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3727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docx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手把手教你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

在标书编制或者施工方案编写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需要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

如果使用比较经典的流程图绘制工具,比如Visio,可能会觉得比较麻烦,而且也不容易与Word文档一起排版。

这时你可能会采用Word自带的流程图绘图工具来绘制流程图。

但是,Word的早期版本,即使是Word2000在流程图的绘制,尤其是修改方面都是非常麻烦的。

我们常常需要在线条的对准等细节问题上耗费大量的时间。

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上传的流程图不是很规范,主要反应在以下几方面:

●不符合工艺的实际流程。

●逻辑关系混乱,不是逻辑关系不全就是逻辑关系错误。

●很多网友绘制流程图使用的是文本框加箭头的方式绘制,在排版上不美观,文本框大小不一,不整齐。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画出来的工艺流程图既美观又快捷呢?

有,在OfficeXP以上的版本在流程图的绘制方面引入了Visio的很多绘图工具,比如连接符。

这时的流程图的绘制比以前方便了许多,也容易了许多。

这里,就详细介绍一下使用Word2003绘制流程图的方法。

1、首先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自选图形”,指向“流程图”,再单击所需的形状。

注:

流程图中的各种形状主要程序编程流程图的形状,多数形状对于我们工程上的工艺流程图用处不是很大,概括起来,可用的就四种,分别是“过程”、“决策”、“终止”、“准备”四种。

2、单击要绘制流程图的位置。

此时你会发现,在页面上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虚框。

这是什么?

以前的版本好像没这东东啊。

是,这是Word2003新增功能之一的绘图画布。

绘图画布是在创建图形对象(例如自选图形和文本框)时产生的。

它是一个区域,可在该区域上绘制多个形状。

因为形状包含在绘图画布内,所以它们可作为一个单元移动和调整大小。

明白吧,这个绘图画布可帮助您排列并移动多个图形,当图形对象包括几个图形时这个功能会很有帮助。

还记得以前要在Word中排列、移动一组图形的麻烦吗?

有了绘图画布,这些烦恼就不再困扰你了。

绘图画布还在图形和文档的其他部分之间提供一条类似框架的边界。

在默认情况下,绘图画布没有背景或边框,但是如同处理图形对象一样,可以对绘图画布应用格式。

3、在绘图画布上插入你选择的那个图形。

就像这样,插入一个凌形。

4、若要向流程图中添加额外的形状,请重复步骤1到3,再按所需的顺序对其进行排列。

如果绘图画布太小,没办法把所有你要画的流程图放进去怎么办?

没关系你可以调整它的大小。

点击画布,看到上图的绘图画布周围比较粗的几个小线条了吗?

选择它们,你可以任意的增大或者缩小绘图画布了。

5、我们一遍遍的重复步骤1到3,画出了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图的基本框架。

6、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既然是流程图,自然是要建立各种图形之间的连接了。

这里我们使用Word2003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用的自选图形——连接符来建立连接。

什么是连接符?

你希望使用线条来连接形状并保持它们之间的连接吗?

这就是连接符的作用。

连接符看起来像线条,但是它将始终与其附加到的形状相连。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拖动各种形状,只要它们是以连接符相连的,就会始终连在一起。

在Word2003提供了两种类型共九种线型的连接符用于连接对象:

直线、肘形线(带角度)和曲线。

基中一种是带箭头的连接线,一种是不带箭头的连接线,我们用的多的是带箭头的连接线。

选择连接符自选图形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对象上时,会在其上显示蓝色连接符位置。

这些点表示可以附加连接符线的位置。

7、我们首先用带箭头的肘形线连接符将图形连接到一起,如图。

你可以随意移动流程框了,你会发现,无论你将它移动到什么地方,连接线始终没有离开流程框。

咦,怎么中间两个流程框1和3没有对齐?

不用急,这时,你可以先框选流程框1和3,然后选择“绘图”工具条上的“对齐或分布”,再选择“水平居中”即可。

对齐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连接线和流程框均已对齐。

8、当然,你也可能发现有一条连接符连接错了地方,需要调整一下。

该怎么做呢?

你需要先解除连接符的锁定。

具体操作方法是:

(1)移动连接符的任一端点(对,就是那个红色的端点),则该端点将解除锁定或从对象中分离。

(2)然后可以将其锁定到同一对象上的其他连接位置。

9、接下来,我们需要在图形中添加文字。

用鼠标右键单击形状,单击“添加文字”并开始键入。

可以使用文档的排版工具对文字进行居中、字体、颜色等属性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在Word2003中不能向线段或连接符上添加文字,但可以使用文本框在连接线附近放置,并将文本框的边框设为无边框即可。

小技巧:

对每一个流程框中添加文字时都要对着该流程框点右键,再点添加文字,有点麻烦,比较快捷的方法是在画同类型的第一个流程框的时候,就添加文字,然后复制该流程框就行了,以后只需要在选定的流程框中单击一下再编辑就行了。

下图为一个画好的大理石饰面板安装工艺流程图

10、如上面的步骤,我们已经很快的画好了一个流程图。

但是,您可能会希望调整一下整个流程图在画布中的位置。

该如何操作呢?

在Word以前的版本中,这样的操作必须一个一个的选择图形移动。

但是在Word2003中提供了很好的组合移动的方式。

来尝试一下吧。

首先用鼠标选取需要移动的图形组。

如图所示的虚框部分,就是鼠标选取的区域。

11、注意到了吗?

被选取的图形的所有节点都很清楚地显示了出来。

12、此时,您可以用鼠标移动这个区域。

就可以轻松的将整个需要移动的图形组一次性的移动了。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确定鼠标为四向箭头时才能拖动。

13、流程图的美化:

以上流程图是画完了,可觉得太呆板,这时,可以对流程框和连接线等进行编辑,进行边框加粗、设阴影、填充等处理。

可以将同类型的流程框设为一个格式,用同颜色进行填充。

方法是按住SHIFT键不放,依次点击各个流程框,然后在绘图工具条上点击相应的按钮进行设置。

14、解决Word中的微调问题

在Word中绘制图形时,你可能会发现图形的位置是按照某个固定间隔变化的。

于是在需要精确配合的地方,所绘制的直线不是画长了就是画短了,这时很需要一种微调(微移)措施。

无独有偶,在绘制表格及调整缩进标志时,我们也都很需要有微移的效果,虽然你可以借助“Alt”或“Ctrl”键去一点点实现,但如果可以通过设置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Word文档中默认有一个坐标网格线,不论上述何种移动,都是按照单位坐标来执行的,我们可以人为地设置坐标线的垂直和水平间距。

首先单击“视图→工具栏→绘图”,调出“绘图”工具栏,然后单击“绘图”按钮,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绘图网格”,出现一个对话框后,改动“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选项值到最小值0.01(或根据需要其他值)即可。

如果你想一直用这样的设置,可点“默认”按钮,把设定的值作为Word的默认值,这样建立其他文档时就不需要重复设置它了。

注意:

在“绘图网格”对话框中一定要选中“对象与网格对齐”复选框,否则将取消网格对齐功能,上述微移功能也将自动取消。

经过上述改动后,再试一试,上面那几种情况,不用借助键盘,直接用鼠标就可以实现微调了,而且大大增加了绘图的精确度。

 

请删除以下内容后使用本资料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诞生的历程;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

通过互联网的诞生及知识经济的发展的认识,理解互联网迅速普及所具有的优势以及网络在当今时代所起的巨大作用。

通过了解互联网的诞生及特点,知识经济的发展的认识,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合作交流

通过对互联网的诞生及特点,知识经济的发展的认识,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出现的时代背景、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概况;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

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对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影响

面临的问题

机遇与挑战;对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互联网的诞生

1.互联网诞生的历程

2.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

1.知识经济出现的时代背景

2.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3.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

三、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四、面临的问题

重点:

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

知识经济的内涵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网络发展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

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20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纪,是高科技层出不穷的世纪。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

信息网络化成为20世纪新生的事物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都产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互联网的诞生

1.互联网诞生的历程

提问: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虽然它是一个几层楼高的庞然大物,耗资巨大且功能不够完善,但它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随后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四大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

这个网路的基本要求是当战争爆发时,即使网路上的线路或设备部分遭到破坏,系统仍能正常运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

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音译为万维网,顾名思义就是包罗万象的可存取信息的全球性网络。

它是人们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的抽象空间,主要由互联的文本页面、图像、动画、音像及三维世界构成。

引导学生回顾必修教材Ⅱ,媒介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然后指出: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提问:

互联网的优势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

快捷、方便、高效等。

国际互联网可以提供电子邮件收发、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等。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互联网不仅具备传统媒体的所有用途,而且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源,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既是科技革命的成果,也带来了一场经济革命。

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

1.知识经济出现的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出现。

提问:

知识经济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

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经济出现的时代背景。

然后教师指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生态危机,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查的工业经济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于是人们开始反省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的经济。

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经济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应运而生。

2.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模式。

在美国首先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

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成分,信息经济有、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等各种叫法。

知识经济是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

知识经济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大大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

因此,知识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知识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信息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的有关内容,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相关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

1992年9月,克林顿把“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其竞选总统的口号。

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推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雏形,兴建“信息高速公路”。

随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激励政策,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在当今社会,信息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源于知识的增长,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本储备。

中国应该抓住机遇,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3.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

提问: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

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知识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和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的产业的更新改造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后教师指出: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发挥了比传统经济更加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

据统计,在机械化程度低的情况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是9比1,中等程度机械化是6比1,全盘自动化是1比9。

信息工业是知识密集型工业,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差别日益被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所代替,“白领”、“蓝领”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

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互联网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工作方式的革命。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使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成一体。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工作的办公地点可以选择在家中或者野外,办公场所的变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工作的乐趣。

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互联网给我们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极大的方便。

如在互联网时代,根据网上的求购信息,商店及时把货物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银行则自动处理转账支付业务。

这就是所谓的“室内购货”和“室内银行”。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国际互联网还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人类最大的资源库、知识库,互联网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录像、电视教育和人工智能课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网络使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

互联网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四、面临的问题

国际互联网在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提问: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挑战?

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

垃圾信息、网络安全、网络犯罪、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等。

然后教师指出: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国际互联网上色情信息泛滥成灾,虚拟社会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巨大挑战。

【课后研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互联网已经逐渐进入家庭,并深入人心。

只要条件允许,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上网,互联网的生活逐渐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要知道,当前的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互联网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了解时代潮流的重要工具。

最近,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评论了一下互联网和互联网信息,在网友之间引起了相当广泛的争论。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互联网和互联网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