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9927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docx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概述(主持人)

乙肝是全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3.5以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约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000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肝的临床表现(黄)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type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乙肝传播途径(王)

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乙肝的治疗(黄)

1、慢性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定期接受随访,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慢性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每6-12个月定期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切勿轻信虚假广告,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和经济损失。

2、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遵从医嘱,主动配合,切忌自行停药

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病毒,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因此,患者遵从医嘱和主动配合治疗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患者在医生的配合下详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疗程和疗效、所需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积极配合,可以提高疗效。

相反自行停药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反弹或复发。

3、鼓励检查了解乙肝感染状况,建议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国家,鼓励有条件者,到医疗机构检查自身乙肝感染状况。

疑似乙肝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建议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

乙肝感染者的配偶、性伴、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检测,了解感染状况。

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如为未感染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感染。

 慢性乙肝肝炎的饮食(王)

  慢性肝炎的特点就是反复出现肝脏炎症的加重和缓解,因此要根据肝脏功能的状况来调整饮食方案。

慢性肝炎的缓解期肝功能检查接近正常,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此时强调均衡饮食。

  1、提供适当的热量

  2、足量的蛋白质供给可以维持氮平衡,改善肝脏功能,有利于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3、供给适量的碳水化物:

碳水化物应提供总热量的50-70%,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不仅能保证慢性肝炎病人总热量的供给,而且能减少身体组织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储备、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

  4、适当限制脂肪饮食:

脂肪是三大营养要素之一,其所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是身体的必需营养素,其他食物无法代替,所以不必过分地限制。

另外,摄入适量的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K等)等的吸收。

由于慢性肝炎病人的食欲下降,经常合并胆囊疾病,脂肪性食物常常摄入不足,慢性肝炎病人需要进食适当量的脂肪食物,但过度限制脂肪是不合适的。

全日脂肪供给量一般在40-60g,或占全日总能量的25%左右为宜。

对伴有脂肪肝、高脂血症者、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的慢性肝炎病人则应限制脂肪。

  5、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对肝细胞的解毒、再生和提高免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常作为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药物。

补充维生素主要以食物补充为主,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适量补充维生素制剂还是有益的。

慢性肝炎患者容易发生缺钙和骨质疏松,坚持饮用牛奶或适当服用补钙药物是有必要的。

  6、戒酒、避免损害肝脏的物质摄入:

乙醇能造成肝细胞的损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脏对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

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加重肝细胞损害,导致肝病加重,因此肝炎病人应戒酒。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黄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有三大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1)控制传染源:

经血清学、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报告,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需住院隔离治疗,最好住院隔离直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不定隔离日期。

凡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一律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食具或幼儿工作。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较多,又不宜无目的地在人群中普查HBsAg,故控制HBsAg携带者比较困难,这就要求那些知道自己是病毒携带者的人,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和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传染他人。

   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不能担任炊事员、保育员,但可以照常从事其他工作和学习。

   

(2)切断HBV传播途径:

第一,要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的管理,献血员在每次献血前必须做体格检查,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

血站和生物制品单位应按卫生部《血液制品管理条件》要求,生产和供应血液制品和含人体成分的生物制品,应以灵敏方法检测HBsAg,不得出售和使用HBsAg阳性者制品。

   第二,阻断母婴传播。

应将HBsAg列为妇女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对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孕妇应设专床分娩,产房所有器械要严格消毒。

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可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蛋白和/或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加以阻断。

   第三,要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消毒防护措施,如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器械及用具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等等。

   第四,加强对服务行业的公用茶具、面巾、浴巾和理发、修脚的刀剪等用具坚持一客-用-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合理使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和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婴幼儿的预防,亦可用于意外针刺者的暴露后预防。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球蛋白:

可用于阻断母婴儿传播和意外针刺者的暴露后预防。

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暴露24小时内注射,并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联合增强免疫。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

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

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

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由于乙肝病毒存在母婴传播,一些携带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乙肝病毒。

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保证在出生24h内及时接种(越早越好)首针乙肝疫苗,可保护95%以上的小孩不被感染;但极少数(约2%~3%)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阻断宫内感染的方法。

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

4、我国已明确取消了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

随着人们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认识,目前确认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

为保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取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

但以下入学、就业情况仍需检测乙肝项目:

(1)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公务员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乙肝病原携带者,特警职位,不合格。

(2)根据《卫生部关于民航空勤人员体检鉴定乙肝检测调整意见的复函》要求,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可以保留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

(3)血站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

(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2011年2月17日发布)

需要指出的是,此规定只针对入学和就业体检,其目的是保护公众的平等教育和就业权利。

从医学角度讲,为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乙肝,对于有医疗需要或个人常规健康体检,并不限制检查乙肝感染标志物。

对于单位组织在职人员集体健康体检,则应本着自愿和私密的原则(乙肝检查结果只反馈给个人,不得告知单位和任何其他第三方)。

从保护未感染者自身的角度讲,也鼓励个人通过体检、检测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如为乙肝易感者(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未具免疫力),应接种乙肝疫苗。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