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559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docx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OC

一、概述

1、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确定的?

4、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是平均化吗?

5、谁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6、谁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7、居民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

8、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是多少?

9、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有什么好处?

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10、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11、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13、怎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4、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15、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16、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7、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会被其他人得知吗?

18、什么是健康档案信息卡?

有什么用处?

三、健康教育服务

19、什么是健康教育?

20、健康教育服务对居民的健康生活有什么好处?

21、健康教育服务的对象是谁?

22、健康教育服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24、生活行为方式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5、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主要有哪些?

26、怎样享受健康教育服务?

四、预防接种服务

27、什么是预防接种?

28、为什么要开展预防接种服务?

29、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是哪些人?

30、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31、什么是国家免疫规划?

32、怎样建立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

33、儿童怎样接受预防接种服务?

34、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如何发现和处理?

五、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35、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36、0-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处?

37、为什么要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38、新生儿家庭访视的内容是什么?

39、新生儿家庭访视有什么好处?

40、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41、婴幼儿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42、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43、妇女怀孕后可以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44、《孕产妇保健手册》包括哪些内容?

45、孕早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46、孕中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47、孕晚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48、什么是产后访视?

有什么好处?

49、产后访视服务有哪些内容?

50、产后42天健康检查有哪些内容?

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51、为什么要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52、哪些人能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5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54、老年人一般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55、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

56、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做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57、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做心电图检查?

58、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检测空腹血糖?

59、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检测血脂?

为什么需要空腹检查?

八、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60、什么是高血压?

61、人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62、高血压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63、国家为什么提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64、如何尽早发现高血压?

65、哪些高血压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6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67、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

68、参加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好处?

九、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69、什么是糖尿病?

70、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71、糖尿病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72、国家为什么提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73、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

74、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75、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76、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

77、参加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能给患者带来哪些好处?

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78、什么是重性精神疾病?

79、怎样及时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80、重性精神疾病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81、国家为什么提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82、哪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8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84、参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哪些好处?

85、为什么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表?

8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87、什么是传染病?

88、国家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有几类?

共多少种?

89、传染病的报告与公民有什么关系?

90、保护家人不得或少得传染病的途径有哪些?

91、家中发现可疑传染病或者有确认传染病人时怎么办?

92、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居民有什么关系?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94、什么是卫生监督?

95、什么是卫生监督协管?

96、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哪些内容?

97、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居民有什么好处?

98、什么是食品安全?

99、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100、什么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三、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101、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哪些人群?

10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有哪些内容?

103、都有哪几种中医体质特征?

104、中医保健都注意哪些方面?

105、怎样对老年人进行体质辨识?

106、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107、6月龄、12月都享受哪些中医药保健服务?

108、18月龄、24月都享受哪些中医药保健服务?

109、30月龄、36月都享受哪些中医药保健服务?

十四、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110、什么是肺结核病?

111、肺结核患者有哪些常见症状?

112、肺结核的危害?

113、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114、国家对肺结核主要免费政策?

115、肺结核患者是如何进行筛查和转诊的?

116、肺结核患者督导服药是如何进行的?

117、如何预防传染家人及朋友?

118、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吗?

 

一、概述

1、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答: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症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内容?

答: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2项内容。

即: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好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肺结核病人健康管理服务。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确定的?

答: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考虑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确定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偿标准。

在此基础上,国家找出对居民健康影响大、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种因素,选择和确定优先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4、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是平均化吗?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可以理解为人人事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居民在需要获取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机会是均等的。

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目前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很多内容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如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因此,均等化并不是平均化。

5、谁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答: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2)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6、谁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7、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

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服务项目内的服务不需要再缴纳费用。

8、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是多少?

答:

2016年,各级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人均45元,人均补助标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30元,主要用于扩大服务覆盖人群以及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

今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助及其项目内容还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适时进行调整。

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朋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经费补助标准。

9、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有什么好处?

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3亿多人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10、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答: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

记录着居民的疾病家庭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状况。

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妊娠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

总之,健康档案应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详实、完整地记录了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

11、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

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自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答:

对于居民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居民看病时,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健康档案还将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到那时,居民无论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到大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健康信息,减少重复检查、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医务人员通过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3、怎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

在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咨询,或接受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工作需要,医务人员还会走进社区、家庭开展建档工作。

14、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

(2)健康体检记录。

(3)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与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记录。

(4)患病就医时的有关接诊、转诊、会诊与住院等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5、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答:

一是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包括:

(1)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别与血型等基础信息。

(2)药物过敏史、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史、家庭史、遗传病史、残疾情况等基本健康信息。

(3)农村地区还要询问一些厕所、饮用水等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二是询问居民当前健康状况,包括:

(1)有无不适症状。

(2)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

(3)以前主要疾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

(4)住院、手术、输血等情况。

(5)预防接种情况。

(6)最近1年的主要用药情况等。

16、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内容主要包括:

(1)体温、脉率、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检查。

(2)口腔、视力、听力、运动功能等粗测判断。

(3)皮肤、心脏、肺、腹部等一般体格检查。

17、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会被其他人得知吗?

答:

不会。

在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保护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个人隐私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原则。

在档案建立和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相关记录,都要求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求保护好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18、什么是健康档案信息卡?

有什么用处?

答:

健康档案信息卡是交由居民本人保管的个人健康信息卡片。

其内容和用途包括:

居民个人主要基本信息、健康档案编码、患有的重要疾病、过敏史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还有所属基层医疗机构的责任医生、护士及联系电话等。

它主要用于居民在复诊、转诊或接受健康管理时,方便医护人员调取健康档案。

同时,慢性疾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健康档案信息卡,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周围群众或救治者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时与其家属和责任医护人员取得联系。

三、健康教育服务

三、健康教育服务

19、什么是健康教育?

答:

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20、健康教育服务对居民的健康生活有什么好处?

答: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居民了解影响健康的行为,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知识;让居民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自觉地采纳并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1、健康教育服务的对象是谁?

答:

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所有居民,包括户籍和非户籍的居民。

22、健康教育服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1)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如: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戎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

(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条),如:

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等。

(3)基本技能(7条),如:

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遇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等。

24、生活行为方式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主要是帮助居民:

(1)正确认识和纠正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吸毒等。

(2)为居民设计个性化的合理膳食结构。

(3)针对居民个人制定科学有效的有氧运动计划。

(4)消除精神紧张,进行健康心理疏导。

(5)对老、幼、孕、残等重点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居家或出行时的安全防范措施等教育。

25、重点美颜的健康教育主要有哪些?

答:

基层医务人员会根据辖区居民重点疾病的发生、分布和流行等特点进行健康教育。

(1)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脑卒中(中风)后遗症等常见慢性病,从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运动治疗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2)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肿瘤进行自我关注、参加普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3)对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等常见传染病主要从认识和防止疾病传播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使得居民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达到对这些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

26、怎样享受健康教育服务?

答:

地点:

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处以及社区、街道、乡村、家庭等。

方式:

(1)获取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2)观看健康教育知识的录像或光盘。

(3)阅读健康教育宣传栏。

(4)参加健康咨询活动。

(5)收听或参加健康知识讲座。

(6)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从基层医务人员那里得到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讲解。

四、预防接种服务

四、预防接种服务

27、什么是预防接种?

答:

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力,得到对这种疾病的免疫。

例如,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

28、为什么要开展预防接种服务?

答:

通过给适宜的对象接种疫苗,使个体及群体获得并维持高度的免疫水平,逐渐建立一道免疫屏障,可达到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29、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是哪些人?

答: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包括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老年人等)。

30.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答:

(1)预防接种管理。

医务人员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采取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

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核查和整理1次。

(2)预防接种服务。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或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应急接种或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3)对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处理和报告。

31、什么是国家免疫规则?

答:

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

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流脑A群疫苗、流脑A+C群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等15种传染病。

其中有的疫苗是在流行区才接种,如:

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

32、怎样建立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

答:

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家长应尽早携带《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领取接种证和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接种证是个人规范接受免疫接种的记录和凭证。

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要长期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千万不要丢失。

33、儿童怎样接受预防接种服务?

答:

(1)家长或监护人按照儿童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通知上所指定的时间、地点,带领儿童并携带预防接种证,接受预防接种服务。

(2)接种前,基层医务人员要核对儿童的预防接种证。

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告知接种的疫苗品种和副作用。

(3)在接受规定疫苗的预防接种前,医务人员会再次核对信息之后才可以给儿童注射。

(4)儿童在注射后要观察半小时,没有问题方可以离开。

(5)医务人员与家长或监护人预约下次注射的疫苗种类、时间、地点。

34、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如何发现和处理?

答:

疑似预防接种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这种反应仅在个别人中发生,需要严密观察。

如果出现高热、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异常情况,请及时向疫苗注射单位的医务人员咨询,必要时需到医院就诊。

五、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五、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35、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答: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内容包括:

(1)新生儿家庭访视。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36、0-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处?

答: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的成长基础。

医生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通过对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还可以对儿童的出生缺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37、为什么要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答:

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是为了从出生开始就记录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和各种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的变化,如:

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牙齿发育、喂养情况、听力、视力、疾病的转归等。

它是以健康检查为基础的动态记录,是医生对于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依据。

因此,请家长如实反映儿童健康状况,并保管好手册。

38、新生儿家庭访视的内容是什么?

答:

新生儿出院1周内,儿童保健医生会到家中对新生儿进行访视。

内容包括:

(1)观察和询问儿童出生及疫苗接种的情况。

(2)了解新生儿出院后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等情况。

(3)医生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

(4)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5)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常见疾病预防的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针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还要提醒家长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39、新生儿家庭访视有什么好处?

答: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抗感染的能力弱,是生命最脆弱的时期。

因此,新生儿是儿童保健的重点时期。

通过家庭访视,家长可接受医生的直接指导,学会母乳喂养、新生儿日常护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等科学育儿的方法及技能。

另外,医生通过访视,了解新生儿和母亲的健康状况,并通过体格检查,为宝宝做出居民健康档案的第一份健康记录。

40、新生儿满月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