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135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docx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课前预习

岳阳楼记》(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岳阳楼记(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任课班级有学生41人,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较浓,但学习情况差异较大,86%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较高。

在语文的学习上由于学生们课外阅读普遍少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知识面过窄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能较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沉默不语,要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

 

三、教学内容分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它是范仲淹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报复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五、教学难点分析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情感;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主要把握前两段的内容,尽量疏通第三段文字。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解题。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研习新课。

(一)教读第1段。

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而据《岳州府志》载《宗谅求记书》,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历六年。

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的本来意义作“过”讲为妥,“越明年”就是“过了第二年”,当进入了第三年讲(庆历六年)。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阎左逾(同“谪”)戍渔阳九百人”。

 

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

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

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

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可以先提问题,全文读完了再明确其缘由)

引导要点:

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着对老朋友的劝勉:

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

《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二)教读第2段。

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fú(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

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

“然则”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的作用:

(既然)洞庭湖是这样(气象万千),它北通巫峡,南到潇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忧然失志的诗人大多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

《教学参考书》把这句中的“然则”译为“然而”,不符合上下句间因果相承的关系,值得商榷。

 

骚人——课本注解:

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

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

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

以洁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2.思考与讨论。

(l)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

如: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

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

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做好铺垫。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后三段文意,进而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特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重点词句翻译

2、背诵

二、讲读第3、4段。

1.指明同学读第3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解释。

2.学生齐读第3段。

3.指名同学读第4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的解释。

4.学生齐读第4段。

5.讲析第3、4段。

讨论:

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来。

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

请想一想:

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

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

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

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

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五、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六、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极:

  南极潇湘(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⑹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

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

景象。

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微斯人(微   古义:

没有。

今义:

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

 (4)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5)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  ⑵心旷神怡   ⑶政通人和

 

八、课堂练习

1.课后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yín  朝晖夕阴huī

    B.皓月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zhǐtīng

    C.骚人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mǐng

    D.怒号háo  舟楫jí  心旷神怡yí

   

(二)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九、作业安排

   背诵全文。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

啊!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2.唐人写岳阳楼的著名诗篇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③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岳阳楼名联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十一、自我问答 

教学时坚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应在学生预习、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