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875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新教材《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2课时 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概述无氧呼吸的过程,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科学思维:

利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2.社会责任:

依据细胞呼吸原理指导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 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场所:

细胞质基质。

2.无氧呼吸的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葡萄糖

2丙酮酸+

4[H]+少量能量

(2)第二阶段

注: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3.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概括为两种

(1)无氧呼吸的乳酸途径

①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生物: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动物和人剧烈运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乳酸菌等。

(2)无氧呼吸的酒精途径

①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②生物:

大多数植物、苹果果实、酵母菌等。

4.无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5.无氧呼吸概念:

在没有

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

不完全分解释放

少量能量的过程。

6.细胞呼吸

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易漏边角(课本P94)

小字部分

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

代谢的枢纽。

例如,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

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非糖物质代谢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中间产物相同,这些物质可以进一步形成葡萄糖。

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

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

  

无氧呼吸有无[H]的积累?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H]的作用?

提示:

没有。

第一阶段产生的[H]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

  

(实践应用)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疼是怎样造成的?

提示:

剧烈运动,氧气供应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造成肌肉酸疼。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什么比有氧呼吸少?

提示:

无氧呼吸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存在于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和酒精中。

 

  

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提示:

病毒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病毒是特殊的生物体,它所需要的ATP、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等物质全部从宿主细胞中获得。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和呼吸的区别?

提示:

呼吸是指肺部CO2与O2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细胞呼吸等同于呼吸作用,是指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题型一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分析

[例1]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个途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过程②③④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B.过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

C.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

D.过程③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解题分析 ①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②④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③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催化过程③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都会产生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ATP的生成,B错误;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酒精发酵,故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中,C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答案 C

题型二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别

[例2] 下列测定中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的是(  )

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解题分析 若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若O2消耗量小于CO2的生成量,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若O2消耗量为0,CO2的生成量不为0,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测定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比值,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D正确;酒精是小麦种子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并且通过嗅觉或味觉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但酒精是否存在只能判断小麦种子细胞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不能判断小麦种子细胞是否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有无水的生成只能判断细胞是否进行有氧呼吸,无法判断小麦是否发生无氧呼吸,并且测定较为困难,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消耗有机物,测定有机物的消耗只能判断是否发生呼吸作用,不能判断呼吸作用的方式,C错误。

答案 D

[例3]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装置,如果装置一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中红色液滴向右移,证明酵母菌(  )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可能死亡

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解题分析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消耗量,即酵母菌不仅存在有氧呼吸还存在无氧呼吸。

所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D

技法提升

1.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2.根据实验及现象进行判断

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注意:

①上述装置中,种子也可以换成酵母菌、绿色植物等。

但是当换成绿色植物时,整个装置应该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实验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

③装置一也可用来测定呼吸速率。

根据着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即可计算呼吸速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题型三 细胞呼吸涉及的计算

[例4]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所示。

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条件

a

b

c

d

CO2释放量

10

8

6

7

O2吸收量

0

3

4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为5∶1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题分析 a条件下,不吸收O2,但产生CO2,故只进行无氧呼吸,种子萌发无氧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A错误;b条件下,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体积为3的O2,产生体积为3的CO2,消耗葡萄糖的相对量为0.5,无氧呼吸产生体积为5的CO2,消耗葡萄糖的相对量为2.5,B错误;c条件下,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为0,d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C错误,D正确。

答案 D

技法提升

    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1)有氧呼吸

葡萄糖∶O2∶CO2=1∶6∶6。

(2)无氧呼吸

葡萄糖∶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

(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

知识点二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①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

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

②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

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各种酒。

③破伤风由

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毒只能进行

无氧呼吸。

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需到医院治疗。

④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

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

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

肌肉酸胀乏力。

⑤酵母菌细胞富含

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置

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2)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需及时

松土透气。

②中耕松土、适时排水是通过改善

氧气供应来促进作物根系的

呼吸作用,以利于作物的生长。

(3)储藏果实、蔬菜的应用

降低温度、

降低氧气含量等措施减弱果蔬的呼吸作用,以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

2.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1)温度

①曲线分析:

温度主要是影响

酶的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强,但超过一定的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会变性失活,从而使呼吸作用减弱直至停止。

②应用: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

零上低温下储藏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

降低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

温水和面发酵快。

(2)O2浓度

曲线变化分析

①O2浓度为0时,只进行

无氧呼吸;

②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

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但仍较弱,细胞呼吸较弱;

③当O2浓度达到5%时,释放CO2最少,细胞呼吸

最弱;

④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10%)后,无氧呼吸

消失,只进行

有氧呼吸;

⑤随O2浓度进一步增大,有氧呼吸先增强后

基本不变(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3)CO2浓度

(4)H2O浓度

易漏边角(课本P96)

思维训练

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

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

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

需氧细菌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

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

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

细胞呼吸的细胞器。

  

酿酒早期通气,后期密闭的原因?

提示:

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闭,促进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纱布原因?

提示:

抑制细菌无氧呼吸。

 

  

果实、蔬菜与种子储存条件有何不同?

提示:

果实、蔬菜需零上低温、低氧、适宜水分;种子需要零上低温、低氧、干燥条件。

题型四 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例5] 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N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点是储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解题分析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的释放量,说明该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因此N点时,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虽然相等,但此时该器官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C正确;由图可知,M点时细胞中总二氧化碳释放量最低,适合储藏该器官,但此时无氧呼吸强度不是最低的,B错误;L点时,氧气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答案 C

题型五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例6] 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

解题分析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A错误;蔬菜储藏环境应该是低氧、零上低温和具有一定湿度,C错误;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发酵实现的,D错误;快速登山也是有氧运动,人体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B正确。

答案 B

1.与无氧呼吸比较,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代谢产物是(  )

A.丙酮酸B.ATPC.CO2D.H2O

答案 D

解析 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且都有ATP形成。

2.水稻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主要是由于(  )

A.能量不足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D.CO2中毒

答案 B

解析 水稻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含量过多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引起烂芽。

3.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方式不同。

下列对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答案 D

解析 当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时,细胞吸收O2量等于产生CO2量;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则产生CO2量>吸收O2量;若只释放CO2不吸收O2,则细胞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当产物是乳酸时或细胞已死亡时,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

4.储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的消耗,下列最适宜的储藏条件是(  )

A.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B.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C.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D.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答案 C

解析 储藏苹果时,细胞呼吸速率低有机物消耗最少时最佳,故应选低氧、高CO2和零上低温,零下低温会引起冻伤。

5.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2)② ①②④

(3)①③ (4)1∶3

解析 

(1)根据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判断,A是丙酮酸,其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2)图中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②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③和④属于无氧呼吸过程,其中能够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3)苹果贮藏久了,内部果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即图中①③过程。

(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基础测试]

知识点一 无氧呼吸

1.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储藏在葡萄糖中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D.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 C

解析 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有三个去向,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而大部分能量没有释放,而是转化到乳酸或酒精中储存,而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

2.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答案 A

解析 A装置中反应液中含有酵母菌、葡萄糖溶液,且是无氧环境,酵母菌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A正确;B装置中是加入干酵母粉和葡萄糖,但没有加入水,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B错误;C装置中含有水,存在无氧条件,但是没有葡萄糖作为反应底物,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错误;D装置中加入葡萄糖和水,广口瓶敞开,并不断搅拌,氧气进入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D错误。

3.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且黑暗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

答案 D

解析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发生反应,A错误;B中无有机物反应,B错误;丙酮酸反应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错误。

4.(2018·成都树德中学高一期末)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  )

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B.①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C.①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D.①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答案 D

解析 在有氧条件下,人体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释放大量能量;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产生能量,则图中能产生ATP的途径是①④,人体内无②途径。

5.关于细胞呼吸,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产生CO2的人体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 B

解析 由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所以产生CO2的人体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A正确;水果贮藏在低氧的环境中,可抑制细胞呼吸,从而将有机物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B错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和线粒体(第二、三阶段),D正确。

6.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B.物质B产生的过程中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

D.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过程

答案 A

解析 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和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物质A是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正确;图中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C正确;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③过程,D正确。

知识点二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7.如图表示O2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浓度为0时,细胞中能够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O2浓度低于20%时,30℃、35℃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C.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30℃和35℃之间

D.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

答案 C

解析 O2浓度为0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此时产生[H]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A正确;O2浓度低于20%时,30℃和35℃两曲线重合在一起,说明此O2浓度下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B正确;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在30℃左右,C错误;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D正确。

8.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用到细胞呼吸的原理,下列各项中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真空包装水果延长保质期 ②酸奶的制作 ③利用酵母菌酿酒 ④给农作物施肥以增加其产量 ⑤医学上通过通入氧气来驱赶肚子里的蛔虫 ⑥消化不良时食用多酶片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真空包装隔绝空气,可以降低新鲜水果内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①正确;家庭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和鲜牛奶制酸奶,②正确;葡萄糖、粮食酿酒是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这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③正确;给农作物施肥是为农作物提供矿质元素,④错误;蛔虫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医学上用通入氧气来驱赶肚子里的蛔虫,这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⑤正确;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帮助消化,这是利用酶催化作用的原理,⑥错误。

[能力提升]

9.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

C.甲图的a、b、c、d四种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答案 B

解析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而D点或者是有氧呼吸占优势,或者是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左右)的氧浓度,C正确;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10.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多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D

解析 氧浓度为a时,产生CO2的量和产生酒精的量相等,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量为6.5mol,消耗的葡萄糖为6.5/2=3.25(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2.5-6.5)/6=1(mol),即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B错误;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15-6)/6]∶[6/2]=1∶2,故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错误;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生成,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11.右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请填写下表: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结论

Ⅰ.向________移动

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Ⅱ.不移动

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

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

(3)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对该装置引起的误差,必须另一装置进行校正。

则装置锥形瓶中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小烧杯内放置_____________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答案 

(1)Ⅰ.左 Ⅱ.只进行无氧呼吸

(2)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 液滴不移动

(3)等量的经消毒的死酵母菌 等量的NaOH溶液

解析 

(1)图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