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446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试题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

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七张14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请考生根据题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第Ⅰ卷(27分)

一、本大题共五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mò)窈窕(yáo)吮吸(shǔn)断壁残垣(huán)

B.袅娜(niǎo)慰藉(jiè)篡改(cuàn)或倾或跂(qì)

C.侦缉(jí)紊乱(wěn)罢黜(chù)书声琅琅(lǎng)

D.适当(dàng)鞭挞(tà)迂回(yú)文绉绉(zō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缜密凋蔽泊来品浑浑噩噩

B.嗔怪渲染势力眼口慧而实不至

C.荣膺弹劾融会贯通提纲挈领

D.陨身审慎卑恭屈膝前倨后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硬要一位不会唱曲的嘉宾来一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这算不算差强人意呢?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一个人身边。

D.他是遇事豁达忍让、为人开朗的“好好先生”,平常并不为人事纷纭所恼,但遇到强制性指令,免不了也会做些抗争,这种随和中包含原则,是所谓绵里藏针的性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近日表示,还没有用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打算,这是真实的想法还是麻痹伊朗的手段,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针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背影》、《荷塘月色》都是他的作品。

B.莫里哀,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

他是法国17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

D.莎士比亚,英国人,与我国的关汉卿几乎同一时代,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家,其创作的“四大悲剧”流传甚广,分别为《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二、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孟明曰: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嬴请三帅,曰: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

公曰: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不顾而唾。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崤之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

钥匙

B、不腆敝邑。

腆:

丰厚

C、彼实构吾二君。

构:

挑拨离间

D、敢犒从者。

敢:

勇敢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崤有二陵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夫人请之,吾舍之矣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夜缒而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C、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

D、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为争霸而战的秦、晋两方均各有褒贬,唯对郑国始终赞扬。

郑与秦、晋比较,属弱国,处于防卫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郑国,反对秦国恃强凌弱。

“弦高犒师”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诵。

B、“蹇叔进谏”和“蹇叔哭师”是突出蹇叔这个人物对此次战争的看法,表现出他稳健持重、老谋深算、富有远见的思想性格。

C、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战争。

文章依次叙写了蹇叔哭师、弦高犒师、晋伏秦师、晋释秦帅等细节,无不情节逼真,委婉动人。

不仅揭示秦师败灭原因,而且借战争申发劳师袭远、以贪勤民者必败的战争观和政治观,体现了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D、晋军活捉了秦国的孟明等三帅,却被秦穆公女儿文嬴用巧妙的言词对儿子连哄带骗的做了一番工作之后,放走了。

在“释囚”问题上,先轸与晋襄公看法不同,先轸竭力反对释囚,一怒、一唾两个细节,使先轸那耿直、暴烈的性格跃然纸上。

第Ⅱ卷(共计123分)

三、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3分

10.《崤之战》末尾秦穆公“乡师而哭”,不撤孟明的职,自己承担了战败的责任,说: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秦穆公的认识。

200字左右。

(10分)

11.请用“/”为下面一段话断句。

(5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

12.根据原文内容填写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

(2)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赤壁赋》)

(4)群臣吏民,,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由此观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1)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景的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

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答:

(3)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

请概括说明。

(4分)

答:

四、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8分。

阅读《茶馆》(节选),回答14、15题

庞太监  哟!

秦二爷!

秦仲义  庞老爷!

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  那还用说吗?

天下太平了:

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仲义  我早就知道!

[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

庞太监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秦仲义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庞太监  太客气了吧?

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

您比作官的还厉害呢!

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秦仲义  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

哈哈哈!

庞太监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哈哈哈!

秦仲义  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

(下)

庞太监  (自言自语)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问王利发)刘麻子在这儿哪?

王利发  总管,您里边歇着吧!

[刘麻子早已看见庞太监,但不敢靠近,怕打搅了庞太监、秦仲义的谈话。

刘麻子  喝,我的老爷子!

您吉祥!

我等您好大半天了!

(搀庞太监往里面走)

[宋恩子、吴祥子过来请安,庞太监对他们耳语。

[众茶客静默一阵之后,开始议论纷纷。

茶客甲  谭嗣同是谁?

茶客乙  好象听说过!

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茶客丙  这两三个月了,有些作官的,念书的,乱折腾乱闹,咱们怎能知道他们捣的什么鬼呀!

茶客丁  得!

不管怎么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

姓谭的,还有那个康有为,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

心眼多毒!

茶客丙  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

茶客丁  那总比没有强啊!

好死不如赖活着,叫我去自己谋生,非死不可!

王利发  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

14.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庞太监和的矛盾冲突,这一场绵里藏针的斗智,意味着和年轻的实业家之间的较量。

(4分)

15.选文部分写到了几个茶客的谈论,请分条列举这段谈论说了几层意思。

(4分)

五、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木笛。

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

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

“为什么?

”朱丹答:

“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

“为什么?

朱丹说:

“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

“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不应该忘记今天是你的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

“没有忘记。

可是——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

“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

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披着雪花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那里,竟然有一支孩子方阵。

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

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

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

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

仁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

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

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说:

“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

“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

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选文有改动)

16.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7.请从人物描写的方法、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对文中划线句进行赏析。

(4分)

18.文章以木笛为题,有何作用?

(4分)

19.读完此文,你对朱丹的做法有何想法,请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200字左右(10分)

六、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0分

20.所谓对手,是指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的对方;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面对对手,化压力为动力,积极进取,对手是成功的另一只手;轻视对手、嫉妒对

手或者畏惧对手,则常常被对手击溃,最终一事无成。

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A:

窈窕yǎo断壁残垣yuánC侦缉jī书声琅琅lángD迂回yū文绉绉zhōu)

2.C(A凋敝舶来品B势利眼口惠而实不至D殒身卑躬屈膝)

3.D(A差强人意:

差:

尚,略;强:

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B芸芸众生:

芸芸:

众多。

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

C春意阑珊:

春意将尽。

4.B(A“这”指代不明;C句式杂糅;D介词使用有误,“关于”应改为“对”。

5.C(A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B莫里哀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D四大悲剧分别为《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6.D表示客气的说法,冒昧地。

7.C连词,况且;副词,将

8.D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为使动用法。

9.C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不是道家思想。

10.参考答案

不以一眚掩大德,意思就是意思是说,我不会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错误就看不到他的大功劳。

(1分)作为一国统治者的秦穆公,在确认自己的错误以后,首先引咎自责,这是何等的识量!

(联系文本,1分)秦穆公谦诚坦白的胸襟和坚决改正错误的态度,赢得了臣民的尊敬。

为他后来称霸乃至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此我想到的另一个人是袁绍。

东汉末年,称雄冀北的袁绍,不听谋士田丰劝阻,贸然发动官渡之战,结果大败。

袁绍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文过饰非,将田丰杀了。

他固执地坚持错误,加上心胸狭隘,偏信谗言,使得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人才外流,终为曹操所灭。

(联系实际,实例分析4分)

从以上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善于发现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勇于纠正错误,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项重要执政能力,也是一种必要的执政智慧,更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结论总结2分)(语言通畅2分)

1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错两处扣1分,对两处得1分)  

【译文】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

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

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做那些以后不可以恢复挽回的事情(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12.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王之蔽甚矣

(6)行李之往来

13.⑴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

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

(每点2分)

⑵①拟人;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每点1分)

⑶①旅途漫漫、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③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倍感“寂寥”。

(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14.秦仲义、老朽的(1分)宫廷(1分)封建势力(1分)(第一空1分,第二空3分)

15.

(1)表现出为维新而牺牲的谭嗣同不被理解,是脱离了民众的维新人士的悲哀;

(2)反映了当时官府的腐败,对人民的层层盘剥;

(3)写出了一些坐享其成的旗人毫无自食其力的能力;

(4)茶客们代表着当时浑噩的芸芸众生。

(每条1分)

16.

(1)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2)推动情节的发展。

(3)表现人物性格。

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

(答一点2分,答两点3分,答三点4分)

17.①文章中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每点2分)

18①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

(2分)

②突出中心,从朱丹吹奏出的笛声中,让读者不仅感受到朱丹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感受到他崇高的民族精神。

(2分)

19.评分标准:

结合原文,选取角度明确(2分)

能准确提炼出观点(2分)

联系实际合理分析(4分)

语言通畅,条理清晰(2分)

20.作文评分标准(按高考作文标准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