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4740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后四篇.docx

第四单元后四篇

杜寨中学高效课堂——参与式课堂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课题

江雪

设计者

李荟梅贾爱芳吴雪娟张智俭雒维胜王永月李小艳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注

第1课时

一、背古诗入课题

我们曾背诵过许多诗如描写春天《村居》,描写秋天《枫桥夜泊》,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的诗,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

出示雪景图,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读诗初步感悟诗意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习生字新词:

在古诗中有几个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师读一读。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这就是蓑衣,读(蓑衣),因为蓑衣使用席草编成的,所以蓑是“草字头”。

这就是斗笠,读(斗笠),因为斗笠是用竹子编的,所以是草字头。

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雨衣、雨帽。

再跟老师读一读。

那蓑笠翁又是什么意思呢?

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读准读通。

4、指导朗读古诗:

指名读。

教师提示:

读古诗节奏也很重要。

教师再次范读,提示节奏。

指名读(3~4人),小组读,齐读。

三、说诗景,悟诗意,学诗句。

1.古人说过:

诗中有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

请你细细地读读诗,再根据诗讨论讨论,如果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画上都有些什么?

(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解释,径是小路,绝:

绝迹,鸟飞绝:

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人踪:

人的踪影)

2.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

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

2)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

为什么没有?

(引出绝和灭)。

3)如果没有这一绝一灭,会是什么景象呢?

指名读:

千山鸟飞,万径人踪。

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景象真是()。

4)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一绝一灭就成了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读。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题目是《江雪》,这两句诗没有提到一个雪,其实写到了雪,为什么?

读读诗句,从诗句中找找依据。

雪:

是什么样的雪?

这样大的雪,可以用上什么词语来形容?

雪是清冷、高洁的,谁来读,读出清冷、高洁.齐读

6)、诗人之用了短短十个字就描写出了大雪封山的景色,雪下得很(),四周的气温也非常(),真是清冷之极。

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一小组读,两小组读,齐读。

3.学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就在这冰天雪地里,出现了(学生读后两句诗)。

再读。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在漫天大雪中,在这么凄冷的环境中,这个蓑笠翁孤舟独钓,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他吗?

介绍作者背景

3)此时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

(凄凉、冷清、寒冷、寂寞),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自己的一腔抱负又难以实现。

看,群山上覆盖着皑皑的白雪,江面上也飘满了雪花,蓑笠翁仿佛就是这白雪世界中的一尊雕像。

雪花一片片,轻轻地落下来,仿佛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诗人是多么孤独啊!

带着这种体会来读读这两句诗。

指名读,齐读。

4)柳宗元用四句诗,不光写出了雪景之清冷,而且表现出了自己心境的孤独。

情景交融,再来读读诗,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

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四、作业。

1、背诵、默写《江雪》。

2、请课后查找资料,比较清朝诗人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和《江雪》诗句异同。

(从人生境遇和

学生介绍作者

 

 

学生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请同学们观察图

 

指导读诗句

 

再读全诗

 

比较探究

板书设计

江雪

柳宗元

清冷孤独

课后反思

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或背,读中理解,读中体会,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杜寨中学高效课堂——参与式课堂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课题

题李凝幽居

设计者

李荟梅贾爱芳吴雪娟张智俭雒维胜王永月李小艳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掌握鉴赏即景抒情诗的方法

2、掌握诗歌创作中正衬与反衬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分析把握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创作中正衬与反衬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注

第1课时

一、导入

即景抒情诗:

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用借景抒情,或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内容分析(写什么)

【学生齐读】

1、题目是作品的眼睛,读诗先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

【题中“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__,“幽居”的意思是_________。

思考一下:

作者为什么要“题李凝幽居”呢?

------为的就是抒情

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下面我们就从意象开始

2、即景抒情诗是通过写景状物来表现思想感情的,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发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

三联都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写友人李凝幽居的环境。

诗人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

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

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幽居的静寂。

友人幽居之处旁有一池塘,池塘边有树,诗人来到门外,轻叩门扉。

月夜之下一片宁静,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它们发出了声响,或飞出盘旋一阵又回到巢中。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回归路上所见。

诗人走过一座小桥,视野开阔起来,依稀分辨得出原野上斑斓的色彩;夜风轻拂,云脚飘移,让人觉得仿佛山石在移动。

诗人反说此景,别具特色,因为“石”并未动,是“云”在动。

一说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所以在这里,“移石”和“动云根”是同一意思。

这样更显出了环境的幽深而迷人。

尾联抒情“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点明诗的主旨:

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

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方托出此一主旨,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艺术手法的分析(怎么写)

1、写法分析

如果要让你给这首诗找出诗眼,你认为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情感的是哪一个字?

请你说说理由。

概括

此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

2、艺术手法

这首诗写景抒情,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写景上它有哪些特色。

(1)写景中的反衬手法

“僧敲月下门”初拟用为“僧推月下门”,你认为“推”“敲”两字哪个字用得更好,为什么?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写景独特、炼字精准。

据说,贾岛骑驴入城,仍搜索枯肠,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初拟用“推”,又改为“敲”,不觉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骑。

韩愈细问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确认“敲”字佳。

那么佳在何处呢?

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柴扉紧闭。

诗人上前轻敲门扉,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引起一阵喧闹。

鸟儿或许还飞出几只转旋几回又飞回窝中。

两句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

(2)抒情中衬的手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写景是为了抒情服务的。

因此,从抒情的方式来讲,作者是借用景物来抒情。

在这首诗中,前三联写景,尾联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手法叫做借景抒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一切景语皆情语”,还应该包含着这样的一个意思:

那就是在写景的同时,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就早已经渗透进了景物之中,作者所写的“幽景”其实就已经把自己的“思幽”之情倾注在其中,这个手法我们把它称之为“融情于景”。

弄清了融情于景的手法后,我们还想让大家探讨一个关于景和情关系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我们读到的是幽美之景,为的是突出作者的思幽之情,因此,从两者关系看,写景是陪衬,抒情是目的。

自然就构成了一种“衬托”的关系。

当景与情的表现方向是相似的或一致的,如“幽美之景”衬“思幽之情”,我们称之为“正衬”,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正衬;而如果反之,比方说写乐景却是为了衬哀情,我们就称之为“反衬”。

【分析概括】正衬与反衬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描写中以动衬静是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也是反衬,但是诗歌中如果是乐景写乐情或是用哀景写哀情,那就是正衬,如《鸟鸣涧》就是描写上运用反衬,而在全诗抒情手法上看则是正衬。

3、语言特色平实质朴、清新幽雅

知识点回顾

 

(意境:

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王维《鸟鸣涧》、《鹿柴》诗中的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的运用

 

学生讨论分析杜甫的《蜀相》和《登岳阳楼》

 

板书设计

首联少邻并草径荒园幽

颔联鸟池边树僧月下门静寂幽

颈联过桥野色(云)月幽美迷人

写什么幽热爱与追求

怎么写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2、反衬(以动衬静)与衬托(以乐景衬乐情)

课后反思

杜寨中学高效课堂——参与式课堂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课题

西江月遣兴

设计者

李荟梅贾爱芳吴雪娟张智俭雒维胜王永月李小艳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中讲究炼字的道理。

2、学习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注

一:

导入《西江月遣兴》

二: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与苏轼并称「苏辛」。

三:

赏析

1:

注释

遣兴:

排遣意兴贪:

贪图。

且:

姑且、暂且。

工夫:

时间是处:

是:

对,正确。

对的地方。

2:

译文

醉酒中只顾得贪图欢笑享乐,要忧愁哪有时间?

近来开始发现古人书中的道理,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

昨晚醉倒在松树下,问松树我醉成什么样。

只疑心松树动了,要来扶我,就用手推松树说:

“走开!

3:

赏析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

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没有工夫”。

那他到底是愁还是不愁呢?

且,姑且,暂且,说明词人并非沉浸于饮酒的欢乐,他饮酒只是为了浇愁,在醉乡中暂且忘掉国事的烦忧和人生的失意,寻找一些短暂的快乐。

这是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其实是愁得很的。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

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这两句话中诗人的真正意思是:

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

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古人书中有一些至理名言。

比如《尚书》说:

“任贤勿贰。

”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却完全不是这样。

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

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

壮志难酬。

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与古人书中的至理名言完全是背离的,所以诗人发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感叹。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

“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

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

“我醉得怎样?

”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

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山河破碎,统治者不是任用贤能收复河山,而是把那些帮他们收复河山的贤能之人拒之门外,甚至是残酷迫害,例如,诗人、岳飞等。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

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

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宣泄他的真情实感。

四:

思考

1:

全词三见“醉”字。

这“醉”中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全词三见“醉”字,是全词的词眼。

诗人壮志难酬,只能借酒浇愁,“醉”字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

表现他倔强的个性、不与世同流合污之心、借酒浇愁之痛。

2:

主题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

从词的字面看,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

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鉴赏诗歌

 

主题探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杜寨中学高效课堂——参与式课堂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课题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设计者

李荟梅贾爱芳吴雪娟张智俭雒维胜王永月李小艳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3.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注

一、导入

二、题目解说

“中国山水游记”是指中国山水游记散文,“感性”是指敏锐的感官经验。

本文文题就是谈中国山水游记散文在“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方面的情况。

三、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现任叹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不同意,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

很多读者知道他,是因为他那首《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背景介绍。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解决生字词。

骇   冉冉   倏然  鬼魅  新颖   敏锐  海市蜃楼   悚然  俯瞰  炫耀   逊色   瑰丽   简陋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说了哪些观点?

(2)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说了“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游记要有动感,游记要有悬念、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每况愈下等观点。

最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三、理解课文主旨。

明确:

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

四、写作特色。

1、选取典型来表达观点。

2、文字隽永,语言优美。

七、总结全文。

八.拓展阅读:

有人认为作者拘泥于字句,不足以证明其观点;有人则认为正是这样的细读分析令人信服,你认为呢?

请具体谈谈。

 

 

预习检测

 

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

 

拓展延伸,开发思维

 

板书设计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余光中

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