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1432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docx

高考历史二轮政治复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1

雨竹林高考:

古今中外改革专题

注:

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

大纲版

(一)中国古代史

1.春秋时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

时间:

公元前7世纪。

内容:

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

作用:

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

(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

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①背景:

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②主要内容:

政治上,“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性质:

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④影响: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⑤成功原因:

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得当。

(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

(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3.北宋中期的改革

(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2008届全国文综高考历史新增范围)

①背景: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辽和西夏的威胁。

②内容是整顿吏治:

严格官吏的考核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

③结果:

由于保守派官僚的阻挠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

①背景:

(与庆历新政同)

②主要内容:

经济上,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

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

教育上,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

③作用: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④失败原因:

主要原因是新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逝世。

(二)中国近现代史

1.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2)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一所三局),创办民用工业(一厂三局),筹划海防(一衙门两购买三海军),培养人才(两方式三人才)。

(3)破产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破产原因:

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

(5)教训:

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

(1)背景: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其政治因素;②经济基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③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口诀:

上书裁冗员废旗权;设局奖发明预决算;裁绿营征兵设海军;办学废八股译馆留)

(3)意义:

①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③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4)失败原因:

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阻挠、破坏,反动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②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3)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必要性: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必要性:

过去体制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②步骤:

试点——推广——发展(试点:

安徽、四川)

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意义(影响):

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

(围绕“农”)

④方向: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中心环节: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内容:

所有制变化:

单一公有制——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管理体制变化:

高度集中——间接管理、宏观调控。

③成就: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

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1)第一次:

土地改革

原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

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

农业合作化

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第三次:

人民公社化

原因:

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第四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

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

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

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

结果: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2)第二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

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核心内容: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结果:

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

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内容:

把企业推向市场。

结果:

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世界近现代史

1.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遭到农奴制阻碍;②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

(2)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

①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4)性质:

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

农奴制的废除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6)局限:

改革还保留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②人民反抗斗争;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⑤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目的:

巩固天皇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内容:

①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废藩置县,实行府县道地方体制,废除武士特权)。

②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④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3)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4)积极影响:

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5)消极影响: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3.苏俄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破产;②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人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2)目的:

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3)主要内容:

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4)意义:

①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②表明俄国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1929—1933年胡佛政府克服经济危机;②人民希望政府措施改善经济状况;③罗斯福的“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

(2)主要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实质:

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局限性:

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联邦德国

①内容:

政治上消除法西斯主义;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运转规律;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②作用:

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初期,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日本

①内容:

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②作用: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6.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时代,苏联和东欧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革,形成外部压力。

(2)改革简况:

①南斯拉夫最先改革:

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但自治体制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步尖锐起来。

②波兰哥穆尔卡改革:

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和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

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

改革成效大。

④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克之春”:

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遭到苏联出兵干涉,改革中断。

(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四种模式

①中国模式:

走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②苏联模式:

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

③南斯拉夫模式:

根据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义转变。

④匈牙利模式:

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后因摆脱苏联模式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倒向资本主义。

第二部分:

新课标版

(一)世界古代改革

1.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背景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2)梭伦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①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③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3)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①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梭伦改革的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梭伦改革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

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②局限性:

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没有废除奴隶制。

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2.欧洲的宗教改革

(1)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①宗教:

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宗教“异端”运动的出现。

②经济:

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

民族主义观念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④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

注:

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2)欧洲的宗教改革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3)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

(4)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①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圣经》至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结果——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使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②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及奋斗精神与节制、忍耐等美德;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

结果——建立了加尔文教,日内瓦成为“信教的罗马”。

③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权力;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教义和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5)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

①政治上:

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

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④消极影响:

不能彻底解决宗教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6)欧洲的宗教改革实质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世界近代改革

1.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①政局动荡:

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②经济落后:

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③外部危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④条件具备: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方面: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②政治方面:

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③文化教育方面: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④军事方面: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①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虽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但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

首先,从埃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看,由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斗仍对埃及形成严重威胁。

其次,从阿里改革本身浓厚的封建色彩和高度的集权性来看,由于政府对工业、农业、商业和外贸实行严格的垄断式控制,外国商品和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埃及。

②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

③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

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其改革是在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②主要原因:

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③外部原因:

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

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

军事上,增强了军事实力,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文教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

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6)本质认识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次积极回应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其改革结果和局限性是必然的。

要充分认识埃及阿里改革的客观历史作用。

阿里的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专制性与扩张性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民族独立、近代化才是当时进步的历史潮流。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上,农奴制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③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①根本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②直接目的:

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①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②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④司法改革:

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⑤地方自治选举产生:

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后两点内容不要求掌握)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①外部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②内部原因——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不彻底性:

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高利益。

(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