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3499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7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docx

新编高三地理新课标一轮考点集训第10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新编精品地理资料

2019.4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集训(三十八) 第一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09—2013年贵州省某地(石灰岩广布)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D.强度荒漠化土地

2.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一段时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

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5题。

3.下图中反映出科尔沁地区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①③②D.②③①

4.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气候异常 ③大规模人口迁入开发 ④不合理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科尔沁沙地走“沙绿民富”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叙述错误的是

A.本区经济建设必须以生态建设为前提

B.树立新的发展观,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性开发”

C.实行退耕还草,封沙育草,加大力度发展畜牧业

D.发展乔、灌、草、药相配合、农牧副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7.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实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

经对模型实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图。

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

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

C.植被覆盖率提高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

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

9.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实验中降水量太少

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

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

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10~11题。

10.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11.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13.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杜绝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截止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千米,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500多亿元。

因此,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

下图为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图(图1)。

材料二 我国某大型企业(S)在图示的M沙漠地区(图2所示)创建了独特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融合”的新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发展思路,依托科技投入,使沙漠得到资源化利用,其中与成功选种耐旱耐盐碱的灌木——沙柳(图3所示)密切相关。

成熟沙柳长于地面三、四米高,当生长到三至六年砍一次可再生,人们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再切成七八十厘米还可成为新树苗。

沙柳枝条可加工纸板和造纸,沙柳同时也是一种祛风清热、散瘀消肿的药材。

(1)分析图1所示地区荒漠化可能带来的危害。

 

(2)为实现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分析图2所示地区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

 

(4)据图3及提供信息,说明在该地固沙保土选种沙柳的原因。

 

(5)考虑沙柳的特性与价值,S企业谋求发展,将收集的建设性方案归结三类:

方案Ⅰ:

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饲养业;

方案Ⅱ:

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造纸业;

方案Ⅲ:

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制药业;

就以上三种方案,请选择一个你最支持的方案,阐述理由。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考点集训(三十九)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选择题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1~3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

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

2.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A.耕地面积减少

B.地下水位下降

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D.土壤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读下面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完成4~5题。

4.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

A.南水北调B.城市面积扩大

C.围湖造田D.毁林开荒

5.下图反映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下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

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

读下图完成6~7题。

6.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

7.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B.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

据此完成8~9题。

8.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⑥

C.①②④D.②⑤⑥

9.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10~11题。

10.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11.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

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A.防风固沙

B.维持生物多样性

C.调蓄洪水

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13.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保护区B.实施退田还湖

C.排水开垦D.发展滩涂养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该城市的一大特色。

该市准备在未来10年内投资600多亿元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形成“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特色,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打造“东方湿地之城”?

 

15.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总面积300000公顷,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若尔盖湿地,该湿地地处__四川__省。

(2)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草本泥炭沼泽的自然条件。

 

(3)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4)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

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考点集训(四十) 第三讲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一、选择题

美国田纳西河整治非常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减轻了旱涝灾害

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A.我国的水资源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

B.我国江河众多,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3~4题。

3.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

A.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B.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C.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实现了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超过了黑龙江。

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②水量小,开发价值低 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④东北能源丰富,不需要开发黑龙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的影响有

A.提高通航能力B.导致下游水质恶化

C.解决下游地区的水危机D.使洪水灾害得到缓解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图,回答7~8题。

7.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广西的主要影响有

A.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B.不利于航运的发展

C.促进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D.不会增加劳动力就业

8.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微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2014年7月10日,中国三峡集团的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一期工程——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和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9~10题。

9.金沙江下游段进行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处,落差大

B.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

C.四川、重庆城市人口密集,电力缺口大

D.森林资源丰富,水土保持良好

10.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成后对三峡工程的有利影响有

A.分担三峡水库防洪任务,减轻长江上、中游洪水灾害

B.增加三峡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加大三峡水库库容

C.改善长江中游航运条件,繁荣武汉港

D.提高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改善枯水期的水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11~13题。

11.R河干流水量最大的时期为

A.2~3月B.5~6月

C.7~8月D.11~12月

12.在M处建坝开发水能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3.在R河上游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

14.小流域治理一直是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Q河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 Q河流域径流量、蒸发量和降水量对比图。

材料三 Q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

面积(km2)

年份

耕地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荒草地

居民区

1959

105.12

12.38

97.97

220.14

0.44

1986

44.52

115.71

91.12

183.86

0.78

2007

37.28

129.19

116.89

157.70

2.88

(1)请判断Q河流域所属的大地形区名称及其分布范围。

 

(2)淤地坝是指在各河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建筑物。

简要说明Q河流域建淤地坝的积极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分析Q河流域水资源的状况和成因。

 

(4)简述Q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1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罗河流域图。

材料二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

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材料三 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已分为南苏丹、北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

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及和苏丹(现已分为南苏丹、北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1)与青尼罗河相比,白尼罗河在支流数量、流域面积、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有何特点?

 

(2)指出尼罗河下游开发利用的重点,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

 

(4)作为一条国际河流,你认为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途径有哪些?

 

考点集训(四十一)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km2,1月均温为-21~-18℃,7月均温为21~22℃。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 ②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洪涝灾害更频繁

近十几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受到了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

据此完成3~4题。

3.东北地区受冲击严重的农作物是

A.棉花、小麦B.玉米、大豆

C.小米、甘蔗D.花生、柑橘

4.下列措施有利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利用人工沼气发展温室农业,以提高农业产值 ②增加国有企业的粮食收购量,以补贴农民损失 ③缩短休耕时间,施用化肥、农药等来增加产量 ④鼓励农业结构调整,适度经营畜产、园艺作物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海南岛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具有发展热带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读海南热带农业优势集聚过程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优势集聚、全面增值给海南农业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强对本地优势资源的依赖性

B.削弱了资源的比较优势

C.使各要素相互协调、生产率提高

D.避免了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6.为实现海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合理规划农业用地结构,确保各类型用地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B.加大对山区土地的开发,扩大农业用地

C.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D.推广无公害农业,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

8.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9.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③地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地区加速开发热带雨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地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智慧农业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

下图为智慧农业工作原理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智慧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D.农业人口减少

11.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产品质量 ③规避灾害,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

图甲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乙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13.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

二、综合题

14.冬枣果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

冬枣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肥水要求不严格。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近年来冬枣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分析P地成为优质冬枣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条件。

 

(3)你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冬枣种植是否可行?

说明理由。

 

15.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该区域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类型是__山地__,地带性植被是__亚热带常绿阔叶林__。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沿河、沿海分布__。

(2)材料二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__种植业__,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__过度开垦或毁林开荒__。

(3)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4)简述该地形区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考点集训(四十二)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

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最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

C.重庆D.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

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五个能源基地中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