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5148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docx

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1

2003年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

  

  [摘要]当前德国经济状况正处于1993年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

其难点主要表现在:

2002年经济复苏目标已然落空,增长率仅为%,居欧盟各国之末;失业规模居高不下,全年失业人数月均在406万规模上徘徊;财政赤字达772亿欧元,占GDP比重%,突破《马约》标准;德国DAX股市动荡不止,市值缩水达44%。

宏观经济指标中相对乐观一点的是,维持去年%微弱增长主要靠外贸贡献率独撑,此外,全年物价上涨率较低,全年平均为%。

从去年末至今,德政府不断调整和出台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目标排序是:

以刺激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主动创造就业需求和适时增加财政收入,以扭转近两年经济不断下滑的颓势。

前景预测:

鉴于经济停滞已持续两年,若干改革措施涉及“三高”体制,难度不小,加之世界经济环境中存在的若干不确定性因素,2003年德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即使增长也带有恢复性质。

一、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目标落空

2002年,德国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总体表现甚至不如2001年。

据联邦德国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增长仅为%,这个增幅也是自1993年以来最低的一年。

根据表中三项数据,可大体反映出2002年德国经济陷入轻度衰退状态,经济增长是近10年来最低的一年,且去年能勉强达到%的微弱增长,完全靠外贸贡献率个百分点独立支撑。

因为上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和私人消费两项贡献率均为负数。

否则,经济增长状况更加暗淡。

财政赤字高达772亿欧元,是欧元区内少数几个突破《马约》标准的国家。

赤字激增固然与财政支出刚性强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有直接关系,但基本原因在于这两年经济持续疲软而导致税收增长目标落空。

失业是德国多年固有矛盾,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突出,只不过在近两年经济停滞状态下近一步凸显。

长期的高失业中既有就业总量供给过剩,又有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问题。

此外,其它几项短期指标均不乐观,如私人消费增长平平,失去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至于设备投资特别是建筑业投资已连续7个季度停滞或负增且已形成下降惯性,不仅与经济低迷相伴,而且也是引致经济复苏迟缓乏力的主因之一。

相比之下,去年德国外贸出口稍许乐观,成为拉动经济的最主要动力,详见下表。

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经济增长率�++++++++++失业率8.90赤字/GDP00002.75

资料来源:

联邦德国统计局2003年1月公布的数据和联邦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2003年数系政府提出的预测值。

二、结构矛盾和外部环境影响

从纵向比较看,近两年德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似乎又重现了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常态,即经济持续低迷,再现增长疲态。

在分析德国经济形势时,一方面要观测短期供需因素变化,同时还需把引致经济持续疲软的短期原因和中长期因素结合起来比较。

概括地讲,中长期因素表现在两方面:

结构老化和外部冲击。

结构问题首先表现在,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结构变动很小,第一和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增长结构中主要靠传统产业拉动,比如,德国的传统制造业占GDP高达30%以上,差不多比美国高出近4个百分点。

而传统制造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约束和利润平均化影响。

加上德国现行体制中的“三高“挤压,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度逐年下降。

传统产业固然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基干部门,但要维持住这一实体产业的竞争力同样要靠新技术和资金的持续性投入。

作为工业大国,德国近两年来的设备投资则是逐年下降,特别是在研制与开发方面,德国又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而且也落后于瑞典、瑞士、芬兰和韩国等国。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德国建筑业属于传统产业。

这一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年年萎缩,年年负增。

据有关分析,从1996年起,建筑业非但对整体经济有所推动,反而使每年的经济增长缩减个百分点,成为德国经济的长期负担。

外部冲击对于象德国这样高度依赖向欧盟和外部市场出口的国家来讲,受到的负面冲击确实比上世纪90年代还要大。

近两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特别是美国经济自身复苏表现欠佳,加上日本经济十年沉疴,欧盟经济总体复苏鲜有起色,诸多因素叠加起来,阻滞了德国经济的回升。

从这个角度看,德国经济增长乏力既是其多年来在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进展不大的一种必然结果,又与同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有直接关联。

三、两大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连续两年疲软乏力,凸显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原有矛盾。

德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失业进一步恶化,其次是联邦财政形势严峻。

德国就业市场长期以来本身存在相对过剩的失业大军。

这是一种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

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失业率也不低,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失业率平均在7-8%之间,两德统一后的90年代更有加剧之势。

从长期看,这种状况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形成的:

一是自上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逐步减少了对劳动力的吸纳;二是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推行企业内部合理化过程中,相对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增大了用机器设备的替代投入;三是两德统一带来的地区性失业挑战和突发性经济转型压力。

上述原因或变化趋势在近两年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更有加剧之势,例如,近两年的失业问题就更加尖锐。

根据今年德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全德就业者总数大体在4055万左右,到2002年12月,登记失业人数为422万,全年平均大体在406万。

区别在于联邦统计局需要与欧盟各国的失业统计具有可比性。

不管怎么说,德国现存的失业规模在欧盟中居首位。

再做进一步分析,在失业总数中,其中男性万,女性万,长期失业人数相对固定在130万左右,20岁以下的青年人失业大体在100万左右。

由于统计表中,未给出德籍和外籍失业统计分类,其构成比例不得而知。

由此看来,德国失业总数长期徘徊在350万左右,即使在经济状况不错的2000年,失业总数和失业率同样不低。

这说明,劳动力供给实际存在相对过剩,这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德国的现实选择是,如果每年能把失业总数控制在350万左右,失业率保持在7�8%之间,即可大大缓减就业市场压力,如能降至7%以下,可视作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如2000年,当经济增长达到%时,即失业并未构成其第一突出压力。

但目前德国就业市场关系绷得很紧,就业的季度因素和每个月度新创造的数万个就业岗位都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关注的重要动态指标。

财政形势严峻。

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2002年财政困难凸显,表现在三个方面:

主要税收增长未达标并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增幅;财政支出难以控制,赤字突破《马约》标准;财政调节处在两难境地。

据财政部初步统计,2002年预计财政收入亿欧元,而1-10月实际收入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主要原因与经济增长不景气有直接关系。

原预计全年财政支出2475亿欧元,其中1-10月支出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由此反映出支出难以压缩的状况。

据最新统计,2002年联邦一级财政赤字达772亿欧元,占GDP比重为%。

同时也是欧元区十二国财政赤字状况较差的四个国家之一。

因此,德国财政赤字问题也受到欧盟的警告并引发对《马约》标准是否灵活执行的争论。

从长期原因看,目前的财政困境也与两德统一以来历年累积的大量转移支付政策有直接关系。

据统计,统一以来,联邦政府每年用于东部重建的各项经费很多是通过转移支付完成的,平均每年在1200亿马克,约600亿欧元。

因此,东部重建在联邦财政的过量扶植下进行的。

时至今日,东部重建仍然困难重重,东部各州继续呼吁增加重建资金,但联邦财政已经捉襟见肘。

面对财政“过线”问题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状况,德国政府目前正处于两难境地。

依照目前的经济状况,德财政政策应以促进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实行扩张性政策,但目前的赤字规模不降反升,不仅受到国内各界的批评,在欧盟内部也屡屡受到质疑,从而使政府的扩张政策难以推开。

再如,近两年消费投资双双不振,财政政策当适度减税,但事实上,财政收支状况严峻,迫使政府的一些减税计划一再推迟,近期反倒对资产税和某些小税种增税,这对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是某种抑制。

此外,德国刚刚结束大选。

选战激烈,现政府以微弱多数获胜。

大选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恰恰是经济形势和前景。

大选结束后的数周内,经济界特别是大企业对现行经济政策多有批评,民调结果也显示出公众对现行政策及前景信心不足,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德国今后消费和投资的走向。

四、政策选择与前景

政策选择的可能性:

当前德国面临的经济形势较严峻,面临一系列困难。

如果对这些困难排序,经济增长疲软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只有刺激增长,才能带动就业,才能增加税收,进而扩增财政收入。

因此面向优先刺激增长是德政府和经济界的基本目标。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需要采取扩张取向,如在财政税收方面方面推出以减税为主,同时欧盟的货币政策也应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并举。

总之,财政政策的调节权限在德政府手中,至于调节范围和力度可由联邦政府自行选择,而货币政策职能由于已让渡给欧洲中央银行,德国政府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影响。

增长前景。

德国政府和几大研究咨询机构在去年末和年初均提出过预测。

鉴于去年增长%,现纷纷下调其预测值。

目前政府最新的预测为%。

这种预测还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外部前提条件下。

一是明年国际经济环境和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好于今年;二是国际油价基本稳定,大体维持在每桶25美元左右的价位上。

即使如此,考虑到近两年经济一直低迷,即使2003年经济恢复顺利,也是在前两年经济停滞基础上的恢复。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近期对企业和居民所做的调查显示,企业和居民信心指数仍偏低。

政策措施效应。

面对连续两年的经济徘徊局面,德国政府推出了经过修改的、以解决失业的一揽子“哈茨”计划措施;对某些税种实行有增有减的税改计划;压缩财政行政性支出和鼓励中小企业扩增就业的减税措施;进一步推进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政府补贴的措施;还包括顶住欧盟批评而维持较高赤字的财政政策等。

这些措施应该讲都是面向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失业目标的。

但其中有些政策措施实施起来,其前景和效果现在还难下乐观结论。

例如,“哈茨”计划关注的只是安排就业环节上给予扶植,而缺少增加创造就业的需求条件。

再如,与德国工会每年要求一定幅度的工资增幅的关系协调以及如何提高德国近年来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政府提高资产税以及对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影响问题。

此外,某些减税计划本身又影响下年度财政收入,这对消除财政赤字又将带来不利影响。

总之,目前德国政府陆续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尚处在初始阶段,有些还在调整。

不管怎么说,以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失业的扩张政策是德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惟此才能改变目前德国经济低迷、失业恶化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