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0583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物多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一物多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物多玩.docx

《一物多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物多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物多玩.docx

一物多玩

随笔:

一物多玩

新源幼儿园何小涛 

  本园的运动区域按照功能划分为“平衡区、球类区、投掷区、跳跃区、大型玩具区、民间游戏区”等,每个区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各异的运动器械,供孩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这些运动器械大部分没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往往都是被当作独立的个体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游戏,比如:

圆圈、轮胎、太阳伞、皮球等。

那么, 如何让这些独立的个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呢?

从外出学习运动中及结合我自己的例子,我感悟很深,觉得一物多玩最合适不过了。

  一物多玩就是提供一种物品,看幼儿能玩出多少种玩法。

那么,如何实现以物多玩?

我觉得有以下途径:

  一、幼儿自由探索玩法

  户外运动器械中有一张大大的五颜六色的太阳伞,孩子们特别喜欢,想出一些玩法,例如:

有抓住伞的每个角,一起往上抛,然后躲到底下或者让别的幼儿从下面穿过;有拉起来,一起转圈跑;有玩起“踩色”游戏:

当小老师说“红色”,孩子们立刻跳到红色的伞面上,当小老师说“红绿色”,孩子立刻一只脚踩住红色,另一只脚踩住绿色,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玩法。

可是,孩子的经验有限,想象有限,每天都在重复这些玩法,久而久之,大家都尝过以上玩法后,对太阳伞的兴趣越来越淡,几乎没有什么人想去玩它。

怎么办?

  二、提供器械,探索组合玩法

  器械组合,就是将不一样的运动器械放在一起,让孩子自由地探索玩法。

例如,我将一个皮球和太阳伞放在一起,炎热的夏天,孩子们就把皮球当作是解渴的西瓜,玩起了抛西瓜、接西瓜、运西瓜的游戏。

我将太阳伞和圆圈放在一起,孩子们玩起“罩飞火轮”的游戏:

一个孩子将“飞火轮”从伞底下滚过去,而其他的孩子赶紧放下伞来罩住它。

经常变化,将不同的材料组合放在一起,孩子会探索出很多种玩法,扩张思维。

  三、教学活动,充分挖掘玩法

  日常教学中,我们就缺乏运动教学,所以孩子都不知道该怎么玩。

我看了乌南幼儿园的一次运动教学“好玩的太阳伞”后,受益菲浅。

太阳伞在他的语言指导下变成面包、小鱼游、蒙古包、气球等。

反思自己,已经觉察到应该要挖掘太阳伞的玩法,但是却没有以教学的形式来呈现,结果孩子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玩法中。

  再例如,呼啦圈是十分常见的运动器械,孩子们会玩出各种各样的玩法。

男孩子当成汽车的方向盘,开着车子跑来跑去;有的双手伸进去,把圆圈背在后面当成小乌龟的壳,爬来爬去;有的孩子将圆圈放在地上滚来滚去;有的孩子将圆圈放成一排,跳来跳去…… 这些都是常见的幼儿的玩法。

  郑艺老师却从简单的圆圈出发,挖掘出了很多的玩法。

  例如:

玩法一:

躲避火球。

火球(报纸做成的球)和圆圈相结合而开展的游戏。

圈外幼儿只能用球滚同伴的脚,不能抛击同伴脚以上的部位,圈内幼儿只能在圆圈内躲避火球,如果离开圆圈内就算犯规。

这个玩法注重了幼儿间的互动,幼儿在相互滚球及躲避过程中,要动脑筋玩,随着球滚过来的方向,左右跑动,上下跳动,前后奔跑,活动量大,幼儿身体的敏捷性得到提高。

  玩法二:

穿过大直径的圈。

有不同的层次:

穿越多个原地竖着的圈、穿越高度不等的圈、快速穿越多种组合的大直径圈、穿越一开一合变化着的圈、穿越快速滚动着的圈。

特别是最后一种玩法,一个幼儿滚动大直径圈,另外一个幼儿看准圈,快速地钻过去,考验幼儿身体的灵敏性及胆量。

  玩法三:

转身跳圈。

孩子们往往只会将圈放成一排,然后用跑跳、跨跳、单脚跳、双脚跳等方式跳过去。

老师发现后,提高了游戏的难度,设计了转身跳圈,孩子们模仿小青蛙来跳,从不敢尝试到熟练自如地转身跳,孩子们对身体能力的把握更加有自信了。

  运动基本经验三中提到“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

幼儿必须要借助器械,并且是人手一样才能开展运动。

所以,郑老师指出, 每样器械,结合基本动作到“走、跑、跳、钻、踢、转、抛、接、投、拍、推、拉、悬、滚、攀、平衡”等。

老师心中至少要有十种玩法,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就会潇洒自如。

  以后,我会坚持一物多玩的理念,继续深入地挖掘各种常见器械的玩法,让孩子在我的指导下玩得开心,玩得聪明,玩得健康。

在区域活动中也能做到一物多玩

扬中市八桥中心幼儿园季成燕

在益智区中我放了一副扑克牌,还有活动提示卡(按花色分类、从小到大排列)。

杨涛玮按花色分类后又继续从小到大排列,玩好后说:

“我一会就完成任务了。

”我走上前说:

“可以想想另一种玩的方法。

”他想了想说:

“老师我们来摸乌龟吧。

”我问:

“怎么玩呀?

”他说:

“现在还少一张‘王’……”我们边说边玩。

开始我觉得在投放材料时我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幸亏在我适当引导后他能想出不同的玩法,但这又说明有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他自己创造发明,或许也会更好的。

活动后我反思着应该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

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引导幼儿探索有趣的滑板游戏

张家港市杨舍镇中心幼儿园缪进芬

滑板是由一块装有四个活动轮子的木板所做,板面上覆盖地毯,只能容孩子身躯的中间一段,可以往任何方向自由滑行旋转,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经常让幼儿玩滑板游戏,能刺激前庭体系,调节触觉的姿势,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还促能进头、颈、肌的同时收缩。

再加上视觉情报的大量输入,脊髓及四肢运动产生的本体感,眼球运载输入的感觉信息,滑板游戏,在感觉统合运动上具有相当特殊的功能地位。

为了切实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滑板游戏,我们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意玩的游戏性。

众所周知,好奇、好动、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引导幼儿玩滑板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我们把如何玩滑板寓于游戏之中。

当孩子们看到一块小小的滑板可以任意滑动、旋转时,恨不得马上去摸一摸,玩一玩,试一试。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个镜头:

老师指着面前的滑板对幼儿说:

“今天,我们把这有趣的滑板当成一条小船,一起来玩划小船的游戏,好吗?

”“好!

”。

孩子们乐开了花,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老师接着指着布置好的场地又说:

“这里是池塘,先看老师怎么划船。

”老师边说边示范:

“瞧,我的肚子贴在滑板上,头要抬高看好前面,小心不要跟别人的船撞了,两条腿并拢伸直,两只手撑在地上用力向前划。

瞧,小船开啦!

小朋友,快上船吧!

”。

孩子们兴奋地爬上滑板急急地划起来。

这时,老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练习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鼓励。

如说“对,就这样,恬恬真棒!

”、“噢,宸宸,头抬起一点,小心别碰撞了。

”、“林源,把脚伸直了,对,好样的!

”感觉统合室里不时传出阵阵优美的音乐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

围绕“滑板”,我们注意引导幼儿一物多用,一物多玩,想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游戏,如游戏《送报》:

即让幼儿乘着滑板为邻居们“送报纸”,滑板——变成了“小船”;游戏《开飞机》:

即让幼儿腹部躺在滑板上,伸平两臂作开飞机状,从滑涕上冲下来,滑板——又变成了“小飞机”;又如游戏《小赛艇》:

即幼儿双膝盘屈,坐在滑板上,双臂用力撑地前划,成赛艇状,这时,滑板又变成“赛艇”了;再如游戏《小骑手》:

幼儿坐在滑板上,手脚着地交替向前行进,成骑车状,这会呀,滑板又变成了“自行车”……。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大大激发了幼儿玩滑板的兴趣,也唤起了他们的好奇性和探索滑板不同玩法的欲望。

二、注意玩的趣味性

游戏能激发幼儿玩滑板的兴趣,但如果因此而重复同一游戏的方法,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玩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除了引导幼儿探索滑板的各种玩法外,还常常设计一些游戏主题或游戏情节,以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如在玩了游戏“划小船”后,又增加了以下游戏情节:

“小船进入旋窝了(原地掌地爬)——小船转起来了(原地俯卧旋转)——小船开到安全地带了(慢慢掌地爬)——小船终于靠岸了(放松、休息)等”;又如主题游戏“快乐的小乌龟”:

小朋友们头戴小乌龟的头饰,乘坐或俯卧在滑板上,一边“游泳”,一边找小鱼、小虾玩等。

撑地爬行的练习,也由单个到两人一组,再延伸到三人一组,四人一组……,爬行的路线由直线过渡到曲线,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练习的兴趣,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训练任务,促进了他们的前庭感觉统合,强化了触觉体系。

三,注意玩的科学性。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粥。

”对幼儿的训练也不例外,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年龄特征,合理、科学地开展活动。

因此,我们注意了:

一是保证有适宜的强度和密度。

在引导幼儿玩滑板时,能注意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的密度由小到大逐渐递增,由开始时的30m/次慢慢增加到后来的100m/次。

活动中,力求结构紧凑,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随时调节幼儿的运动量。

刚开始训练时,好多幼儿往往达不到预期的锻炼强度,有的幼儿只能坚持一会儿。

我也不勉强他们,主要采用游戏的方法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同时,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最终圆满地完成预期的锻炼目标。

二是注意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要知道,即使是同一个年龄组的幼儿,他们的个性、体质、活动经验、能力等等也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好锻炼的计划和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次数的多少、距离的长短、速度的快慢等等。

让幼儿对滑板始终保持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了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滑板游戏时,注意玩的游戏性、趣味性及科学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断探索滑板的各种玩法,一物多用,一物多玩,不但能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还能促进幼儿前庭感觉体系的活化,强化触角体系,从而达到预期的锻炼目标,从而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星期一的中午,吃过午饭,我组织孩子到草地上玩沙包,每个孩子在区角中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沙包后,到楼下排队,等待游戏的开始。

在楼下等的时候,有的孩子便开始讨论了;“这个沙包,怎么玩”,“还能怎么玩,扔喽”,凌璇说,陈柄宇连忙接到“才不是呢?

是玩扔手榴弹,打怪兽的游戏,上次郭老师教过我们的”。

这时我连忙走过去引导,“动动你们的小脑筋,这个沙包除了扔之外,还可以怎么玩,”男孩子一致认为可以当手榴弹,女孩子却持反对的意见。

“今天,我们不用手来玩沙包,孩子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

“现在请小朋友们将沙包顶在头上学“模特”走路,结果,孩子们一下子就笑的挤在一块儿,他们认为这个游戏是不可能玩的,这时,我一声不响地站在队伍的前面,即不认同他们刚才的行为也不反对,一些机灵的孩子发现之后,连忙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游戏了,其他的孩子发现后,也按照这种玩法进行游戏,并且每个孩子都从这个游戏中,找到了各自的快乐,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一些拥挤,奔跑的现象都不见了。

孩子玩沙包的过程中,我要求孩子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玩沙包,就是不准用手。

从一开始的好奇、嬉戏、打闹,到后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各种玩沙包的方式。

从游戏开始到结束回去的路上,每个孩子的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了解到孩子对于新鲜的游戏的渴望,对于一物多玩的形式开展游戏,孩子不仅不会厌倦,在游戏的同时他们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是一味地教与学,当孩子失去对该活动的兴趣时,只是要求孩子配合,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更应该考虑的是你在如何来开展这个活动,如何是这个游戏更具有趣味性。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一物多玩――大积木”

作者:

朱蕾来源:

中国幼儿教师网编辑:

吴群玲更新:

2010-6-2521:

38:

01

【活动要求】

1.通过玩大积木,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平衡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每人两块大积木(形状各一)、音乐磁带、录音机、花若干盆放于场地一边,小红旗2面、水桶8个、盛满水的大盆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边听音乐边分散玩积木。

师:

我们每人都有两块大积木,大积木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

(幼儿尝试练习)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师:

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

你是怎么玩的?

(单脚站立在积木上,间隔跳,几个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拼起来走、跳等)

2.再次分散练习。

师:

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传送大积木。

幼儿把大积木放在场地中间,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纵队。

听老师口令“开始”,排头幼儿将大积木传给身后的幼儿,一个传一个,看哪个小组传得快。

4.游戏“给花浇水”。

场地布置:

OOOOO|……小……|小

OOOOO||

OOOOO|……河……|花

OOOOO||

师:

(1)前面有一条河,小朋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

(幼:

用大积木搭座桥)

(2)请四组幼儿搭四座小桥,比一比哪一组的桥搭得好。

(幼:

积木间隔着摆放)

(3)请小朋友试着过小桥。

(幼儿尝试练习)

(4)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身体向前不要摇晃,脚踩稳在积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两侧保持身体平衡。

(5)交待玩法:

今天我们要给河对岸的小花浇水,第一个幼儿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个桶过小桥,跑到花面前给花浇水,再拎空桶回来,把桶传给第二个幼儿,再以此类推。

(游戏玩2次,给获胜方一面小红旗)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拎着水桶顺利过河的幼儿。

2.放松活动:

放“划船歌”的录音,幼儿把大积木当成小船,坐在“船”上边唱边表演划船动作,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1.大积木是幼儿最喜欢的建筑玩具之一,在课的开始部分,由幼儿拿着两块积木,听着音乐自由地玩,也可以几个人合作一起利用大积木来进行游戏,达到锻炼的目的。

集中演示后再由幼儿尝试着进行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

2.游戏“给花浇水”,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先让幼儿动脑筋,如何才能过河,幼儿想到用积木搭,如果把积木拼成一条,那么就出现桥太短的现象,因此,幼儿只有试一试才能知道,必须把积木隔着放,才能搭成一座桥。

桥搭好之后由幼儿尝试着走过桥,再走回来,教师可以对幼儿过桥动作的要领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纠正动作。

一物多玩,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五月份教养笔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5-1312:

30:

44

查看(38) / 评论(0) / 评分( 0 / 0 )

大班的孩子喜欢活动,活动的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

但是,正如我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

幼儿园无法在活动器材上做到经常更换,这对一些坚持性比较差的幼儿而言,重复的活动往往使他们玩到一半就放弃了,强迫这些幼儿继续活动只能使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这时就需要引导幼儿探索户外活动器材的多种玩法。

列如:

在户外活动:

“玩圈游戏”中,孩子们通常习惯用腰部转动呼啦圈来玩,但单一的玩法孩子们会很快失去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可以发现身体的许多部位可以转动呼啦圈,如手腕转动、颈部转动、膝盖转动等,通过教师启发幼儿还可以发现拿呼啦圈来玩“跳门槛”的游戏,还可以在地上滚动、平衡等等。

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幼儿喜好的动画片,增设一些动漫场景,以现成材料制作户外活动器材,把动漫角色游戏融入到户外体育活动中,例如:

我班的一次“体育游戏:

拍球”中我们通常会让孩子连续拍球,到达指定终点后继续连续排球返回,再将球传给下一位幼儿循环着玩,但是不久排在后面等待的孩子便开始做起了自己的事,有的在队伍后面你追我跑、有的则两个小朋友讲起了悄悄话,有的甚至直接走到前面来插队,这使我们不得不让孩子们停下来调整队伍,但队伍调整以后很快又恢复原样。

昊昊和一凡还在队伍后面扮起了铠甲勇士,攻击其他的小朋友,很快更多的孩子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于是我赶忙上去阻止,孩子们纷纷不情愿的回到了自己的队伍,看到这一情景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孩子们把铠甲勇士中的情节带入游戏中来呢?

于是我找来了拱门、呼啦圈、纸球等材料,并根据铠甲勇士中的情节,用纸球做魔灵石,要求孩子们穿过障碍,取回魔灵石后返回,这样的动画情节让孩子们对游戏有了浓厚的兴趣,效果比前一次的活动要好很多。

“一物多玩”,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感想

 (2011-11-0113:

16:

38)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点点滴滴--教研随笔

     11月1日早上8点40分,按照原先的安排,我们在幼儿园的一楼操场上,开始展示体育活动课。

     首先上场的是中班段的涛涛老师。

只见她身穿运动装,带领她的孩子们很快地“飞”进了活动场地。

整个活动课,始终以游戏贯穿。

小朋友们都是小麻雀,老师是麻雀队长。

大家一起快乐的学习,玩玩。

很是轻松活泼。

涛涛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强。

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活动中,让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的快乐。

     接下来的是下班段的董琴琴老师。

小班孩子特别的可爱,别看人小,跳起来可带劲了。

大家在垫子上又是跨,又是跳,绕着老师铺好的“石子路”跳了一圈又一圈,一个个仿佛都是运动健将。

最后还去小兔家做客。

还有打雷声,让小朋友在身临其近的感受中结束了活动。

     最后是大班段的俞芹芹老师,别看俞老师个子高,上活动课,就和孩子们玩成了一团。

大班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于布袋的一物,想出了很多的玩法。

老师一直很关注孩子们的表现。

     三节活动课结束了,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不闲着,大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纷纷发表自己对三节活动课的理解和想法。

我们的黎老师也很到位的给三位老师分别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真的是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老师成熟了,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一只只的小鸟一定会演变成一只只的雄鹰,翱翔在蓝天中。

一、名称:

开火车

目标:

1、练习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学会听指令行动。

材料:

绳(跳绳、纸绳、布绳两米左右)

玩法:

1、成人双手拿着绳子的两头,让孩子在绳子里边,并双手握住绳子,成人带着孩子往前跑。

成人适时地说:

“红灯亮了,停下!

”“绿灯亮了,开起来!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孩子在前,成人在后。

注意:

1、选择路面较平的地方活动。

2、成人要随孩子跑的情况来决定跑的时间和速度。

在开、停中注意动静结合。

3、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用语言表达但不必强求。

二、名称:

捞鱼

目标:

练习钻的技能

材料:

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分别拿着绳,成一个长方形状。

成人说儿歌,孩子在长方形中间钻过来钻过去。

当说到:

“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

”时把孩子用绳子套住。

附儿歌: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老鱼,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

注意:

1、绳子的高度要随孩子的身高来定,要为孩子创造钻的机会,

2、儿歌的最后一句可延长,做故意捉不到,又好不容易捉到的样子,使孩子处于爱玩的状态。

3、在玩时,鼓励孩子自己说儿歌。

4、捞到鱼后用“亲一口”表示把鱼吃了。

三、名称:

高抬腿

目标:

练习高抬腿。

材料:

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每人手拿绳子的一头,请孩子在绳子上迈来迈去,练习高抬腿。

成人可随着孩子的兴趣调整绳子的高度。

当孩子迈过绳子时,成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名称:

走平衡

目标:

练习在绳子上走平衡

材料:

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每人拿绳子的一头,并把绳子放在地上,孩子踩在绳子上从一个成人的位置走到另一个成人的位置。

注意:

1、当孩子走到头时,成人要表扬、鼓励或亲吻、搂抱。

2、当孩子能力较强时,绳子可以离地面有一点距离,加大走平衡的难度。

3、走的距离不要太长,难度越大,距离就要越短,尽量要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晨间锻炼中的“一物多玩”

2010-04-2809:

41:

13分类:

随笔

在体育游戏中,活动器械是幼儿活动的媒介,不同的年龄幼儿对同样的活动器械有着不同的认识,同一种器械孩子们会有不同的玩法。

怎样让每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体育游戏更加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从而使幼儿对体育游戏产生更广泛的兴趣?

在体育游戏中,并不一定需要很多的器械,有时简单的一种器械孩子们就能饶有兴趣地玩半天。

我曾在一次体育游戏中给孩子们每人一个相同的沙包,让孩子们带着一起玩耍。

我告诉孩子们:

“小沙包要和你们一起玩,请你带着它,看看谁和小沙包玩得最高兴。

”在游戏中我没有给孩子任何的提示,结果孩子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

有的放在肩上、头顶上、手心上、脚背上走,有的抛,有的夹在两腿中间跳……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把简单的东西玩出精彩来。

由此可见,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可“一物多玩”的器械,给孩子创设一个可充分发挥的环境,让孩子在宽松的气氛中玩,激发孩子创造和探索的欲望。

我们要把研究重点放在“物”和“玩”上。

“物”即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必备材料,它可以是自制、购买、收集可利用的废旧物品,但必须是安全卫生、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的东西。

为此,我们要认真收集材料,让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积极性。

一、教师的设想丰富,激发幼儿活动欲望

“一物多玩”活动的基本模式是:

“热身运动—介绍材料—探索玩法一组织讨论—综合游戏—放松活动”。

在整个过程中,以孩子的想法为主要线索,教师主要协助幼儿更好地打开思路,拓展游戏。

因此,在运动器械投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运动器械预想可以进行的活动,因为只有老师想的越多,孩子的玩法才会在老师的推动下越多,就像我们的教学活动一样,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的多,在实践中自己才会得心应手、有效调控。

运动同样如此,孩子创造性的玩是建立在老师更多想、更会创造的基础上。

   二、教师参与中推动,幼儿兴趣更浓厚。

当教师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创造的激情才会更高。

在玩纸棒的运动器械中,开始的时候孩子似乎对骑大马、金箍棒乐此不疲而无心想其他的玩法,于是在一次活动中老师自己拿了一根纸棒玩起了立棒转身的游戏,几个孩子看见了,马上围了过来也学着老师的玩法,在师幼交流中,立棍比赛、钻山洞、跳棍等游戏一一出现了。

三、师幼互动出创新,激发幼儿创造潜能。

玩,是幼儿的天性,但让一个孩子独自反反复复地操作或摆弄一件玩具,相信过不了多久,孩子会感到乏味而失去继续玩的兴趣。

开展“一物多玩”活动,首先要引起幼儿对器械的兴趣,让幼儿愿意去玩。

所以当我们把材料发给孩子后,教师就要以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孩子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

在玩《轮胎》的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在将许多轮胎重叠摆放,尝试攀爬越野赛;有的孩子则围成一个圆圈,进行接力滚轮胎;有的孩子在轮胎中跳进跳出……同种器械,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创意玩法,于是在活动的交流分享过程中,我请各组进行演示、介绍,通过现场观察和互相学习,孩子们的玩轮胎的经验由原先的单一玩法,变成了多样玩法。

当孩子都相互熟悉了对方的玩法之后,我又鼓励他们将不同的玩法组合起来,这样使得轮胎的玩法既富有挑战性,又拥有情节性,孩子们玩轮胎的兴趣就更浓了,参与探索玩轮胎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接着孩子们的创意就会越来越多。

四、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幼儿阶段正如皮亚杰描述的:

“阶段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象征性符号功能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据幼儿思维的这一特点,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物的一种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将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情境法、竞赛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在探索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