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20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doc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4.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

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B.水中倒影C.邮票放大D.手影

6.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

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

A.B.C.D.

O

O

O

O

8.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9.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

10.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11.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2.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

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而映出桥的“倒影”D.太阳光下,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

15.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现象。

16.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沿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

18.如右图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º,则反射角是度。

19.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和来解释。

20.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m。

21.如右下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22.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3.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

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像。

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24.右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射入______中。

三、作图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

成的像。

26.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右下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7.如下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共18分)

28.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___方向射出。

(2分)

29.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4分)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30.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2分)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2分)

(3)如果在下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1分)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下图c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

               。

(2分)

31.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每小题2分,共6分)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B

A

A

C

A

C

B

C

A

C

A

B

16.反射

17.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18.镜面

19.50

20.蓝

2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2.反射6

23.诗句:

湖面映照着,人来车往;光的知识: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诗句:

回想起古人,凿壁的佳话;光的知识:

光沿直线传播

24.HD∠1

25.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26.21正虚0.4

27.玻璃空气

28—30.作图略

31.存在OE

32.20º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误认为反射角

33.

(1)竖直放置(或与水平桌面垂直)

(2)大小、长短相同

(3)没有(4)物体和物体的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4.

(1)较黑暗B蜡烛

(2)相同相等(3)B

35.

(1)红色除红色以外的色光。

(2)红色光的热效应较强,蓝色光的热效应较弱。

(3)白色花反射所有色光,白色花不吸收所有色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