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260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都相同的有下面哪几组

①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②ATP、质粒、磷脂③纤维素、脂肪、乳糖④胆固醇、糖原、胰岛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核糖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核糖体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P,不选①;ATP、质粒(DNA)、磷脂均由C、H、O、N、P组成,可选②;糖类(纤维素和乳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可选③;胆固醇的组成元素是C、H、O,糖原的组成元素是C、H、O,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S,不选④。

故答案选B。

考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

C、H、O

蛋白质(氨基酸)

C、H、O、N、(S)

核酸(核苷酸)

C、H、O、N、P

脂肪

C、H、O

磷脂

C、H、O、N、P

胆固醇

C、H、O

ATP(ADP)

C、H、O、N、P

血红蛋白

C、H、O、N、S、Fe

甲状腺激素

C、H、O、N、I

生长素(植物)

C、H、O、N

叶绿素(植物)

C、H、O、N、Mg

2.下列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肽链不同,组成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一定不相同

B.艾滋病患者T细胞中的核糖体不能合成HIV的蛋白质

C.蛋白质和核酸形成的复合体参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蛋白质酶活性大小只与控制该酶合成的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有关

【答案】C

【解析】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及排列顺序不同都可以导致多肽链不同,A错误;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寄生在患者的T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氨基酸及酶系统等合成蛋白质,B错误;蛋白质和核酸形成的复合体即核糖体参与翻译过程,C正确;蛋白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功能的也取决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错误。

考点: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关于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mRNA的含量少于分裂期

B.真核细胞的核内一定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的叶绿素可以吸收和转化光能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分G1、S、G2三个阶段,其中G1和G2期细胞进行与分裂期有关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这两个阶段中由DNA转录形成的mRNA含量会很高。

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DNA无法解旋,没有转录过程。

相比之下,间期的mRNA含量会多于分裂期,A错误;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在细胞核,转录场所也在细胞核,故细胞核中可以同时存在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依赖于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D错误。

考点:

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将某种植物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细胞液浓度。

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该溶液中的物质M可被植物细胞吸收

【答案】D

【解析】图示表示的是植物细胞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A〜B段曲线下降,细胞液浓度降低,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限制,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错误;B〜C段细胞有失水现象,故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液浓度不相等,B错误;B〜C段细胞失水,不会发生复原,C错误;B〜C段曲线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是物质M被植物细胞吸收所致,D正确。

考点: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可含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在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一定伴随有ADP的生成

C.酶和ATP都只能在细胞质中合成而细胞核中不能

D.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都含有ATP合成酶

【答案】A

【解析】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均含有DNA,都可进行DNA复制,A正确;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不需要ATP水解供能,不会产生ADP,B错误;有些酶是RNA,可以在细胞核中合成,C错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含有ATP合成酶,D错误。

考点:

酶与ATP的作用

6.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相符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B.双缩脲试剂——测定待测液中的肽键的含量

C.红色月季的花瓣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

【答案】A

【解析】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的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A正确;双缩脲试剂只能检测肽键的存在,不能定量测定,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要选取有分裂能力的分生区的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C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用来检测CO2,检测酒精用的是重铬酸钾溶液,D错误。

考点:

观察类和鉴定类实验

点睛:

高中生物有关试剂、染色剂总结

斐林试剂

甲液(0.1g/mlNaOH)

乙液(0.05g/mlCuSO4)

检测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砖红色沉淀

甲乙等量混匀使用,50℃-65℃水浴加热

班氏试剂

检测还原糖

加热红黄色沉淀

常用于检验尿糖

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NaOH)

B液(0.01g/mlCuSO4)

检测蛋白质(原理:

肽键于双缩脲结构相似进行配位

紫色反应

先加A1ml创造碱性环境,再加B四滴

苏丹Ⅲ(Ⅳ)

检测脂肪

Ⅲ橘黄色Ⅳ红色

检测淀粉

蓝色

健那绿

染色线粒体

蓝绿色

将活细胞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

溴麝香草酚蓝

检验CO2

由蓝变绿再变黄

CO2还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测

重铬酸钾

检验乙醇

灰绿色反应

酸性条件(浓硫酸)

甲基绿吡罗红

染DNA为绿色RNA为红色

必须混合使用,单独使用质与核颜色相同

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

染色染色体

酒精(乙醇)

50%检测脂肪时用于洗去浮色70%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外植体消毒,浸泡涂布器,消毒发酵瓶75%医用酒精95%洗去卡诺氏固定液,解离液一部分,加入无水碳酸钠可用于提取色素,冷却时可用于析出DNA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7.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增加

D.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D

【解析】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生成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没有ATP的生成,A错误;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消耗的同时有ATP的生成,消耗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并生成大量ATP,叶绿体中暗反应C3的还原需要消耗[H]和ATP,C错误;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也相对较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D正确。

考点:

细胞代谢过程,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8.密闭容器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改变培养条件时,图示叶肉细胞中①②③④会发生相应变化。

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黑暗条件下,①、②均增大、③、④均减小

B.②减小、④增大时,玉米幼苗能正常生长

C.②、③保持不变时,该叶肉细胞处于光补偿点

D.图中的细胞器中产生的ATP均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黑暗条件下,玉米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①、②均增大、③、④均减小,A正确;②减小、④增大时,说明有氧气的释放,净光合作用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玉米能正常生长,B正确;②、③保持不变时,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该叶肉细胞处于补偿点,C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可以产生ATP,但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ATP只提供给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

考点: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综合考查

9.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下列有关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增大了精子遗传组成的多样性

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C.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不同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可以增加精子染色体组成多样性,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具有多种可能性,增加了配子的遗传组成的多样性,经受精作用,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B正确;有丝分裂整个过程都存在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DNA已经加倍,而染色体复制后并没有发生着丝点的分裂,故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都减半,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会暂时增倍,其数目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样多,故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不同,D错误。

考点: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考查

点睛: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曲线

10.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逗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

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

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

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RIP3为蛋白激酶,是由RIP3的基因控制合成的,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A错误。

因RIP3可将细胞凋亡转变为细胞坏死,故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抑制RIP3的活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B、C正确。

此项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RIP3基因的表达有关,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1.研究发现,某种鱼类存在复杂的性别决定机制,该种鱼的性别是由3条性染色体W、X、Y决定的,染色体组成为WY、WX、XX的个体表现为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Y的个体表现为雄性。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获得大量的雄性个体可选择XX和YY进行交配

B.若要获得大量的雌性个体可选择WX和XX进行交配

C.两个个体交配后代雌性和雄性个体数量不一定相等

D.不存在WW个体的原因是不存在性染色体为W的精子

【答案】B

【解析】XX和YY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代染色体组成全为XY,都表现雄性,A正确;若选择WX和XX进行交配,则子代染色体组成为WX和XX,且比例为1:

1,即子代雌雄比为1:

1,并不能获得大量雌性个体,B错误;XX和YY进行交配得到全是雄性后代,WX和XX进行交配得到的后代一半雄性一半雌性,C正确;只有染色体组成为XY、YY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能产生含W的精子,D正确。

考点:

生物体的性别决定机制

点睛:

分析“染色体组成为WY、WX、XX的个体表现为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Y的个体表现为雄性”是解此题关键,同时要熟练掌握配子的产生过程和受精作用。

12.仓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P和p、Q和q、R和r)控制,3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否则表现为黑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对基因中没有任意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该种仓鼠纯合灰色、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各有1种、7种

C.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黑色个体占27/64

D.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子代黑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7

【答案】C

【解析】3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任意两对都不会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3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纯合灰色个体基因型为PPQQRR,纯合黑色个体基因型有:

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共7种,B正确;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灰色个体占3/4×3/4×3/4=27/64,黑色个体占1-27/64=37/64,C错误;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后代有8种基因型,灰色个体基因型1种,黑色个体基因型7种,其中只有ppqqrr是黑色纯合子,D正确。

考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思路是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该题涉及到三对基因,则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问题。

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子代某一表现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举例:

AaBbCc×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3A__∶1aa    2种表现型

Bb×bb→1Bb∶1bb2种表现型

Cc×Cc→3C__∶1cc2种表现型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

2×2×2=8种。

子代中A__B__C__所占的概率为3/4×1/2×3/4=9/32。

13.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无A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

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4个a基因

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

D.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

【答案】D

【解析】甲突变体植株体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已经在间期进行了DNA复制,可以含有4个a,A正确;乙突变体植株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而另一条增添了一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基因突变,甲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也是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矮化植物,C正确;若乙突变体植株自交,且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aaa、aa0、00(0代表不含a基因的染色体)三种矮化植株,D错误。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基因分离定律

1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Qβ噬菌体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相同

B.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种蛋白质

C.先进行QβRNA的翻译,后进行QβRNA的复制

D.Qβ噬菌体在被侵染的细菌内外均可进行复制

【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同,A错误;一条QβRNA模板翻译出了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B错误;

先进行QβRNA的翻译,得到RNA复制酶,才能进行QβRNA的复制,C正确;Qβ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D错误。

考点: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点睛:

分析“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是解此题的关键。

15.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心法则的过程中发现在体外用14C标记半胱氨酸—tRNA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Cys),得到Cys—tRNA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f得到Ala—tRNACys(见下图,tRNA不变)。

如果该Ala—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

那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需要的mRNA、tRNA、r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是由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所决定的

C.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的位罝会被替换为14C标记的Ala

D.在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被标记的多肽链

【答案】B

【解析】细胞中RNA都是要通过DNA转录得到,所以上述过程需要的mRNA、tRNA、rRNA都从DNA转录而来,A正确;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与其碱基排列顺序有关,B错误;tRNA中半胱氨酸还原成了丙氨酸,但其反密码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变,识别的密码子不变,Cys的位罝会被替换为14C标记的Ala,C正确;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被标记的多肽链,D正确。

考点:

基因的表达

16.下图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⑤过程全部涉及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图中涉及戚基A与U(包括U与A)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

C.图中所涉及的过程皆由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并完善的

D.培养基中的35S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答案】A

【解析】图示中①过程代表DNA的复制,②代表转录,③代表翻译,④代表RNA的自我复制,⑤过程代表逆转录,故整个过程中都涉及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图中涉及A与U(包括U与A)配对的过程只有③④,B错误;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只有①②③过程,④⑤过程是后续补充的内容,C错误;T2噬菌体的核酸为DNA不含S,所以35S不会出现在其核酸中,D错误。

考点: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7.下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白化基因用a表示,色盲基因用b表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2与Ⅱ—6的基因型、表现型相同

B.Ⅱ—7、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相同

C.Ⅱ—3可产生3种带有致病基因的配子

D.若Ⅲ—10和Ⅲ—12结婚,子代发病率是13/48

【答案】B

【解析】I—2和II—6的后代中都有患白化病的孩子,所以他们的基因型都为AaXBY,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II—7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II—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B错误;II—3的基因型为AaXBXb,可产生带有致病基因的配子为aXB、aXb、aXb,C正确;III—10的基因型为Aa1/2XBXb,III—12的基因型为2/3AaXBY,后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4=1/6,色盲的概率为1/2*1/4=1/8,所以子代发病率=1/6+1/8-1/6*1/8=13/48,D正确。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

18.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某因产生

B.DNA分子中减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

C.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考点:

可遗传变异

点睛:

从两个关系分析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1)从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分析: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2)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分析:

由纯合子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

19.韭菜植株的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韭菜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黄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株X可获得多俏体抗病韭菜植株

B.获得抗黄叶病植株X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C.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64条染色体

D.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淅升高

【答案】C

【解析】用放射性60Co处理韭菜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若干单倍体植株,抗病植株占50%,说明细胞发生了显性突变,抗病基因为显性基因,用低温诱导处理X(含抗病基因)可以得到多倍体抗病韭菜植株,A正确;获得抗黄叶病植株X的育种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即16条,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变成32条,C错误;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纯合抗病植株比例逐渐升高,D正确。

考点:

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点睛: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植物细胞工程育种的几个易错点

(1)单倍体育种一般应用于二倍体植物,因为若为四倍体植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形成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

(2)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4)单倍体育种和植物细胞工程育种,都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0.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的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共同进化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的个体均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

【答案】D

【解析】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了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的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故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该种群中的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即基因库,并不是所有个体都含该物种的全部基因,D错误。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非选择题

21.回答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问题:

(1)由于___________,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现有一种刚刚发现的新型动物病毒,经过鉴定发现,其遗传物质和HIV—样都是RNA。

①HIV侵入宿主细胞后,要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及场所合成自身的RNA,请用箭头和文字写出该过程:

___________;如果新发现的该病毒合成RNA的过程和HIV的过程不同,请用箭头和文宇的形式写出该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新发现的病毒合成RNA的过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