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9793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1.docx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

2019年九年级语文1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栖息(qī)逞强(chéng)鄙夷(bì)一劳永逸(yì)恪尽职守(gè)

B.累赘(léi)祈祷(dǎo)襁褓(qiǎng)韬光养晦(huì)根深蒂固(dì)

C.秉烛(bǐng)凝聚(nínɡ)狡黠(xié)忍俊不禁(jìn)涕泗横流(dì)

D.契合(qiè)笙箫(shēng)陨落(sǔn)毛骨悚然(sǒng)味同嚼蜡(jué)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蜂拥隐患人情世故声嘶力竭辛苦恣睢

B.诱惑鄂然无动于衷晶莹璀璨心无旁鹜

C.烙印嬉闹怨天由人穷愁潦倒断章取意

D.汲取窥探含辛茹苦中流底柱阿谀奉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B.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D.对浪费水的现象,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放过。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B.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C.陈胜、诸葛亮、唐雎这三个人物分别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陈涉世家》、晋代史学家陈寿的《隆中对》和西汉末年刘向《战国策》中的人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小说细腻地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言行、神态,对资产阶级标榜的所谓“博爱”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B.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销售、运输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C.伴随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国公映,老百姓在享受视觉盛宴、重温美好剧情的同时,也深深地纠结于国产影视作品的质量问题。

D.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恐慌的原因,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词的宣传不无关系,他们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放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6.默写古诗文。

(10分)

①《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

_____________ ,        ____。

②吏禄三百石,__________________。

《观刈麦》---白居易

③____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⑦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⑧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描写了边塞荒凉萧条的景象。

⑨《陈涉世家》中陈胜号召戍卒、表现对封建等级制度强烈不满的句子是:

⑩在面粉厂濒临倒闭之际,明台接任厂长,人们说他是:

“,。

7、走进《水浒》。

(4分)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

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冲:

误入白虎堂→()→()→怒杀王伦。

鲁达: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8、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给自己列下美好的回忆。

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2分)

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哨鸽从空中飞过,留下串串的欢韵;

,。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4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选自《出师表》)

【乙】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隆中对》)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诚:

(2)开张:

(3)之:

(4)将: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1.【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分别给对方提出了什么建议?

(4分)

12.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为下面的上联补出恰当的下联。

(2分)

上联:

《隆中对》高瞻远瞩,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下联:

《出师表》

二、阅读与鉴赏(20分)

(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豪气干云

陈鲁民

①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

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②做人贵有豪气。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

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

“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

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

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

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

“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

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

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

”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甲,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乙,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丙……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

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

“要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

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不被人蚕食。

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

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13.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

(2分)

14.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3分)

事例

作用

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

(1)

(2)

有力地证明了“有了豪气,就不

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辛弃疾空怀报国志

(3)

15.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

(3分)

悲壮与不朽从容与决绝潇洒与自信

(二)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留两个柿子看树

①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在生活中母亲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候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

②挨着院墙有一排柿子树,黑黑的躯干,粗糙的树皮,一如历尽岁月沧桑的长者,安详、淡定。

霜浓秋重的时候,柿树上果实累累,不甘寂寞的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

那些饱满而丰润的柿子很快就褪去少女般的青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彤彤的嫁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

③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

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

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

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更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

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同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

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

“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多可惜啊。

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

”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网套,还是把那些柿子套了下来。

乡下的人家底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浪费。

母亲说:

“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

④从那后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

⑤月滚着月,年滚着年。

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

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

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

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

⑥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

而那一刻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

”我说:

“留着是浪费,摘下来吧。

”母亲说:

“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16.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体会第⑤段景物描写特点.说说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全摘干净,这样写用意何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划横线的句子含蓄地表达出母亲怎样的感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写作(60分)

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我们便由懵懂少年走进了花一般的青春年华。

我们背起行囊,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未来。

当我们打开行囊,清点着自己的收获时,才发现自己的行囊里,既有理想、憧憬、成功、责任,也有失败、忧愁、烦恼……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份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认真、大方、美观。

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选择题

1—5:

BADDC

6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岁晏有余粮

3更深夜色半人家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鸡声茅店月

6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7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林冲:

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怒杀王伦

鲁达: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

8.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

骆驼人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

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

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

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

9.诚:

确实;开张:

扩大;之:

的;将:

率领。

10.

(1)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应翻译出来。

(2)百姓谁能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酒浆来欢迎将军呢?

(“箪食壶浆”的意思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浆”,要翻译正确,首先要知道“箪”“壶”在这里存在词类活用现象,即名词用作动词。

11.【甲】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广开言路”)。

【乙】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外结西南少数民族和孙权,内修政治等。

(解答本题要把握选段的主要意思。

【甲】文的主要意思是:

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乙】文的主要意思是:

诸葛亮总述刘备兴汉室、建霸业的总方针。

12.《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出师表》深入浅出,陈述几百里内国中情

《出师表》鞠躬尽瘁,赢得千百年来身后名

13.做人贵在有豪气(个人、国家民族都必须有豪气)(2分)

14示例:

(1)解释什么是豪气干云。

(2)张孝祥上疏昭雪岳飞,不怕报复。

(3)有力地证明了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

(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5.甲:

潇洒与自信乙:

悲壮与不朽丙:

从容与决绝(3分;每空1分)

16.小时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摘干净,后来回家摘柿子时母亲却要留两个柿子看树。

(意近即可)

17.交代小时候的家境和母亲的勤劳节俭,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

(“交代小时候的家境和母亲的勤劳节俭”,1分;“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1分。

意近即可)

18.交待时令,写出了深秋的萧索孤寂,表达了母亲因子女长期离开家乡后的孤独寂寞之感。

“交待时令,写出了深秋的萧索孤寂”,1分;表达了母亲因子女长期离开家乡后的孤独寂寞之感”,1分。

意近即可)

19.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摘干净,一方面强调了家境的拮据和母亲的节俭;另一方面起铺垫作用,与后文母亲要留两个柿子看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小说的主题。

“强调了家境的拮据和母亲的节俭1”分;“起铺垫作用,与后文母亲要留两个柿子看树形成鲜明对比”,l分;“突出小说的主题”,1分。

意近即可)

20.母亲老了,孩子们又经常不在家,母亲感到孤独、寂寞,她需要子女的陪伴,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