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758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docx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

不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图解)

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20:

48

电容

电容器俗称电容。

它是在两个金属电机之间夹了一层电介质构成。

所以它具有了存储电荷的能力。

所以在理论上,它对直流电流具有隔断的作用,而交流电流则可以通过,随着交流频率越高,它通过电流的能力也越强。

一些常用电容器外观见图1。

(1)

    电容在电子线路中也是广泛应用的器件之一。

我们多采用它来滤波、隔直、交流耦合、交流旁路等,也用它和电感元件一起组成振荡电路。

电容的分类:

    按照电介质的不同,电容有很多种。

我们常见、常用的电容主要有:

名称

优点

缺点

主要应用

瓷片电容

体积特别小,高频损耗少,耐高温,价格低廉

容量小

普遍应用

涤纶电容

体积小,容量大

电解电容

容量特别大

铝电解电容漏电大,容量不准确。

钽电解电容性能好但价格高

耦合、滤波

云母电容

性能稳定,耐高温、高压。

高频性能好

价格高

发光二极管

纸介电容

体积较小,容量较大、价格低

高频性能较差

    我们在大多数的电子制作中,经常应用的是瓷片电容和电解电容。

    按照结构的不同,我们将容量固定的电容称为固定电容,而可以调节的称为可调或半可调电容。

普通收音机选台的就是使用可变电容。

    我们在线路图中常用“C”来代表电容,用图2的符号来表示固定电容,用图3的符号来表示半可变电容,图4表示可变电容,图5表示双联可变电容。

   电解电容一般容量比较大,从1UF到10000UF都比较常见,它是有正负极之份的电容元件,在使用中正极节高电位端,负极接低电位端,不能够反接。

电解电容又分为铝电解、钽电解、铌电解,市面常见的是前两种,其中钽电解常被一些音响发烧友用于音响系统。

电解电容我们常用图6的符号表示。

图6:

电解电容的标示符号

电容的主要性能参数:

1、电容标称容量。

描述电容容量大小的参数,单位为“法(F)”。

在实际应用中,以“法”出现的电容很少见到,我们常用的、常见的是其他拓展单位:

“微法”(μF)和“皮法”(pf)。

其单位换算公式:

1F=1,000,000μF(106μF)=1,000,000,000,000pF(1012pF)

2、耐压。

也叫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电容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它能够长期可靠工作承受的加在它两极的最高电压。

又区分为直流工作电压和交流工作电压。

这个指标当然是越高越好,在其他性能一样的情况下,高耐压的可以直接替代低耐压的,反之则不能。

3、漏电电阻。

电容中的电介质不是绝对绝缘的,当通上直流电的时候,或多或少地会有电流的通过,我们称之为漏电。

当漏电情况教大时,电容发热甚至会导致电容损坏。

电容的规格标注方法:

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电容的容量和其它参数进行选择。

电容的容量标注方法同电阻一样,也是采用直标法(数字直接表示)和色标法两种。

但直标法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这样的差异:

1)我们在瓷片电容上经常看到如图7这样103,224等这样的标注。

这种并不表示该电容容量为103PF或224PF。

它的容量应为:

前两位读数后加上第3位数字表示的“0”数。

例如:

103=10*1000=10000pF

224=22*10,000=220,000pF=0.22μF

2)在电解电容上有正负极的区分,一般都有如图8所示的标示。

还有一种普遍的识别方法:

对未剪腿的电解电容,腿长的一边为正极。

电解电容一般采用直标法,它的容量不需要换算。

注意的是在容量下方一般还标注了耐压值和工作温度。

见图9。

图8

图9

电容的测量:

     一般的万用表并没有专门测量电容容量的档位。

多数情况下我们用以下方式测量电容的某些特性:

1)测量其漏电电阻。

漏电电阻小也就是漏电大的电容是不宜用于线路中,因为它不仅对线路的性能不利,而且由于发热等原因,甚至会发生爆裂,有可能会影响到线路中其它元件的寿命。

所以,我们可以用万用表的高阻档测量(1KΩ或10KΩ)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与测量电阻方式一样:

1、将万用表放置在目光正前方。

2、选择最高的测量档位,并调零。

3、将表笔分别搭在电容两端的金属管脚上,若是测量电解电容,则应该红表笔接电容的正极,黑表笔接接在负极。

测量过程中注意不要有身体裸露部分同时接到电容的两极上。

4、观测表针运动情况,对大容量电容,表针将大幅度向零刻度方向摆动后再往反方向运动,待表针稳定后再读取漏电电阻数据。

对于瓷片电容,它的漏电电阻应接近无穷大。

而对铝电解电容,可参考以下数据:

电容耐压

漏电电阻范围(KΩ)

6V

6V

15V

30-40

25V

30-60

50V

60-100

150V

150-200

300V

250-350

450V

300-400

    当小于范围值时表示该电容漏电较大,超过则属于比较好。

2)估计电解电容的极性。

分别正反方向测量电解电容的漏电电阻,漏电电阻大的时候红表笔连接的是正极。

也可管脚测量对铝外壳的电阻,为零的那一端时负极。

3)估计电容的容量。

对超过1μf以上的电容,可以用测量漏电电阻的方式估计电容容量的大小,观看的数据是表针向零刻度方向摆动的幅度,摆动幅度越大,说明电容容量也越大(先要排除内部短路的可能)。

也可对比已知容量的电容来获得比较准确的数值。

注意:

当对电容容量作第2次检测时,要先放电。

对于1000μf以下的电阻,可直接短路放电,超过的可将两管脚插再潮湿的海绵上,过数分钟后再短路放电。

电容容量越大,放电时间也要求越长。

电容的串联与并联:

    电容的串联(图10)与并联(图11)使用,也会改变线路上电容容量。

与电阻相反:

C1、C2

C1

电容串联

C2

电容并联

电容并联使用时,线路上的实际容量等于各电容之和。

即:

C1=C1+C2

电容串联使用时,线路上的实际容量计算公式为:

C=1/(1/C1+1/C2)

电阻

一、电阻与欧姆定律:

    电阻器我们习惯称之为电阻。

它是电子设备中最常应用的电子元件。

电阻对直流电及交流电都呈现相同的阻力。

这种阻力通过的运动形态通过欧姆定律的数学公式描述:

I(电流)=V(电压)/R(电阻)

    这个公式表明:

线路上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而与加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子线路中,我们常用英文字母R或如图1的符号来表示电阻:

R

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图2):

R1

R2

根据摩尔定律,在同一条线路上的电流是固定的,而A、B两端上的电压等于R1、R2两端电压之和,根据欧姆定律,A、B两端的总电阻(R):

    R*I=R1*I+R2*I

所以:

R="R1"+R2

结论1:

线路上串联的电阻总阻值等于各串联电阻阻值之和。

结论2:

线路上串联电阻的总阻值肯定比线路中任何电阻的阻值大。

2、电阻的并联(图3):

    根据摩尔定律,在本线路中A、B两端的电压与R1、R2两端的电压一样,而总电流为分别通过R1、R2电阻的电流之和。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

    R*I=R1*I1=R2*I2

    并且:

I="I1"+I2

可推出:

1/R=1/R1+1/R2

结论1:

A、B两端总电阻(R):

R="R1"*R2/(R1+R2)

结论2:

并联线路上的电阻总值比线路中任何分路的阻值均小。

根据以上特性,我们经常在电子电路中使用电阻来进行分压、分流、滤波、阻抗匹配等工作。

三、电阻的种类:

在电子设备的实际应用中,我们按照电阻制作的材料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种类与性能特点如下表1:

种类

优点

缺点

外观

碳膜电阻

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且价格便宜

漆皮为绿、蓝灰、米黄色

金属膜电阻

各方面性能比属膜电阻更好,常用于精密设备

价格高

漆皮为深红色

线绕电阻

阻值精确,承受功率大

但不适合高频工作

漆皮为黑色

外观参见图4。

图4

    也可按照电阻的阻值特性分类。

不能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固定电阻。

而可以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可调电阻。

而常见的例如收音机音量调节的,主要应用于电压分配的,我们称之为电位器(图5),将另文介绍。

图5

除了以上介绍的外,我们也还会用到一些特殊的电阻元件。

这些电阻元件的特点是它的阻值会根据一些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

受光影响的我们称为光敏电阻、受外界压力影响的是压敏电阻,还有热敏、气敏、电敏等等。

下面是一些相关电阻的图片(图6):

图6

四、电阻的参数:

   也可按照电阻的阻值特性分类。

不能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固定电阻。

而可以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可调电阻。

而常见的例如收音机音量调节的,主要应用于电压分配的,我们称之为电位器(图5),将另文介绍。

图5

除了以上介绍的外,我们也还会用到一些特殊的电阻元件。

这些电阻元件的特点是它的阻值会根据一些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

受光影响的我们称为光敏电阻、受外界压力影响的是压敏电阻,还有热敏、气敏、电敏等等。

下面是一些相关电阻的图片(图6):

图6

四、电阻的参数:

对于固定电阻,主要的参数指标有两个:

阻值、功率。

阻值:

描述电阻对电流的阻碍能力的数学表达,单位为:

欧姆。

我们也常用希腊字母Ω表示。

我们也常见到KΩ(千欧)、MΩ(兆欧)的标识,其换算公式如下:

1MΩ=1,000KΩ=1,000,000Ω

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常常见到电阻阻值的两种标注方式:

一种是数字与单位直接标注的方式(如图7),另一种是利用色环来标注其阻值的方式(如图8),我们称之为色标法,它也分两种:

分别为4环电阻与5环电阻,数值的读取方法、颜色与数值的对应关系(见图8):

如图7

见图8

功率:

标准叫法是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在一定条件下(压力、温度等)长期连续工作能够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

所以我们在一些电路中必须注意电阻功率的选择,否则由于电阻承受能力问题导致电阻损坏,甚至可能导致设备其它元器件的损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功率大的同阻值电阻替代小功率电阻,但反之则需要慎重考虑。

   其它参数:

温度系数:

描述电阻温度对其阻值产生的影响。

误差等级:

描述生产出来的电阻与标称电阻的差别。

电阻的测量:

用模拟万用表测试电阻的阻值,一般布置如下:

    1)将表放置在目光的正前方,便于观测。

    2)将表档位调整到Ω的位置,将两表笔碰一下,同时注意观测表针是否运动。

若不运动,则需要检测档位是否在"Ω"上或表笔连接是否正确。

    3)选择"Ω"的档位。

一般的万用表有"R×1"、"R×10"、"R×100"、"R×1K"、"R×10K"等档位。

我们在选择时,应选择使指针落在3-30的范围内。

当小于3时,下调1档,当大于30时,上调一档。

    4)调零。

我们在开始使用和档位转换时,都需要通过调整万用表上的"调零"旋钮将表针调整到"0"刻度的地方。

这样才能保证万用表测量数据的准确。

    5)对于固定电阻的测量,是将表笔分别搭在电阻的两头充分接触。

从正前方读取数据。

将得到数据乘上档位的数字,就得到了该电阻的阻值。

    6)对于可调电阻,先按照上述方式测量固定端的阻值,这样就获得了该电阻的最大阻值。

然后将一只表笔移至移动电阻的移动端,在观测的同时旋转或移动调节旋钮,注意观测表针是否连续变化的,否则则有可能是该电阻接触不良。

用数字表测量电阻:

    基本流程与模拟表一样,只是不需要调零。

另外它的检测档位与模拟表不同,要求你要更准确地落入量程范围内。

无论是使用那种万用表,我们都需要注意:

    1)测量时,不能有身体同时接触电阻两端的情况发生。

这样会导致测量不准确,而且是电阻越大,影响也越大。

想想为什么?

    2)对在线路板上的电阻,首先要先焊开一端,并且不要带电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