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625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docx

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

2005-2013年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及答案

三、案例分析(共4题,每题20分)。

【案例一】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该子分部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

监理工程师审核相关资料时,发现欠缺结构实体检验资料,提出了“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的要求。

事件二:

监理工程师巡视第四层填充墙砌筑施工现场时,发现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砌筑到梁底并间歇2d后立即将其补齐挤紧。

事件三:

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要求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室内装饰工程的时标网络计划图(如下图所示),经批准后按此组织实施。

室内装饰工程时标网络计划图(时间单位:

周)事件四:

在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的某装饰材料交付时间延误,导致工程F的结束时间拖延14d,为此,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建设单位延误供应材料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索赔14d的申请。

问题:

1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出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要求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解析:

【该题超纲】这里所指结构实体检验,主要指结构(本案例所指梁、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弹、钻芯)、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

答:

监理工程师提出了结构实体检验应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1分2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出事件二中填充墙砌筑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答:

错误之处有:

(1)“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筑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高度不宜小于200mm。

4分

(2)填充墙“砌筑到梁底并间歇2d后立即将其补齐挤紧”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至少间隔7d后将其补砌挤紧。

1分P282,五、填充墙砌体工程:

(一)中的4.;(三)中的4。

3事件三中,室内装饰工程的工期为多少天?

并写出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答:

(1)室内装饰工程的工期为84d。

1分

(2)关键线路为:

①→②→④→⑧→⑨→⑩。

6分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14d是否成立?

说明理由。

答: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14的工期索赔不成立。

1分因为,虽然延误供应材料造成F工作结束时间拖延14d是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1分),但F工作的总时差是1周(1分),即7天,所以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提出7天的工期索赔(1分)。

合计3分

【案例二】某高校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实验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檐高48m;实验楼六层,建筑檐高22m。

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约定:

(1)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

(2)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总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办公楼采用1台塔吊;在七层楼面设置有自制卸料平台;外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地上2层开始分三次到顶。

实验楼采用1台物料提升机;外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监理工程师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要求总承包单位单位编制与之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

事件二:

实验楼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26m,采用一组缆风绳锚固。

与各楼层连接处搭设卸料通道,与相应的楼层连通后,仅在通道两侧设置了临边安全防护设施,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且在相应位置挂设了安全警示标志牌。

监理工程师认为安全设置不齐全,要求整改。

事件三:

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

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

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监理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事件四:

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5年。

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

问题:

1事件一中,总承包单位必须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答:

①塔吊的安装;②卸料平台的安装;③悬挑脚手架的安装;④物料提升机的安装。

4分2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答:

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有:

(1)“实验楼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26m,采用一组缆风绳锚固”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该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为26m,应采用不少于2组缆风绳固定,每组不少于4根。

1分

(2)物料提升机在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因为该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为26m,除设安全防护门外,还应设双层防护棚。

1分3指出事件三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答:

事件三种的不妥之处有:

(1)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办公楼电梯验收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分包工程验收时,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参加验收。

1分

(2)“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应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移交给建设单位。

1分(3)整体工程完成时,由监理组织单位工程验收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单位工程的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1分(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分包单位没有参加,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单位工程验收时,电梯安装的分包单位应参加。

1分4事件四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

答:

(1)施工总承包单位承诺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5年不合理。

1分因为,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约定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所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中保温工程的保修期限应该为10年。

1分

(2)建设单位拒绝接收合理。

1分因为,施工单位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必须提交《工程质量保修书》。

现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不符合合同约定,建设单位拒绝接受竣工验收报告是合理的。

1分

【案例三】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

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墙设置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

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

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答:

禁止、指令、提示。

3分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

(1)事件二中错误之处有:

①设置900mm高的基坑临边防护栏杆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1分②“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妥。

1分正确做法为,在基坑边缘堆置材料时,应与基坑上部边缘至少保持2m的安全距离,且堆置高度应不大于1.5m。

1分

(2)采取支护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浇筑、加厚垫层等措施。

3分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答:

①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②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③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④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4分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答:

(1)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合理。

1分因为,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1分

(2)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有:

氨、苯、甲醛、氡、TVOC。

4分

【案例四】某开发商投资新建一住宅小区工程,包括住宅楼五幢,会所一幢,以及小区市政管网和道路设施,总建筑面积24000㎡。

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总包合同。

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部分条款如下:

(1)合同造价3600万元,除设计变更、钢筋与水泥价格变动,总承包全部范围外的工作内容据实调整外,其他费用均不调整。

(2)合同工期306天,从2012年3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

工期奖罚标准为2万元/d。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因钢筋价格上涨较大,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协议价款为60万元。

事件二:

施工总包单位进场后,建设单位将水电安装及住宅楼塑料窗制定分包给A专业公司,并制定采用某品牌塑料窗。

A专业公司为保证工期,又将塑料窗分包给B公司施工。

事件三:

2012年3月22日,施工总包单位在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因连续降雨发生了排水费用6万元,2012年4月5日,某批次国产钢筋常规检测合格,建设单位以验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还需对该批次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施工总包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费用8万元,检测结果合格。

针对上述问题,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索赔程序和时限要求,分别提出6万元排水费用、8万元检测费用的索赔。

事件四:

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总承包单位于2012年12月28日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2013年1月5日确认验收通过,并开始办理工程结算。

问题: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由哪些部分组成?

并说明事件一中《关于钢筋价格调整的补充协议》归属于合同的那个部分?

答:

(1)组成部分有:

①合同协议书;②中标通知书;③投标文件;④专用条款;⑤通用条款等。

5分

(2)属于洽商文件。

1分2指出事件二中的发包行为的错误之处?

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

事件二中发包行为是错误之处有:

(1)建设单位将水电安装及住宅楼塑料窗制定分包给A专业公司,不妥。

1分因为根据规定,在我国指定分包是违法行为。

1分

(2)“A专业公司为保证工期,又将塑料窗分包给B公司施工”不妥。

1分因为根据规定,A公司的行为属违法分包。

专业承包单位不得将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

2分3分别指出事件三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两项索赔是否成立?

并说明理由。

答:

(1)施工单位提出的排水费6万元不合理。

1分因为根据规定,该排水费用应包括在措施费中,应包括在投标报价中。

1分

(2)施工单位提出的8万元钢筋检测费用合理。

1分因为根据规定,建设单位对已经过检验的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可进行重新检验,若重新检验合格的,由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

1分4指出本工程的竣工验收日期是哪一天,工程结算总价是多少万元?

根据《建筑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分别说明会所结算、住宅小区结算属于哪种结算方式?

答:

(1)本工程竣工验收日期是2012年12月28日。

1分

(2)工程结算总价是3600+60+8+3*2=3674万元。

2分(3)会所结算属单位工程结算;住宅小区结算属单项工程结算。

2分

2012年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共4题,每题20分)。

(一)

背景材料

某人防工程,建筑面积5000m2,地下一层,层高4m,基坑深为自然地面以下6.5m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场区内方格控制网坐标进行该建筑物的定位测设。

事件二:

工程楼板组织分段施工,某一段各工作的逻辑关系见下表:

工作内容

材料准备

支撑搭设

模板铺设

钢筋加工

钢筋绑扎

混凝土浇筑

工作编号

A

B

C

D

E

F

紧后工作

B、D

C

E

E

F

--

工作时间

3

4

3

5

5

1

事件三:

砌体工程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部分新增构造柱的钢筋做法提出疑问。

事件四:

工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平站结合、综合使用”的原则,平时用作停车库,人员通过电梯或楼梯通道上到地面。

工程竣工验收时,相关部门对主体结构、建筑电气、通风空调、装饰装修等分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

问题:

事件一中,建筑物细部点定位测设有哪几种发放?

本工程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

根据事件二表中给出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并计算该网络计划图的工期。

事件三中,顺序列出新增构造柱钢筋安装的过程。

根据人防工程的特点和事件四中的描述,本工程验收时还应包含哪些分部工程?

案例一答案:

 

1:

事件一中,建筑物:

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适用方法:

直角坐标法  

2、工期:

16天

3、新增构造柱:

植筋——拉拔试验——柱钢筋绑扎——箍筋绑扎——验收

4:

地下室人防工程还有那些分部工程,电梯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给排水工程,地面工程、消防工程等。

 

(二)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城项目,在****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大学城项目,总建筑面积2140m2,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

部分陈列室采用木龙骨石膏板吊顶。

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有相应资质,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投标直接委托该公司承建。

展览史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大学城项目,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大学城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施工现场力士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开工后,监理工程师对临时用电管理进行检查,认为存在不妥,指令整改。

事件二:

吊顶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问题:

大学城建设单位将展览馆项目直接委托给某公司是否合法?

说明理由。

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是否妥当?

给出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用的条件?

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三项)?

指出校史展览馆工程临时用电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的做法。

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案例二答案:

1.不合法。

施工单项合同超过200万,必须进行公开招标。

  单项工程合同额300~3000万元属于中型工程。

(该答案个人认为不对) 

2、妥当,因为图纸齐全,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工期较短,且为在建工程附属工程,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和现场施工条件,风险较小。

固定总价合同适用的条件:

工期不长,技术不复杂且设计完善,造价相对较低。

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

固定单价合同、可调价格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3用电设备有6台,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三级配电 总--分—开。

机械员管理用电不;电工持证上岗。

  

4、正确,因为石膏面板已经大面积安装完成,隐蔽验收的部位只能指定验收一小块,而且施工单位未经隐蔽验收就安装石膏面板,做法不合理。

木龙骨。

进行隐蔽验收:

a、吊顶内管道设备的安装及水管试压;b、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c、预埋件或拉结筋;d、吊杆安装;e、龙骨安装;f、填充材料的设置

(三)

背景资料

某工程基坑深8m,支护采用桩锚体系,桩数共计200根,基础采用桩筏形式,桩数共计400根,毗邻基坑东侧12m处有既有密集居民区,居民区和基坑之间的道路下1.8m处埋设有市政管道。

项目实施工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在基坑施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本工程勘察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之一,对专项方案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事件二: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要求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对工程桩采用不少于总数1%的静载荷实验方法进行承载力检测。

事件三:

基坑施工过程中,因为工期较紧,专业分包单位夜间连续施工,挖掘机、桩机等施工机械噪音较大,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到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责成总承包三位严格遵守文明施工作业时间段规定,现场噪音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问题:

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

并分别说明理由。

事件二中,工程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监测分别包含哪些内容?

最少需多少根桩做静载荷试验?

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挖掘机、桩机昼间和夜间施工噪声限值分别是多少?

根据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居民密集区进行强噪音施工,作业时间段有什么具体规定?

特殊情况需要昼夜连续施工,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案例三答案:

1:

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不妥。

勘察单位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不妥。

2..支护结构监测包括:

⑴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 

⑵对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监测土钉墙支护

⑶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⑷对立拄沉降,拾起的监测 

周围环境的监测 

⑴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的监测 

⑵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

⑶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桩静力载荷试验需要几根桩:

4根(1%,且不少于三根,少于50根,为2根)

3、昼间施工挖掘机:

75分贝:

打桩机:

85分贝

夜间挖掘机:

55分贝,桩机:

禁止施工 

4、作业时间:

晚10:

00至次日早6:

00停止施工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到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审批手续,公告附近居民,做好降噪措施。

   

【案例四】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文本)》(GF-1999—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

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

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

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

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

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

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问题:

1、根据成本预测资料,计算该项目的直接成本(保留一位小数)。

 2、根据背景资料,项目经理部的具体施工成本管理任务还应包括哪些?

 

3、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单价是否存在调整?

分别列式计算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结算的工程价款。

(单位:

元) 

4、指出事件一、二、三中总承包单位说法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或指出正确做法。

案例四答案:

1、直接成本:

(人工费)287.4+(材料费)504.5+(机械费)155.3+(措施费)104.2=1051.4万元 

2、成本管理任务还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3、A分项工程:

(5800-5400)/5400×100%=7.4%>5%,因此:

A分项工程需调整。

 

B分项工程:

(6200-5870)/6200×100%=5.3%>5%,因此:

B分项工程也需调整

A 分项工程结算价:

5400×(1+5%)×42+(5800-5400×(1+5%))×(42×0.9)=243054元 (是否应该这样算不太确定)

B 分项工程结算价:

5870×(560×1.1)=3615920元

4、事件一:

不妥之处:

为总承包单位不能拒绝分包单位的索赔事宜。

正确做法:

总承包单位接收索赔,再由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赔。

 

事件二:

不妥之处:

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包工程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的责任,非总承包的单位责任范围不妥。

正确做法:

总承包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事件三:

不妥之处:

总承包单位认为分包单位把资料直接交给建设单位不妥。

正确做法:

总承包单位接收,并统一上报建设单位。

 

2011年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答案

案例分析

(一)背景资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 m2。

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99—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天。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事件二:

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过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仅安排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

 

事件三: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 

(4)工期顺延6天。

 

问题:

 

1.事件一中,列式计算A、B、C、D四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分别是多少天?

 

2.事件一中,列式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是多少天?

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

 

3.事件二中,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

说明理由。

案例一答案

(一)【答案要点】 

(1)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