好:

「路遙知馬力。

」時間將會是最好的証明。

儘管風力發電的設備非常昂貴,但長久下來,風力發電所產生的能源或許是其他發電的無數倍,不但可讓居民自給自足,還可將多餘的電出售其他國家,可說是一舉兩得。

德國

同樣以風力發電聞名的德國也不惶多讓,自1989年便開始推動風能計畫,1991期間推動一項對於德國風力發電影響極大的一項政策─「強制購電法」。

這項政策將德國風力發電成長推至巔峰,加上後來的「再生能源優先法」,兩者兼併以強制電力公司固定電價收購電力的方式,大幅降低投資者的風險,且間接刺激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

除此之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成本逐漸降低,額外幫消費者省下一大筆支出。

且德國已在2000年全面廢止核能電廠,擴增許多風力渦輪發電機,風力發電能力便增長許多。

透過法律的推動和金融投資的贊助,不到10年,就能為5000萬的歐洲居民提供電力,由此可見政策的重要性和業者的支持度顯得十分重要。

而且,因為風力發電的發達,進而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增加許多就業機會。

花火節是澎湖縣推廣觀光事業中的一大賣點,如果你現在馬上上網google澎湖花火節的資料,相信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網頁是關於澎湖觀光的行程,甚至還有民宿及旅行社會對於花火節此一盛會安排規劃許多相關的行程。

尤其夏季是澎湖的觀光盛季,許多業者會緊抓花火節這個引來無限商機的活動以增加本身的業績。

但是在華麗的表面上,沒有人會去注意到花火節背後所帶來的影響。

澎湖,是一個經常缺水的島嶼,澎湖的供水主要是靠春末的梅雨,以及夏、秋二季颱風豪雨所帶來的雨量,供應澎湖一整年的用水。

但是在缺水的情況下,還要應付花火節所帶來大量人潮使用的水量,以及澎湖縣內居民的用水,實在是澎湖的一大負擔。

以另一種觀點來看花火節,實在是節能減碳的扼殺者,促成全球暖化的推手。

對於澎湖近年來剛起步的「低碳島」計畫,澎湖每一年所規劃的花火節似乎與該計畫形成強大的對立,而對於花火節所施放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澎湖政府的確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臺灣本身是一個海洋資源極為豐富的海島,在淺海潛水時常可以發現到美麗的珊瑚,及壯觀的大批魚群。

但是近年來,我們可以發現到,珊瑚白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是否意味著,海洋生態資源遭到污染、破壞?

在西部沿海地區,排放大量的汙水,而在洋流的帶動下,這些造成水源污染的物質逐漸侵蝕了台灣近海的海洋生態資源。

如果我們對於污水置之不理的話,臺灣的海洋生態是不是會因此無法翻身呢?

就污水而言,可分為工業廢水及民生污水二大類,處理此二種污水的方法不外乎是將水中不要的物質除去,以達到淨化水質的目標,在所淨化的水源排放至大海,或是再進一步消毒提供民生用水或工業用水。

處理技術大致上可分為前處理、初級處理、二級處理及高級處理等處理方式,依據各種不同的原水水質及處理水水質之要求,以及經濟有效的考量下,選擇適當的處理程序組合進行處理,其他還有像地下水污染處理、海洋港口污染處理、水庫湖泊污染處理等。

筆者擬定了一份問卷,總共發放一百份問卷,回收六十八份,有效問卷六十八份,均發給馬公高級中學的學生與老師,包括下列相關問題,希望藉以了解澎湖縣馬公高級中學的學生對低碳島相關成果-綠建築的認知到底有多少。

一、是否耳聞綠建築此一名詞?

問卷調查結果為六十七位澎湖縣馬公高級中學的師生知曉此一名詞,僅有一位同學表示並未聽說過,由此一結果可見,近年來,政府與校園對綠建築的宣傳,有一定的成效,綠建築此一名詞對大部分的學生與老師來說已不在陌生。

二、是否察覺學校有部分綠建築?

三、承上題,從何處發覺?

問卷調查結果為十四位澎湖縣馬公高級中學的師生察覺本校有部分綠建築,五十四位則表示並不清楚,明顯的,大部分的本校學生都還不知道本校有部分綠建築,本校確實在許多地方設有太陽能板與LED燈,太陽能板所產生的電力均提供給宿舍使用(本校有許多來自澎湖其他離島的學生故有宿舍供他們住宿),大部份走到地走道上裝置的燈均為LED燈,還有教室、校園多處的通風設計、與圖書館外面盆栽、3F的隔熱地板、透水地面,學校建設都默默的趨向環保,卻沒有明確的告訴全向師生,讓大家一起學習,實在可惜。

四、你認為校園內綠建築的設備哪些是值得稱讚的?

對於馬公高中(綠建築)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更好?

對校園綠建築之小的學校同仁大多認為值得稱讚的地方很多,大可以列為下列幾點:

1、太陽能板:

利用太陽能,不僅促進永續發展,更可以帶動澎湖大家一起愛地球。

2、盆栽:

不僅能美化綠化環境,把原本普通的地方,點綴得五彩繽紛,也能淨化空氣,還可以製造氧氣,對我們有很多好處。

3、雨水回收器:

澎湖因為沒有高山,故無法將雨雲保留在澎湖上空,雨水十分稀少,雨水回收器名符其實就是用來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起來,可以澆花、洗車,更是永續發展的好方法。

4、教室通風性良好:

教室通風性良好讓學生與老師上課神清氣爽,無須開冷氣更節省了能源及大筆金費,真是一舉兩得。

但大部分的同仁一致認為學校的採光需要加強,雖然是採用自然採光,做法十分環保,但有時亮度實在不夠,在室內,燈的位置又考慮得不夠周全,造成室內某些角度與位置的光線不足,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五、就您的想法為何會有綠建築的出現?

自工業發展開始後,工業污染的影響,全球暖化等氣候異變,已漸漸影響到人類及其他動物的生存,為了永續發展,人類開始思考解決的方案,食衣住行通通都有因應對策。

住就希望以綠建築來保護地球,故有綠建築的出現。

各國之間互相影響,節能減碳已經變成一種時代趨勢,每個人每個國家都得順應這強大的時代洪流,更進一步強化了綠建築的地位。

再者,人們為了營造高品質生活環境,綠建築已經不可或缺,什麼是人們心中的高品質?

不僅要活得舒適,更要活的健康、活得安心,綠建築正是大家所求。

六、澎湖是否有辦法普及綠建築?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有五十三人認為澎湖有辦法普及綠建築,有十五人認為不行,大多數人認為,因為澎湖是個小島,有政府政策的推動,應該不難施行,但仍有人認為,綠建築中,向太陽能板等設施成本太高,澎湖居民大多負擔不起,故不易施行。

筆者則認為,無論是政府或校園,應該有更多宣傳與優惠方案,必讓人民看到更多成果,才能讓澎湖人民認為自己不是當作實驗品的白老鼠,而是特別幸運的一群。

七、綠建築的出現為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多數問卷受訪者認為綠建築的出現及普及將會帶來十分正面的影響,大多數受訪著期待可以大幅增加人地關係,人類跟自然不再有所隔閡,而讓大家知道彼此是息息相關,完整整個生活圈。

八、你認為綠建築是否對生態有幫助?

為甚麼?

大多數的人認為對生態會有正面影響,認為綠建築是順應自然的做法,可以保護自然環境、善用自然資源,但筆者發現其中有一份問卷的答案為否,十分好奇,但看為此一問卷的解釋後亦覺得言之有理,理由為為製造更多垃圾,因為現有的大部分建築均不為綠建築,若要加以改建,或加裝更多綠建築相關設備,想必就要將原建築物破壞,要如何廢物利用,或處理這些廢棄物,實在是大眾應該省思的問題。

九、您認為為什麼稱做綠建築?

標準定義:

使用可回收建材(自然隔熱、採光、通風、節水、回收)對使用者言節能省碳。

大部分的學生認知則如下:

一、環保、具延續性的建築物

二、消耗最少能源、使用最少資源、產生最少污染及廢棄物的建築物

三、建築拆除後可回收建材,減少廢物的建築

四、具環保意識符合計畫建設的原義

答案幾乎都大同小異,表示本校學生幾乎都對綠建築為差不多的認知。

十、對綠建築的觀感?

正面觀感仍多於負面,但大多數人仍抱有質疑的態度,認為仍需加強對建築業和民眾宣導,建築業的技術及人民認知的完整性仍堪慮。

打造澎湖低碳島--澎湖幸福100低碳行動online

.tw/phseaforum/posts/list/45599.page

低碳島能為貧困離島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tw/phseaforum/posts/list/33168.page

澎湖低碳島經濟部長按鈕啟動

低碳島省能運具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吉貝推廣說明會

http:

//ecolife.epa.gov.tw/blog/post/1030595

斥資八十億澎湖打造低碳島

.tw/2011/new/mar/23/today-south11.htm

大刀闊斧推減碳離島示範低碳島

能源局推動澎湖低碳島計畫

推動澎湖為低碳島!

 5年投81億

.tw/news/news_list.asp?

no=arieslu20110322172154&

&

dd=2011/3/22+%E4%B8%8B%E5%8D%88+05:

28:

24

從丹麥新能源島看澎湖的低碳未來

好房子無毒綠色省錢每個人都能打造的健康住宅

邱經超(2009)野人出版

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永續建築

大衛‧吉森(2005)木馬文化出版

蓋綠色的房子

林黛羚(2010)商周出版

綠建築在台灣

蕭江碧(2004)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

馬公高中教育的傳承與蛻變

林亨華(2010)

我愛綠建築健康又環保的生活空間新主張

張豐藤(2004)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和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版

建築節能綠色建築對亞洲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洪雯、施美靈、夏露萍、祁福德(2008)亞洲企業領袖協會出版

有綠建築真好

林憲德(2006)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

全球熱溼氣候自然通風綠建築

陳海曙(2009)詹氏書局出版

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

何明錦(2007)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

綠建築在台灣第三屆優良綠建築設計獎作品專輯

丁育群(2005)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

第3章結論

這一次專題製作對於筆者來說真的學習到了很多,我們從對低碳島半知不解,到現在幾乎可以算是對低碳島有足夠的認識,不但對綠建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對澎湖─我們的家鄉─的未來發展有更多的想法。

我們從許多文獻資料中發現了政府推動低碳島的弊端,也了解到在澎湖推動低碳的困難,同時也發現只要我們也能夠盡一己之力。

從小地方開始做起,一起保護地球,如同蝴蝶效應,一己之力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影響,因此對於環境保護我們將會有所行動並且減緩生態遭到破壞的速度,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也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要呼籲大家一起努力,讓環保不再只是一個說說就算了的口號,而是實際落實我們的行動,一同維護大自然。

儘管地球現在變得傷痕累累,但是唯有人願意跨出保衛環境的第一步,將會有許多人共同邁進。

現在的我們雖然不能夠影響所有人,但是只要結合大家的力量,我們一定可以讓我們所居住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由於全球暖化的情況日益嚴重,各國紛紛發起節能減碳的活動,我們已經不能夠不在乎近在眼前的環境問題,現在世界各國已有許許多多成功而且較為完整的計劃,並且開始實施這一些計劃。

大家開始思考的是:

台灣是不是也該跟進了呢?

亦或是:

澎湖是不是也該有相關的活動發起呢?

幸運的是,澎湖被選為台灣的第一步。

近年來推動在澎湖低碳島,讓身為地球人的我們能為整個環境盡一份心力。

對於澎湖低碳島建置的這一個計畫,身為澎湖人的我們有責任以及義務監督它的成果,期望在澎湖低碳島建置計畫結束之後,我們能夠繼續將此論文繼續完成。

並同時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布:

我們也是愛地球、愛環保的一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