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0047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docx

历史春季会考真题

2017历史春季会考真题

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试卷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

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B.分封制

C.礼乐制D.郡县制

2.右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①处的历史事件是

A.赢政创立皇帝制度B.元世祖设置中书省

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宋朝“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三司B.政事堂C.门下省D.枢密院

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足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

5.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

C.奖励技术发明D.开设新式学堂

7.《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

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湘赣红色旅游区”的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B.打倒军阀,国民革命

C.秋收起义,瑞金建都D.陕甘会师,长征胜利

8.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

A.发动大规模会战B.进行积极抗战

C.建立敌后根据地D.坚持游击战争

9.右图所示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0.1997年6月,赵朴初在《自度曲》中写道:

“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

”他赞美的是

A.开国大典B.“九二共识”

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2.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在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机构是

A.四百人议事会

B.元老院

C.参议院

D.公民大会

13.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

A.1215年《大宪章》B.1689年《权利法案》

C.1776年《独立宣言》D.1791年《人权宣言》

14.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拥有

A.立法权B.财政预算权C.司法权D.行政权

15.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

空白处应为

A.《共产党宣言》发表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巴黎公社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

16.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17.与右图所示相关的史事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万隆会议的召开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8.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②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④男耕女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右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

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

20.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这反映了当时

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21.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D.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

23.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

24.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A.电灯B.火车C.电报D.电影

25.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

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

A.推行土地改革政策B.完成三大改造的任务

C.实施“一五”计划D.开展“大跃进”运动

26.右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玉米千斤社”字样。

它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27.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新型城市兴起,其中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珠海B.厦门C.深圳D.汕头

28.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地中海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人类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29.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17世纪具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贸易强国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3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一个新时代。

下列成就能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是

ABCD

32.1921年春,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33.右图所示情景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该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以工代赈

34.2009年,国际某金融机构宣布向巴西长期贷款13亿美元,以资助其保护亚马孙雨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这一机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35.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六尺巷》歌曲中唱道: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这体现的思想是

A.儒家的“仁爱”B.道家的“无为”C.法家的“法治”D.墨家的“非攻”

36.“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李贽

37.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38.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楷书→篆书→隶书C.篆书→隶书→楷书

B.隶→篆书→楷书D.篆书→楷书→隶书

39.右图描绘的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戏曲名家。

作为史料,该图片可用于研究

A.京剧B.越剧

C.粤剧D.黄梅戏

40.蔡元培提出“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这反映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B.中体西用C.托古改制D.兼容并包

41.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是指

A.平均地权B.反对帝国主义C.建立民国D.反对满洲贵族

42.研究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邓稼先C.李四光D.钱学森

 

43.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识字教育B.恢复高考制度

C.颁布《义务教育法》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44.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的背景是

A.古代雅典出现道德危机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罗马教会严重贪婪腐化D.专制王权的日益强大

4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下列主张与此情境相符的是

A.因信称义B.社会契约C.因行称义D.天赋人权

4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想更深入地了解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他需要阅读的著作是

A.《九十五条论纲》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47.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

“(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

48.有学者在评价牛顿某部著作的意义时指出:

“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又一颗行星。

”这一著作应是

A.《理想国》B.《物种起源》

C.《天演论》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9.在美术创作上有画家提倡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坚持户外创作,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

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50.19世纪末电影开始出现,起初是无声电影,也称默片。

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电影喜剧大师是

A.卓别林B.卢米埃尔兄弟C.格里菲斯D.贝克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一、政治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政治制度。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8分)

宰相、丞相或相国之成为官名,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齐国、秦国都有此官职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事。

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导致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结果就是以尚书台为代表的中朝官的崛起,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

——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说明从秦汉到隋唐中央机构的主要变化,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6分)

人们曾这样描述德意志帝国,说它是“由一头狮子、六只狐狸和二十只老鼠”组成。

“狮子”是普鲁士,它通过皇帝和宰相行使权力,帝国实行的不是由大臣对普选产生的立法机构负责的内阁制,而是相反,大臣对宰相负责,而宰相仅仅对皇帝负责。

威廉并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国家首脑,这位皇帝在陆海军、对外关系以及帝国法律的一般发布和实施方面被赋予广泛的权力。

如果帝国的海岸或领土遭到攻击,他有权宣战……然而,议会并不是橡皮图章。

帝国国库的款项安排须交由下院即帝国国会投票表决;国会由成年男子投票普选产生,其成员主要是中产阶级。

不过帝国国会的实际权力非常小。

——[美]菲剥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6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因为受到苏联的影响很深,所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就是建立苏维埃,并在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但是,苏维埃是一个外来词,很不容易被中国人理解,当时就有人误认为苏维埃是一个姓苏、名维埃的人的名字。

并且,苏维埃实际上是工农民主专政,是排斥民族资产阶级的,而这与新民主主义论是矛盾的。

这样,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提出了在今后组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构想。

“人民”指那些革命的阶级或拥护革命的阶级。

在当时就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罗平汉等《党史细节》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毛泽东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想的背景,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构想是如何变成现实的。

(6分)

 

二、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6分)

明代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认为:

“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张居正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这些主张的意义。

(4分)

 

瓦特和斯蒂芬孙悄悄告诉人类一个秘密:

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

然而,自18世纪中期后,英国的一些城市逐渐失去了原先优美的自然环境,变成煤烟滚滚,烟雾弥漫的另一番景象。

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使工厂得以汇合集中起来,形成一些巨大黝黑的工业城市。

(资料来源:

舒小昀《工业革命:

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18至19世纪中期英国煤产量的变化及影响。

(6分)

 

序号

时间

世界经济重大事件

1

1951年4月

法国等国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2

1967年7月

欧洲共同体成立

3

1991年11月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

1993年11月

欧洲联盟成立

5

1999年11月

美国西雅图群众抗议贸易自由化政策

6

2001年6月

瑞典哥德堡群众反对欧洲联盟进一步推动经济自由化

7

2001年12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2014年9月

韩国政府准备放开小米粮食市场,引发农民严重抗议

9

2015年12月

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3.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三件大事,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简要论述这一主题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6分)

 

三、历史学习贵在得法。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6分)

治史重在描述过去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成因,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谓是对史学真谛的精辟概括。

王国维发展了司马迁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

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4分)

 

事实上,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于知识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是由于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工业制度是由于近代科学而产生,近代科学是由于伽利略,伽利略是由于哥白尼,哥白尼是由于文艺复兴……

——[英]罗素《论历史》

2.上述材料采用了哪种历史研究方法?

运用所学说明“哥白尼是由于文艺复兴”这一观点。

(6分)

 

3.依据上图概括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趋势,任选一种思潮分析其影响。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